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1200000064

第64章 【尾声】永远的黄金(3)

对于蒋介石运金一事,台湾一些深蓝(“蓝”代表国民党)人士,觉得这是蒋介石为了中华民族生存,所做的爱民决策。陈诚之子、前“监察院院长”陈履安亦曾指出,他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这些问题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要做一些决策,这对后人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不管民众戴着什么眼镜、什么心情来看这件事,对于以前种树的人,不管树种得正或歪、营养够不够,总能让后人在树底下乘凉,不要抱怨树不够大。大家在夜阑人静的时刻,应该问自己为后代做了什么。如果忘掉过去,就没有未来。

作为台湾土生土长的所谓“本省人”,丁雯静知道,台湾很多本省人对大陆有敌视态度,她对此不以为然。“我一直期待,台湾人要先了解历史脉络,学会感恩。感恩是很棒的一件事,蒋经国也说过,这每个铜板敲出来都是血。对这些来自大陆的抗战鲜血换来的钱,难道不应该感恩吗?”

吴兴镛在某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这笔相当于700万两黄金的资金,仅是让台湾渡过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难关,稳定了新台币;但不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也似非大陆改革开放前经济困境的因素。有专家曾说,解放后,仅广东一省就收兑出黄金700余万两;当然,有人对此数有异议,如果实事求是的话,有史料原件为证:《广东综合统计(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统计委员会(1951年)。至少,运台湾的资金,造就了台湾的今日,那也是中国的土地与人民。正如您所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中国人民有这胸襟。中国历代都是替前朝修史,但那是封建时代,现在是民主时代,会还原史实,老百姓心头自有一把尺,相信是公平的。”

“蒋介石到了台湾,把央行的黄金做了新台币的准备金,曾把台湾建设成一个经济起飞、亚洲四小龙之首的经济小巨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他是抗战时期的领袖外(现在大陆已经慢慢有了公正的、超党派的评价了),他父子建设宝岛台湾也应是正面多于负面的。即使把眼光放大去看全球,今天台商游走在海峡两岸,尤其对中国大陆的现代化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也是与蒋父子有关联的。”

不过,鉴于这笔运送到台湾的巨额黄金终究是“人民血汗钱”,1997年,吴兴镛在《传记文学》上撰文,建议以部分运台剩余黄金的利息,来设立“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主要为支持两岸交流,互相交换学生,以降低敌意,争取两岸和平的愿景。在吴兴镛看来,“也是对大陆许多由于这些‘现金’运台而导致金圆券狂贬、受损的老百姓的一点象征性的‘补偿’。”这或许是这件曾经民怨极大的事情圆满解决的有效方法。

迄今,这些从上海运到台湾的黄金大致还剩下100万两左右,目前保存在台湾的“文园国库”。据吴兴镛测算,这100万两黄金本金价值10亿美元,算1分利,每年利息也有7000万元人民币。他建议,这部分黄金的利息,就可以做两岸交换学生的教育基金;“用于教育,而且不动用本金,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年过七旬的吴兴镛,谈到这一点时,充满了期待:“现在两岸的一些大学,都已经互认学历了,未来将有更多合作发展空间。”(摘自《扬子晚报》2009.12.12)

对于吴兴镛的设想,一位资深报人金尧如(前香港《文汇报》总编辑)写了《我举双手赞成吴兴镛教授之构想》一文(《传记文学》1997年),今摘录如下:

……我在这里要请读者再体念一遍吴教授的构想的源头:“1948—1949年,大陆中央银行黄金(按:还有银及外汇)分批运到台湾,为早期台湾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开展,及人民的向心,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海峡的另一边,都认为这些黄金是以没有准备金的金圆券,以不合法兑换的手段搜括得来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在这一桩两岸人民历史沉积下的恩怨中,吴教授想到的是如何在两岸人民之间泯旧仇、添新恩,他体认到“两岸不能永远敌对下去”。他更希望:“从20世纪的90年代起,海峡两岸应以和平竞争的方式来比赛,看谁能在21世纪的华人世纪的奠基上出力多。”

……这几句话,精神立现。不单是为消解眼前两岸“民怨”,更为21世纪的华人世纪的前程设想,他立即想到了大陆人民。他说:“华人的世纪奠基,最重要的也是大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育。我提出一个野人献曝的小小建议:可否把一部分大陆运台的黄金,作为‘中华世纪’教育的基金,这笔‘黄金教育基金’,保留在台湾……这笔基金的利息主要用来支付海峡两岸交换学生的费用上。以大陆的高中、大学及研究生来台就读为主,台湾学生赴大陆就读为辅。至于是否允许支持大陆的‘希望工程’,也可以细则规定之。”

……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台湾时,正是中日八年战争之后四年,台湾学龄儿童大部分失学。蒋介石主政之首要任务是坚持九年义务教育制(按:是1968年开始的),普及中华文化。他即从大陆运往台湾之黄金白银,亦即大陆所谓“人民血汗钱”,抽掉一部分用之于办学。今日之小学、中学遍及台湾城镇乡村,即始于昔年受日本文化侵略和疮痍满目之地。我在1947年春执教于台北和平中学(即吴教授母校师大附中的前身),我深感台湾儿童教育受日本侵略者摧残之严重。我当班主任之三年级学生有只识日文而不识汉文汉语者,至于当时在台北市的文盲儿童更难统计。

……我看台湾政坛中生代风流人物、文化界的俊士硕彦、工商界之亿万富豪,无不孕育于1950年代的小学、中学。台湾之有今日……亦全仗今日上述之政、文、经三大方面之中生代人才。

……设立“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帮助大陆,专注于农村儿童教育之“希望工程”。为了确保基金用于“希望工程”与办小学……“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也应征集有志之士前往大陆内部协同研究基金办学之方案(按:以海内、外退休志愿工作者最佳),并监督其使用与运作情况。这个做法也有先例。

……我想,台湾国民党政府如果能拨出10亿美金(按:是台湾文园“国库”目前所存,原从上海运来的100万两黄金的时价),用“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之户名存入银行,规定以年利1亿美金(按:或2000万美金,因近时利息调降)用之于两岸互派学生留学和大陆儿童教育“希望工程”……

倘能如此,这批运台剩余黄金也算找到了最佳归宿。我相信,当年参与主持运金的蒋氏父子、吴嵩庆、俞鸿钧等,及因运金事件而“受损”甚至家破人亡的广大民众,如泉下有知,也可心安,差可告慰了。

【渡尽劫波】

一个甲子过去,蒋介石走了,带走了数百万黄金和当时四万万人民对他的最后一点信心和耐心;而那些黄金则沿着长江,流到了同是炎黄子孙的海峡彼岸。历史的硝烟已经淡去,岁月的泪痕业已擦干,和平、发展已成寰球大势,历史的沧桑流转多少令人唏嘘喟叹。这些黄金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那都是炎黄子孙的土地,割不断的是骨肉同胞的一脉相连,斩不开的是由黄金白银积累起来的中华民族的福祉。“雨过天晴,重新洗出长河大地。冰消雪化,依旧还看绿柳红桃。”时至今日,两岸关系不断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各方面的交流都日益密切,一切皆源于我们是同文同种。台湾腾飞,大陆崛起,两岸相互扶持,共建我大中华经济体之复兴。这浅浅相隔的海峡,注定只是在历史长河中一段短暂的乡愁;而金马澎湖更像“胎(台)”儿的一根脐带,吮吸着母体——大陆,台湾与大陆就永远分不开了。

当年的这场创世纪黄金大迁徙,也早已超越自身的狭隘,把台海两岸从物质、血缘到历史、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明·莫止《昭君曲》)随着历史的“发酵”,两岸关系的日益回归、文化认同,这批“黄金”就像当年“献身”民族大义的王昭君,更具有无比丰厚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实历史正如河流,有时一泻千里,有时又九曲回肠,有时波平风软,有时又风急浪高。多少人事如浪花、泥沙,在这条历史长河里绽放、沉没,被挟裹着一路向前。这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母亲河,她孕育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的血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

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才会有高度。从黄金大迁徙事件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和解。如在几十年前,大陆方面看黄金运台过程,心头会有更多的复杂情绪;而当社会抛开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情绪淡去后,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也正是这批黄金,从历史上把台海两岸的炎黄子孙,从物质、血缘、历史、文化方面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应该用爱来拥抱历史,它带给国家和社会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仇恨悲情带给我们的力量则是有限而短暂的。

“天控三灵,山高挡不没太阳。风来八表,云多遮不住月亮。”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长达30年戒严,国共双方长期隔台湾海峡对峙。对数百万从大陆逃往台湾的“外省人”来说,回家大门被彻底关闭,通讯都绝无可能。但是天风海涛,隔不断这台海血脉,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祖先留下的血液。两岸相思,正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

“愁里看春不当春,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堪登眺烟云里,水远山长愁杀人。”树高千丈,终会叶落归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民党历史上,同时也是在两岸关系史上,发生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951年,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地质学家、国民党政府前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回到了大陆母亲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归国后,翁文灏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1965年7月,“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受中共“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携夫人郭德洁女士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大陆。此消息一传出,立时轰动世界。

1949年12月5日,李宗仁与夫人郭德洁、两个儿子及随从从香港飞往美国纽约。1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院切除四分之三只胃,此后滞留在美长达16年。1954年台湾“国民政府”“国民大会”集会选举第二届“总统”时,身居海外的李宗仁遭到弹劾,被免去“副总统”之职,从此关闭了去台的门路。

遭到罢免后,李宗仁已无可能去台。身居异乡,李宗仁却没有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外的“第三势力”,这成为李宗仁重返政治舞台的希望。但他的这一系列做法,在当时世界的冷战背景之下,或者遇到挫败,或者乏人响应,后渐与中共联系热络。

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十年间,李宗仁先后五次派程思远到北京,会见中共总理周恩来,为回归中国大陆做准备。1963年,中共研拟李宗仁归附时间已到,但奉周恩来指示,“先向台湾当局打招呼,证明我方仅视李为爱国人士,以免引起误会。”1965年7月20日,他携妻郭德洁经瑞士、中东正式回到中国大陆,周恩来、彭真、贺龙、郭沫若等111名政要亲自接机。李宗仁在北京机场发表声明,声言:“十六年来,我以海外戴罪之身……一度在海外参加推动所谓第三势力,一误再误。”决定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筵开玳瑁留知己,酒泛葡萄醉故人。”李宗仁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1966年国庆节,毛泽东还邀请李宗仁登上天安门城楼,并热情地握着李宗仁的手,大声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文化大革命”时,李宗仁受到周恩来总理保护,未受冲击。1969年1月30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949年5月6日,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解放前夕,毛泽东专门从北平给人民解放军前线指挥机关发来电报:“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于是,当年进驻浙江奉化县溪口镇的解放军部队官兵,从上到下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对待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并使之由此开始在新中国得到了非同寻常的保护。

据民国史料记载,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时期,对于家乡奉化溪口的眷恋之情十分浓重。在其本人看来,他在民国政坛上的兴起以及事业的发展等,都与他的故乡、故居、父母、风水、祖坟之类密切相关。因此每逢有机会回家乡时,他总是前去祭扫父母的坟墓,并敬香磕头礼拜。退居台湾后,蒋介石对于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却没有因宽阔的台湾海峡而阻断,而继续延续到他的子孙们身上。

同类推荐
  •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雨落在旧光的原点

    忌司牵头组建了一支乐队,带着自己的伙伴们毅然投身到全国声势浩大的选秀比赛中。在一路过关斩将中,社会所展示出来的另一面则像一块巨大的阴影压向他们,这个小团队开始分化,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忌司宣布放弃努力,安格无奈单飞。默默支持着他们的爷爷的弃世更是扯断了他们和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情感牵挂。迷惘中的安格东渡日本,希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音乐和艺术之梦,结果一无所获。几年后,当她拖着满身疲惫重返故地时,意外发现:那个宣布放弃音乐梦想的人——忌司,他还在努力...
  • 凶宅笔记

    凶宅笔记

    所谓的凶宅就是曾经里面有人横死过的房子。这种死亡的人传说中因为阳寿并没有过完,所以死的会很不甘心。凶宅也会因为他们的作祟而价格狂跌。而我,就是一个专门买卖凶宅,除鬼后倒卖的生意人……
  • 五月槐花香

    五月槐花香

    《五月槐花香》是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诗人邹静之的长篇京味小说。同名电视剧全国同步热播屡创收视新高。以民国为背景,讲述发生在北京琉璃厂古玩街上三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一生的恩恩怨怨,再现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们的兴衰往事。
  • 天眼:南海诡岛

    天眼:南海诡岛

    神秘莫测的南中国海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远古变异物种,二战时日军为何要把浓缩铀藏在孤岛中,又与当年的纳粹德国有何关联?岛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比例巨大的恐怖生物?大量毒蛇保护着无数神秘财宝,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传说中能吞吃巨轮的史前奥特瓦生物又是什么?
  • 李氏家族

    李氏家族

    这是一部引起读者关注的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多侧面地描绘了一个家族繁衍发展的兴衰史。在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上,有闯皇城、告御状的男子汉;有心黑手辣、精明干练的少奶奶;有苦读三载、一举成名的新科状元;有万贯家财、可号动九州十三县的亏帮头子……生活在改革大潮的李氏后人中,有飞黄腾达的市长,为富不任的经理、醉生梦死的情人、离婚不归的媳妇……历史和现实的强大反差,祖先和后代的不同人物命运,构成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热门推荐
  • 刺帝

    刺帝

    公元2341年8月7日,世界第一雇佣兵组织狂龙雇佣兵的首领--凌天宇,被世界强国入“SSS级危险人物”名单的人。因被自己最信任的手下陷害而含恨而终。但他的灵魂却意外通过了一个“重生考验”,从而带着一个游戏账号重生到了一个丧尸与变异兽横行的星球,且看一代雇佣兵王者如何在新的世界里翻云覆雨...在此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没封面的赶快去领取!http://www.mx-fm.com
  • 与木歌

    与木歌

    年少时盛麦冬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的一次郊游里,她遇到了那个像太阳一样的男孩,从此,他在哪里,她就在哪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 重生九阴真经

    重生九阴真经

    轩少侠,为何你会我少林的镇派绝学龙爪手?而且比贫僧还要熟练,少林方丈躺在地上问道。一众躺在地上的门派掌门也纷纷问道为什么也会他们门派的绝学?何轩淡淡笑了下并没有回答,转过身慢慢的往山下走着,只留给众掌门无奈又难忘的背影。慢慢走着的何轩突然想起了一首歌,一时间豪迈的唱了起来“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多么空虚”……
  • RM同人之你是我的太阳

    RM同人之你是我的太阳

    RM成员金钟国宋智孝两个人的恋爱本已久埋,可是偏偏加入的红一点是宋智孝,那,金钟国,他还有什么理由好放弃。他爱她,她也爱他不是吗。
  • 时光永远定格住我们的脸庞

    时光永远定格住我们的脸庞

    “枫枫~嘻嘻。”“怎么了?小妮子。”一所青春气息弥漫的校园中,一对年轻的小情侣漫步在寂静的操场上。操场成为了他们通往幸福的殿堂之路,愿他们永远幸福着。。。让时光,永远定格住我们的脸庞。
  • 冥神司

    冥神司

    陈司南是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少年,整个人透出一股子高深莫测的气质。他有一个秘密,十七年来从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个秘密是——他好像不是人,因为他活了好久了。某一天,当自称来自冥界的使者来到他面前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得不从阴暗的猫深巷走出来,不得不开始一段不得已的生活。陈司南,十七岁,冥界第四十九任冥王继承人,人鬼所生,三界不容。
  • tfboys之曾经

    tfboys之曾经

    我——林筱溪,一个简简单单的狮子座女生。内向,是所有人给我的特定称谓。只是他们不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内向的人;不爱说话,是因为怕说完之后失望;不爱笑,是因为怕笑完之后会哭泣;不爱动,是因为怕行动了之后会受伤......有时我爱仰望天空,看着那洁白的云朵,为何会突然想起你————我曾经致爱的虎牙少年
  • 重生之药女俏农妻

    重生之药女俏农妻

    爹爹病卧在床,二叔二婶以娘亲抚养她和哥哥太过吃力竟为了十两银子将她卖于人做小,娘亲大哥震怒不已,争吵推攘之间让瘦小的苏半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灵魂。一改懦弱胆小之风,言辞犀利堵得二叔二婶哑口无言,面红耳赤,悻悻溜走;纤纤玉手化腐朽为传奇,一身医术出神入化能令白骨生肉,断骨衔接,汤药养颜润肤受人追捧推崇。接断骨,治不孕,种草药,熬食粥,驱瘟疫;建医馆,开药坊,做药膳,行医善,立万名。唇红齿白,肌肤玉嫩,杏眼水灵,鹅蛋圆脸这是苏家小女苏半曦,巧手纤纤救人于水火之中,性子清冷不善言辞却总爱戳人痛处,偶尔出口语言惊人,这样的她招惹来了一只呆萌傻傻的腹黑小狼崽子,赶不走骂不走吓不走,比牛皮糖还要黏人的存在。精彩片段:某只小狼崽子衣衫凌乱,嘴唇带血,眼角淤青兴冲冲地扑到苏半曦面前:“曦曦曦曦,今天我和村头林娃他们打架,我第一次打赢了诶!”苏半曦挑眉:“下药了?”兴奋的小狼崽子立马被泼了一盆冷水,恹恹点了点头。“下了多少?”下泻药还被人揍成这样。小狼崽子扭扭身体,颤巍巍伸出一根手指,缩了缩脖子道:“一包。”声音已经快要哭出来了。苏半曦敛眸一笑,摸了摸小狼崽子的头,笑容温柔清淡,“下次下两包吧,死不了人的。”既然小狼崽子是她家的,那么谁也不能欺负【曦曦是十分护短的】本文男女双处,互宠1v1,感情细水长流!简介只是参考,具体请看正文!注:本文关于药膳食粥均来自百度书籍资料,若有不符之处夸张之处还望考据党一笑了之。
  • 龙枭

    龙枭

    他巧缘奇遇,经过十年苦修,修炼成神,利用自身本领展露光芒,开创颠峰的黑道帝国,呃,还有就是泡妞。
  • 嗜血狂妃:王者二小姐

    嗜血狂妃:王者二小姐

    她本是冷酷、残忍、唯我独尊的金牌杀手,轻功暗器双绝,却因为飞机失事,穿越成将军府庶出废材二小姐,且看废材小姐身藏绝世至宝山河社稷图、收上古神兽饕餮、再掌如意乾坤袋……逍遥一世,凤霸天下!他是宇文皇朝天才王爷,魔武双修,表面温和,真实面目却是杀人不眨眼、冷酷铁血……神武大陆,当王遇见王……谁能征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