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功的人需要一分定力,需要一种智慧。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迈,幻想一步登天的人,因为急躁,很有可能从梯子的半腰掉下来。
台湾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
庄子在《达生》篇写道:孔子去楚国,走出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他上前敬佩地问:“先生真是巧啊!这是有道行的吧?”
驼背老人回答:“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但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听罢,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庄子说,人如果不累积经验,掌握规律,就像老子所说的,踮起脚跟,虽然可能一时在高度上超过别人,但这样站立,能够坚持多久呢?如果试图以跳跃式的两步并作一步的方式前进,虽然一时在速度上超过了别人,可是能够跑多远?竞技场上,运动员高速度奔跑,是在短距离跑道上展示的。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好高骛远,不是“顺应自然”,而是“逆道而为”,实在是一种错误。
现代社会一切都变快了,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心态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大家都太急于求名、求利、求成。人们埋头于今天的事,同时希望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明天、后天、下个月,甚至几年后的事。于是人们便分秒必争地疲于奔命,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甚至不惜耍手段、搞阴谋来达到目的。而最终结果怎么样?疲于奔命的被累坏了,耍手段、搞阴谋的则葬送了自己。
真正成功的人需要一分定力,需要一种智慧。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必须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迈,幻想一步登天的人,因为急躁,很有可能从梯子的半腰掉下来。
相反,人如果能脚踏实地地从最平凡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会有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