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0800000010

第10章 罢黜百家

匈奴是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曾派心腹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征战北疆十余年,将匈奴赶出河套平原,使其不得不迁往漠北。匈奴北迁后,蒙恬便受始皇之命借天险、用地利,在西起甘肃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之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中国长城,以防止匈奴再度入侵。始皇在世之时铁血雄风,威震四夷,周边其他各国一度孱弱,匈奴并没有实力入侵中原。但这种情况随着秦朝皇权的更迭,不久便发生了改变。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天,始皇在巡游会稽的途中患病,不久病死于沙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邢台。始皇死后,赵高与胡亥、李斯密谋,篡改始皇传位公子扶苏的遗诏,将始皇十八子胡亥推上了大秦帝国的帝位,自此阉者当朝,激民之变不受控制,大泽乡戍卒揭竿举臂,然后楚汉相争,硝烟四起,天下由此改朝换代。

正当华夏硝烟四起之时,北边匈奴的境况也发生了变化。

当时匈奴的首领是头曼单于。头曼单于这个人本身比较有才能,虽然曾败在蒙恬手下,但毕竟是他将匈奴一族带向了强大。但同时,头曼也是个偏心的人,正是他的偏心,匈奴在未来一个世纪的命运霍然发生了改变,而这个改变,与冒顿王子有关。冒顿王子是头曼单于的长子,虽然是长子,而且也比较骁勇剽悍,但却不怎么受头曼单于的待见。头曼单于真正喜爱并打算授之以王位的,是冒顿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了让自己喜爱的儿子继承匈奴大单于之位,头曼单于头脑一发热,便将冒顿派往西域敌国月氏国做人质,紧接着便发兵攻打月氏国。头曼单于心中的打算是显而易见的,他是想把自己的长子置于死地。但上天对冒顿似乎是眷顾的,也许是为了给未来的大汉朝树立一个天敌,冒顿并没有死于匈奴与月氏国之间的攻伐中,而是幸运地逃脱了。

这时候,改变匈奴命运的一件大事就发生了。冒顿逃回匈奴后,头曼单于觉得自己的儿子命不该绝,便拨了一万名骑兵让冒顿训练,而此时的冒顿,心性早已悄然发生改变,在他心中,除了王权霸业,已经没有了父子之情。为了进行自己的计划,冒顿专门制作了一种叫作鸣镝的箭镞。鸣镝与寻常箭镞的不同之处,就是射出后能够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响声,而响声的作用,就是指引方向。

箭镞制成后,冒顿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它射向自己的宝马,并命令所有骑兵跟着射。敢有不从者,便毫不留情地斩于马下,以此来严明号令。射杀宝马后,冒顿便把鸣镝转向了自己的爱妃,此时的他,眼中布满血丝,心中虽有不忍,但成为匈奴王者的决心却促使他走向冷酷无情,对胯下的战马是如此,对侍奉他多年的爱妻,也是如此。左右随从见冒顿如此疯狂,有人便出口劝告,但此时的冒顿早已将自己当成了草原上嗜血的狼,那些没有服从命令的士兵,只不过是他鸣镝所指的第三个目标而已。经过这些事情后,冒顿麾下的万余骑兵早已号令严明,冒顿的箭镞指向西,他们绝不会射向东,一支只知道服从的嗜血铁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练成了。

完成这些准备后,冒顿的准备已然充分,接下来要做的,是静待时机。不久,头曼单于便命令冒顿跟随自己去狩猎。冒顿身边虽然只跟着数十随从,但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死士。围猎开始,当头曼单于拉弓射向草原上奔驰的猎物时,他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此时的他,已经成了自己儿子的猎物。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头曼单于身为带领匈奴由原始社会踏入奴隶社会的首领,虽然他的一生不乏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但他的死却是寂静的、悄然的。冒顿射杀自己的父亲后,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剿除异己坐稳王位,然后扩充军备积极备战,数年间便袭东胡、攻月氏、征楼兰,兼并楼烦和白羊河南王之辖地,并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区。自此以后,匈奴所占区域极其辽阔,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皆划入了匈奴铁骑的驰骋之地,控弦之士剽悍骁勇,巅峰时期多达三十余万。世界东方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游牧民族,就这样在冒顿单于的征战中,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划下了自己的一方天下。

而当强大的匈奴民族驰骋北方时,中原之地正是硝烟四起之时,根本无暇顾及匈奴对北方边境的袭扰。待得楚汉之争尘埃落定,高祖六年(前201)冬,刘邦不忿匈奴袭扰汉边,这才亲提大军三十二万出征匈奴,不料却中了冒顿单于诱敌之计,被四十万匈奴铁骑围在白登山(在山西大同)上七日七夜,由于北地天寒,汉军的冬装又准备不充足,致使士卒冻伤手指而不能持刃者十之二三。

汉军虽然被围,但皇驾亲征,士卒用命,匈奴人虽然剽悍,一时之间倒也难以攻破汉军防守。这时刘邦才感觉到匈奴的强大,便采用陈平之计用重金贿赂匈奴阏氏。匈奴阏氏虽然贪财,但却是个有心计、有辩才的女人,收了贿赂后便去找冒顿单于谈话,她是这么说的,她说两主不相困,就算单于您得到汉朝的土地,但我们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只能骑马,不能种地,除了汉朝北边的草原,其他土地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况且汉朝军队虽然不敌我匈奴骑兵的强大,但若是把他们逼急了,说不定会做困兽之斗,若是两败俱伤,还不如趁此胜利之机逼得他们许下个誓言,对我匈奴俯首称臣,岂不妙哉?冒顿单于听了阏氏的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便点头答应了,然后就派使者去敲刘邦的竹杠,说什么每年送些金银财宝啊,匈奴需要汉朝的美女呀,什么什么的。对于刘邦而言,这时候脱身比什么都重要,自然便应付着答应了。然后匈奴骑兵便放开一道口子,让汉军撤了出去……

刘邦虽然安然回到长安,但匈奴的强大已让他寝食难安,为了不激怒匈奴,便将汉室的公主每隔几年派去几个到匈奴,给冒顿单于做妻子。这是刘邦活着的时候的事,这些事对当时的汉朝来说,是比较耻辱的,因为短暂的和平是建立在女人的胸脯之上的。

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又大大羞辱了汉朝一番。他给刘邦的妻子、汉朝的国母吕后写了一封信,说什么他现在没事干呀,很寂寞呀,知道你也很寂寞呀,愿意以我之所有补你之所无呀,什么什么的。说完这些,突然笔锋一转,说他从小生活在草原上,最擅长的事是骑马打仗,他现在就在汉朝边境,想到中原去看看。

这封信的意思是很明显的,除了赤裸裸的羞辱,还包含着肆无忌惮的威胁和挑衅。但当时汉朝的国力十分孱弱,根本就不是匈奴铁骑的对手。吕后心中虽然怒发如狂,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一气之下去以卵击石吧。在这种情况下,吕后便写了一封回信给冒顿单于,说单于能记挂着我们这个小地方,我们真是诚惶诚恐呀,我年老色衰,发齿堕落,路都走不稳了,恐怕伺候不了单于您。

冒顿单于和吕后的往来信件是值得回味的,他直接反映了汉匈两家在当时的不平等地位。建汉之初由于国力虚弱,刘邦不得不委曲求全将皇室公主远嫁匈奴,以此来换取边境的安宁,这就是汉匈和亲政策的由来。

以上是汉匈关系的由来,我们就说到这里。现在我们回到刘彻的时代。

建元六年(前135),大汉朝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刘彻而言,无疑是期待已久但又出乎意料的。这件事,就是窦太后病死。

当然了,我们说刘彻期待已久,并不是说他盼望着自己的奶奶早死,他盼望着的,只是提前亲政。但历史显而易见地证明,窦太后不死,刘彻是无法亲政的,窦太后一死,刘彻的命运就水到渠成了。

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窦太后对刘彻而言是个至关重要的人,在景帝死后的整个建元年间,正是有她的存在,年少的刘彻才能平静地度过自己的少年时光。这一点,刘彻在后来也意识到了,而且历史也并不否认她作为一名女政治家对文景武三朝的重要性和巨大贡献。

窦太后虽然是汉初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在这里我们也不必讳言,她的死,其实是刘彻皇者生涯的真正开始。军政大权在握的第二年,也就是元光元年(前134),国丧刚刚结束,刘彻便将改革重新提上了议程,这个改革正是建元初曾在窦太后干涉下失败过的更化鼎新。由于皇权独揽,这次改革并没有遇到什么重大的阻碍,而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

建元初董仲舒曾在给刘彻的上书中说过:“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目的就是要刘彻统一思想,罢黜百家杂学而将儒家学说作为统治国家的大纲,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便来源于此。为什么非要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呢?这其实是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在“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前面,董仲舒还说过几句话,这几句话不但戳中了刘彻的心思,而且也是为什么要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的最好解释。董仲舒是这么说的,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这段话中包含的意思是,《春秋》中所阐述的思想重视国家统一,而国家统一是天地间长久以来一直遵循的法则。但现在的汉朝杂学林立,持各家学说的师父讲授各家学说的主张,不但普通人觉得难以适从,而且也不能为朝廷提供统治国家的确实可行的办法,如果国家的思想太过杂乱,那是不利于统一和稳定的。

以上是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的原因,但我们为什么说它戳中了刘彻的心思呢?我们前面提到过,刘彻从小的理想就是要打败匈奴,一雪匈奴给汉朝的耻辱。但当时的匈奴十分强大,刘彻要想实现愿望,就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而统一国家思想,正是刘彻亲政后必须要做的当务之急。刘彻虽然年幼,但建元初的更化鼎新已让他彻底认识到建立绝对权威的重要性,绝对的权威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权威,还包括心灵上的权威、思想意识中的权威。建元初的更化鼎新是在皇亲贵戚等各方势力的共同打压下失败的,刘彻对这一点毫不否认,从失败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做成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做到两点:其一是要努力消除各方面的阻挠,其二是要尽量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而做到这两点的关键,其实就是思想,说明白一些,就是思想控制。只要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就能控制人们的行为,而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做起事来无疑会如心使臂,容易许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把统一思想这件事跟刘彻的愿望,也就是打败匈奴联系起来呢?原因是这样的,当初闽越国攻打东瓯国时,朝廷大臣在出不出兵这件事情上观点不一,让刘彻很是难受,这其中有主张出兵的,也有坚决反对出兵的,刘彻当时虽然想通过出兵从窦太后那里获取兵权,但由于朝中反对出兵的大臣们占多数,最后只能让卫青领着区区百名羽林军去会稽,若非卫青果断,后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刘彻当时便意识到,自己以后是要和匈奴打仗的,到时朝中若是有许多大臣反对,那还打个屁。所以,为了打败匈奴,统一思想、统一大臣们以及全国军民的战争思想是十分重要且有必要的。这就是刘彻为什么把罢黜百家杂学而独尊儒术作为对匈战争第一准备的原因。

从罢黜百家开始,刘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思想的过程既迅速又缓慢。之所以说迅速,是因为刘彻刚刚亲政便为当年主张尊儒而被窦太后逼死的赵绾和王臧平反,从而显示出自己兴儒学的决心,并且“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意思就是说,刘彻在抑制持百家学说的官员的同时,尤其大量地任用儒家学者为官吏。之所以说缓慢,是因为统一思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是这其中所伴随着的对异己离心力量的打压和消除行动,更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所谓的异己离心力量,就是反对刘彻或者不支持刘彻决心的力量,这其中的代表人物,要数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曾在窦太后的默许下对皇位有所企图,并和朝中许多大臣有往来,这在前面已经说过,此处不再赘述。但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刘安的确有谋反之心,并且与匈奴多所往来,后来在元狩元年(前122),刘彻以“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的罪名将其逼死。当然了,在刘彻统一思想的缓慢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力量被打压或消除,这些力量并不一定是异己离心力量,但却会对刘彻构成威胁或压力。这些力量中的代表人物,就有窦婴、田蚡、大侠郭解等人。这里补充一点,那就是后来窦婴虽然是被刘彻母亲王太后和舅舅田蚡陷害死在狱中,而且刘彻本人也并不想让窦婴死,并且窦婴也的的确确是个有才能且比较忠心的人,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不能否认刘彻心底里要消除窦家势力的意图。窦家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无疑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后来窦太后虽死,但文景两朝遗留下来的根基依然十分牢固,出于君权集中的考虑,刘彻不得不借力打力,让母系势力的代表田蚡与窦系互斗,先是消除窦家势力,后又以其他手段打压田蚡而消除母系势力。经过十分漫长的过程和努力,窦家势力、母系势力以及以淮南王刘安为代表的各种势力被消除后,刘彻统一思想的道路才算是走到了成功的终点。

统一思想的过程虽然缓慢,但元狩元年的改革刚刚开始,刘彻就以迅疾决绝的方式更换了一批大臣,后来又设立了内朝由卫青掌控从而将思想比较守旧的一批大臣挡在了机密朝政的门外。朝廷军政真正的决策大权,其实是刘彻和卫青所掌管着的内朝。

这一切都为刘彻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

    《唐骏凭什么成功》讲述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职业经理人时刻行走在刀锋之上,在风格迥异的“东家”面前,他们必须用业绩说话,他们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一招不慎就会陷入职业困局之中。但是唐骏做得非常成功,每一次转型都会提升自己的品牌和价值,为自己增加上升的筹码。从外表上来看。我们看不出唐骏有什么超长之处,那么这位立志要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标杆”的唐骏,到底有什么超出常人的优势,让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如此的高度呢?相信,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满腔热血洒空林:左宗棠

    满腔热血洒空林:左宗棠

    本书记述了左宗棠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一位朝廷重臣的高超的军事谋略、精辟的治军方法、极高的政治才能、强烈的爱国之心。
  • 张学良身影集

    张学良身影集

    本书图文并茂,真实记录了张学良将军的世纪人生。全书在颂扬张学良将军丰功伟绩的同时,对其坎坷、曲折而又极其富有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生、家庭生活、人格魅力、兴趣爱好、与祖国大陆亲人朋友的交往、长寿原因、定居夏威夷原因、未回大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均有详尽的阐述。
热门推荐
  • 辛白林

    辛白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年魔恋1

    千年魔恋1

    “叛逆之神”路西菲尔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魔神——“邪皇”苏醒的灵魂被打入人间,受尽轮回的苦楚。为了找寻千年前的恋人……命运交错、爱恨缠绵,在永恒的主宰“湿婆”的主导下,谱写出一曲混合着爱与恨的血腥乐曲!只留下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千年承诺。
  • 傲娇小青梅:腹黑竹马吃定你

    傲娇小青梅:腹黑竹马吃定你

    一只顺带点吃货属性的小白兔一步一步走入由小正太,啊不,大灰狼的坑里,五岁那年,她傻傻的把一枚帅哥正太立刻get,不废吹灰之力可十岁那年,她依旧天真洒脱,整天夏夏哥哥的叫,但殊不知萌懂小哥哥已经转化为腹黑类型,已经一口咬死了她,“你说过会帮我一个事的。”“昂,说。”某人邪魅一笑,凑到小丫头的耳边,“我爸妈想要个儿媳妇。”果然,某人不争气的……再次入坑
  • 末世之新星崛起

    末世之新星崛起

    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丧尸变异人横行,身为“东方苍狼”特种部队队长,冷酷少年徐子涵如何在末世中打拼出一片超凡世界。
  • 琼花落

    琼花落

    绝念崖琼花台上,一名少年,嘴角溢血面色惨白,满地琼花落尽,随即一声悲吼响彻云峰:“这仙,不当也罢!”自碎仙骨落地成魔,自此踏上了一条铁骨铮铮复仇路!谁愿陪他看尽这世态炎凉?谁愿陪他强行改命?谁愿陪他成就一方大界主宰?
  • 单恋公式(单恋公寓系列)

    单恋公式(单恋公寓系列)

    [花雨授权]又是那抹教人心醉的笑,这一生,教她怎能忘得了这样的笑容?三年,失演了三年的爱情邮差,传递着他和她之间的情,催化了他和她心中的爱,而自己,仍然只能是单恋,难道上天真的这么残忍?
  • 万剑齐鸣

    万剑齐鸣

    大盛皇朝,宣和十五年四月初一,太和山玉虚观首徒宋皓为了夺得武林盛会“岚山大会”首名下山历练,引起了整个江湖关注,可谁也未曾想到,宋皓不仅让江湖沸腾,更搅动了朝堂,威名传遍三朝。然而在他看来,他这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情。
  • 劫仙缘

    劫仙缘

    未婚夫跟闺蜜有染,自己居然还要遭天打雷劈。老天啊,你有没有天理啊?什么?!我是被误劈的,原本是要劈那块成精的石头,偏巧我就当了炮灰?老天啊,你这眼神也太差了吧!毁了我的后半生不说,还毁了我九世修为。俗话说的好,不看僧面,看佛面。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十年天路

    十年天路

    三个女大学生毕业后一走上社会,便面临找工作难,租房难等各种困难。每天救死扶伤却买不起房,只能无奈啃老的陈墨;生活清贫却又古道热肠,捐资助学的陈永清;利用手中关系疯狂圈钱移民海外的伊科;爱钱而最终沦落风尘的张捷……
  • 金宝寻仙记

    金宝寻仙记

    一个乡村小丫头,因开启一个仙界宝物而踏上修真之路,一边赚钱,一边修仙,寻寻奇遇,谈谈恋爱……哎哎,你这样修仙,靠谱吗?二货修仙,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