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0600000002

第2章 三界,就这样永远定格在记忆里

西窗下,风在低吟。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间,静静地,听风低吟,像吉他拨动的和弦,随风掠过,舞起我内心的阵阵涟漪,化作笔端的文字,舒缓地倾诉,就像西窗下的风,轻语低吟。

终于,我们又要离开这里。我默默地拿出相机,让战友们以这一片废墟为背景,为大家拍下最后的合影。可透过镜头,我分明看到了当年战友们在灯光球场上龙腾虎跃的身影,听到了战友们集合时高亢嘹亮的歌声,也看到了当年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我,正穿越时空,从镜头里迎面走来……

趁着国庆长假的大好时机,我们1980年入伍的原步兵第101团的部分宁波籍战友,携妻带子,长途跋涉,实施了我们筹划已久的行动——赴安徽三界,重访老部队驻地。

我们为此次行动取了一个十分贴切也十分神圣的名字:老战士第二故乡行。

确实是这样,在我们这批老战士心目中,三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三界,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与明光市之间,距南京约100公里。之所以起名三界,是因为它地处安徽省的嘉山、定远和来安这三个县的交界处。这里地处江淮分水岭,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三界是个小地方,地图上可能找不到它的名字。但它的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津浦线从这里穿过。更重要的是,这个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区,是南京军区的主要训练基地。凡在南京军区部队当过兵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地方的。

三界真的是军事训练的好地方啊。这里属于典型的低丘陵地貌,一个个小山包逶迤连绵远至天边,却又起伏不大,地势相对平坦。广袤的丘陵植被稀少,尤其是没有高大的乔木,地貌基本上呈原始状态,因此视野极为开阔。更重要的是,这么大一片丘陵,人烟十分稀少,即使有些村落分布,也仿佛是嵌在山沟的皴折里,不仔细找,几乎没有痕迹。所以,这样的地方十分适合部队开展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

1980年1月到1983年1月,整整三年时间里,我们所在的101团二营就在三界驻训。我们的营区就坐落在一个溪水环绕的山坳里。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我们开始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军旅生涯:日出日落,操枪操炮。天天清晨,坦克群粗壮的轰鸣声伴着起床号唱响每天的序曲;日日夜晚,战斗机的呼啸声夹杂着战士们的甜蜜鼾声组成了军营特有的小夜曲;从大口径加农炮出膛的炮弹弹奏战斗的五线谱;而曳光弹就像战士们好奇的眼睛在探视茫茫的夜空……

三界是个雄性的世界,这里的空气也仿佛弥漫着男性的荷尔蒙气息。但三界也有风格独特的自然美:春天来了,漫山遍野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阵阵幽香,沁人心脾;盛夏的夜晚,明亮的山月映衬得那一条环绕营区的小溪泛起片片碎银,意趣无穷,令人陶醉;秋风起时,广袤的山野一片金黄,夕阳把群峦点染得苍茫浩荡,风光无限;而隆冬时节,站在山冈上看营区银装素裹,童话般的意境,让人不忍在雪地上踩下脚印……

三年的时间,就在这样的四季变换中度过了。在三界的三年,我们把青春留给了军营,带回来强壮的体魄和一身军人的气质;在三界的三年,我们把岁月留在了那里,带回来战友的深情厚谊和浪漫情怀;在三界的三年,我们把艰辛留在了那里,带回来拼搏的决心和奋斗的本领;在三界的三年,我们把汗水留在了那里,带回来对它无限的怀念和深深回忆……

从部队回来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我们一直把三界留在口中,挂在心里。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场合,战友们一相逢,便会回忆在三界的点点滴滴。三界,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独特的符号,更是我们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家怀念着它,更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一起回一趟三界,就像一个游子重回故里,重温昔日的峥嵘岁月,体味过去的点点滴滴。

终于,这个美丽的愿望,在这个国庆的黄金周得以实现。

10月3日上午,我们乘坐的豪华大巴,从宁波出发,全程高速,直奔三界。一路上,战友们欢声笑语,看沿途的景色不停变换,大家的心早就飞到了那个一直被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车过南京长江大桥不久,当熟悉的丘陵地貌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界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三界,三界快要到了!

车从三界出口下高速,大巴沿沙石路向丘陵腹地疾驶——我们原来的营区就在那里。

在颠簸的车厢内,大家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车外的景色:啊,这就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三界哦。山还是那些山,只是比30年前多了一些植被。当年的小松树已经连片成林。大巴在沙石路上剧烈颠簸,像汪洋中的一条小船,与沙石路并行的是专供履带式战车行走的车道,那被履带碾压过的路面上,似乎还留着战车的雄姿。不远的一片小山包上,有成群的坦克在疾驶,扬起一道道黄色的烟尘,弥漫至天边;而排列在路边的自行火炮的炮管高高地昂着头指向天空,仿佛在接受我们的检阅。我们的大巴掠过一片行军帐房,身穿迷彩服的战士们正在生龙活虎地进行体能训练,大家从他们青春勃发的脸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大巴离我们曾经的驻地越来越近,大家的神情也越来越兴奋,说话的声调越来越高。大家仔细地辨认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寻找着曾经熟悉的地形标志物,纷纷给出看到的训练场的名称并且相互纠正着误差,每个人的脸上全是一种陶醉,眼神里布满了期待和向往……

终于,我们曾经的营区到了,大家迫不及待地下车。快去看,快去看,我们边走边指认路两旁的景物:这条就是环绕营区的小溪啊,可是它为什么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神采了?原本那一泓每夜从我们的梦境中流淌着的淙淙溪水,怎么就变成了一条小水沟?小溪那边,是我们的小生产基田,可是当年的菜绿瓜黄、彩蝶纷飞的美丽景致,怎么就变成了连片的荒草地?这里可是我们当年进行队列训练的大操场?当年全营会操时,指挥员金属般的口令声、战友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声和响彻云霄的军歌声,仿佛还回响在我们的耳边,可是今天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杂乱无章的打谷场?再往前,再往前,可是,可是我们的营房在哪里?摇摇头,揉揉眼,难道我们走错了方向认错了地?理智告诉我们:不可能,不可能,那个几十年梦魂萦绕的地方,怎么可能忘记?

眼尖的战友辨认出来了,这里原来就是营部的篮球场,那里就是二炮连的队部,看,还有这里,喏,还有那边……

可是,我们原来的营地,现在已经是树木森森,芳草萋萋……

这时,有一个老汉骑着摩托车越过小溪向我们驶来,我连忙招手把他拦了下来。怎么那么眼熟?仔细一打量,我认出了他,原来是当年我们营房旁边的一个小村的书记。我急切地向他询问关于这里的一切。书记说,这里的营房从我们离开后不久,就随着1985年百万大裁军的行动而被拆除,被裁掉的老部队临走前在废墟上种上了杨树。屈指算来,从1985年到今天,25年过去了。难怪,过去的营区现在俨然成了林区。

我们在这一片废墟里徘徊复徘徊,久久不肯离去。带着凝重和不舍的神情,大家都启动了各自全部的记忆,回忆过去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想着能发现自己留在三界的哪怕是最小的一丝痕迹。我们问那粗石筑成的残存的墙基,石无声;看那已经明显变细的小溪,溪无语;唯有那被阵阵轻风吹动的白杨树的片片叶子,时时发出窸窸的细语,仿佛在告诉我们:时光走过了三十年,这里已经成为历史,一切已经过去……

终于,我们又要离开这里。我默默地拿出相机,让战友们以这一片废墟为背景,为大家拍下最后的合影。可透过镜头,我分明看到了当年战友们在灯光球场上龙腾虎跃的身影,听到了战友们集合时高亢嘹亮的歌声,也看到了当年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我,正穿越时空,从镜头里迎面走来……

再见了三界。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走近你,但你已经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

2010.10.8

此刻,这里没有口令,没有战士急促的跑步声,没有枪炮碰撞所发出的金属的杀伐声;此刻,这里是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自然,是一种铸剑为犁后的宁静,更是战士们心中描绘过无数次的和平的胜景……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2)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毛泽东的字条

    毛泽东的字条

    本书收录作者在大陆出版的《文艺报》、《中国电视报》、《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人民网、楚汉文学网等及香港出版的《文艺报》、《中国文学》等76个单位刊载的作品。体裁有小说、散文、诗、杂文、随笔、评论等共165篇,有26篇获奖。
  • 老生常谈集

    老生常谈集

    这是一名在高校工作50年的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最后6年里陆续写下的一批随笔,谈教学、谈科研、谈管理、谈学术经历和生活经历,以及谈业余爱好一美石,是其在完全放松状态下有感而发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高校的真实动态;也是一名新中囯培养的老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随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教学科研工作、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韩夏相爱记

    韩夏相爱记

    她是千金大小姐,他是独生子少爷,他们出生在贵族家庭。因为学校的一场艺术节表演比赛,他们“相识”了。因为一次受伤,迁出了他的身世,为了保护她,他们被迫订婚。后来他们相爱了,他忍不住夺走了她的初吻。“我们解除婚约吧。”她突如其来的话,令他们陷入了一场“战争”。可“战争”过后依旧是“战争”。但每一次,他们对彼此的爱都会加深。他身边的女孩儿太多,她想过放弃。突如其来的绑架案,使她变了一个人,最后失踪了,他为她而疯狂,但她却怎么也不要他找到她。最终,他们就已经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 柠檬苏打

    柠檬苏打

    阳光下他静静的向我走来,他还是那个他,而我却不是曾经那个坐在榆树下喝着柠檬苏打的女孩了!他说我是这世界上他最爱的女人,而榆树下喝着柠檬苏打的少女只是我与他之间最美好的回忆!以后的日子他来替我经营......
  • 东游奇谭

    东游奇谭

    其实仙佛与凡人毫无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仙神掌握了凡人触及不到的高等科技。所以,所谓的仙佛,只是进化程度更高等的生灵,只是更高等一级的文明。而仙与佛的区别,也只是各自所掌握科技的流派不同与研究的方向不同。这个世界的地位,取决于谁掌握的科技水平更高。而有一天,著名佛家科学研究者旃檀功德佛——玄奘,因违反仙佛联盟制定的神律,被剔除佛籍,以一支褪神针抽去神性贬为普通人,被派遣去东方传道来将功赎罪。自此,西游改为东游,四人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仙侠与科幻结合的世界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PS:我只是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仙佛的存在,望大家会喜欢。向《西游记》《大话西游》《悟空传》《大圣归来》致敬!
  • 上错洞房赖错王

    上错洞房赖错王

    长的丑也就算了,没人爱也算了,穷的买不起馒头也算了,谁知她苏小七竟悲催到因为踩了一坨狗屎而摔死!重生之后的她穿越到宰相之女夏小七身上,从此苦逼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还嫁给了她暗恋十年的风流才子舒晏,苏小七简直要激动死了!而激动的后果就是她成亲当天爬错了洞房……
  • 夏,聆听风铃摇曳

    夏,聆听风铃摇曳

    他们的相遇很美好,很梦幻。曾经的他们以为这场爱情可以持续到老,但一切只是“以为”。当她们终于学会笑着摇头拒绝自己喜欢的的东西时,当他们可以狠下心放弃她们时,这个世界变了。七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多少?她失忆了,她无情了,这个七年,处于水火之中。——她是恶魔公主,有无人能比的高傲,冷艳与高贵,是她的特征。他是世界的王者,拥有控制全世界的权利,得到他,就等于得到了世界。七年后,他回来了,看见的却是她陌生的眼神。关于他的点点滴滴,她已完全忘记。“她说她不记得了,我笑着说我也忘记了……”她终于再次爱上了他,然而世界不公,她的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他守护着她。“小陌,我爱你,我好爱你,求求你醒来吧……”爱了无数遍,哭了无数次,心已遍体鳞伤,却还是无情被分开。注定不可能在一起,却还坚持的爱情,最终残酷的后果————她是天使公主,纯真而善良,用坚强的外表掩饰懦弱。他是黑道的王,铁石心肠,却只对她一人温柔似水。七年前,她把匕首捅向他,说出了那句“我爱你。”他笑得很温柔:“再捅我一刀,我还想再听一次,那句我爱你……”七年后,她是十字刹的白冤少主,活得冷漠。每次见到他,都会心如刀割。“米苏,我爱你。”“我不爱你啊……”她含泪微笑。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有的人注定偶然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却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将它遗忘。————等下一个夏天,再一次聆听风铃摇曳。喜欢加我Q吧2981046483
  • 名门老公傲娇妻

    名门老公傲娇妻

    绝密A档文件密字一号:卓首长被一猖狂女贼用手刀劈昏,还在私密部位画了一只甲壳类两栖动物!八卦:什么动物?答:关你鸟事!绝密A档文件密字二号:女贼趁夜逃亡不知所踪,卓首长清白不保怒气难消,操练了三天三夜!八卦:操练谁?答:想试试么?莫小染绝对没想到这辈子的“出师大业”居然会被算计了,而且算计的是她的终生大事。那男人二话不说戳穿了她,她就一记手刀劈昏了他,他有什么可吃亏的?居然要她搭上一辈子?一不做二不休,溜!只是——卓越眯起眼将“绝密A档”甩在办公桌上,一字一句:下达密字通缉令--擒拿归案!
  • 问鼎三重天

    问鼎三重天

    剑动风云涌,横扫三重天。懵懂少年卓飞惨遭仇人灭门,一朝间亲人尽丧,不料危难中却获得了大造化。逆天强者亲自指点,绝世功法随便挑选,还附加一个随身的超级打手,从此,无边钱财萧萧下,不尽美女滚滚来!
  • 误当人妻

    误当人妻

    26岁便成人母,签下协约,当一个称职的人妻。怎么可能,怎么也要和小孩他爸谈一场恋爱吧!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吴雯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