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7000000002

第2章 修养方法(1)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8页

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其容貌有如此者。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8页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现,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8—1669页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0页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0页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摘自《礼记·儒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1页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6页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7页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7页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7页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9页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5页

故君子以人冶人,改而止。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7页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自《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3页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摘自《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4页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所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摘自《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4页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2页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4页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摘自《礼记·中庸》《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26页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4—75页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76—77页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讬天下。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87—88页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16页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24页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31页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55—156页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摘自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59—160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页

过,则勿惮改。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板第6页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7页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页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页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页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3页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页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页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4页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页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5页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5页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5页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页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页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页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3页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2页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9页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页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摘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页

当使若二子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8页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页

告子谓子墨子曰:“我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7页

子墨子曰:“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5页

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0页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页

有诸让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79页

谮匿之言,无入之耳;批扦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摘自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9页

所谓德者,先之之谓也。故德莫如先,应适莫如后。

疾之疾之,万物之师也;为之为之,万物之时也;强之强之,万物之旨也;戒之戒之,微而异之,动作必思之,无令人识之,卒来者必备之。

先王事以合交,德以合人,二者不合则无成矣,无亲矣。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首编一《枢言一篇》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5—6页

中无惑意,外无邪菑,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菑,不遇人害,谓之圣人。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四篇《内业》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49页

贱固事贵,不肖固事贤,贵之所以能成其贵者,以其贵而事贱也,贤之所以能成其贤者,以其贤而事不肖也。

恶者美之充也,卑者尊之充也,贱者贵之充也,故先王贵之。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首编一《枢言一篇》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0页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入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将留处。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上编第三篇《心术上》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33页

执一而不变,能君万物,日月之与同光,天地之与同理。圣人裁物,不为物使。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二篇《正形》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30页

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君。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三篇《白心》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38页

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伸而骨强。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敬发其光,是谓内得。然而不反,此生之忒。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四篇《内业》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49—150页

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守善勿舍,逐淫泽薄,既知其极,反于道德。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四篇《内业》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50—151页

见利不诛,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灵气,意行似天。摘自石一参《管子今诠》中编第一卷第四篇《内业》中国书店1988年版第156页

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摘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内篇《齐物论》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页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无弃而几何方矣。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摘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泽》内篇《齐物论》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75页

同类推荐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哲学世界的新解读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电影为媒介,直观地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深入挖掘中西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在精神;第二部部分进一步挖掘中学生身边艺术的哲学意味,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带到更深一层范畴。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性使它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丢失。特别是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球化进程中,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受到严峻考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研究,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门“显学”。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七源魔君

    七源魔君

    当画海的孩子遇上命运中的导师,从而开启了新纪元的转盘!面对着身世之上的层层迷雾,他是否能够最终冲破无形的枷锁,解开历史的最大谜团!
  • 血域主宰

    血域主宰

    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一枚叫做09的特殊芯片,血奴又能如何?怎会改变我心中变强的意志。以拉科城市学院为起点,在布伦特帝国学院崛起,我是安迪斯大陆的史诗,终有一天,吟游诗人都将传颂我之名。世人都将尊称我为——苏醒殿下!!!
  • 逍遥霸主

    逍遥霸主

    天穹集团年轻的董事长林宇鹏,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高端特种机器人,可以随意改造人的身体、控制人的思想。面对国际上各大垄断集团的打压、各国黑帮的围攻、各种诱惑的侵袭,看他如何应对威胁与挑战,翻云覆雨、只手遮天、称霸世界,成为新一代世界霸主!
  • 天武灵陆

    天武灵陆

    天武灵陆,一个崇尚武力的大陆,大陆中一个从小被称为废物的孤独少年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他将怎样踏过别人的嘲讽,走向未来!
  • 读厚黑悟人生

    读厚黑悟人生

    或许你没读过李宗吾的《厚黑学》,但只要你爱好文学,就不可能没听说过这本书。那么,到底什么是“厚黑”,什么叫“厚黑学”呢?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将可以把这些疑问全部解开,而且还让你在看本书之余,学到一些在官场、商场、为人处世上的运用技巧,还让你看到商场上的一些“黑暗”。
  • 恶魔校草的傻丫头

    恶魔校草的傻丫头

    他与她从小就认识,并且父母为他们定了娃娃亲,却因为有些事她离开了,在她上高中的第一天就与他杆上了,然后无缘无故的搬进了他家,在他父母的牵线下,他们成功相爱,而经历了许多挫折后他也发现了她就是小时候的她,后来她也和他解释了自己的经历,他也原谅了她,就这样他们在一起期待着幸福的到来
  • 风华上海滩

    风华上海滩

    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而她,只能在冰天雪地的夜里,挣扎求存。现实的残酷,亲人的无情,让她已没有选择,不得不走上一条不归路。终于,她让整个上海滩都知道了她的名字。有人说,她是卑贱的舞女;有人说,她是青帮的女流氓;有人说,她是爱国的实业家;更有人说,她是上海滩真正的王者。
  • tfboys之冰冷魔神

    tfboys之冰冷魔神

    他们是王子,她是法力无边掌管六界的魔神,当他们遇上她又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 擎天傲物决

    擎天傲物决

    我只是想简单的生活下去,如果有可能甚至不想参与任何纷争。天才的资质,妖孽的修炼速度,但是一场成人礼的试炼改变了原本想平静的生活的莫知天,变成废人后,受尽屈辱,家人也被人强掳而去,只剩下一头麒麟相依为命,既然天不允我堕落下去,那么我便要将那些欺辱我的人,欺辱我的家人的人全部碾碎。神既然不开眼,不懂人世的苦难,那么我就杀掉神自己来组建秩序,让世间的痛苦都化为烟云
  • 苍茫道仙

    苍茫道仙

    生于他乡,幼小无亲,修仙改命,问剑天下。与天同寿,谁与争锋。我欲求命,我欲成仙。天涯问道,苍茫道仙。一人饮酒,天下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