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52500000016

第16章 思想起随风飘去的陈达

林清玄

正值壮年的半身不遂的陈达,既无法从事劳动营生,也不得不丢下他的月琴,沦为恒春镇公所中登记有案的一级贫民,依靠每月数百块的微薄救济金过活……

时间:1981年4月11日下午两点多。

地点:屏东县枋寮乡枫港村屏鹅公路恒春线招呼站附近。

事件:准备搭乘台湾汽车公司恒春线班车返回恒春的老歌手陈达,穿着老旧的衣服,蹒跚地横踱马路,由郑汉江驾驶的屏东客运80——1430号游览车自远方疾驰而来,没有看见老陈达正在过马路,一声碰撞,陈达倒地,气息尚存,赶紧送往基督教医院急救,再转往恒春医院抢救,在途中死亡,那碰撞的一刹那,台湾民谣界的瑰宝被撞碎,陈达优美的月琴弦歌声成为绝响,陈达永永远远地逝去了,像一阵风飘去,只留下满地的凉意。

遗物:一把曾经响过舞台的月琴、一张单人床、一架黑白电视机、手提收录音机,和几张照片、一张唱片。

人:陈达,幼年孤苦到老,领了一辈子贫民救济金,住过精神病院,享年76岁。

有人在耳边操兵练剑

陈达死了,当天报道他的新闻还不到200字,可是那200字每个字都像一声锣,从街头响到街尾,凡是关心民间艺术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一声叹息:呀!陈达死了?被车子撞死的!

真可惜!

仿佛陈达的一生就是几个问号和惊叹号串联起来的,他沉埋大半辈子,最后被发掘出来,在音乐的舞台上闪亮着民间音乐的金光,这道金光好像在询问着:为什么我埋没这么多年,你们把我挖掘出来,最后又抛弃了我?也好像在惊叹着:我唱的这么朴实优美的歌为何没有人再唱呢!

陈达自己也想过他的死,他晚年的时间时常怀疑有仇人要害死他,说:“有人天天在我耳边操兵练剑。”他甚至认为:“我会被那个人害死呐!”他有时甚至于不敢睡在床上,而蜗居在湿陋的地上,怕被人从床下一剑刺穿,他每日生活在这种无边无际的恐惧中——这是陈达自己设想的死法。

我也想过陈达的死,那是去年第一届国际艺术节中国传统之夜他来台北演唱的时候,75岁的陈达忘了带假牙来台北,脸上的皱纹全叠了一叠又一叠的皱在一起,我觉得陈达真是苍老了,好像随时会枯槁成一团地化去。

由于陈达演唱民歌时,根本不知道有终场这一回事,他常唱得超过时间,我们设计了一种特别的落幕方式,让他演唱时间到的时候,慢慢地把音响的声音关小,幕缓缓地落下来,使陈达在众人的目光中一点一点地隐去,使他的声音一丝一丝在空间里随风远逝。

那一次,陈达做了非常成功的演唱,也有了很完美的落幕方式,我坐在台下感动莫名,不知道为什么就浮起了:“陈达应该这样死去。”的念头,因为我总是浪漫的想着艺术家的死,陈达如果是唱死在纪念馆的舞台上,我们也许可以在他的悼词上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种冠冕堂皇的字句。

我们没有机会,因为陈达是过马路时被车撞死,死时甚至他那把背了一世的月琴都不在身边,陈达想不到他的死,我们也想不到陈达会以这种方式死,那好像是老天一向对我们的嘲讽,总是预想不到的给我们开玩笑。

永远唱不完的“思想起”和“四季春”

早年的陈达,就开始了他凄苦寂寞的日子,陈达和生长在日据时代老一辈的乡人一样,没有受过教育,以前他曾和我谈起他的幼年时代,他说他的祖母是个“番婆”,他有四分之一的山胞血统,而他身上也流淌着山地同胞爱引吭高歌的血液。

陈达有四个哥哥三个姊姊,但是他们很早就过世了,并没有让陈达留下多少印象,唯一留在他印象中的一个兄弟,是他的大哥,他大哥曾是村里的民谣好手,很会唱喜庆的歌,颇受村人欢迎。陈达有许多歌是他大哥教的,包括他后来时常唱的“牛尾伴”——牛尾伴是一种清唱曲,乡间用来祝贺女子出嫁或吃满月酒的民谣。

除了他的大哥传唱以外,小时候的陈达爱蹲在庙口前庭听下工的农民唱歌自娱,他听着听着,默记了许多流行在乡间的民谣,于是“在不知年岁的小时候”陈达已经学会了“四季春”、“思想起”、“五空小调”、“牛尾伴”等曲调,他在音乐方面确实有一种天生的禀赋,加上他的善于联想,取材现实事物,他不但保留了这些曲调,还丰富了民间歌谣的旋律,他的口中永远有唱不完的“思想起”和“四季春”。

17岁的时候,陈达向邻居老人学会了月琴,从此正式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吟唱生涯。

生长在南部农村的艰苦环境中,陈达并没有怨尤,他最快乐的时光是每天村民下工回家,大伙儿聚在庭院或庙前唱歌、弹琴、吹笛、拉二胡。陈达自己说他拉一手好胡琴,可是因为胡琴不能拉出他要唱的歌,加上他39岁时患了半身不遂的病症,使他的左手不灵便,永远放弃了二胡。

陈达的歌唱得不错,很快地就成为乡里间著名的歌手,他四处唱歌换取微薄的歌资度日,但是唱歌到底无法维持生活,加上日据时代的皇民化运动,陈达的公开演唱遭到制止,他还曾因唱歌被关进警察局里,这种种原因,使陈达不得不从事其他劳力的工作。

他做过大户人家的长工,帮人家放过牛;做过泥水匠、打石工、木炭工;在农忙的时节帮人收割甘蔗或稻子;这些劳碌的工作,并没有让他放弃歌唱,他唯一的生活娱乐就是用他的月琴和歌声来和乡间的百姓同歌共唱。

陈达的“半职业歌手”生涯,一直到他39岁时结束,那一年他莫名地患上了半身不遂病症,使他的生命迈入了一段长时间的黑暗时期。

背负“民族乐手”的沉重招牌

正值壮年的半身不遂的陈达,既无法从事劳动营生,也不得不丢下他的月琴,沦为恒春镇公所中登记有案的一级贫民,依靠每月数百块的微薄救济金过活,住在由土块堆成的老屋中,他生活的贫困,使他无论如何都无力就医,那一段时间,陈达心情的落寞可以想见。

失掉了月琴长达21年,天可怜见,在60岁的时候,陈达的病奇迹似地痊愈了,复原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月琴来唱歌,陈达几乎无怨无尤地又在生活中闪烁着快乐的火花。

两年后,陈达62岁,1967年7月28日,中国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民歌采集队的史惟亮、许常惠等人,在恒春找到了陈达,掀开了隐蔽了60年的帷幕,录下了陈达感人的吟唱歌声。

并在1969年出版了《民族乐手——陈达和他的歌》的唱片和书籍,引起台北文化界的重视。

从此,陈达背负起“民族乐手”这块沉重的招牌,领取一级贫民的救济金。

就像每一块被挖掘出来的瑰宝一样,陈达成为大众传播的焦点,登报纸、上电视,很快地名闻全国。在稻草人餐厅演唱时也广受许多年轻人的喜爱,赢得无数光耀的掌声,陈达背负的招牌更多了——民族音乐遗产、民间音乐瑰宝等等。

种种荣耀的背面总是十分灰涩,唯一的改善是镇公所帮他翻修了五坪大的房子,房里增加几件显著的财产:黑白电视机、手提收录音机,还有参加歌谣比赛所得到的奖状和锦旗。

但是陈达的健康是日坏一日了,他的牙齿全部脱落了,唱起歌来一天比一天吃力;他的手开始颤抖,弹琴也日渐吃力;他甚至患上严重的幻听症,常听到他的仇人要害死他。

当陈达为《云门舞集》配录了“薪传”音乐以后,他的幻听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先是被送入南部的精神病院,后来北上就医,住过三重的私立疗养院,然后在台北市立疗养院治疗了3个月。这些病症都一口一口地慢慢在腐蚀我们的民族乐手。

一生都是十一歌仔

晚年的陈达,只为我们留下一些数目字:1978年3月31日参加淡江学院为他办的民谣演唱会。

1978年10月在“薪传”中唱歌。

1979年一年都在精神疗养中。

1980年3月参加国际艺术节在国父纪念馆演唱。

1980年起洪建全文化基金会每月寄2千元给陈达,补助生活。

这些陈达社会活动的数目字,都没有他个人的数目字来得惊心,他早年父母兄弟姊妹全过世了,只留下他一个人;他一辈子没有能力娶妻生子,孑然一身;他拥有的最大财富是一把月琴;他有很多朋友,但没有一个能真正进入他内心的世界——陈达的数目字除了零就是一。

他还有一个时常挂在嘴上的数目字“十一哥仔”,他说:“算命的早就对我讲过,我注定一世孤单,他讲得很对,我到现在还是个十一哥仔。”

所谓“十一哥仔”就是乡下人对单身汉的称呼,对年轻的单身汉有嘲讽的意思,对年纪大的,却是悲凉的告诫。

最后几个月的陈达,离开了台北的万丈红尘,回到他的土地,他生长的家乡,每天亲自下厨做着简陋的三餐,闲暇时就搬出他的藤椅。唱他的“思想起”。听过陈达唱歌并能听懂他随时创作的歌词的人,很难不为他横溢的想象和敏锐的观察佩服,他不仅是个民族乐手,甚至是个人群和大地的写实诗人,他为我们唱出的“薪传”史诗是如何地气魄开朗、活泼生动呀!

如今,陈达的数字、陈达的歌声、陈达的史诗都在向晚的凉风中永远地飘去了。

一些在风中飘荡的讯息

陈达被汽车撞死的第3天,就是4月30日,我曾打电话到恒春镇公所询问陈达的下落,镇公所竟然也不知他的尸体在哪里,只知道他在送医途中死去了。

后来我们没有再找陈达的尸体和他的月琴,因为一个永恒的歌手,他的身体和他的琴都在其次,重要的是他的歌声和他的琴艺留了下来——这一些在风中飘荡的讯息,或许有一天会再萌芽起来的吧!——陈达未死前,我这样期待着,陈达死了以后,我仍是这样期待着,虽然我们再也不能热情地叫一声“阿达仔伯”,然后听他那一声亲切而沙哑的回声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 我的人生笔记

    我的人生笔记

    智慧是一种美,智慧的品格是清明,是从容,是犀利,是周到,是轻松——举重若轻;又是严肃,是用心,是含蓄,是谦逊,是永远的微笑,是无言的矜持,是君临的自信,是白云的舒适与秋水的澄静,是绝对的不可战胜、不可屈服。学识也是一种美,学识是高山,是大海,是天空和大地,是包容,是鲲鹏和参天的大树,是弥漫无边的风,是青草和花朵,是永远的郁郁葱葱……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浸润在美丽、精致、温暖的文字里,便有了脱离凡尘的清高和无畏,生命的歌哭、情感的起落,化为品评人生的幸福与激动,有如看花开花落的超然与从容……案头这本《隽永小品》所散发出的悠长而细密的气息和着秋日的风和雨,摇曳出自若而灵动的风姿。从最初的筛选到今日的编辑成册,仿佛经历了一番心灵的涤荡抑或是情愫的整理,室外喧嚣的车流人声不再传入耳际,像尘世间的纷争和无奈、繁冗与庸常也与己无关。
  • 关于女人

    关于女人

    <关于女人>本书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等,福建闽侯人。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职。散文集《寄小读者》表达作者对小朋友的关心和扶植,对未来充满希望。本书是冰心的一本集子,署名“男士”,属“开明文学新刊”之一种,为“增订本”。
热门推荐
  • 凌世传奇

    凌世传奇

    王世子第宫廷变,得知身世,他为父报仇,但他却从其中牵扯出了一个惊天阴谋。看凌天如何化解危机,平定苍穹,傲视天下
  •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惑世祭司

    惑世祭司

    一个缓缓踏阶而来的女子红衣张扬,衣上盛开着大红的彼岸花,肤色如雪,青丝散落,只用一根青木簪固定着。她每走一步,脚下便盛开一朵火红的彼岸花,步步生花,经久不灭。。。。。。。。。只见诡隐舍刃出掌,那一掌凝结了巨大的气势。暗黑的光芒遮天蔽日,一颗宛若黑雾形成的骷髅头浩浩荡荡的冲向惑世,天空忽明忽暗,仿佛周围的空间都被这股气势波及到了,骷髅头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撞上惑世。若击中,便会灰飞烟灭,六道轮回,不复存在。他这是想她死。
  • 咒印天下

    咒印天下

    大一新生周胤在山上被一道神雷劈中,灵魂因机缘巧合来到九霄大陆,转世成为废柴小王爷,得神雷之中无上传承,从此逆行伐天,凝聚万千神纹咒印,称尊诸天之巅。
  • 魔神契约书

    魔神契约书

    从无边炼狱来的的魔神宝物,掀起修真界的腥风血雨……与魔神的交易,用寿命来交换:契约一旦签订,则立即执行!一个曾在地球星活了上千年的修士,获得魔神契约,重返古代,弥补前世遗憾,开启通天的修真之路!注:此古代为架空,请勿对照任何历史。
  • 逆独

    逆独

    岁月如浪,淘尽多少豪杰!身藏功名,笑尽天下英雄。独孤求败,家喻户晓,败尽英雄莫有抗手;纵横江湖,意气风发。快哉!快哉!男频的我发到了女频,女频小说发到了男频,改不了,就先写这部小说好了
  • 我的老婆系统

    我的老婆系统

    不一样的系统流!不一样的感觉,新书求支持!
  • 丧尸世代

    丧尸世代

    一个曾经的BSAA队员,战败后成为了丧尸的俘虏,曾经的情敌变成了对手,曾经的恋人成为了刀下亡灵,冷血的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是如何在丧尸的世界游荡?
  • 我的狐狸哥哥们

    我的狐狸哥哥们

    你相信世上有狐狸精吗?苏小槿不信,可是她偏偏遇到了,不仅有了狐狸爸妈,还有八个狐狸哥哥,八个超级大帅锅,带出去都觉好拉风。和狐狸哥哥的同居生活,敬请期待。
  • 恶魔独宠:丫头,不许跑

    恶魔独宠:丫头,不许跑

    一次醉酒,她被恶魔少爷带到家里,醒来的时候恶魔递给她一张签了字的合约,告诉她从今往后他们就要同居了!小丫头想尽一切办法逃跑,却屡屡失败。恶魔总是拿五百万违约金来堵她,不准她逃跑,不准她不听话,不准她喜欢上其他男生。从此恶魔独宠她一人,天天把她护在手心!【男女主1v1身心干净绝对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