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3500000011

第11章 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千万不要打骂孩子

案例导引

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在家里,他是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他喜欢给孩子讲故事,讲故事的时候,他让三个女儿出题目,然后他即兴给孩子们编故事。这难不倒马克·吐温。每次,孩子会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本画册,然后随便挑选一个主题,让父亲根据画册上的人物或环境来编故事,尽管马克·吐温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故事,但是,每次他都是非常认真,从不敷衍。因此,三个女儿对父亲非常崇拜。

在家里,马克·吐温把自己当成是三个孩子的朋友,他从来不摆家长的架子,也不训斥孩子们,与孩子们保持着平等的关系,是一个民主的家长。

马克·吐温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他有一种特别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又使孩子们对父亲非常敬畏,但同时也非常崇敬他。

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带着三个女儿到郊外的庄园去度假,他们准备了一辆装满干草的大车,准备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向郊外出发。这是孩子非常向往的,因为高高地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随着大车的晃悠,欣赏着周边的美景,简直是一件太美妙的事情了。

但是,就在出发前,不知是什么原因,大女儿苏西居然把妹妹克拉拉打哭了。这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尽管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了错误,但是,她还是需要受到惩罚。怎么惩罚苏西呢?根据马克·吐温制定的规矩,犯错误的孩子必须自己提出几种用来惩罚自己的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惩罚方法,经过父母同意后就可施行。无奈,苏西只好提出了几种惩罚自己的方法,这当中包括了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那就是不能坐在干草车上旅行。犹豫了好长时间,最后,苏西对母亲说:“妈妈,我今天不坐干草车去旅行了,虽然这是我最不愿意的,但是,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要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结果,苏西果然说到做到。在这件事上,尽管马克·吐温并没有打骂孩子,惩罚孩子的方法也是由孩子自己提出的,但是,这种惩罚方法的效果却是显著的。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选择惩罚自己的方法对她有多大的影响。后来,他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1.要想批评有效,就要掌握方法和原则

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为拿手的批评方法就是打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这些都是历史上相传的教子经验。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部分脾气暴躁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恼火情况下,就会失去理智对孩子进行打骂,想借此来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可事实上,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父母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仇视、攻击等种种心理问题,而这些又往往会成为孩子日后不良行为的根基,甚至会成为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可能导致孩子出走、自杀等终生遗憾事情的发生。

很难想象生于富裕家庭里的丁丁,一谈起父母来居然感受不到半点亲情。在他的记忆里,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父亲从没带他出去玩过,对他的教育不是呵斥就是贬低、讽刺,粗暴的父亲需要的是儿子的顺从和听话,母亲一般都是护着儿子,为了他的事情,父母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中考结束以后,丁丁落榜了,暑假里整天在家待着,除了上网、打游戏等,无其他的活动安排,意志日渐消沉,精神逐渐颓废,自己懒得与同学联系,同学的邀请也基本是采用回避,作茧自缚式地把自己困在里面。对于丁丁异常的言行举止,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谁都着急,却又无计可施。

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数是由于父母采取了“单向教育”,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刻板地说教、粗暴地打骂、无情地强制、精神的虐待,不仅恶化了亲子之间的关系,还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与归属感,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个性的健全发展。

因此,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哪儿出了问题,怎么错了,同时还要告诉他,一样的错误不要重犯,要及时地纠正,要吸取教训。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避免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呢?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不要忘记,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情感和人格。批评并非是横眉立目、训斥、挖苦,它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威压人。

(2)要让孩子明白,怎样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教子忠告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切忌粗暴专制地对待孩子,而要运用恰当的方式,在不及孩子心灵的同时教导孩子明白错误何在、为何错误。

批评的目的,不在于批评本身,如果只是批评,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父母在批评子女时也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最好是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做决定,而父母只是给予启发而已。

(3)要一分为二,不要全盘否定

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爱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全盘否定。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对教育孩子也是无益的。孩子小,有缺点、犯错误是正常的,绝不要一见孩子犯了错误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批评。如果只是一味地责骂,只不过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对孩子来说只有说明他的错误何在,才能使他们充分地反省,改正错误。

2.惩罚孩子不是“打”孩子

一般父母都知道奖励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父母却不知道惩罚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父母总是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并简而化之地将“打”这种惩罚手段理解为是告诉孩子是与非的最佳手段。

许多失败的家庭教育表明,“打”不仅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是一种不良的惩罚手段,理应被排除在正当的惩罚之外。那么,当孩子犯错有必要给予一些正当的惩罚时,父母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呢?下面提供几个范例,也许能给父母带来某些启示。

例一:一个孩子已经被父母警告不要到马路上去骑自行车,可他偏偏要在马路上骑。惩罚的办法,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内,不许他骑自行车。

例二:一个孩子拒绝将到处乱扔的玩具拾起来。惩罚的办法是,不许这个孩子玩玩具,也不许他到外面去玩,直到他把玩具收拾好。

例三:一个孩子使劲地吵闹,父母叫他安静下来,他反而吵得更凶。惩罚的办法是,可让这个孩子到另一个房间去,最好是回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直到他安静下来,才允许他出来……

其实不论孩子怎样顽皮犯错,父母都不能单纯采取“打”的惩罚措施,因为父母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惩罚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法国的一个城市,罗伯特的孩子小杰克在自家花园里玩足球,兴奋之下,把足球踢到邻居的花园中,打烂了一盆玫瑰花。小杰克怯怯地告诉爸爸,叫爸爸去拾球,可罗伯特要小杰克自己去,首先要道歉,还要拿上一盆同样的花作为赔偿。小杰克不得已捧着花不情愿地一步一步走向邻居家。邻居是一个70岁的老先生卢克,卢克看着杰克泪水盈盈的样子,非但没有责备孩子,没有收下花,还从屋里拿了一包巧克力送给小杰克。罗伯特见儿子回到家里,小脸蛋泪水未干,可掩饰不住喜悦,又见儿子手里多了一包巧克力,知悉内情的罗伯特径直去找老卢克,“卢克,我儿子犯了错,我想教育他,请你配合,犯错的孩子不应得到奖励”。然后他又要儿子拿着巧克力和鲜花送给卢克爷爷。一天之后,罗伯特才借着一次机会奖励巧克力给儿子。

罗伯特的做法似乎有点过火,但他是对的,对孩子明显的错误,明知故犯的错误,性质严重的错误,一定要惩罚,直到他改正为止。

总之,批评惩罚孩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用否定性、伤害性的语言,不要挖苦、嘲讽。

切不可以偏概全,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就说他“什么也不会做”。

不要翻案揭老底,孩子犯了错,就把他过去所有的错误一一数落。这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

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特别不要在外人面前当面指责孩子的错误。

不要在情绪激动时批评孩子,这时很容易失去分寸,伤害了孩子,后悔都来不及。

不可用自己不良的思想、习惯来要求孩子,不可批评孩子正确的行为。

惩罚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体罚只是其中最原始的、最无奈的一种,父母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对于孩子实施极其有限的体罚。虽然体罚在一般情况下是收效最明显的惩罚手段,能够迅速地起到其他惩罚手段所起不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鉴于体罚所造成的对孩子长远的损害性影响,建议父母要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体罚这种手段,而应该采取其他一些手段来加大对于孩子的教育力度。

3.妈妈一句责骂,可能会使孩子心理严重受挫

家庭教育是从父母的一言一行开始的。凡是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人,心中都铭记着父母曾经对自己说过的那些难以忘怀的话语。关键时刻,妈妈的一句话、一个嘱托,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一言以教子”,古今皆然。青年徐霞客欲出门远游,但又顾虑母亲年老无人照料,不禁左右为难。徐母见状,鼓励儿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并连夜赶做“远行冠”给徐霞客以壮行色。这一“一言以教子”的佳话,至今令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尽管今天的父母比古人有着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强烈的教育意识,但依然常常在对孩子“说什么”、“怎么说”等问题上不知所措。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不是许多学者以为的沟通不够那样简单,而在于妈妈直接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喋喋不休,一言九鼎,孩子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现象司空见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父母可以百依百顺,但一旦孩子不听自己的话,父母便会勃然大怒,不依不饶。请看以下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

“不要再说话了!”

教子忠告

母亲教子,做到字字珠玑、句句闪光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人之母,谁也难以保证对孩子不说一句不妥当、不正确的话。但是,对孩子说了不该说的话之后,能够知道自己错了,并有错即改,就不失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不许犟嘴!”

“不许看电视!”

“不准动热水瓶!”

“××是个坏孩子,你不要答理他!”

“不要乱爬,小心弄脏了衣服!”

“不洗手不许吃饭!”

“不准在墙上乱涂乱画!”

“不许跟男孩子一块儿玩!”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许插嘴!”

“不要整天去鼓捣那些无聊的事情!”

诸如此类,父母的字里行间话里话外都要求孩子的是服从,强加给孩子的是权威,全然不顾自己说的是对是错,符不符合生活常理。作为孩子,也只有俯首听命的份。现在的成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小皇帝”,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家长专制或父母一切包办的家庭氛围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从培养,健全的人格无从建立,他们的未来实在令人担忧。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想好“说什么”和“怎么说”,并且不要剥夺孩子为自己辩解的权利。

解铃还需系铃人,做父母的到了该反省的时候了!

4.不听话的孩子就应该挨骂吗

不少父母骂孩子是因为孩子不听话,那么,不听话的孩子就应该挨骂吗?答案并非如此。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很多父母为此陷入了困惑与烦恼中,他们渴望得到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回答这些问题并不简单,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让父母们得到某种启示。

靠近北极的一片荒原,居住着一群狐狸,它们属于一个“家族”。这年秋季,狐狸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三只可爱的小家伙降临世间。在极具母爱又极其负责的狐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三个健康结实的小狐狸熬过了漫长冰冷的冬季。春暖花开,渐渐长大的小狐狸终于第一次走出了黑暗冷湿的洞穴,第一次享受到春天的温暖。

阳光下尽情嬉戏的三只小狐狸,开始显露出不同的个性和特点:老大固执而又安静;老二温顺而又胆小;老三淘气而又好动。最让妈妈省心的是老大,他喜欢静静地凝望远方,任何一个新发现都让他无比兴奋并执著地研究半天。最让妈妈放心的是老二,他总是谨小慎微,爬出了洞口后从不离开妈妈的视线,稍有风吹草动,总是第一个迅速钻回家。最让妈妈操心的是老三,他总像有无穷的精力,不知疲倦地到处疯跑,常常迷失在荒原的某一处,之后被焦急的狐狸妈妈衔回家。

终于有一天,狐狸妈妈开始无情地驱赶着已经长大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三只小狐狸从此开始了真正的生存冒险。一个月过去了,曾经最让妈妈省心的老大在一次冒险中被大海吞噬了,曾经最让妈妈放心的老二因总也抓不到猎物而被饿死,只有那只最让妈妈操心的老三顽强地存活下来。几年后,他成了冰雪荒原上真正的主人。

通过上面的例子,做父母的应当明白这一点: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最缺乏创造性,而不听话的孩子正反映出他与众不同的个性。

狐狸一家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在世界各地放映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也有很多人观看了这部名为《狐狸的故事》的电影。然而,当人们尤其是家长们被其故事所感动、被其结局所震撼时,恰恰忽略了它给人类的借鉴,忘记了它对教育子女的启示。于是,在如何让孩子听话的家教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十分危险、后果可怕的极端倾向:要么严加管教,不许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乱说乱动;要么彻底撒手,放任孩子任性地成长。

很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如果完全脱离科学的教育,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势必造成下一代人身心发育的紊乱;如果完全依照父母的意愿管教孩子,又势必造成下一代人心智成长的近亲繁殖,最终会导致人种的退化与社会的衰退。

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不听话,是孩子发育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科学地认识孩子不听话的现象,父母们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未必就好,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不好。而造成孩子不听话原因的,既有孩子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原因,更有外界环境影响的客观原因,其中父母的教育意识与教育方式更是关键因素。

5.爱孩子,就不要一味地骂孩子

一天,仇妮过了放学回家的时间却没有回来。全家人都很着急,妈妈给学校的老师打电话,可老师说仇妮早就回家了。

晚上八点钟时,仇妮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看到仇妮回来了,真想教训她,但是转念一想,既然孩子安全回来了,就不应该再批评她了。于是,妈妈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走到仇妮的身边说:“宝贝,你没事吧?妈妈已经等了你很长时间了。”

“对不起,妈妈,我陪同学买东西去了,所以回来晚了。”仇妮说。

“仇妮,妈妈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任的孩子,相信你不会惹什么麻烦。但是我希望以后你有什么事能提前给家里打个电话,因为我们大家都很关心你。”妈妈真诚地说。

“好的,妈妈,我为今天的事情感到很抱歉,下次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教子忠告

如果父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给孩子几次改正错误的机会,不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打骂孩子,那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应该说,上述案例中的妈妈给那些经常骂孩子的父母上了一堂课。同样是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同样是怀着对孩子深深的爱,妈妈采取的方法不一样,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一样。

试想,如果妈妈因仇妮回家晚而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孩子一顿,孩子即使有再充分的理由也不会再讲给妈妈听。而且,这样的妈妈也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孩子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会依然故我。

所以说,做父母的,如果你真是爱孩子,千万不要一味地骂,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蹲下来告诉他父母对他的担心和关爱,告诉他遇到各种情况应该如何去处理,当孩子犯错误时,多给孩子几次改正的机会,最后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6.善意的责骂也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有些父母批评起孩子,张口闭口总是否定性语言,“你真没出息,你真不争气……”有的净是挖苦讽刺之语。殊不知,如此责骂不休,会把孩子推到逆反的道路上。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肃认真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后,用肯定的语言,如“你是有出息的”、“肯定会争气”等,给予正确引导。

许玲玲和田倩丽是同班同学,但她们的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在平日的学习中,老师发现两名学生都很聪明,只是她们的习惯却千差万别,老师决定通过了解,揭开心中的疑团。

教子忠告

面对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妈妈应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委婉地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很好。

一天下午,老师将许玲玲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老师的接连追问下,玲玲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小时候,爸爸妈妈都非常宠爱我,但他们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便要求我事事都要做到最好,我也很努力。但是,我的努力始终没能得到妈妈的赞扬,反而经常被妈妈批评,说我没有其他的小朋友学得好。妈妈经常训斥我,我特别反感,始终在想:妈妈,要是您多夸夸我该多好呀……”

过了几天,老师又将田倩丽叫到办公室,询问父母是如何管教她的。田倩丽回答:“妈妈从来不骂我,就算我犯了错误,她也不直接说我。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去很远的亲属家串门,他们大人谈话,我闲着无聊,便跟妈妈说到附近的同学家玩,并说好下午三点回来一起回家。其实,附近根本没有我的同学,我趁此机会到电影院看电影去了。由于电影特别精彩,我一高兴,忘记了时间,等我从电影院出来时,已经四点多了。我急急忙忙回去找妈妈,此时,妈妈正焦急地在亲属家等待。我俩从亲属家出来后,我怕妈妈知道我因看电影回来晚了而生气,便向妈妈道歉,然后撒谎说自己本来想早些回来的,但是同学有道题不会做,我和他一起算题,忘记了时间。妈妈听完,看了我一眼,说我撒谎,并对此感到很失望。我极力否认自己撒谎,妈妈一脸的悲伤,她告诉我,她很生气,但不是生我的气,而是生自己的气。为此,她决定惩罚自己,步行回家,也好反省自己这些年是否做错了什么事情。我一再地道歉,但妈妈始终没听,我跟在妈妈身后,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中。在这段时间内,我一直都在忏悔,看着妈妈遭受着肉体和感情上的双重折磨,我心中难过极了,并且下定决心不再撒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错。”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一门很大的学问。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方法的正确与否是衡量自己与子女间关系的标准。家教主要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对子女的管教方式上,过严和过宽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果。因此说,管教孩子也有很大的学问,简单粗暴的斥责不但无法使孩子心服,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造成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和冲突。但是,孩子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力,难免做错事情,如果不严加管教,孩子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很多教育界人士也将责骂视为管教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这里所说的责骂,并不是说伤害性话语的斥责,而是不会对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伤害的斥责。

7.批评、惩罚孩子要讲究艺术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父母,时刻不忘自己的权威,动辄对孩子破口大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父母的地位。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

还有的父母批评孩子时表情严肃,声音很大,以为嗓门越大,孩子越会记忆深刻,效果也就会越好。殊不知,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是事与愿违。

妈妈见女儿小童练小提琴的姿势不对,就提醒女儿,谁知女儿很不服气。可能由于情绪不是很好,妈妈就突然来气,数落起小童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让你看老师的姿势,你的眼睛却往其他的地方看,结果总是不能正确地模仿;学琴的人那么多,可外面有人进来,只有你分神扭头去看;说了多少遍练琴时头要抬高,还是拉不了半分钟就低下去了;很多事情你能够做好可就是偷懒不做……

教子忠告

作为父母,一定要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注意,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进行“悄悄批评”。这往往比大声严厉地训斥更有效。

小童见妈妈责备也不吭声,依然不紧不慢地练,但她眼里含着泪水。与大部分在火气中的父母一样,小童假如说一句让母亲觉得她自己做得不好的话,母亲的火气或许就会消了,可小童一声不吭。妈妈就感觉那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因此,越发烦躁,想起最近小童的种种不听话的表现,就又不停地责备小童,火气是越来越旺。

结果自然是小童无心练琴,效果不好,而妈妈也越来越觉得这样控制不了情绪的责备有点过分,结果一方面在责备孩子,一方面在责备自己……最后小童哭了,妈妈也难受得流泪了。

孩子有过错,理应批评,但其人格也应受到尊重。批评应对事不对人,孩子和大人,被批评者和批评者,在人格上都应该平等,批评可以严肃,甚至严厉,但这类似于镇痛药,用多了便失效。再者,避免当众批评。有的父母误认为当着他人的面数落一下孩子,会增强“激发”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最大的弊病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孩子不要做比较式的责备。“哥哥像你这么大时都懂……而你却……”“小妹都会做,你这么大了还不会。”也许有些父母认为,比较孩子之间的好坏,没什么不对,但对年龄相仿的孩子,这样做只会带来反面效果。

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批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

常常看到父母带孩子外出买东西,遇到孩子非要买一样东西时,有的父母就会大声训斥:“太贵了不买!”有些孩子逆反心理极强,你越说不买,他越要买,有时甚至赖在地上不走,更有甚者,干脆在大庭广众之下哭起来。结果呢,父母只好连哄带吓,甚至强拉硬拽地把孩子带出商店。而有些父母采取悄悄批评的方式,轻轻地对孩子说:“你过来一下。”然后,带着微笑轻声地跟孩子交谈。开始孩子还反驳,一会儿,孩子就不做声了,愉快地接受了父母的建议。

父母可以从这两种方式中受到启发,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讲道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悄悄批评”的方式比大声、严厉地训斥更有威力。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采用耳语,弯下身讲话,甚至把孩子叫到僻静处说话,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保护。如若大声训斥,一下子让孩子处于尴尬处境,即使有的孩子想承认错误,想放弃不恰当的主张,也一下子没台阶可下。所以父母越训斥,孩子越坚持自己的要求。

这种姿态让孩子感到最终作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

许多父母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都会难受半天,一方面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另一方面总后悔不该发火。其实,即使父母的意见完全正确,也不应该肆意地当众训斥或大声责备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觉得父母始终是最可信任的亲人。

其实,“悄悄批评”是家庭教育中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方法,父母们只要细心体会,学会克制,是不难掌握的。

此外,责备孩子时还要掌握好一定的技巧:

(1)指责要适时与适度

孩子有了错误、缺点应及时给予责备,趁热打铁,不能拖延。父母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态度一定要严肃,语气要保持平和,摆眼前的事实,讲错在什么地方,不要翻老账,拉三扯四地就会喧宾夺主。孩子听烦了,就会当作耳边风,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

(2)可以用表扬他人的方式来责备孩子

对于孩子一些不构成直接损害的行为,用这样的责备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被表扬的欲望,这种向上的内驱力往往会抵消了由于责备带给孩子的自卑心理,对于孩子特别有效。

(3)以说明过失的后果代替责骂

假如孩子打了同学,有的父母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打人家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与你的责备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打人是不对的,要是把同学打伤了,他该有多痛苦啊,难道你忘了你生病时的样子了吗?”从而唤起孩子的同情心,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步加以改正。

(4)要让孩子明白你是爱他的

有的父母责备孩子之后,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把孩子冷落到一边,经常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移到父母的责备上,从而产生抵触情绪。由此,父母应在孩子有悔过表现的时候,如:伤心、流泪、反省时,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你是为他好,是爱他的,引导他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父母的责备不仅使孩子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又增进了与孩子间的感情。

8.请你改改对孩子说话的口气

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应当尊重孩子,应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但事实上,他们经常用一种语调同孩子讲话,而绝不会用同样的语调来同朋友交谈的。如果父母把对孩子讲过的话录下音来,让他们认真地听一听自己的声音,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自己并不尊重孩子。而总是以教训的口气、哄人的口气、引诱的口气来赢得与孩子们的合作。这样,孩子们即使和他们合作,也是迫于无奈而不是发自内心。如果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语调是错误的,就应该设法改变自己。

有些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我是家长,你是孩子,孩子听家长的话是天经地义的事”,因而动辄以家长的口吻,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殊不知,这是亲子之间良好沟通之大忌。做家长的应该更新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沟通时多些平等、民主。比如,可以问孩子:“这件事这样办你觉得怎么样?”等等。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尊重他,而且把他当朋友看,他就会与父母拉近距离,也把父母当成知心朋友,如此亲子进行沟通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平等的像与朋友间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训导孩子,父母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会对他(她)遇到的事情作出反应。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

教子忠告

如果父母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不是对他们训导,多数情况下,都能顺利地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

作为父母,其责任是引导孩子,父母需要检查自己是怎样引导孩子的。要正确引导孩子,就应对他们有细致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如果父母感觉到孩子们在想什么,就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这个并不难,因为孩子们从孩童时期起就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如果父母总在批评他们,教训他们,告诫他们,挑他们的毛病,他们就会由此加深苦恼,认为是父母不爱他们,讨厌他们,无形中拉开了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话,慢慢地交流的大门就关上了。

如果父母自由地接受孩子们的思想,与孩子一块讨论,研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别人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想到,在解决人生疑难的问题上,他有了同伴。另外,父母常向孩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乃是传播思想的好办法。许多人在他们成人之后仍然认为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父母,和父母的交心使他们受益匪浅。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高度上。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并不是在训导孩子。事实上,训导反而会适得其反。

同类推荐
  •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国情的环境中,儿童在家庭、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儿童问题也是为全社会各个家庭关注的问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家庭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新婚开始,夫妻和家庭其他成员都十分关心如何科学育儿、如何生一个健康聪明宝贝的问题。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著名哲学家培根认为,培养好习惯应该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著名作家巴金也认为:“孩子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所以,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不过,今天许多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固然重要,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如果说成长是孩子必须要走的独木桥,好...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让孩子充满创造力

    本书深入剖析了孩子创造力培养的精髓,从家庭氛围、动手能力、想象力、好奇心、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等几方面入手,帮家长和孩子找到最有效、最实用的激发创造力的方法,并就家长在培养孩子创造力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 坏习惯坏成绩

    坏习惯坏成绩

    为了不让坏习惯成为大问题,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为了让孩子对所失有挽回的余地,更为了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本书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因势利导,为你导航。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宠爱

    重生之宠爱

    霉星高照的苏小童参加一场豪华宴会,却差点被人吃干抹净;好不容易逃出魔窟的她,却在和好友聚会时遭遇车祸;倒霉的苏小童结束了倒霉的一生,又被告知该死的不是她!好吧,倒霉我认了,人死不能复生,既然可以让我重活一次,我就要活出个轰轰烈烈!……可是,谁能告诉我,眼前是什么情况?
  • 仙临万界

    仙临万界

    修真之路,难于上青天!与人争,争仙缘。与道争,求大道。与天争,夺永生!人生当手持三尺剑,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仙路!
  • 小城琐爱

    小城琐爱

    孤独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一部分是有秩序的,可以给灵魂以抚慰的,安安静静的;一部分是无秩序的,使人由混乱而绝望,生命本身向外溢出杂音。当三个寂寞的年轻人,寂寞的凑在一起时,生活会是怎样?
  • 北大教授谈修心

    北大教授谈修心

    心,是纠缠你一生的痛;心,也是成就你一世界上,改变命运最大的力量就是心的力量。每个人的心力有三大块,一是心魂的力量,二是心态的力量,三是心智的力量。
  • 绝品魂帝

    绝品魂帝

    三尺青锋魂剑,撕天动地、引动九天雷劫!远古黑龙传承,吼破苍穹、唯我霸者无双!剑已出鞘,恩和怨,怎可一笔勾销!且看少年方南携带上古神秘铭文,以血染红衣,以骨开生路,搅乱轮回,终要踏上那通天诸神之路!
  • EXO吴皇的专属独宠

    EXO吴皇的专属独宠

    那天,乌云密布,她一个人伤心的坐在自己房间里默默痛哭。为什么她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女,要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啊?虽说老头是邻市市长,但是...年龄差距也太大了吧?正当她拿起刀要割腕自尽,她晕了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快点进来看看吧!
  • 独行孤天

    独行孤天

    天地谁人判我?风云为我起舞?笑谈世间情仇!生死于我何干?吾问心无愧!不怕世人猖狂!我自凌云轻狂!吟我命随天,由己不由天!吾名独孤潇,潇洒一生一世,谁人可欺我?为我吟歌者,独行九天!欺我无能者,诛杀灭族!
  • 万物说

    万物说

    混沌初开,诸神造物,魔族入侵,各族纷争,战火不断,结为联盟,共当魔族,魔族败退,战火依旧,些许部族隐居,但是大陆之上还有魔族残党,神之预言,魔神之子将会带给大陆新的时代.....
  •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林徽因私人书信:此去经年

    《此去经年》是林徽因私人书信、文学名作、建筑论文的首次独家荟萃。在书中,林徽因以诗情画意却又极端冷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亲情、友情的真切感受,展现了她在文学、建筑上的真实才华,诗情画意与热情洋溢中,是她最真实的心灵告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的。
  • 绝世倾城:妖娆异世

    绝世倾城:妖娆异世

    君家有女,名唤月熏,年芳十二,相貌极佳。美中不足,此人乃是“废柴”,君家之污点,天下之耻辱。出生时,天地变,百花开,凤凰鸣,天下皆说此女乃是凤凰命,奈何5岁测天赋时,令人眼镜大跌!竟是个废物!她年幼被当做棋子,只为让他乖乖就范,她回来了,她不再是废物,经过易经洗髓,她激发出了隐藏的混沌属性,但已换了一人,从此不再废物,而是天才!凤凰被欺时,众人嫌恶,好一个废物!她被人欺辱,她努力证明自己,他献出怀抱,她努力修炼来证明自己配得上他;凤凰翱翔时,众人惊叹,好一对璧人!她已有夫婿,那个霸道的男人,他和她共同绘出满天迷人的星光。倾城颜,硝烟起,血横流,凤凰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