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5000000016

第16章 叔侄生隙,互有攻防——一定抓住对方的弱点

朱棣与朱允炆的争斗,自从朱允炆被封为皇太孙就开始了。两个人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彼此之间有攻有防,在这些小争小斗中,朱棣时时刻刻注意观察,为的就是要抓住对方的弱点。 朱元璋病逝后,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朱允炆即位后,第二年改年号为建文,并且制造了朱元璋遗诏,不让诸王来京奔丧,为的是避免诸王借机带兵入京夺权。这件事情引发了朱棣和其他藩王的不满。因此,登基之始,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矛盾就迅速激化,这也为今后无休止的争斗埋下了隐患。 当初朱允炆当皇太孙,虽然被定为皇位的接班人,可是朱元璋还在世,藩王们的事,都由朱元璋处理,因此在处理政务方面,朱允炆并没有与藩王们面对面的正式接触。现在朱元璋不在了,一切都要由朱允炆自己亲力亲为,他与朱棣等藩王们正式的接触也就自然多了起来。接触一多不要紧,要紧的是麻烦也多了起来。更何况朱棣对于朱允炆继承大统本来就心有不甘,当初因为朱元璋在,不敢有过分的举动,现在朱元璋一死,便无所顾忌了,所以两个人的争斗越来越升级。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有他身边自己的大臣。不过朱元璋对那些跟随他多年的大臣们并不信任,所以杀了不少。到了朱允炆当皇帝,他就要用自己信任的大臣,培养自己的亲信。

在中国古代,不论皇太子也好,皇太孙也好,一旦名分确定后,皇帝就在他们身边安排一批官员,专门为皇太子或者皇太孙服务,这些官员就叫东宫官。等

到太子或者太孙当了皇帝,这些官员因为很受新皇帝信任,所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朝的重要大臣,权力往往比那些老臣还要大。 此外,在任官员中也有一些可以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在新皇帝还在当皇太子或者皇太孙的时候就已经被看中了。这两种人便成为新皇帝上台后主要倚靠的对象了。 朱允炆的亲信自然也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齐泰。 这个齐泰是应天府溧水人,也就是今天江苏溧水人。起初名叫齐德。洪武十七年(1384),中天府乡试第一名,在古代叫做“解元”。次年会试,又考中进士。先后在礼部、兵部任职。洪武二十七年(1394),因为连续九年任职没有过失,被选中陪同朱元璋参加祭祀郊庙的仪式。这一次,朱元璋赐他一个新名字,叫“齐泰”,从此他就不再叫齐德了。 能够九年工作没有失误,能得到皇帝亲选陪祭,又被皇帝赐名,这在当时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所以齐泰的仕途绝对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很快就从兵部郎中擢升为左侍郎了。 齐泰为什么能够得到朱元璋赐名,并且最后还成为了朱允炆的左膀右臂呢?此人之所以受到重视,并非是浪得虚名,他确实有过人之处。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偶然问起守边将领的情况,齐泰竟然一个不漏地讲了出来。朱元璋很是吃惊。再问图籍之事,就是地图的情况,齐泰居然立即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献上。朱元璋翻开来一看,上面简要地记绘出边防要地情况,十分清晰。朱元璋不由地为他的才干感到惊讶。朱允炆当皇太孙时,就听说了这些事情,也认为他是有用之才。所以登极之后,就把齐泰升为兵部尚书,让他参与朝廷的机务之事。 除了齐泰,另一位朱允炆十分倚重的官员就是黄子澄了。当初朱允炆忧虑诸王势大,不知道朱元璋百年之后自己该怎么办,黄子澄曾有过一番劝慰。所以,朱允炆即位后便任命黄子澄为太常卿兼翰林学士,跟齐泰一起参与国政。 登基后的建文帝,就靠着齐泰和黄子澄这一文一武两个亲信,开始谋划着怎么对付拥兵自重的燕王朱棣。 齐泰是当时的兵部尚书,所以提到削藩之事,他从军事角度出发,提出了“擒贼先擒王”的主张,认为削藩一定要先拿燕王朱棣开刀,只要除掉了朱棣,那么齐泰藩王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 但是黄子澄是一介书生,凡事讲究个名正言顺,他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就多有不法之事,削之有名。如今要问罪,就要先从周王下手。”“因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削夺了周王,就好比剪除了燕王的手足。” 经过黄子澄的一番劝说,齐泰也就没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朱允炆气势汹汹的削藩政策就按黄子澄的意思,一步步实施。 周王朱橚,封藩在河南开封,是一位多才好学的藩王。可能是因为多才,难免有些恃才自傲,做了一些胆大妄为的事情。据说:朱允炆登基后倨傲自负的朱橚酒后常常大放厥词,扬言“燕王要不能接位,那也该轮到我周王继大统”。他还说朱允炆是矫旨登基。 周王有个二儿子,被封为汝南王。按照明朝的分封制度,亲王的嫡长子,叫做世子,等到亲王去世,就由世子袭封,仍旧叫周王。次子被封为郡王。亲王都是一个字,叫某王,而郡王就都是两个字,叫某某王。这个汝南王,一心想继承王位当周王,把父兄视为眼中钉。他知道朝廷有削藩的意图,就想趁这个机会把父兄干掉,自己好当上亲王。

于是他就主动向朝廷告密,说周王和世子图谋不轨。这当然正是齐泰、黄子澄求之不得的借口。于是他们就秘密下令让曹国公李景隆带兵北上,表面上说是要去北边边防,可路过开封的时候,突然就将周王府包围了,把周王抓到了京师。紧接着把周王发配到了云南蒙化。 周王被发配到云南后,常常是衣冠不整,妻子也跟着挨冻受饿,又恰好有个小儿子出生,找不到乳母,只好买羊奶吃。可谓狼狈不堪。不久,周王又被召回京师,被禁锢在专门的皇室监狱——凤阳高墙之中。 在建文的频频出招中,朱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时他时刻不忘在朱允炆的种种行动中找出他的弱点,并以此而攻之。 正是由于朱棣心明眼快,他很快就发现朱允炆抓周王这件事实在是不符合常理。虽然周王有些恃才傲物,并且偶尔会醉酒失言,但是周王在政治上并没有野心。就算是轮罪过,周王也不是诸王当中罪大恶极的人。 看出了建文的弱点,朱棣怎肯轻易放过。对于建文真实的意图,朱棣心知肚明,而且他也不避讳,直接就给朱允炆上了一封奏书。 奏书中这样写道:“若周王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且在,臣何敢他议?”(《明太宗实录》卷一)他说,周王犯错,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望你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总而言之,一句话,“上有祖宗,天地日月”,反正你看着办吧。 朱允炆哪见过这场面呀?他本来就是一个仁柔性格的人,一提到亲情,还真有点动心。一下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可急坏了齐泰和黄子澄,在他们的劝说下,朱允炆才狠下心,要继续贯彻他的削藩大计,尤其是除掉朱棣这颗“眼中钉”。 朱棣的谋权之术不可谓不高明,他自然不好当着全天下的面与朱允炆翻脸,所以就移花接木,把自己不能为父皇奔丧以及五弟被废等罪责都一并推到了朱允炆的亲信大臣们的身上。 他说,之所以自己不能来京师奔丧,就是那些“用事者”矫诏阻拦的缘故。所谓“用事者”,指管事的人。在朝廷中能够管事的人,也就是那些能左右皇帝意见的人,朱棣说的就是齐泰和黄子澄等为朱允炆出谋划策之人。 如此一来,朱棣就成功的抓住了朱允炆的口实,从而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朱允炆光明正大的讨伐。

““谋权”术”查其虚,然后攻之 作为一名多年厮杀战场的将军,朱棣有着超出常人的观察力。在多次和建文帝的你攻我防和你防我攻中,朱棣彻底看清了建文帝的行事弱点,于是制定了一套行动方案。果然,朱棣所发净是荷枪实弹,而且发发命中建文帝的要害。 现代社会中,身处职场、商场的人从不缺少明争暗斗。有时候,独善其身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遇到不怀好意的对手,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而是要勇敢的站起来,为自己的权益而战。要想在保卫战中取胜,不妨学习一下朱棣的策略,那就是仔细观察对手的弱点,然后出其不意的出击。如此一来,自然是胜券在握了。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5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旨在解读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作者秉承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保证细节均有出处的前提下,进行通俗的表达,让喜欢李叔同的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奇才是如何造就的。李叔同在其人生事业达至巅峰时,忽然归于平淡成为苦行僧,让很多人惋惜。他的故事是写不尽的,也是读不完的。
  •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沈善洪校长生于1931年,2011年是他的八十华诞。沈校长的部下和学生决定出版一部文集以资纪念,推举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此事。文集定名为《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在向沈善洪教授致以美好祝福的同时,对原杭州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为浙江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

    《唐太宗最善于用人的皇帝》主人公南征北战,他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夺权,他登基九五,君临天下。他文治粲然,可谓一代英主;他武功赫赫,足称干古帝范!其内容包括贞观之治,以身作则、武镇边疆,闻风丧胆等。
热门推荐
  • 我们因爱分开

    我们因爱分开

    穿越爱与恨的迷雾,她降临了。她不是人类;她出生时15岁;她的出生意味着一个人类的生命终结;她需要人类猎物来给养自己的保护。而在恍惚间爱上她的男孩,究竟是被她的迷情发香所吸引,还是对她怀有真正的炽热感情呢?在所谓令“屠人者”不齿的人类之爱与家族使命面前,纯洁少女的心又将如何抉择?
  • 三国小霸王

    三国小霸王

    少林武僧兼黑社会大佬孙河附身到三国江东小霸王孙策身上,使得原本三分天下的吴国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河趁袁曹官渡争斗时,联合刘备奇袭许昌,之后脱身而出,谋荆襄,并交州,吞巴蜀。等袁绍、曹操、刘备混战结束时,孙河已夺取了半壁江山,国富民强,小霸王一匹乌骓马,一杆霸王枪横扫中原,霸王之勇,谁可争锋!
  • 天下魔尊之二世轮回

    天下魔尊之二世轮回

    明明是孽缘却不愿意舍去,明明不会交集却不断寻找,明明爱上了,却只能逃避。“王,既然爱与不爱都是痛苦的,何不痛痛快快的爱上一场。”“纵使后者是痛不欲生,但,前者却是魂飞魄散啊。”“即使自己生生世世只能在痛苦之中,你还要护他周全,明明就是爱上了他。”
  • 快穿:撮合男女主CP

    快穿:撮合男女主CP

    她黎弦,只不过是在家里睡了一觉,可是谁能告诉她,她是怎么到这黑漆漆的地方来的?“宿主,只需要你在小说的每个界面中完成书中人下的任务完成,完成一定的任务便可回家还会赠一心愿。”一个机器系统说道。“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家还有赠品,这是真的吗?”黎弦有些怀疑。“是的,宿主,只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便可回家。”系统再一次的说。“那出发吧,Let'sgo.”黎弦有些开心的说。只是为什么每个界面都能碰见同一个死皮赖脸的家伙,谁能告诉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姑娘,上床一坐可否?”某男问。黎弦则是一脸黑脸看着某男。
  • 有种做我女朋友

    有种做我女朋友

    在一座豪华而安静的别墅里,一段对话打破了别墅的平静,“我不管你喜不喜欢哪个学校,反正你要去,要不就来公司给我当助理,以后才可以继承我们唐家的产业。”这是别墅的女主人在说话,旁边在听的是这里的少爷----唐毅,而在同时在套房的林荣要去拿今天的信,当拿到信的时候林荣高兴的跑回家,打开门高兴的抱着说:“奶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樱皇大学】了。”奶奶见孙女考上了她想去的学校,也高兴的微笑了起来,然后叫孙女小声点,小心吵到邻居们。
  • 荒天决

    荒天决

    近古时代,人族与妖族征伐不断,烽火遍地,血染苍穹。有着半人半妖血统的寂荒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人族和妖族所不容,即使不去招惹别人,麻烦依旧会接踵而至。被人欺凌,无故的被人追杀,他终于明白,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软弱,逃避是没有任何用的,为了生存他只有战,将一切的不平等斩杀,将一切的歧视斩杀,将面前的一切困难斩杀。在他体内寄存的残魂,一次次的救他性命,却让他将血滴在一张封印的黑纸上,黑纸下封印的是什么?残魂到底是谁?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都在他的修炼生涯中一一体现,且看寂荒如何打破常规,如何将在这片大陆上续写传奇。
  • 我回来了!养我的那方水土!

    我回来了!养我的那方水土!

    苏晴,12岁,出生在冰岛,小时候生活在北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小姐,独生女,青春成长风,与好友欧阳凌和的《世族》有一定的联系。
  • 葬仙祭

    葬仙祭

    一手舞苍穹,一手断天地,我舞尽双手却触及不到你,望断万古却再寻不出你的痕迹我葬下了天,葬下了地,葬下了仙,却无法葬下你当我搅动风云葬下仙魔之时,你却已往轮回,那彼岸之处,三生石旁,落花之地,我却永远无法企及……落叶一生的孤泣,我只能登临绝巅之处待你轮回之时,可是世间轮回,你还是你吗?我唯有坐拥天地,待你而归……
  • 刀帝

    刀帝

    无刀在手。我本凡世一书生,白袍玉带,尘世飘零,尝遍世间爱与情!有刀在手。我乃四海一狂人,一人一刀,天涯独行,败尽天地仙与神!**********夕阳西沉,红霞遍天!一名白袍书生脚踩虚空,从天地交接处,朝血盗城缓缓行来!城中金戈铁甲数万,此刻却静若寒颤!窒息,在每个血盗心头蔓延!那雄伟坚固的钢铁城墙,仿佛连那个人被余辉拉长的影子也挡不住!一个人面对一城人,战栗的却是一城人!“血盗城罪孽滔天,当灭!”书生豁然手握长刀,一刀平斩而过!刀光如一抹惊鸿,爆射千万丈,瞬间斩过整座城。收刀,转身,朝来路而去……血盗城从此除名!传记曰:以刀定天,以刀镇帝,世尊——“刀帝”!**********本书QQ群:【192694193】
  • 死后的人生是如此精彩

    死后的人生是如此精彩

    兮楒看着下面女孩的尸体,心情极其复杂。老娘不就开了一会儿车吗?代价有必要怎么大吗?一失足成千古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