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0100000002

第2章 七雄崛起

战国七雄是个让人为之一振的名词,它象征着中国统一之前的动荡,象征着中国历史中最为迷茫的一个阶段。七雄从“三家分晋”后慢慢崛起,各自都有起起落落,但最终都成为了秦国野心的牺牲品。虽然七雄争霸局面的消失有些悲怆,但却为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作出了贡献。相比之下,秦国的野心倒是显得尤为珍贵了。

七国争雄

春秋末年,历史板块开始重新排列组合,虽然还是混乱,但天下统一的步伐却是越走越快。这个时候,齐、燕和楚、吴、越分别控制着东方和南方,秦国盘踞在中国西部,晋国则占领着中原以北的地方。

公元前473年,吴国在越国的疯狂报复下覆灭。越国灭亡之后,列国之中实力较强的就属齐、楚、晋三国。这样的局面维持了20年便随着晋国的分裂而改变。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战国时代以“三晋”诞生为标志正式拉开序幕,中国进入统一前的大混乱时期。

赵、魏、韩在分晋之后实力大增,经常联合在一起攻打其他诸侯国。这般来势汹汹的气势让周天子也感到害怕,不得不在公元前403年正式册封三晋为诸侯国,与秦、楚、燕、齐、越五国并驾齐驱。在这八国之中,越国的实力最弱小,几乎没有能力与其他七国抗衡。于是,真正在战国叱咤风云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

战国中期的七雄

战国中期是七雄并起的真正阶段,是整个战国势力分配相对均衡的时期,也是合纵连横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阶段,只要有一国独大,其他诸侯国必然群起而攻之。就像魏国起初实力最强,但却被齐国和秦国联手挫败,导致魏国一蹶不振,逐渐衰落下去。这种平衡方式十分自然,都不需要人为地去策划。各国之间互相牵制,这也是周天子所乐意见到的。

齐、秦伐魏之后,各自的实力得到了提高。随后,楚国实行变法,国威大振,雄霸南方。与此同时,使用变法强国的还有齐国和秦国,这两国分别占据着东西两处,各自坐大。而赵、韩两国则通过不断吞并周边小国的方式壮大自己的实力。至此,除了魏国实力受损之外,就属燕国国力最弱。

到了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面,两人正式称王。19年之后,秦惠文王也称王,正式打开了各诸侯称王的大门。此后不久,韩、赵、燕等国也纷纷自称为王。

秦国的强大

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强大已经是难以改变的事实。为了阻止秦国的扩张,六国之间重新启用合纵连横,实行小型联盟。但这些联盟最后也都无果而终:齐楚联盟因为楚国的背叛而结束,齐、韩、魏三国联盟因为秦国对韩魏的蚕食而失败。公元前287年,赵、齐、楚、魏、韩五国联合攻秦,但因为秦归还了诸侯部分领土而作罢。

第二年,齐国灭宋。秦国反过来联合燕、韩、赵、魏一起攻打齐国,并一举灭齐。齐国经过五年的沉寂复国,但是实力已经远远不如从前,根本不能对秦国造成威胁。

公元前262年,秦国开始攻打赵国,用了两年时间大败赵国于长平。公元前257年,魏国、楚国出兵援助赵国,大败秦军,结束了赵国长达三年的殖民生活。尽管摆脱了秦国的控制,但赵国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再与秦国抗衡。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中,六国不断以各种形式的联合攻打秦国,但最终还是被秦所破。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逐一吞并各国,直到公元前221年,天下统一,七雄争霸被彻底尘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同类推荐
  • 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

    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

    全书从沈从文晚年口述其开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说起,讲述王亚蓉伴随沈从文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经历;生动再现了复原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亲历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现世、发掘日伪时期煤矿万人坑、修复阿尔巴尼亚羊皮《圣经》、复制湖北江陵马山楚墓战国服饰等精彩事例。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本书勾勒中国史学传统的形式和发展过程,揭示《史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史学名著与史学传统,史学传统与当今史学等方面的联系与规律。
  • 战官渡

    战官渡

    尊重原著,构思出的一部情节紧凑,悬念迭起的历史奇幻小说,读者读到最后才可知道作者真正的思维和立意,希望大家能在笔者刻画的酣畅的战斗与角色互动之中得到享受!
  •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唐——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本书内容有: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各族“和同为一家”;对外开放与交流;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光耀千古的唐诗;全面辉煌的艺术领域等。
  • 诡秘谍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诡秘谍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这本书揭露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出现的间谍、特务等现象。主要介绍了几大特务以及他们罪恶的一生。这些间谍窃取情报,有的是敌方派遣过来的,有的是国人自己卖国求荣。尽管他们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是,他们的恶行将遭到世人永久的唾弃。
热门推荐
  • 吟风之未殇

    吟风之未殇

    十岁被慈爱的父母、亲人所抛弃,从此在深山丛林里挣扎、迷惘,历经种种磨难和痛苦。十年后,重回社会,二十岁的我--来颜,一个普通女孩,变得再也不普通。身边的朋友只是战友,战友只是背叛的代名词,社会太复杂,各种各样的人不断出现,而我,又该何去何从……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 绝色烈妃:至尊召唤师

    绝色烈妃:至尊召唤师

    她身份低微、为奴婢所生,却是面狠心黑的魔女,将平静的帝国书院搅得风云四起。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对任何女人都不假辞色、却单单对她情有独钟,甘心为她割肉洒血。他宠爱她宠到骨子里,她恨他恨到骨髓中。“想娶我的男人,已经排到天庭的南天门了……你要是有时间,就排队候着吧。”“可以插队么……”“……”三生三世情,倾国倾尘爱!----------------------------
  • 秦疆万里

    秦疆万里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亚历山大在忙东征,雅利安人在忙推行种姓制度,商鞅在忙变法,一只小小的蝴蝶自遥远的21世纪穿越而来,历史的滚滚车轮不可避免的发生偏移。是亚历山大征服全世界?还是种姓制度在全球推广?亦或是伟大的华夏民族统治这一纪元?当强悍的马其顿方阵遇上骁勇的老秦锐士,是攻守兼备的马其顿方阵扬名立万,还是横扫六国的老秦锐士高奏凯歌?上帝之鞭的辉煌传说会不会提前几个世纪爆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能否饮马地中海,笑傲莱茵河,将它的版图异想天开的扩充到北至波罗的海,南达好望角,东到新西兰?一切精彩,敬请期待,本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战国!
  • 疯狂快递员

    疯狂快递员

    都市底层的屌丝快递员张匡,偶然中接到一份奇怪的邮件“死件”——也就是没有接收人的残缺快递包裹。正当他准备按规章处理这份死件的时候,快递包裹中响起了嗡嗡的手机铃声。张匡按捺不住好奇,打开快递包裹,按手机指示救助了一位女特工之后,不想自己隐藏的身份就此揭开,走上了一条逆袭与崛起的道路。
  • 绝色凌天之丑颜三公主

    绝色凌天之丑颜三公主

    现代古武世家的传人,重伤之后阴差阳错的来到一片大陆。穿越成了仓雁国爹不疼娘不爱的废柴丑颜公主。看看周围,这是公主的房间吗?嗯,比狗窝强些。太监找茬,贵妃使阴,公主暗算,皇子使诈.....扮猪吃老虎的游戏越来越好玩了。某夜,被一绝色男子满身杀气的捏着下巴,眸如星辰,“女人,你真有趣。”落下这一句话,便消失不见,二人的交集便如洪荒般开始了.....此女一分可爱二分睿智三分腹黑四分狠冽,人生八字箴言“有仇必报,有恩必还”!什么是对什么错,这世上有绝对的好人,有绝对的坏人么?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曾经,受尽波折,慢慢睁开眼,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么?
  •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倾国倾城:丫鬟不为妃

    艺校校花因拍戏坠楼,离奇穿越。人家穿越都是王妃公主,最不济也是个小姐,她穿越过来却是个又丑又臭的男人,都怪导演的剧本啊。一心想回家的她,相信只有在暖香阁的二楼跳下,就可回家了,可纵身跳下,却被美男接住。想死都死不了。没有工钱的花匠,王爷的贴身丫鬟,暖香阁的花魁,被迫嫁给邻国君王,白胡子老头的徒弟,认识温文尔雅的大师兄……她到底该何去何从?
  • 苌楚斋四笔

    苌楚斋四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隍都传奇

    隍都传奇

    隍都,一个被浓雾笼罩的罪恶之城……贪婪,嫉妒与复仇,邪恶的力量在每个人的心中滋长……人,充满了私欲,被规范着,于是将恶毒的秘密隐藏,当时机来临之时,这些秘密开始发芽生长喷发,将这个世界变得虚伪与恐怖,善良的人们开始追逐噬血的快感,未知的恐惧开启了人性最卑劣的冲动……又名《林川悬疑档案》,兮群号:12613257
  • 牾爱解忧

    牾爱解忧

    当那个来自异世的男人宣布成为她的伴侣时她逃跑了没错!“以身相许”是她说的,“事”也是她办的。但是,成年男女,好聚好散!“先生,咱不约!”“先生,你我相差几百岁,长幼有序!懂?”完全不懂!只能——肢体沟通!她问:““这个套路几时能走完?”他答:“一辈子?也不够!”然而,他和她尚未懂得牾爱之伤,何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