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是职高一年级的学生。因学习不好,所以一直生活在姐姐的影子里。平时听到的也是父母对姐姐的夸奖,对自己的无奈。其实,小英心里很清楚,她也想学习好,让父母高兴,得到父母的认可,可总是力不从心。但是除了学习成绩不好以外,小英的各个方面都比姐姐强,如她喜欢唱歌,嗓音也不错;还喜欢跳舞,舞姿也很优美;更可贵的是她的组织能力也很强,在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中,落落大方,成绩斐然。可这一切并没有转变父母对她的看法,还说这是不务正业。在这种情况下,小英简直是有点绝望了,她学会了抽烟,还交了男朋友,因为他欣赏她。
后来,他们俩的事被小英的父母知道了,父母大发雷霆,并扬言若小英不和他一刀两断,就不认她这个女儿。小英为此而离家出走……
小英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可是她说:“自己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好像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是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她真怕自己越走越远,她困惑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像父母所说而不可救药了呢?
像小英这样的青春女孩为数不少,尤其是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和关注的同学,正处于情感的饥渴阶段,这时如果有一位异性对她表示关心与理解,就会有一种相见恨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两人就会一见如故,关系迅速达到白热化的程度。这是人的一般心理使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关系往往很盲目,但当事人却浑然不觉,所以一般都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而让别人觉得无可救药了。实际上问题并不像人们想像得那样严重,了解了异性之间相互吸引的奥秘,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不可救药了。
一般度过了性敏感期,我们都开始产生关心异性的心理倾向,这是青春期的一般心理特点。不仅意识到自身的变化,而且非常敏感地开始注意异性的变化,对异性产生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这种关心可能只是藏在内心里层,表面上似乎仍在回避与异性接触,但内心却在不断地关注异性,对异性做出评价与比较。表面显得羞涩、拘谨,事实上非常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对异性的关心还可能外化为行动,如开始注意衣着打扮、说话的腔调,用一种特殊的微笑、特殊的眼神、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或以出风头、搞恶作剧、借东西等形式来表示对异性的亲近。这一时期,对异性产生出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令人怦然心动或是温柔如水的感觉,产生了对异性的羡慕和吸引等行为,并且开始用友好的态度、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异性的言行与着装,试图以直接的或间接的、含蓄的或大胆的方式接近异性,引起异性的注意。男生会渐渐地发现女生的亲切、纯洁和可爱;女生会感到男生刚强和可信赖。女生会用欣赏的和倾慕的心情注意男生说话的表情和动作。比如上课,老师叫男生发言,有的女生会十分用心地去倾听,为男生答不出而暗地里着急,为回答的精彩而欢欣鼓舞。几个女生凑到一起,也喜欢谈论男生,互相交换对男生的看法。
这一时期,少男少女都显得特别的活跃,爱表现自己。男生时不时会做出英雄的豪举,为表现自己的才华、勇敢和力量不惜在女同学面前逞能,甚至以摆阔来显示自己为人的豪爽与大度,以此来博得女生的好感。有位男生直言不讳地说:“在女同学面前,我的思路特快,脑瓜儿特灵。”女生则越发地注意起修饰打扮,说话走路的姿势也较以前更为讲究,更为女性化,待人处世也显得腼腆与拘束,热衷于有异性参加的集体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尽量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种男女生之间的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我们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和紧张情绪,增进男女生的团结和友谊十分有益。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别人乐于在异性面前表现,就认为人家轻浮,也不要因为自己时常注意异性,想了解异性而内心不安。
在异性的互相接近和彼此吸引中,或早或迟,会把对异性的注意转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并会伴随着好感产生亲近的愿望。这就是由异性接近期发展到了原始恋爱期。这一时期的恋情与成人的恋爱在形式上是不同的,理性的成分较少,但生理基础是一样的,故而我们称之为两性的原始恋爱期。
少年人的两性之间的爱慕所具有的情感色彩和成人的爱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中,男女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隐秘本质被理想的、纯洁的和高尚的动机以及相互接近所掩盖。他们相互爱慕的客观基础是性的本能,但是,如果直言不讳地把这一点告诉你们,那你们一定会大吃一惊。教育学家的这段话,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原始的朦胧恋爱的心跳感觉,确实是性生理的发育及性心理发展的特定阶段。
了解了这一切,和小英一样的同学应该静下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情感,并正确地对待它,相信你会理出个头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