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2100000048

第48章 信任孩子就要给他充分的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孩子需要充分的自由。自由就好像空气一样,是孩子成长所必要的养料,缺乏自由,孩子就会窒息而死。

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说过:“我说算我运气,因为我所创造的舞蹈无非是表现自由,其灵感正是来自童年时代的放纵不羁、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从来没有受到喋喋不休的‘不许这’、‘不许那’的严命制约。在我看来,这么多的‘不许’,恰恰给儿童带来苦难。”

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说过:“父母生养子女的目的,不该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延续,也不该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影子。做宽容的父母,就要让孩子的一切只属于他们自己。”

给孩子自由就要充分地解放孩子。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如下“六大主张”:

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

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

④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般的学校解放出来;

⑤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中解放出来;

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那么,我们怎样给孩子自由呢?

(1)解放孩子的头脑

《青年文摘》上登载了一个对父母的测验:“能说出子女的十个优点,那你就是一个优秀的家长;能说出五个优点的父母,是合格的父母;如果一个优点都不能说出,那你就该下岗了。”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出色的人,但是,很少有父母真正考虑过孩子的特长和优点。按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将来。过早地为孩子定下发展的方向,硬逼着孩子朝着某一专业化的道路发展。

其实,孩子只要成为孩子自己,别的并不重要。孩子只要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快乐地做自己,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父母如果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情或者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会让孩子迷失自我,更会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这实在是不可取之道。父母也不要拿“好孩子”的标准作标尺,在自以为是的心态下,做出“不符合孩子意愿”的行为,那对孩子将是最残酷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可能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儿童有自己的思想。儿童有自己的力量,不让儿童自己去做他所能做的事情,不让儿童去想他所能想的事情,等于阻止了儿童心身的发展。”

(2)解放儿童的双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孩子有很大的潜力,就像植物一样能够自长。教育者只需要给他们提供环境和条件。她提出教育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一旦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那么,深藏在孩子内部的各种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比如,自己吃饭、穿衣,尽管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吃饭会撒得满桌都是,穿衣不是穿反就是扣子扣不齐,但是,孩子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父母不用苛求年幼的孩子,也不要对孩子过分求全责备。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

许多孩子在年幼的时候非常淘气、顽皮,似乎总是要破坏家里的一切,这让许多父母非常烦恼。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

“淘气是孩子独立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适当的淘气、顽皮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

“对孩子的过分顽皮,父母既不能听之任之,迁就纵容,也不能严厉斥责,拳脚相加。关键是要弄清孩子顽皮的原因。”

“孩子是不会无理取闹的,如果闹起来,总是有他的原因。父母要懂得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使他本人有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实际上,淘气、顽皮正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双手。让孩子“规规矩矩”的。这会让孩子感觉非常难受,从而产生亲子冲突。

对于淘气、顽皮的孩子,父母要善于引导。对于孩子喜欢某事家长应当设法帮助他努力。他爱虫鱼,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玩把戏,说不定就是爱迪生;他爱弄音乐,说不定就是贝多芬;他爱涂颜色,说不定就是密雷。

(3)解放儿童的嘴巴

成长中的孩子,表面看来,一切皆在父母的掌握之中,实则不然。孩子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虽然年幼,也是振翅欲飞的鸟,不可能永远躲藏在父母的羽翼庇护之下。当你突然有一天被孩子顶嘴时,切莫大惊小怪。

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不需要自己去维持长者的架子,其实孩子们知道应该尊重长者,但是,如果你故意端起一副长者的架子,自以为是地训导孩子们,孩子反而会觉得你是老古板,无法沟通。

一般来说,在民主自由气氛浓厚的家庭,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可以随时发表对事情的各种看法。在这样良好气氛的家庭里,孩子很容易养成自由发表意见的习惯。

(4)解放儿童的空间

在孩子很小时,有的父母就会划分出一个孩子的房间,而且在孩子的房间里,配上最豪华的照明设备,让孩子在这里安心地游戏。安心地做作业。可是父母是否会想到,孩子需要的不仅是单纯的独立房间,更要有属于自己的、确保完全自由的遐想空间呢?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可以自由活动的小房间或者小角落,在这个属于孩子的空间里,让孩子自己来建设,包括选择书桌、书柜、玩具、图书、装饰品及各种学习用品等。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养几盆花,等等。只要孩子能够独立地支配自己的小天地,他就觉得自己是自己的小主人。

(5)解放儿童的时间

孩子虽小,父母也应该给孩子一些独立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些时间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管是玩耍,还是睡觉,是看书还是发呆。孩子只有拥有自己的时间,才能够满足他自我发展的需要,才会对父母的教育表示满意。

有一位明智的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每天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有时玩,有时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则画画。当然有时可能是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孩子逐渐地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学会了自己安排时间和计划。

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代的兴趣。

(6)给予民主的生活

一般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良师、顾问,但不是指挥者、操纵者。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以建议的方式引导。而不能经常性地命令、控制。多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活动,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的好方法。比如,当孩子有同学、朋友来玩时,父母一般不要偷听孩子们的谈话,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也可主动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玩,父母外出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但是,要求孩子在活动结束后,和父母谈谈活动的情况,以便父母及时了解情况,也促进了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

平时,孩子若想和同学、朋友搞什么活动,只要不是太出格的,父母最好都支持孩子,可以适当有所限制,但不能拒绝孩子参加。比如,当孩子说想在周末和同学出去野营时,父母应该说:“爸爸妈妈支持你的活动,但是你要告诉爸爸妈妈到哪里,有多少人,什么时候回来。”孩子多半是会和父母讲具体情况的。因为。父母放手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活动,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孩子自然也会尊重父母,愿意和父母交流。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

6.对孩子放手,不要强加干涉他的

出格行为

现在孩子们的生存、成长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和父母小时候不一样了。他们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更早、更广泛,他们面对的世界更精彩。这就更容易增强好奇心,容易突发奇想,有意无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教育专家们指出:面对孩子的诸多出格行为,如果父母简单地看成越轨、破坏纪律而加以批评和限制,可能就会把一些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在框框里。

反之,如果父母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出格”行为,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那么在“出格”的孩子们中间一定会出现更多人才。

一名美术老师曾给孩子们设计过一个课题:让孩子们画自己的故事绘本。老师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鸭子的故事,然后又讲了鸭子的特点,分析了怎样画鸭子,然后给他们四张纸,让孩子们发挥想像,自己编绘关于鸭子的故事,孩子们很兴奋,互相说笑着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6岁的伊雪想了好长时间才开始动笔,一出手就画了半只鸭子!陪孩子画画的父母们看见一张大纸上什么都没有,却在画纸边上只画了半只鸭子,都觉得不可思议,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怎么只画个鸭屁股呀?这孩子怎么乱画呢?好好一张纸不画,画到边边上干什么?”……

伊雪的妈妈也说:“你看人家画的多好!你看你!哪有画半个鸭子的呢?怎么能画的这么不完整?都到纸外面去了?把纸翻过去重画吧!”

老师赶紧过去看了看,说:“让孩子画完,不要着急!孩子一定有她自己的想法!”

果然,伊雪下笔后,似乎胸有成竹,很快完成了那幅画。老师让她给大家讲讲画的内容,伊雪简单的讲了一下她画的故事:“鸭妈妈和鸭孩子出去玩,走散了,小鸭去问青蛙妈妈: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青蛙妈妈说没看到;小鸭又问乌龟姐姐:你好!你看到我的妈妈了吗?乌龟姐姐也说没看到!最后小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妈妈去找妹妹了!妈妈带着小鸭和妹妹一起去了游乐场!”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那画面上的半只鸭子,是跟着妈妈的小鸭子。妈妈和妹妹已经走出画面了,而小鸭子才走出去一半。

看着画面,老师为孩子的创意感到欣喜。伊雪的妈妈也感到震惊。

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做的事情虽然出乎父母的意料,可是这样的丰富想象力,是多么的宝贵啊。

强烈的“出格”思想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但孩子的“出格”思想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认识到了这一点,有助于正确对待孩子的“出格”,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教育专家指出“出格”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孩子的“出格”大多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处在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巨变时期。这个时期是由孩子向成人过渡的心理“断乳期”,他们不再像儿时那样依恋父母,也不再把父母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的心理素质,如果能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其独立创造性的发展。

(2)有利于孩子情绪的调节

孩子处于发育的过渡时期,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一般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有“出格”思想的孩子,是不会让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的,发泄后情绪会得到调节,对孩子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3)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

孩子的“出格”思想,有时是针对传统思想的束缚而产生的。传统观念认为是这样的,而具有“出格”思想的孩子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可能“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他们求异思维的表现,他们在试图独辟蹊径,从其他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4)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拓的个性

孩子产生“出格”思想,实质上是他们心理上对于常规的“突破”。当他们心理上一进入“突破”阶段,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过去的听话、顺从,而是勇敢和冒险。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从小培养孩子好胜、敢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开拓进取的个性。

所以,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出格”,并积极引导孩子,使其朝着富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离经叛道”行为呢?教育专家为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如下对策。

(1)正确理解孩子的“出格”行为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一些“出格”行为,其实是对于自己生理心理成熟的一种尝试性反应。绝大多数并非父母所想象的那样,孩子真的学坏了,而只是孩子个体成熟的心理反映而已。

(2)正确应对孩子的“出格”

父母发现孩子的“出格”行为时,的确需要表明态度,但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应该给孩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避免因为简单粗暴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推动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建议父母在这个时候,可以采取“主动式聆听”,最好由父亲来处理儿子的问题,母亲来处理女儿的问题,这样的共同语言会多得多。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边,主动和孩子聊聊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3)用沟通交流走入孩子的心扉

交流、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最好方法。面对“出格”的孩子,和他们进行良好沟通是引导他们的必要前提。每个父母都应该提高自己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扉,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教育方法。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一定要敢于接受孩子的“出格”,要能够善待孩子的“出格”行为,要善于引导孩子走向精彩的人生。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

同类推荐
  •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本书是一本高考学生心理辅导书。指导高考学生揭开自我的面纱,认清自己,了解自身具备的宝藏,然后有效地运用这些宝藏。认识自己是高考成功的关键,不了解自己,就难以明白自身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和盲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不了解自我,就难以明白自身的学习潜能优势到底在哪里?难以明白学习成绩无法突破的瓶颈在哪里?难以明白高考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什么?难以明白未来的人生之路该通向哪里?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帮助方法,和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是一本适宜学生阅读并实践的高考心理指导性书籍。
  • 科学胎教宝典

    科学胎教宝典

    从2004年出版至今一直畅销不衰的《孕产育儿宝典》的作者最新奉献。“我的怀孕育儿枕边书”全套共6册,分别是《优生怀孕枕边书》、《科学胎教枕边书》、《孕期保健枕边书》、《产后美丽枕边书》、《育儿方案枕边书》、《宝宝培养枕边书》。《科学胎教枕边书》主要包括胎教常识、胎教方法、营养益智法、运动益智法、音乐胎教、抚摸胎教、呼唤胎教、心理胎教法、生活胎教法、母亲胎教、父亲胎教、胎教美学、胎教注意等。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的多种表现、招数进行了全方位地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反常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
  • 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

    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

    你的儿子十几岁了,即将成人,你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儿子变得陌生:和同学、朋友甚至网友侃侃而谈,唯独对父母惜字如金,你问多了,他可能一句话把你顶得哑口无言。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无法知道。明明近在眼前的儿子,却仿佛远在天边。你会怎么做?软硬兼施,还是悲观失望,索性不闻不问?此刻,你又多了一个选择:读读赵子墨所著的这本《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你会发现,儿子不说,恰恰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听。让儿子主动告诉你他的心里话,秘诀就在《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一书中。
热门推荐
  • 花都杀手

    花都杀手

    我曾以为,凭借一个杀手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却不料事与愿违,我终于明白,一个人,斗不过这个世界!我曾以为,我抛弃了整个世界,却发现这个世界抛弃了我!我曾以为,拥有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势力,就可以左右别人的命运!可是到头来,我连自己的命运都左右不了。于是,我终于明白:在这个花花世界,我只是一个人,一个杀手!仅此而已!——孟翔
  • 网游之谱写传奇

    网游之谱写传奇

    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2016数据流网游大作,各位看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 紫府元宗

    紫府元宗

    未知的路到底有多长?谁人也不知,只知曾有一个人说过,你的心有多远,那么路就有多长!所以你的心有多远呢?
  • 破邪论

    破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错过人生

    错过人生

    《错过人生》是由99个遗憾组成,本书最大特点就是每个遗憾都可以单独来看,也可以拼接起来成为一个大故事。一般常说“没有人生”的人往往是活得最精彩的人,但心中还剩下填不完的遗憾。我们并不是“没有人生”,我们只是错过人生。我梦里回荡着青春的画面。梦中遇到你,你是笑着的。你坦然的说你错过青春,你失落年少。你的人生错过了什么呢?进来寻找吧!你的人生错过了什么呢?进来面对吧!你的人生错过了什么呢?进来回忆吧!
  • 夜忆子莹火

    夜忆子莹火

    昙眠一世,只为得几场刻骨繁华鬼差当前,欲求得一次铭心宣泄
  • tfboys爱你不变

    tfboys爱你不变

    在学校的偶遇,一起玩闹,不知不觉已经爱上对方。。
  • 狼烟深处

    狼烟深处

    军人没有和平年代,身负特殊使命的军人则一直战斗在敌我边界模糊的秘密战线上。特工并非传说中神出鬼没、无所不能的超人,他们同样有血有肉,也是无数普普通通军人中的一员,同样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意志薄弱的时候,只不过他们自动放弃了后悔的权利,走上一条无愧于国家无悔于自我的不归路。他不是英雄,因为他还活着,很幸运地活着。只有那些悄无声息死去的人才有资格称之为英雄。
  • 神佛已死

    神佛已死

    等你死后,肉腐骨销,只剩一灵不昧,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么?
  • 网王:你是我的唯一

    网王:你是我的唯一

    “手冢部长,我喜欢你,很想和你交往,我不嫌你话少,也不嫌你不解风情,请给我一个机会。”低着头的忍足唯一,看都没看站在面前的人,噼里啪啦的一阵说。半晌后,一道如沐春风的声音钻入耳中,“抱歉,我刚才站错位了,请你再对着正主说一遍。”忍足唯一猛然抬头,张嘴看着站在面前的不二周助,僵硬的移动视线,落在了手冢国光那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忍足唯一,你简直蠢死了!深呼吸,上前抓住手冢的衣袖,“部长大人,我错了,我自罚五圈,请你别生气~”CP多多,总有一款适合您的口味,您还在犹疑吗~群号:483032507欢迎喜欢的妹子前来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