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9400000031

第31章 “我要说话”:成舍我毕生之追求

在中国最近一百年间,办报的人很多,出名的也不少。但是,寄情于斯,痴迷于斯,以办报为业而且有理想有抱负,一生追求的人就不多见了。而成舍我则可谓凤毛麟角的佼佼者。

1898年8月28日,成舍我出生于南京。他立志投身报海,还和一桩官司有关。他父亲成璧曾任安徽舒城县的典史即典狱长,可是任内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1908年,由于囚犯越狱,成璧遭到诬陷。年仅10岁的成舍我跟着大人四处奔走,希望替父亲伸张正义。后来终于得到一位名叫方时荪的记者鼎力相助,在上海《神州日报》上详尽地披露事情原委,使成璧免受不白之冤。这在成舍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下定决心要做一名记者。

正是由于怀揣着做记者的美好心愿,所以成舍我从14岁开始就不断向报纸投稿。安庆的《民萳报》,最早和他结缘。1913年,成舍我担任《民萳报》的外勤记者,采访各类新闻。后来由于参加讨伐袁世凯的秘密活动,受到地方当局的“关照”,遂不得不从安庆转移到沈阳,担任《健报》的校对工作,因为具有在报馆工作的经验,所以很快便成为一名编辑。可是,成舍我并不满足,开始盘算自己办报的事情。1914年,他与人联合筹办属于自己的《长江报》,然而出师不利。此事虽然没有成功,可他并不气馁,而是鼓足勇气和朋友一起筹措基金数百元筹办“中国通讯社”,仍未成功。于是,成舍我转而考虑怎样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内在本质。他在1915年加入了由柳亚子创办的“南社”,结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要干将陈独秀、刘半农等人,与《太平洋》杂志主办人李剑农等人建立起联系。不仅如此,他还与人联合组织了“卖文公司”,专门以撰稿为生,各地纷纷出现的报刊成为衣食父母。

1916年,成舍我刚从沈阳返回安庆即遭到逮捕,几经周折,才脱离魔爪,逃到上海。在上海,他除了任职于《民国日报》之外,还和刘半农一起翻译小说。因为他一直眷恋着记者这一颇为神圣的职业,所以就联合《新申报》编辑王钝根等人创立了“上海记者俱乐部”。1917年,因为“南社事件”,成舍我离开《民国日报》社,并在陈独秀的安排下,转往北京发展。在北京,成舍我的发展前途逐渐明朗。首先,他因为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上“万言书”,获得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批准。其次,他还接受李剑农的约请,担任《太平洋》杂志的助理编辑。更为重要的是,1918年他不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国文门,而且在李大钊的引介下进入《益世报》工作,负责编写及校看大样。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后,成舍我出任总编辑,由于撰写社论而出名。5月23日,因为登载《安福与强盗》一文,遭到北京政府的忌恨,蛮不讲理地将报馆封了三天。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国文系学生的他在北大还创办了“新知书社”,邀集北大教授、学生入股,以有限公司的方式经营。1922年,大学毕业的成舍我经人介绍担任北京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可是时间不长,他又回到北京《益世报》继续编辑工作。1923年,由于主管为讨好军阀,擅自删改成舍我撰写的社论,使他忍无可忍,愤而辞职。同年秋天,成舍我在“北京联合通信社”担任编辑。在采访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和议员陈策等议员。

值得关注的是,1924年4月16日,成舍我以仅有的大洋200元积蓄在北京独自创办《世界晚报》,揭开自办报纸的历史大幕。该报日出四开一张,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军政要闻,也有社会新闻,还有文化娱乐消息,刊登各种文艺作品,为读者送上美味大餐,满足着不同读者的文化消费需求。

1925年2月10日,成舍我又创办了《世界日报》,亲任社长。10月1日,他将《世界日报》第5版的“画报”专版扩版,发展成独立的《世界画报》,每逢星期天出版,四开一张。至此,成舍我创建了“世界报系”,由同时出版的日报、晚报、画报共同构成。不仅如此,他还自办印刷厂。

成舍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记者。1926年,《京报》社长邵飘萍和《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被张宗昌以所谓“通敌有据”的罪名予以枪杀。成舍我不畏强权,决定将这一不幸的消息,以头条大字标题,加黑边的形式,在《世界晚报》上率先公布,表示对军阀的不满。气急败坏的张宗昌将成舍我逮捕,并要枪毙,后来因为孙宝琦的营救,成舍我才幸免遇难。他自称这是人生“第一次值得追忆的笑”的惊险经历。

1927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成舍我也把报纸办到了南京。他在南京创办了《民生报》,自任社长。该报初为日出四开一张,后增加到日出两张,是作为首都的南京最早出版的一份民营报纸。

1928年6月,成舍我回到北京,除继续主持“世界报系”日常事务外,还在北平大学任教授兼秘书长。1929年,成舍我辞去教职,专心办报。可在12月31日,因为登载阎锡山将赴郑州督军一事,《世界日报》遭到阎锡山勒令停刊的命运,直到次年1月31日才复刊。

1930年,成舍我赴欧美考察游历,仍不忘记者本色,先后发表有关考察新闻事业的通信《我所见之巴黎各报》和《在伦敦所见英国报界之新活动》。这两篇通信可被视为成舍我日后走向办“大众化报刊”的宣言。次年,他还应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的邀请,访问了这座现代新闻学的重镇。3月16日,他发表了《就算是我的感想》一文,回顾了自己的游学经历。

或许是受欧美国家的启发,或许是对办报人才的渴求,成舍我在1933年2月于北平石驸马大街甲90号《世界日报》旧址创办“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亲任校长,以“德智兼修、手脑并用”为校训。实事求是地说,这所学校是培养现代新闻人才的重要尝试。

1934年5月,《民生报》因为刊登了报道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彭学沛贪污案”的新闻,惹怒了行政院院长汪精卫。汪精卫悍然下令封闭《民生报》达三天之久,想让成舍我变得乖巧一些。可在复刊的第一天,成舍我就刊登了一篇亲撰长文,诘问汪精卫。汪精卫恼羞成怒,命令宪兵司令部拘捕成舍我,永远禁止《民生报》出版。在成舍我获得释放之后,有人知道其嗜报如命遂找上门来,告诉他只要向汪精卫当面道歉,就可以撤消对《民生报》的所有限制。当即遭到成舍我的拒绝:“我可做一辈子的新闻记者,而汪无法做一辈子的行政院长,因之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1935年9月1日,成舍我与人集资合办的《上海立报》创刊。该报以“小报大办”的办报理念,重视质而不重量。所有新闻不抄录各通讯社提供的稿件,坚持加工,以保证文稿质量。经过数月打拼,《上海立报》的销数一举超过10万份,取得骄人成绩。1936年11月23日,《上海立报》以头版右下方加黑边短讯的方式,向世人最早披露了“七君子案”。

1937年8月,随着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世界日报》被迫停刊。成舍我也离开了这里。同年11月,上海沦陷。刚刚创下发行量超过20万份,为中国有日报以来最高发行纪录的《上海立报》也停刊了。

但是,成舍我并没有放弃,而是转换到新的阵地。1938年4月1日,《立报》在香港复刊。成舍我不仅担任社长兼总编辑,而且还经常撰写文章。1941年11月,成舍我在所撰写的社论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日美之战迫在眼前,可能即在12月上旬。果然,太平洋战争于12月8日爆发了。香港沦陷后,成舍我苦心经营的《香港立报》亦被迫停刊。

1942年,成舍我还在桂林创办了“私立北平新闻专科学校桂林分校”,出任校长一职。两年后,随着日军侵略魔爪伸向桂林,学校停办。1945年5月1日,辗转到重庆的成舍我又将《世界日报》在重庆复刊。他一身数职,既是总经理,又是社长,还是业务主任,工作十分繁忙。抗战胜利后,成舍我回到北京,致力于恢复《世界日报》的工作,发表长文《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提出“走第三条路”的主张。

1951年,成舍我与王云五等人在香港创办《自由人》半周刊,亲任社长兼总编辑。因国民党政府实施报禁,1952年即迁往台北居住的成舍我恢复《世界日报》的打算被迫取消。他转而创办新闻学校,“一面教书,一面写点评论或专栏之类的文章”。他曾在记者之家主讲《如何办好一张报纸》,强调一个好的报纸,重点在于内容。他也曾将《我有三次值得追忆的“笑”》和《“机场”几乎变成了“坟场”》合为《记者四十年》,记述多年办报心得及其心路历程。

1956年,“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在台北创办,成舍我任董事长兼校长。次年,专供学生实习的《小世界》周刊创办。1958年,为培养学生创办世新广播电台。

1960年,学校改为“私立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成舍我继续担任校长。1967年,港台新闻界以公宴和特辟专栏、出版专辑等形式,祝贺成舍我七十寿辰。1975年,成舍我转任董事长,继续关心学校发展。1986年10月,学校举行校庆,出版《世新三十年》纪念册,其中包括成舍我撰写的《我如何创办世新》一文。1988年,报禁开放,成舍我以91岁高龄创办《台湾立报》。1991年,在见证学校升格为“世新大学”后,因病逝世。

成舍我晚年因为患病,口不能言,但仍用笔写下“我要说话”四字,意味深长。这正是以终身记者为傲的成舍我先生的一生追求。

(作者侯杰)

同类推荐
  • 打捞中国愤青

    打捞中国愤青

    通过对愤青群体的特性和行为,心理和精神,政治和经济,从铁血腔、名人移民海外、抵制家乐福、崇洋媚外与崇中媚内、北京奥运会等进行深度解剖式的分析,揭开愤青的老底,一一点破愤青带给中国未来的危害,从而对愤青做出尖锐的抨击和批评。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

    本书包括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反腐倡廉建设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肯定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等内容。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热门推荐
  • 昼夜传说

    昼夜传说

    轮回不止,生生不息。这是剑与魔法,血与火的传奇。
  • 逆天庶女:魔王的宠妻

    逆天庶女:魔王的宠妻

    一朝重生,再次睁眼,她回到了十年前,她想人生既然重来,这一世,她绝不再做被人利用的卑贱之人,她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绝不放过那些阴狠毒辣之人。当饱受折磨之魂,重生到十年前的身上,昔日默默无闻的相府大小姐一鸣惊人。曾经羞辱祸害她之人,身败名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他,只为她踏碎天下!天上地下,为她独尊……
  • 擒香记

    擒香记

    世间体香女子皆为天圣娘娘所造,汲天地之精华,濯清涟而不妖,闻香可清神,御体可长寿,故自古君王帐下,多此间妖娆女子……
  • 灵魂医院

    灵魂医院

    一念为佛,一念为魔,灵魂的历练,是否能洗净人性中最终的恶意。那无意间的作恶,又是否会在灵魂上彰显。历经洗涤终见本质。灵魂医院,治疗那堕落的灵魂。
  • 战魂雷霆

    战魂雷霆

    世界抛弃了我的国家,但是我们还没有放弃,因为我们还有最后的希望
  • 天妒之道魔情

    天妒之道魔情

    道魔一路,终归殊途,爱恨永难交织。只是这世间为何会有道魔,为何要分正邪。是上天注定还是人心不古。谁能知道呢。就如同这世间,仿佛永远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决择。但有些事必定要有人去做出选择与承载。即使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也要一个人默默的行走下去。一路上的孤独,寂寞。只有靠着一颗不悔的心来独自消受。无法说出的真情爱意只能用一个个无情的阴谋来将其掩盖。漫漫道魔路,纷纷恩怨仇。拨剑欲血幕,只为红颜故。
  •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最强特种兵之黑暗帝皇

    如若过着平凡的生活,不如让我死去。你知道我身体流淌的血在告诉我什么吗?杀人!杀人!!!!!!
  •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册,本书阐述了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基本理论,就师生之间最常见的沟通障碍及其起因做了深度分析,并大量系统地介绍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课堂管理、解决学生问题等方面的实用技巧,是一本教师必备的实用手册。
  • 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随便写写,不长,槽完了,就完结了。《开启了吐槽模式的装修日记》
  • 杀意凛然

    杀意凛然

    江湖,什么是江湖?古语有云:——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叶潇,从一名血狼特种队员不幸沦落黑道。在于命运的斗争中,叶潇是选择隐姓埋名、终此一生,还是选择踏上枯骨,建立宏图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