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3500000004

第4章 孩子逆反是“大逆不道”吗——青春期逆反有害也有利

案例导引

日本企业家井户是闻名于世的亿万富翁。他出生于日本静冈县山坳中一户贫寒的家庭里。父亲是位雇工,靠为人采伐木材挣得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母亲也只是做临时雇工,收入非常低。他们希望井户能够赶快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挣一定的工资贴补家用。但井户有自己的理想,他没有按父母的意愿打工挣钱,而是在家里负担不起学费的情况下坚持上学,他觉得,如果要实现理想,就一定要有知识,母亲怪他不懂事,可少年井户仍旧坚持己见。

等他初中毕业后,他决定去静冈县附近一个比较大的滨松市工作。为此,他又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因为父母不希望他离家工作,他们认为在本地找一份工作能够维持生计就很不错了。但井户却认为,如果留在本地,那一辈子就定型了,于是他又一次叛逆,毅然离开了家。他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正是由于这一选择,井户才由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世人仰慕的超级富豪。

1.父母应正确看待青少年的逆反行为

父母应当正确看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既有危害性,也包含有益的、积极的成分。因此,对青少年的逆反行为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而且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教育之前,应做一些有意识的准备工作,不可长篇大论,使孩子失去耐心。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三个逆反期:

第一个逆反期是在三岁左右,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对成人的要求及安排往往会逆向而行。这一时期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如果父母能正确对待,孩子则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往往趋于软弱或优柔寡断。

第二个逆反期是孩子十来岁的时候,这时孩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感觉,时时处处想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独立性,所以经常会和父母的想法发生冲突。

第三个逆反期是孩子的青春期阶段,这期间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比较强烈,但他们的观点、信念尚未形成或极不稳定,环境的诱惑力又多种多样,所以想独立自主,但一时还做不到。他们的思想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父母善于引导,是可以对其逆反心理实行有效的控制的。有的孩子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都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父母如果善于因势利导,孩子的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心理学家把孩子的逆反心理的表现,做了如下几种区别。

第一种是超限逆反。所谓超限逆反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父母总是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他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就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孩子执意表现出与父母要求相反的言行,“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偏骂鸡”。

第二种是情境逆反。所谓情境逆反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地布置学习任务),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种是禁果逆反。所谓禁果逆反是指孩子的好奇心极强,往往成年人向他们郑重宣布禁止的东西,他们反而越想接触。如玩电子游戏、交异性朋友、逃学去看电视球赛,甚至喝酒、吸烟、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都属于禁果逆反。

第四种是自主逆反。所谓自主逆反是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如父母或老师用呵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孩子或学生,等等,都会引起孩子或学生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或不理睬。

教子忠告

父母要想使青少年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教育,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观点,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做出榜样。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五种是失衡逆反。如父母或老师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去甚远等。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孩子或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失衡逆反。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孩子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癖、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老师、父母或同学。

其实,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可根据青少年逆反行为产生的原因,将青少年的逆反行为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超限逆反行为。是指由于教育活动的时间过长,超过了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度而产生的逆反行为。

饱和逆反行为。是指由于过多地重复某些教育内容而引起的逆反行为。

禁果逆反行为。是指青少年对被禁止的东西特别感到好奇,总想违反禁令去尝试的逆反行为。

信任逆反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对教育者缺乏信任而对其教育内容产生逆反。

自主逆反行为。是指由于教育者教育方式的不当而使青少年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

评定逆反行为。是指教育者对某一事物的过度评价在青少年中引起的逆反行为。

情境逆反行为。是指在不适宜的情境中进行教育时产生的逆反行为。

归因逆反行为。是指由于对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产生怀疑而产生的逆反行为。

针对以上这些逆反行为,父母在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批评时,应避免重复,对孩子进行表扬也不宜重复过多,使其失去新鲜感。当父母认为应当使青少年避免某些有害的事物和现象时,要耐心地说服,与他们进行平等的讨论,使其明白这些事物和现象的有害性。相反,武断地硬性禁止青少年做某件事情,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行为。

2.脾气暴躁是逆反行为的最直接表现

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出缺乏耐性、脾气暴躁,甚至还会有对父母进行侵犯性的言行。为什么会这样呢?

科学家们指出,这完全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原因就在于此时青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速生长的阶段。

美国脑神经科学家们对11岁左右的青少年(青春期的开始年龄)进行的实验证明,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感知、情绪等方面做出的错误判断最多,到大约7年之后,也就是基本完成生理发育的时候,他们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感情。

而且11岁左右的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在前额骨后)发育的阶段,大量的神经连接正处于“改造”之中,而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感情、道德等情绪有影响,并负责产生行动的神经冲动。大脑的其他部分,在这一年龄之前就基本发育完毕,前额叶皮层是大脑最后发育的部分,发育过程伴随整个青春期。这就导致了青春期的青少年有感情判断失常、举止暴躁等,如果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那么就会一切恢复正常了。

如果孩子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的情绪受到波动。

3.逆反会使青少年产生青春期自我封闭心理

许多孩子在长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往往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轻易向外界敞开心扉,原本开朗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孤僻了,而且对父母的态度也变得十分冷淡。父母们不禁为孩子的变化而担心。实际上这是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正常心理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青春期自我封闭心理”。但是这种心理反应,若任其发展下去,很容易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由于孩子在不断成长,他们希望独立发展,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有什么话都和父母讲,也不肯轻易向父母袒露真情,往往把心里话藏在心中。当父母问起什么的时候,三言两语就说完,十分不耐烦。

那么“青春期自我封闭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形成自闭心理,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的思维能力在逐渐增强,独立意识也在日益增长,遇人遇事他们都喜欢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和体验,并喜欢自己拿主意。这是“心理断乳”的开始,也是一个人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是亲子之间缺乏共同语言。青春期的孩子,智力水平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对生活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许多美好的憧憬。而许多父母却往往把孩子的这些想法看成是幼稚或想入非非,并随意地加以嘲笑,从而损伤了他们正日渐增强的自尊心。因此,他们只得将自己的想法小心地藏起来,在父母面前形成“心理闭锁”。

三是父母仍把孩子当孩子看管,在吃、穿、住、玩、学等方面事事插手。如此,在孩子嫌父母管得过死的同时,父母又总是在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亲子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无形的“代沟”。这条“代沟”既影响亲子关系,又容易使孩子产生“青春期心理封闭”。

可见,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闭锁性”的心理特点,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或不讲究方式方法,不仅两代人会疏远,而且会产生“情感危机”和对抗性行为。

4.与父母作对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这种“作对”在有的孩子身上表现明显,甚至会把父母气哭。这一时期的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了告诉父母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他们总是顶撞父母,甚至和父母唱对台戏。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

有一个15岁女孩晓,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听爸妈的话,可近来变化较大,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同父母“背道而驰”。例如,小学毕业后,家长为晓玲选择了就近的一所重点中学作为报考志愿,而晓玲偏挑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她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有意与家长闹别扭。晓玲有鼻炎,家长配来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瓶摔了;家长问考试成绩,她故意说不及格;家长平时工作忙,找机会想跟晓玲聊聊,她却把家长拒之于千里之外……家长十分焦急,不明白晓玲为什么突然这么不听话,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逆反心理”竟然这么明白地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实“逆反心理”并非只发生在晓玲一个人身上。“逆反心理”是初中生的一种比较突出的心理现象。有的孩子从十五六岁时,和父母对着干,能持续好几年。精神分析理论把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有一个13岁的女孩这样描述自己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不知道为什么总要和父母发生冲突,一点点小事就会引发我的“攻击性”。其实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总要和父母争论,激烈的时候,甚至一些喝水这样的小事也会发生冲突。

从主观方面来看,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热;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思维方面由童年时的形象思维渐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方式;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形象,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伴随这诸多方面变化的一个特殊转变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清晰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强烈,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体现“自我”的存在,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家长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孩子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在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示自己的“成人感”。

对于孩子这种情况下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更新教育方法,首先在主观上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有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让孩子感觉自己自我的独立性,在和孩子交流时以朋友身份,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再通过逆反的行为来凸显自我。

5.青少年逆反对成长有积极作用

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父母应该辩证地看待青少年复杂多样的逆反行为。既要正视其危害性,也要因势利导其中有益的积极因素。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忌采取完全否定“一棍子打死”的态度。父母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有助于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逆反心理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子忠告

为了防止消极的“逆反心理”,父母在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应积极引导和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使其朝着富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

(1)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调节

青少年处于发育的过渡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是不会让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的,发泄后情绪会得到调节,实际效果是良好的。

(2)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青春期的青少年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巨变时期。

这个时期是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看做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心理素质,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是有利于其独立创造性的发展的。

(3)有利于孩子敢闯好胜品质的形成

青少年产生的“逆反心理”,应该说是他们心理上的“突破”。当他们心理上进入“突破”阶段,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和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孩子好胜、敢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4)有利于孩子求异思维的培养

“逆反心理”有时就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他们求异思维的表现,他们在试图独辟蹊径,从其他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同类推荐
  • 平民教子经

    平民教子经

    该书从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入手,通过事例,分为“要成龙先成人”等10个专题从正反两方面汇集了前人教子的经验。
  •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谢英娜的育儿心得,她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其法的妈妈找到了教育成功孩子的秘籍。妈妈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败。
  • 探索未知丛书-幼儿教育

    探索未知丛书-幼儿教育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习惯成就一生

    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本书,它将告诉你,无论做任何事情,你必须拥有9种好习惯。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习惯的关键时期。翻开这本书,您将发现它是一本养孩子好习惯的教育宝典。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成功;播下一种成功,收获一种命运。
  •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穷着养,不仅是指对孩子物质享受的节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砺、锻炼、培养。现在的社会,男性依然是社会的栋梁和中坚,担负着家庭和社会更大的责任和期许,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一提到男性,人们总会把他们与“坚强”、“勇敢”、“有担当”等刚性词语联系在一起。确实,尽管现在男女平等,但是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和被赋予的角色色彩,决定了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要有所不同。我国传统多推崇淑女,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优雅娴静、从容恬淡,才算真正的美,并且推崇女孩要富养。女孩要富养,不仅是指物质上的丰富,还指精神上的完美呵护。在一个轻松温暖的家庭中养育出的女儿才能够具有雍容大度、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梦幻长生

    梦幻长生

    自千年前,大乾皇朝灭亡之后,天下七十九州各自为政。宗门、世家,自此崛起。。
  • 堕仙刀

    堕仙刀

    一把短刀无锋无刃,竟被年幼的他当成手中玩物叫做杀猪刀。从小门小派到大门大宗,离奇的遭遇,曲折的变故,前方道路又该何去何从……无锋刃,爱恨情仇浑浑浊浊。九弧显,是非恩怨清清白白。敛无数亡魂,尽万千心酸。我中自有我,正邪从心生。
  • 婚婚欲醉:女王大人请在上

    婚婚欲醉:女王大人请在上

    当女王遇到另一位霸王,还是扮猪吃虎的霸王那时,王对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女王魂穿现代,再现当年王者风范。“我的女王大人,让我来伺候你可好。”某男抛了一个媚眼。“不用,本王很忙。”某女头抬都没抬。“那就更需要伺候了,老公我包你满意。”说着,直接用行动来证明。
  • 善行决定做人

    善行决定做人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无赖圣尊》

    《无赖圣尊》

    一代天尊含恨转世,重生华夏世家。从此眼扫诸天万界,剑指寰宇八荒,携带高歌猛进之势,战人界、修真界、仙界、神界,最终登上圣尊之位。
  • 风云录:剑侠情缘

    风云录:剑侠情缘

    世人皆知她性格怯弱孤僻,经脉尽毁废物一个。然而,当双眸再度睁开,来自21世纪的灵魂又将在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惊涛湃浪。阴谋迭起,江湖动乱,前途坎坷,而她又该将如何披荆斩棘,最终站上这众生之巅。他,冰冷面具下尘封数年的内心,只因她的出现而再次拥有了温度。夜色中的萍水相逢,一曲琴瑟和鸣乱天下红尘!“我愿用一生血雨换你一世安然。”他道。“不管今世也好来世也好....我所要的只有你.....”她笑。
  • 弑之路

    弑之路

    杀戮、戾气、血腥,常人避之不及,为何他却如此钟情暗杀、封侯、讨伐,常人无法完成,为何他却手到擒来神秘的东方古大陆,一颗大山里的草根,不卑不亢、不屈不挠,坚守着自己追求的终极道路,守护着心底一份真挚的爱情,同时又肩负着无法想象的沉重使命苍天莫戏好儿郎红颜一怒诉衷肠金甲怒吼战沙场弑神屠龙灭古荒
  •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林公子是一个出身下层的孩子,不过一向来都志向远大,并且决然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他一方面反抗着不公平的命运,一方面不停地修炼魂力术,幸运地得到了魂力术秘籍里面的最上乘功法《新月真经》,却不知不觉之间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特别是存身之地龙炎城的小霸王龙傲天,狗仗人势,欺负弱小,与林公子之间上演一场励志之战。后败于林公子手上。此时女神祝若依姑娘出现,但祝若依的爹爹是苍穹大陆的族长,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的交往,处处阻挠,而且决不允许当然女儿与门户不匹配的林公子来往。但两个年青人始终心心相印,经过重重苦难之后,终于修炼成了正果,从此一飞冲天,与祝若依姑娘一起上演一曲绝世之恋。
  • 圣魔讲录传

    圣魔讲录传

    谁说过,圣,光是同源?谁说过邪,暗是万物的反面?谁又说过,前者代表的就是正义,而后者,只值得世人唾弃?光的尽头便滋生黑暗,生命的最初诞生于毁灭。为人为神,皆坠凡尘;为圣为邪,又有何别?谁不为爱,而沉沦————《圣魔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