登陆注册
14188800000035

第35章 难以忘怀的正直学生

在哥白尼光辉的一生中,曾结交过很多重要的朋友和亲人。其中对他影响最深刻,对世界天文学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哥白尼的学生——雷蒂克。

雷蒂克同当时一些人文主义者一样,也有一个拉丁文的名字雷蒂克,这个名字源于他家乡的名字雷茨亚。现在,雷蒂克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而他的真名却鲜为人知。

雷蒂克之所以会成为哥白尼生命中唯一的一个学生,并不是偶然的。他不仅非常聪明,而且对事物总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雷蒂克年仅22岁时,就已经在德国一个城市威丁堡当了数学和天文学教授。

他与当时一些宗教改革的领袖,即新教徒的领袖往来频繁,关系也非常密切。

当哥白尼在《浅说》中提出新的天文学理论时,雷蒂克才25岁。他对哥白尼的“日心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理论的新颖和大胆使他折服。

因此,雷蒂克不顾路德对哥白尼的强烈不满,毅然决定要到哥白尼的身边去。他要去聆听和了解哥白尼新理论的心情那么的迫切。

1539年,初夏时节,雷蒂克历经一个多月的辛苦路程,慕名来到了瓦尔米亚的神甫驻地。

当时瓦尔米亚主教已发出指令,严禁阅读和私藏路德教派的读物,违者要处以刑罚。而雷蒂克作为路德的友人,他的到来自然成为轰动弗龙堡的大事件。

有人在轻轻地敲门,哥白尼听到敲门声,先是愣了愣,他猜想:是谁来光顾这冷寂的书斋呢?

哥白尼慢慢地站起身来,给来访者开门。出乎他意料的是,走进来的是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

只见青年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他手里拿着略显破旧的草帽,腋下夹着一把雨伞。不用问,打眼一看就知道他是远道而来的。

青年人以崇拜的眼神凝望了哥白尼一会儿,自我介绍道:

“您好!请原谅我的冒昧打扰。我是从德国来的,我叫雷蒂克。”

哥白尼想,这个年轻人不远千里辛苦地跑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问道:

“年轻人,你是路过我这里,还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我是来拜您为师的。我拜读了老师的《浅说》,您的发现真是太奇妙了,只有天才才会有这样的创见。所以我特别崇拜您,想拜您为师。请您原谅我的冒昧。”

“看你的样子,年纪似乎不大。你是大学生吗?”

“不,我是威丁堡大学的教授,不是学生。”

雷蒂克的神情显出几分拘谨、腼腆和惶然,脸也红了。

“那篇文章嘛?可以说就是我即将完稿的《天体运行论》的提纲呵。”哥白尼说。

“啊,您竟用了30年的时间来写这本书!”

雷蒂克惊讶得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痴痴地张大了嘴巴。

“这就叫做‘现象引导科学’嘛。”哥白尼缓缓地说。

看到雷蒂克略带疑惑的目光,哥白尼继续解释说:

“一个研究天文学的人,必须从实际现象入手,而不能单靠主观的猜想和臆测。观测天文现象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获得丰富的数据和进行异常复杂的运算。”

“老师,不瞒您说,我知道路德他们反对您的学说,还捉弄您。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理解您的学说。尽管宗教改革意义重大,可您发现的地动日心说的意义,要远远超过他们!”

哥白尼觉得自己已经开始喜欢上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了。

博学多才的智慧,丰富的阅历,使他一看到这个年轻人就觉得雷蒂克是个聪明、诚恳,而且又能吃苦、有见地的人。

雷蒂克说得真好,他与哥白尼似乎是一见如故。

在交谈中,哥白尼关于宇宙的深邃思想,使雷蒂克激动不已,为此他改变了原本的行程计划。

在最初的计划中,雷蒂克想做的只是要亲耳聆听哥白尼的新理论,而现在,他决定在瓦尔米亚一直待下去,谁想一待就是两年。

就在雷蒂克到来前夕,正是丹蒂谢克主教围绕哥白尼同安娜的关系,在社会上掀起喧嚣恶浪的时候。

安娜被迫离开之际,哥白尼正陷入难以解脱的孤独苦闷的境地,雷蒂克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块空白。

“哥白尼先生,这是我给您带来的礼物。”

雷蒂克给哥白尼带来了一些很珍贵的图书资料作为礼物,其中几本是关于天文学和与天文学有关的书。

“太好了,太好了!这些都是我求之不得的,真是太谢谢了。”

谈话中,哥白尼敏锐的目光中又增添了几分喜悦的神采。他似乎看到了前途的光明正照耀着他。

他翻开书的扉页,看到雷蒂克在每本书的扉页上认认真真地写着:

“奉献给享有盛誉的大师尼古拉·哥白尼博士先生、约阿希姆·雷蒂克的导师大人。”

雷蒂克非常崇拜哥白尼,一直称他为“我的主人和老师”或“导师大人”。

雷蒂克给哥白尼带来的书可以说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因为在当时,出版业并不发达,搞书是很困难的事。为了搞到新出版的托勒密的书,哥白尼曾经做过无数次的努力,都没有成功。

这次雷蒂克给他带来了这么一大批精美的图书,其中也有用希腊文出版的,而在此之前都只是用拉丁文出版。

那本欧几米德的《几何学》,早在50年前,哥白尼就看了拉丁文的译本。

在新得到的这个希腊版本中,增添了哥白尼尚不知晓的列先蒙坦有关三角形的论述,这对哥白尼从事三角计算是很有用处的。除了这本书之外,雷蒂克还带来了巴伐利亚杰出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彼得的著作以及波兰西里西亚地区优秀学者维泰隆的著作。彼得发明了几件天文仪器,并在他的书里加以介绍。

后来,哥白尼曾在这些书页的白边上写下了不少批注。

比如在格伯著作的第一卷题目上方,哥白尼写道:“托勒密的杰出诽谤者。”在另外一处写道:“为什么托勒密会弄错?”

不过,最让哥白尼高兴的是托勒密及其评论员亚历山大城泰翁的著作,这本书是1538年在巴塞尔用希腊文出版的。这也就意味着,此书是雷蒂克去弗龙堡前不久刚刚出版的。

哥白尼看到这些书,真是太高兴了,问:

“你是从哪里弄到这些书的?”

“我知道,这些书一定是您非常需要的。”雷蒂克说。

“以后,我的书出版,也要作为礼物送给你的。”哥白尼欣喜若狂地说。

哥白尼也确实是打算这样做的。在雷蒂克拿到已经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回来时,他便把新版的《宇宙天体》一书赠给了雷蒂克,并在书上亲笔写下了“献给约阿希姆·雷蒂克”的赠言。

然而,病情危重的哥白尼大概并没来得及把这份礼物送给自己的学生。

一到弗龙堡,雷蒂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哥白尼的著作,这部著作从酝酿写作到最后完成整整经历了30个春秋。

虽然其中的主要观点在1515年发表《浅说》时已经形成,但哥白尼为了让这种观点建立在一种可靠的科学事实的基础上,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不间断地观察和计算,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厚厚的一沓稿纸,每一页都凝聚着哥白尼艰辛的劳动。

雷蒂克越读越感到这部著作的可贵,对其中的科学价值领会得越深。

当时在弗龙堡,安娜事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现在又来了一位新教徒,人们对他的到来更是有着种种猜疑。

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海乌姆诺主教铁德曼从卢巴瓦向哥白尼发出了邀请。

“雷蒂克,这是我最好的朋友发来的邀请。我也想去那儿散散心,你陪我一起去,好吗?”

“好的,导师大人,我乐意为您效劳。”

于是师生两人便出发了。

到了卢巴瓦,几个人交谈的主要议题就是尽快出版哥白尼的著作。开始,谈到著作的出版,哥白尼还是有几分犹豫。

可是,雷蒂克和铁德曼结成联盟,一道说服了哥白尼。

“老师,不用说您也明白,您的书有扭转乾坤的重大价值,应该让世人尽早知道才对。我想,您还是应该尽早发表为好。”

雷蒂克的语言热情洋溢,锋芒毕露。

“是啊!我们这把年龄的人,在作古之前,应该把著作出版。世俗的毁誉对我们来说算得了什么呢?”

铁德曼的劝说则委婉细密,很有说服力。

哥白尼用殷切的目光望着老友,诚恳地说道:

“你们说得也有道理。原来,我只想发表天文观测图表,因为这是我多年前作过许诺的。既然你俩都要我发表我的书稿,我想,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也许是岁月无多了,得罪名人也罢,有人攻击我也罢,我已经无所谓了。那么,就按你们的意思办吧!”

“好,雷蒂克,这下咱俩可要全力以赴了。你去联系出版商,我们要尽快让书稿问世。”

一桩震惊世界的大事就这样敲定了。

一场席卷整个世界的科学改革风暴即将降临。风烛残年的哥白尼放下了自己的一切,他准备用自己最后的余热来掀起这场革命。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在上海

    邓小平在上海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仅记述了邓小平早年在上海投身革命活动和领导解放上海的革命历程;而且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在建国后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高度关注和悉心指导,推动了上海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为什么是毛泽东

    为什么是毛泽东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毛泽东的开蒙、求学过程,以及他经历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建立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作者没有将更多的笔墨着眼于对诸多历史事件的细致描述或是揭示秘闻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上,试图探讨他诸多重大决策背后的深意。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最终中国的领袖会是他,而不是有钱有枪的蒋介石,也不是那些拥有更高学历、更大声望的人,比如周恩来,比如陈独秀。历史无法重演,伟人更加无法复制,但我们仍不会放弃学习他,研究他,因为哪怕我们从他身上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就足以让我们游刃于战场、商场、名利场。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也许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点。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热门推荐
  • 帅气总裁爱上我

    帅气总裁爱上我

    他是天之骄子,她是普通女孩,他们如果没有意外,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可是,他和她在童年却有一段回忆。这段回忆让他终身难忘,他以为不会在遇到那个女孩,可缘分却让他遇到了她,他还会放手吗?
  • 懒妃成眠

    懒妃成眠

    晋阳王朝建朝十五年,四大王府林立,东南西北而坐,以方位分了尊卑。始祖皇帝建朝未稳,阴谋算计层出不穷。不是亲子,却比亲子更宠,是真心?还是假意?真假难辨之时,是假作真?还是真作假?她以丑颜示人,让他传出惧内声名,到底什么是真,何处是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被迷蒙在局里?谁才是那个清醒的局外之人?
  • 超神学院

    超神学院

    一切都变了,他的认知,他的世界观,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超神学院,觉醒的天才们,这是一场跨现代的战争,科技,文明,友情,爱情……兄弟们!!且陪我战破长空!
  • 独家秘爱:权少的冷情契约妻

    独家秘爱:权少的冷情契约妻

    跟随父母回本家过年的夏寒无意中撞见堂姐和男友分手,天地良心,她只不过是想看看从小到大样样比自己优秀的堂姐吃瘪而已,没想到被渣男拖下水当挡箭牌,“你可能不知道,夏寒才是我女朋友,我们前段时间吵架了,她不理我,我没办法,只好借你来接近她。”于是,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她成为苏家大少爷的“未婚妻”。
  • 望归迷途

    望归迷途

    一觉醒来,分不清是重生,还是做了一场梦,不为成为神皇大帝,只为得到一个答案,踏上征途。当身边各种圣女,神女,精灵,公主争先涌来时,只为寻找最原始的她!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另外,因为从来没有建过群,所以想尝试下,有兴趣的可以戳进来:362637891,敲门砖为书中任意角色名字。
  • 生人回避

    生人回避

    十六年前,我们村儿挖出一具栩栩如生的千年古尸,所有拿了陪葬品的人,家里都出了事儿。为了保住我的小命儿,家里给我结了门阴亲。十六年后,山外的人,不顾生人回避的忠告,闯进了后山。天葬阴虱、无名王陵、圣灵尸甲、刻有兰陵字样的半块石碑……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而这些东西统一的标志却只有四个字——生人回避!
  • 家有冥夫

    家有冥夫

    当我看到中介公司给我介绍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绝对安静绝对风景秀丽的房子时不禁目瞪口呆。风景是很秀丽,周边绝对安静。方圆五里,荒无人烟,就只有这么一幢不知道是哪位有钱的闲人建起来的房子。这位一身黑衣的极品帅哥却说,我占了他的房子?占了他的地盘?让我赶紧滚出去?有没有搞错啊?有房产证没有?有国土局的地证没有?如果没有,应该是他滚出去!什么?阴宅?吓唬人啊这是。为了想赶我走,居然连阴宅也搬出来了。
  • 中国历史之HR杂录

    中国历史之HR杂录

    以历史的角度审视人才,讲诉历史上那些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人才观;历史上那些关于招聘、识人的有趣故事。希望能够给予现代企业管理者、招聘者、面试官点滴的启示,在回顾历史往昔的烟云中发掘新的能量。
  • 异世穿越之异世女皇

    异世穿越之异世女皇

    二十一世纪的大龄失业女青年,工作处处碰壁。在这个颜好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里,她顶着标准化理科女的形象无疑是个要命的缺点。但是名牌大学生毕业和过硬的技术也不是盖的,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和一份鸡碎工资。感觉看到人生的尽头,直到一个梦镜后,……“你是谁?”他淡漠的看着她,从她的身边走过,仿佛一切都无所谓。她看着这个称“笄王”的男人,不应该这么快就忘记了!她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