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适,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常称南容,又称南宫韬。春秋末年鲁国人。生卒年月不详。《世本》认为他就是孟禧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后来郑玄《礼记注》、司马贞《史记索隐》、朱熹《论语集注》沿用其说。清崔述《珠洒考信录》详作考辨认为南宫适不是南宫敬叔。南宫适是一个崇尚道德的人。《论语·宪问》篇记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异善射。界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视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日: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奔是传说中的射箭能手、后来因沉腼于狩猎,不理民事,被家众杀死。界是传说中善于驾舟水战的人此二人都勇猛有力,但都未得着终。禹和被则亲自下地种田,看起来像没什么本事,但后来却统治了天下。南宫适用这样的话来问孔子,反映出他自己的思想倾向。在他看来,当时社会祟尚武力而不崇尚道德,按照历史的经验,这些尚力者都不得善终。而尚德者(像禹视)最终拥有天下。孔子虽然没有当面回答,但认为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平时对“王道”学术作过深人的研究,所以孔子在背后称赞他是一个君子,是一个祟尚道德的人。孔子一再倡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张王道政治。南宫适的思想倾向与孔子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受到先生的倾心赞许。《论语》一书中,被孔子称作君子的弟子只有两人,南宫适就是其中之一。可见孔子对南宫适的评价是很高的。在处事方面,南宫适是一个很谨慎的人。《论语·先进》篇云: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白圭”一诗,出自《诗经·大雅》:“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站,尚可磨也;斯言之站,不可为也。”告诫人们言语行止要谨慎小心。南宫适反复吟诵这段诗,说明他把此诗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也说明他是一位言语谨慎的人。《论语·公冶长》篇还记载:“子谓南宫,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即说南宫适身处政治清明的国家则有官做,身处政治黑暗的国家不会受刑罚。《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也说南宫适“世清不废,世浊不污。”都说明南宫适为人处事非常谨慎南宫适崇尚道德,又处事谨慎,深得孔子赏识,孔子把侄女嫁给了她。说明南宫适是一个可托终身之人。他对后世的影响虽然不很大,但因他是孔子侄女婿,又受到孔子的称赞,所以历代宫府仍尊重他。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被封为“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被加封为“龚丘侯”。
同类推荐
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猛将陶勇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热门推荐
金牌精神: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
本书描述了众多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和成长经历,揭示了由普通人成长为金牌冠军必备的十二项基本素质,告诉您赢得冠军的辉煌以及赢得金牌的艰辛,激励您用冠军的拼搏精神,去领悟人生的成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