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5000000025

第25章 修改实录,篡改历史——欺骗只是不得已的手段

皇位是天底下最高的一把椅子,它所附带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去反对,甚至是质疑。古往今来,有多少皇帝都因为黄袍在身而不得不身不由己。登上皇位后的朱棣也开始明白,原来,皇位不仅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更重要的还有责任,对于整个江山社稷的责任。 不管别人对于自己是不是存有非议,不管在别人心目中自己是不是一个正统皇帝,既然选择了承担这治国的大任,那么,便只能选择稳固自己的统治。朱棣心理明白,这皇位上坐的虽然是自己,但是实际上却是天下苍生,世间又有几人能够明白身为帝王的无奈呢?

为了稳住大明朝的统治,尽快结束靖难时期对于民生的荼毒,朱棣开始着手修改实录,虽然这无异于欺骗天下人,但是朱棣却不得不这样做。皇位就好比是金字塔的最顶端,一旦这里不稳固了,那么下面的朝廷官员、平民百姓就会分崩离析,失去原有的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这样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很有

可能造成国家分裂或者外敌入侵。 天下大局为重,所以,处于稳固皇权的考虑,杜绝各种威胁国家安定的言论、资料等,朱棣采用了釜底抽薪的手段——焚毁历史,然后再伪造历史。 据明史记载,朱棣称帝以后,对于建文时期的所有群臣奏章,全部都焚毁了。朱棣之所以这样做,考虑是多方面的。首先,此举可以消除投降的臣民们的心理不安,让他们真正能够忘记前嫌,真心实意的为朝廷办事,而不必担心被他人检举建文时期的不良作为;其次,可以彻底消灭对于江山社稷不利的言论和材料,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威严和严格有序的统治秩序。 在明朝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传统,也就是老皇帝死了之后,新皇帝要给老皇帝编修史书,当时叫做“国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实录”。所以,朱棣即位后,当然也要修国史。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朱棣从一开始就对建文帝持不承认的态度,并把自己当做朱元璋皇位的直接继承人,所以,朱棣一上台就开始组织人给朱元璋修史,也就是《明太祖实录》。 其实,早在建文帝时期,就已经修过朱元璋的《明太祖实录》,但是朱棣上台后对于实录的内容并不认同,认为其中有很多部分是朱允炆为了光辉自己的形象而进行的捏造,所以,朱棣毫不迟疑的决定,要重修《明太祖实录》。 为了稳固统治,朱棣一再宣称自己是朱元璋的嫡子,在封建社会,嫡庶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嫡子有继承权,庶子就没有继承权。所以朱棣声称自己是嫡子,表明自己做皇帝是合乎宗法礼制的。 所以,朱棣在修《太祖实录》的时候,就命人把自己是高皇帝的嫡子写进去。实际上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据史料显示,马皇后并没有子嗣,朱棣此举并不是像存心欺骗,而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都是比较愚昧的,倘若朱棣承认自己是庶出,那么,他就会被万人指责、鄙视,即使他多么的有能力吧这个皇帝做好。选择欺骗,也只是一时的无奈之举。倘若是在今天这个能者居上的民主时代,朱棣断然不会大费周章的宣称自己是嫡子,篡改史实,这并不是朱棣的本性,而是当时时代的悲剧。 起初,朱棣把重修实录的重任交由当时的大学士解缙,在他的主持下,《明太祖实录》很快就完成了,但是对于此次的修改,朱棣并不满意,所以又下令让自己的心腹姚广孝主持重修。就是这部《明太祖实录》,经历了三稿三修后才最终定稿,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能够看到的《明太祖实录》并不是原来的全貌,而是经过了三次修改后的。至于真实的历史与实录记载到底有多大差别,已经很难考证了。 但是朱棣所修的实录,有两个中心:第一,也就是要掩盖自己的真正生母和出身,表现自己是高皇后所生,也就是强调自己是嫡出的身份,以此来表明自己继承大统的合理性;第二,就是证明自己登上帝位的合法性。所以靖难时期的一些事实,以及和朝廷往来的一些文书基本上都经过了篡改,此举主要是说明,朱元璋在位期间,就有心把皇位传给他,只是因为受一些臣子的蛊惑、蒙蔽,而一时做出了并不称心的决定。 实录经过三修以后,朱棣看到后说:“庶几稍副朕意”,意思也就是是这回差不多了,我比较满意。

《明太祖实录》修好以后,朱棣并没有停下篡改历史的脚步,因为他深知稳固统治的工作,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如今朝廷中的不利言论、资料基本上已经清楚干净了,但是民间也有不少的读书人,而且还散落有各种图书资料等,这些民间的书籍、资料中也难免会有对统治非常不利的东西。所以,朱棣把眼光投到

了民间。 一方面是为了掩盖自己想篡改历史的目的,另一方也是为了不引起民间的恐慌,所以朱棣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借搜集古今文献为由,修一部大书。一来,可以向天下人昭告我朱棣是一个爱书、爱才之人,对于读书人来说不失为一种鼓励;二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彻底消除对于统治不利的历史资料和典籍等。 朱棣修的这部大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耗时长达六年之久,前后共经过了两次编纂,第一次仍旧由大学士解缙进行主持,第二次由朱棣的心腹姚广孝主持。由于其工程浩大,所以,在编纂的过程中,参与的文士、儒生、朝臣等多达两千多人,从事抄写工作的读书人更是不可计数。 通过《永乐大典》的修纂工作,朱棣把很多的文人儒生等集中起来,从而消减了朝廷中的抗拒力量,达到了笼络读书人的目的。 在朱棣的努力下,无论是朝野之中还是民间,基本上所有对于统治不利的资料都进行了修改、删节。在这个过程中,朱棣的合法身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随着那些叛逆的言论远去的,还有时间。此时的朱棣已经越发的像一个千古帝王了,三次修改实录,组织编纂永乐大典,如果说,前者是赤裸裸的篡改历史,那么后者则要显得高明的多,这便是朱棣在皇位上的成长。 从最初的不得已的欺骗,到堂而皇之的作假,坠地曾经的那颗存有无奈的心,已经慢慢的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炼化。 朱元璋在位期间把封建皇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朝的皇权在朱元璋的控制下,已经彻头彻尾地蜕变为一种“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一人一姓”的极端主义君权。 这种极端的皇权,造就了朱允炆下台的悲剧,也造就了朱棣视全天下人为仇雠,而置自己为独夫的皇权观,所以,朱棣惶惶中觉得天下人都在指责自己,进而只能掩耳盗铃的消除一切不利的证据和资料。

““谋权”术”编制善意的谎言 虽说舆论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武器,不会直接要了人的命。但是,几乎没有人愿意天天被别人诽谤、恶语中伤,尤其是有权力的人。朱棣身为大明朝的皇帝,需要的就是威严,没有威严,那么自己的指令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特殊的身份使得他比常人更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严。朱棣不愧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为了建立自己的威严,他迅速的掌控舆论,并开始为自己造势,结果很快那些诽谤便统统消失不见。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只要有人的地方便会有流言蜚语,如果在工作当中,遇到有人给自己“穿小鞋”,这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虽然这不会直接影响到你被开除,但是对于升迁来说,无疑是大忌。 那么,要想不被小人算计,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要注意了。朱棣这招掌控舆论,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在为自己造势的同时,还能有力的回击那些制造流言蜚语的“小人”,实可谓一举两得之计。

君主治国,治天下不能没有统一的法度,而统一的法度则源于君主集中的权术和势位。只有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相互辅用,三位一体才能实现完全的集权思想,才能谈得到治国、治天下。 所以,集权是朱棣治天下的第一步,因为,无论是为国计还是为民计,自己都应该独掌大权。常言道:守夜更比创业难,夺取帝王宝座可以靠军权,但是治理好国家却并不这么容易,还需要高明的谋略和智慧。 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集天下大权为己身,因为,君权是至高无上的,什么东西都可借人,唯有君权不能借人,否则就会失去君王的统治地位。 要想实现中央集权就要靠霸术,只有大刀阔斧的削藩、剪除异己,才能迅速收回散落的军权,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变得强大。 朱棣靠着自己的谋略和智慧,走上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之路,集权化的统治使得整个国家的领导、指挥、政令都实现了统一。在气势上,朱棣一呼而百应,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更利于集中力量应对危机。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写了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书中有近百个形象鲜明的女子。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披露无遗。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电网情深

    电网情深

    本书记录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包括国网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帮群、国网中卫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变电安全专责吉瑞、国网盐池县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刘爱生等,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凝聚建设和谐新宁夏的强大合力。
  •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贞爱虐情

    贞爱虐情

    《贞爱》是青年作家杨子义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行文流畅,笔触细腻,作者以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激情讲述了正值豆蔻年华的时代骄子在追逐梦想、理想和美好爱情的过程中,一路发生的情感认知、人生顿悟和心灵蜕变。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取材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读来众多鲜活人物犹在眼前,令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 双生花: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双生花:邪魅王爷的杀手妃

    「双女主穿越,两场不同的爱恋」前世姐妹杀手,因同时触碰双生花,穿越异世。石室内,她们苏醒,两个世界的王者,天下动荡。女主一:外出执行任务,她杀他,最终却放了他,因阴谋,她又嫁给了他,终在他的温柔攻势下,步步沉沦。女主二:她受伤跌落无情谷,他无意间救了她,她却恋上了他,为他不惜牺牲一切,他却不爱她,当他心中的她携仇恨归来,她为他排除隐患,最后欣然离去,他却心痛到无以复加,方才明白他有多爱她……
  • 忘回头

    忘回头

    “置我死地,我却后生。天不亡我,便是亡你。”一个被迫杀人的人,一个不得已而登巅峰之位的人。
  • 暗黑破烂神

    暗黑破烂神

    一个拾荒者,立志要当破烂王。事业腾飞的瞬间,却被传到了异界。他发誓!要做异界的破烂神!暗黑还是黑暗,一把死神镰刀,是他工作和杀人的利器!***新书A级签约,不会太监,大家放心收藏和阅读感谢绝版混混,贡献一群21307761(活群,有空)感谢草莓桐少,贡献二群55134376
  • 莜莜时光总有你

    莜莜时光总有你

    她肖莜莜,芜大法学系的系花,才女他易奕函,芜大的高冷校草当他遇到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小剧透易奕函“莜莜,早知今日,我一定再见你第一面时就告诉你,我爱你!"肖莜莜”奕函,早知今日,我一定可以表现的有多花痴你就有多花痴你”
  • 旋风少女之恩熙的复仇计划

    旋风少女之恩熙的复仇计划

    自从百草打败婷宜后,若白的身体也好了,就这样若白与百草在一起了,不料半路却杀出个……
  • 龙天啸

    龙天啸

    一个绝世强者诞生了,在这片战火不断的大陆上。本应该享受和妻子的甜蜜生活。可是美丽善良的妻子,在他回来的时候被杀了,从此他走上了复仇之路,最后争霸整片大陆的开始。
  • 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风物卷,萃取了《甘肃文史》1989年-2009年各期中的43篇文章,涉及甘肃各地民俗风情、戏曲及文物、工艺品等十几个品类。
  • 朕的皇妃不准碰

    朕的皇妃不准碰

    “喂,请问你这一次又发明了什么新玩意?”俊美如天神的脸上含着戏虐,低沉的嗓音如春风般哺入耳中。“这位先生,你脑袋是不是高烧38°?看你长的人模人样,别学疯子乱认人,如果脑子不好就早点去精神病院挂号。”某女双手叉腰,跨坐在自行车上,脚不客气地踏在两团柔软的云朵上。“你是不是在炼丹房练糊涂拉?”修长的手指拂过某女的额头。“靠,别靠我!…咦,我脚下怎么躺了一个美女?咦,这里是哪?”环顾了下四周,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好疼。“妈呀……难道我穿了?我的自行车奖杯,我的冠军之路…苍天…”某女不顾形象的狼嚎起来,脚下踩的更用力,哀声一片一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面对婚姻

    我们这一代该如何面对婚姻

    我写这本书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三姐解决她的当前的婚姻状况,但后来发现,不光是我姐需要改善婚姻状况,有太多的年轻夫妻需要改善。我们这一代人正值结婚年龄,有的刚结婚几年,有的刚结婚,有的准备结婚,有的正在热恋,然而我们这一代在面对婚姻时有太多的不和谐,在不和谐面前又有多少人选择了逃避。所以我希望写一点东西能够改变现在这个社会的婚姻现状,我只希望那些相爱的人笑着走进结婚登记处,然后幸幸福福的过日子,而不是吵吵闹闹、冷冷清清的混日子,闹着走进离婚登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