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混得比你好的人,也尊重混得比你差的人
一个混得比你好的人,一定有比你强的地方,不要诧异,这是一定的。一个纨绔子弟,人家对于金钱的那份洒脱,我怎么都学不来,去一些娱乐场所,明明有人付账还是放不开,不敢消费,这是一种习惯,也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个杀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种冒险的精神和超越常人的定力,我们就不可能具备。如果换作是我,我要考虑24条退路(当然不存在了),等我考虑好了,黄花菜都透心凉了。
所以,人家混得好,就承认,接纳,有需要就学习,最终是自己成长!
一个混得比我们差的人,尊重他人的人格是必须的。混得好不好,不一定和能力有关系,也许有一天人家就起来了,我们不能提前蔑视别人。
我们能看得起一个混得不好的人,也证明我们的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我们才能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同时,我们尊重一个混得不好的人,我们在人格上默认是平等的,那么当形成习惯和惯性以后,我们在碰到混得比我们好的人的时候,心理上也默认我们的人格是平等的,我们在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就少了许多的自卑和不自信,进而才有良好的沟通效果。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大约就是从心底里这样培养出来的吧!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
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乞丐,开始会给一些零钱,还有一些同情的眼光。后来,我们听说这些都是骗人的,我们不再给了,还投以鄙视的眼光。再后来,我们知道也有一些人是真的需要的,我们都不相信了,没有给。于是我们纠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再后来我们知道有一些人是被迫的,我们给了,就是助纣为虐,我们开始迷惘了!
其实我们不用这么纠结,不用这么迷惘,我们只要搞清楚一点就可以了:我们给钱,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钱,而是我们需要给,这样我们就是快乐的!我们付出爱,不是因为别人需要爱,而是因为我们有爱,爱就是付出,不是投资。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基于自己的需要,不是基于别人的需要。
爱情是这样,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
对于弱者,我们有必要提供帮助,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要讲方法,个人对于个体的帮助,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满足我们的成就感,但是效率是最差的。最好的帮助是以项目的形式,给最真正需要的人以切实的帮助,不需要我们一定要身临其境,也不需要有现场感。这样虽然看上去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没有英雄的情节,但是事实都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我们的责任完成了,就是最好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可以帮助他,但是不要和他走得太近,以免给他错觉,或者以后什么事情都来找你。要知道,你只是有善心而已,你不是专业的社工,不是专业的慈善人士。即使是专业的慈善人士,他也不会和所有弱势群体成为一对一朋友的,他们只是以项目的形式,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完善社会的一个功能。
价值观和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就不一样
一次我坐火车听到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在和大家分享,他说:“为什么人会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呢。不是真的好人都早死了,都夭折了,而是一个好人即使活到100岁后去世了,人们还是认定他死得太早了,为什么不能活得长一点呢?如果一个祸害乡里的人25岁就死了,人们终于出了口恶气,叹道,怎么才死啊,早就该死了,祸害我们那么长时间,老天早就应该收他了!”
推开我们个人,扩大一个范围,提升一个高度看世界,世界立马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只要我们换个角度,认真地看,清楚地看!
对于一个冰山而言,我们能够看到的露在海平面之上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而处于海平面以下的部分,那个冰山巨大的根基,我们总是看不见,而它却决定了我们看到的冰山的形状、高度和大小。对于一个人的表现也一样,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而真正决定他的是我们看不见的部分,比如态度、性格、价值观和信念。
在我们人类的内心深处,总是习惯将自己置于道德的高地,就连最恶的人做最恶的事都需要找一块遮羞布。我们总是时时要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善良的人,这样才符合自己的内心期望。更何况在与自己的利益无关,还不需要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表现得很有爱心、很善良?反正又不用花钱就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甚至获得别人的好感,这么便宜的好事为什么不干?
要想得出他真实的想法,只有三个途径:利益、认知和标新立异。
只有当这件事情涉及自己的直接利益的时候,人们才会静下心来重新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还要有一个包装和说辞,以显得两者能够相互的统一。比如我说,我们为了“救狗”每人捐100块的时候,立时大家说要考虑考虑,最后大家异口同声,说我们只是声援,不做具体的行动了。
其次,当我们的认知丰富了,当理智能够战胜情感,从这件事情的整个链条干系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能够很容易得到答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最后,标新立异,更好地炒作自己,当你站在一个群体的对立面的时候,那么大家所有的目光都迅速聚焦到你这里来了,大家也就都认识你了,即使你臭名远扬。参照现在正走红的所谓的“眼球经济”,你就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了,也就自然有人愿意去做了!
再来看看对富人的认识。
有钱的人都不是好人!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认为我的贫穷都是这些人的罪过,都是他们不仁不义,所以我们穷人才会穷。但是我现在不再这么看了,什么事情都要公平,你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不好的。
但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富人的态度不好呢?
首先,我们身边的传媒工具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炮制那些富人的奢侈糜烂的生活状态,演绎他们怎么看不起穷人,欺压穷人,坏事做尽。真的吗?
更多的时候,富有的人生活更有规律,每天早起,有佣人提醒,然后是工作学习娱乐活动,安排得很满,物质不是问题,生活自然还是很丰满的。人们有了后顾之忧,做事情更会考虑周详,出轨的事情可以少一些。
其次,富人的事故破坏效应被放大。一个有钱人开车撞人,除了媒体的炒作,就本身而言,危害也大于一个骑自行车撞人的,但是事情本身性质是一样的。我们骑自行车撞人是很常见吧,我就干过两次,因为没有很大的影响,和被撞的人说了几句“对不起”就走了。
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是做事情出现了偏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说他们就是坏人,一码归一码。
一个小吃店老板欠员工工资跑了,和一个有1000人厂子的老板欠员工工资跑了,就事情的性质而言,是一样的。就两个老板的人格而言,他们也是一样的。只是一个1000人厂子的老板跑了,造成的结果的危害性大多了。在这个世界上,掌握权力、资源、威信越大的人,如果出现偏差,造成的危害也越大。你几时见过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犯下弥天大罪,造成民族灾难、人间悲剧的?都没有的,也不会有的。重大的事故都是那些有决定权、掌握关键资源的人做的。这是自然规律,不是富人的错。
再次,就是大家的语言和频道不一样,你怎么要求能有一样的反馈?出了问题,你就归结于人家有钱、看不起你,这怎么对呢?
我们一起去吃炒饼,上菜后富人说了:“这个饭弄成这样怎么吃啊?”我们其他的几个人就会很难堪:我们天天吃,怎么了,难道我们不是人吗?于是开始仇恨财富,仇恨富人。可是人家说的是实话啊。在他的世界里,那样的饭菜是真的不能吃的啊!就像我们看一些非洲纪纪录片,看人家喝的水,我们也是皱起眉头说:“这怎么能喝啊?”难道我们就是看不起人家吗?
我只能说这个人情商不够,不够绅士,同理心不够,但是不能说人家不好,他只是说出了他的想法,没有错。我们和他们打交道,就要主动学习他们的语言,把大家调到一个频道上去就对了!如果你说,我是穷人,我干吗要学习他们的语言?就如同你说,我就是穷人,要你管?这个……我真的没有办法!
记住,你没有拥有财富,很可能是仇恨财富,这是因为你的价值不在一条轨道上,放下仇恨,拥有正确的财富观,才会拥有更多财富!
卡耐基说,成功=70%的人脉+30%的知识。记得我的一位老师也曾经讲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一个人30岁前靠能力,30岁后靠朋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