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600000047

第47章 物种起源的发现

达尔文。

进化论。

这六个字有多少丰富的涵义呢?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的综合”,它标志着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完整形成。从此生物科学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科学最完满的进化理论,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正是在他的理论上,又加入遗传学理论,现代科学的进化论才得以建立。

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受到空前重击。

查理·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国的希罗普郡。

他的祖父是一位医生、博物学家、诗人。祖父曾经用诗歌表达自己的进化论思想,也是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他还发表过《动物学》等多种著作。

达尔文的父亲是一代名医,造诣极深,知识渊博。达尔文的母亲是瓷器收藏家的女儿,爱好花草树木的种植。

达尔文生长在一个拥有浓重的博物传统的家庭。他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英国科学团体的成员,与发明家瓦特、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及工程师博尔顿关系密切。

达尔文从小喜欢大自然、很贪玩、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家长和老师认为他的智力比较低下,对他也不抱什么希望。

达尔文进入教会学校,但对圣经的学习不感兴趣。他喜欢旷野或沙滩上的各种自然物品,还喜欢钓鱼、上树摸鸟蛋,搜集其他的物品。

更令大人生气的是,他喜欢打猎、养狗和捉老鼠,以致父亲生气地训斥他:“你这样下去,会给我们这样的家庭丢脸的。”

16岁以前,达尔文上的都是著名的学校,但是却什么都没学到,然而脑子里也有了这样的观点:大自然是上帝所造,上帝为了人类的生存特意创造了地球,而地球的物种一经上帝创出,永不改变。

1825年,16岁的达尔文被父亲送去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继承祖业。然而达尔文不喜欢医学,甚至有晕血症。在这一段时期,他主要的收获是阅读了马克的进化论的书,还掌握了许多生物学知识。

父亲又把儿子转入剑桥大学基督教学院学习神学,希望儿子能成为一名体面的牧师。但是,1828年,达尔文刚进神学院时成绩还很好,没多长时间,他就开始厌恶神学,又要换学科。

父亲生气了,不再管他。就这样,达尔文在剑桥度过了3年。这3年用达尔文自己的话说是“完全浪费”了,他与一些富家的浪子赌博、打猎、酗酒、游玩。

然而这3年他还是有收获的,那就是认识了一位植物学教授亨斯洛和一位地质学家塞奇威克。他更加喜欢研究生物与地质了。

1831年达尔文离开剑桥之前,曾经跟塞奇威克到北威尔士地区进行地质考察。这次考察中,他实际运用并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由事实得出一般的结论,要归纳并抽象分析。

1831年8月,达尔文一生的重大转机来临了。英国海军的“贝格尔”准备航行去南美进行考察,主要是测绘地图和考察水文。船上缺一名博物学者。于是,亨斯洛教授推荐达尔文去。就这样,达尔文兴冲冲地赴任了。

据说多亏了亨斯洛教授,因为船长和达尔文的父亲开始都不很同意。

1831年12月27日,“贝格尔”号舰驶出英国的德翁港,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先到达巴西,在南美洲海岸停留约两年,再从南美洲西海岸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横渡太平洋驶向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然后从印度洋绕过好望角,穿越大西洋再回到巴西。

这样,环球航行历时5年,到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每到一处,达尔文积极地采取各种生物和地质标本。他看到:首先,在南美彭巴的地层中发现了巨大古代动物化石,这种动物有着很多现代动物的集合特征。其次,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大多数生物都具有南美生物的特征。特别是群岛中每个岛屿的生物只是稍稍不同。他考察了14种地雀,发现这些鸟类和南美的差不多,他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地雀确实来自南美,它们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另外,在南美大陆时,达尔文观察到了一条清晰的线索:密切近似的物种,自北向南,顺次更代。

而赖尔的《地质学原理》更帮助了达尔文。他接受了地质渐变的观点。从书中,达尔文深刻地理解了比较历史方法。

物种如此多种多样而连续渐变式的不同,使达尔文认为只能假设物种逐渐变异。

达尔文在这5年中建立了物种渐变进化的萌芽。他说:“当我作为一个自然学者在皇家军舰上航行时,在南美洲看到某些事实,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和古代与现存生物的地质关系,我深深被这些所触动。”这些都成为神秘的物种起源问题的曙光。

达尔文最直接的想法是:上帝创造这些如此相似、如此繁琐、如此费精力而不经济的花样物种干什么?

再回到英国时,达尔文已经俨然一位成熟文雅的绅士了。他训练有素,知识丰富,而且很有风度。父亲高兴极了。

通过考察报告的整理,达尔文成为远近闻名的地质学家。1838年,达尔文当选为地质学会的秘书。

这时,他还没有找到严谨可信的进化论解释和证明,但进化论的观点却越来越明晰坚定了。

1838年,达尔文组建了自己幸福和睦的家庭,他与青梅竹马的表姐埃玛结婚。他们家庭十分亲密无间,只是由于近亲结婚的原因,致使达尔文的儿女出现生理缺陷,使老人常常增添烦恼和不安。

达尔文的家境殷实而富裕,长辈给了他们很多钱,这使得达尔文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研究工作。婚后,他们定居在伦敦乡下的唐村。在那里,达尔文进一步整理资料,研究进化论。

就在1838年,《人口论》跃入了达尔文的眼帘。《人口论》是马尔萨斯(1766~1834年)的著作,这是有关社会问题与人类问题的研究。

马尔萨斯认为,人类为了资源和生存而展开了斗争和竞争,既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又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果不加控制,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可能以算术级数增长,这种比例上的失调终究会导致人口过剩,那么会发生饥饿、瘟疫来平衡控制。

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猛然间打动了达尔文。达尔文说:“1838年10月,即我开始系统研究的15个月之后,我偶尔阅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本来是为了消遣,并且由于长期不断地观察动物和植物的习性,我已具备很好的条件去体会到处进行着的生存斗争,所以我立刻觉得在同等环境条件下,有利的变异将被保存下来,不利的变异将被消灭。其结果大概就是新种的形成。于是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据以工作的理论。”

就这样,在赖尔与马尔萨斯著作的影响下,达尔文于1842年写成了一个提纲。1844年,他又写了一个较长的提纲,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命进化论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达尔文又过了10年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他是一个严谨的人,要继续观察并研究人工选择与变异。为此,他做了不少实验。他要写一个理由充足、逻辑清楚的巨著。

1857年,达尔文在给阿沙·葛雷的信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个问题。然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进化论的思想已经广为流传,所以很多人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赖尔就催促达尔文抓紧时间。等达尔文动手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信和一篇论文。

一位名叫华莱士的青年生物学家请达尔文发表意见,并请在有价值的前提下推荐发表。达尔文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20年来思考的问题。最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词和句子都仿佛是达尔文自己说的。

后来,他得知华莱士比自己小14岁,也考察过群岛物种并且读了《人口论》。难怪如此。于是,达尔文准备放弃自己的计划了。他认为让华莱士发表文章即可。这种胸襟是很让人赞叹的。

当赖尔得知此事之后,便把华莱士的论文和达尔文的两个提纲都发表了,然后劝说达尔文加紧写作,就这样,一部险些流产的划时代巨著诞生了。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终于出版。全名是《论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或生存斗争中最适者生存》。由于是提纲已先发表,人们早就拭目以待了,初版本1000多册著作被抢购一空。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理论。达尔文指出:生物具有普遍的变异现象。达尔文用家养的变异和自然的变异相对比,用极其丰富的资料证明了这一点。

物竞天择,生物具有普遍的生存斗争现象。生物按几何级数繁殖,这样势必造成生存的竞争。每种生物的产生,其个数都要比生存下来的生物要多得多。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同环境的斗争是三个主要生存斗争方面。

自然选择是中心理论。自然对所有的变种都进行了选择,并且让最适应的生存下来。这些幸存的变种留下的后代最多。对于进化来说只有那些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重要的。达尔文论证了自然选择比人工选择更优越。人工选择产生的后果和“自然”在地质时期内累积的成果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自然比人工远远要高明得多!

尽管达尔文阐释了生物进化的动力和结果,但是由于遗传学尚未建立,所以达尔文的论证是在核心论证上缺乏深度的。而且,斗争性在达尔文的理论中过于强调,而协作性显然有些薄弱。

《物种起源》打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

首先,来自宗教的攻击最多。达尔文不爱辩论争吵,只是接着研究理论。因为他只想在证据十分确凿的前提下发表著作,以使人们信服地接受。

赫胥黎成为达尔文进化论的斗士。在英国1860年牛津会议上,赫胥黎给威尔伯福斯主教为代表的神创论以有力的回击。他的讲话使很多人支持进化论。而且赫胥黎还提出:“人猿同祖。”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没有涉及人类进化的问题。后来,赫胥黎、海克尔、斯宾塞发展到人类问题,开始解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由于华莱士不同意将进化推广到人,所以达尔文独立地研究。1871年,他发表了《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

由于遗传学尚未建立,进化论中必有缺陷。1865年,达尔文获得了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但这不是因为《物种起源》,而是由于其他的成绩。在达尔文生前,他的《物种起源》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但进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1882年4月9日,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告别了人世。他被安葬在牛顿墓旁,这是人们对达尔文的最高赞颂。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认识少数民族医学

    探索未知-认识少数民族医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科学奥秘丛书-探索微生物

    科学奥秘丛书-探索微生物

    在与人类相依相存的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微生物。它们微小的躯体里藏有大本领,人类在微生物带给人类的福祸里寻找着突变、平衡。
  • 五官科学

    五官科学

    本书内容包括:眼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科检查法、眼睑及泪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葡萄膜病、青光眼、晶状体病、玻璃体病、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等。
  •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三)

    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三)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物理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物理知识篇》(上)

    汽车、火车有“刹车”,自行车有“刹车”,连飞机也有“刹车”(滑行轮上有“刹车”,有的在尾部还能放出减速伞),唯独轮船没有听说有“刹车”。其实轮船的“刹车”有三种,一是抛锚,当轮船靠码头或在航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停止前进时,就可以通过抛锚来达到目的。二是它的主机可以开倒车,利用倒车的反向速度来抵消因惯性而保持的正向速度。三是逆水行舟,利用水流的速度抵消轮船的速度。
热门推荐
  • 校内老婆:总裁A级占爱

    校内老婆:总裁A级占爱

    “记住,你只是我一个人的玩偶,休想勾搭其他男人!”她冷冷一笑:“在我眼中你也不过是一个工具!”他嗜血一笑,下手更狠!让她痛彻心扉,痛到永远无法忘记他!即使他另结新欢,也不允许她自由,将她强势囚禁……十年恩恩怨怨,缠缠绵绵,她,始终逃不出,他残忍的操控……
  • 平城烟华

    平城烟华

    九边重镇,塞上古城,有多少痴儿女洒泪红尘中;悲欢离合,颠沛起落,有多少平凡事淹没烟华梦。
  •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临天下:红颜祸妃

    凤临天下:红颜祸妃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小姐什么的,为毛她穿越就是一个被囚禁的小太监?苍天大地啊,你看看人家马尔泰若曦,再看看人家洛晴川,霍丫丫顿时觉得自己果然是不受上天待见的。每一个女主角穿越之后都会遇到一个多情多金的好男主,可是她霍丫丫遇到居然是铁血冷面的太子爷——左御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缘来选了你

    缘来选了你

    18岁生日,苏乔迎来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难以抗拒——继兄的深情告白难以接受——亲友的无情背叛缘份自有天注定,奇缘遇上陆长宁恩怨是非两代人,缘来选你挽狂澜
  • 我的重生日常

    我的重生日常

    一名重生者,回到04年刚升初一那会,与一群中二膨胀,青春期的熊初中生,展开的故事。在平凡中,过着不平淡的生活。靠着写写书,骗骗无知萝莉,玩玩养成,社会的尔虞我诈不多,游遍众书的你,可以在这里放松,感受以成年人的心,无所顾忌地度过青春期。情商上的压制,以及主角的自我累积和成长。人不中二枉少年,一本纯粹的书,一本由记忆中人,组成的记忆。
  • 一死一生踏修真

    一死一生踏修真

    听说人在将死之际,会看见很多东西。“原来,我只会杀人。”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时代,突如其来,战火蔓延的战争,没有对错的无边杀戮,神秘凶险的修真世界。强者,不是天生的,是要经历无数的考验,方有一丝成功的希望,
  • 近观马云

    近观马云

    “大嘴巴”史玉柱泄露马云6大战略布局,冯仑爆料马云个性在经营中的优势,任志强戏说马云的不足,刘永好品味马云的创新思想,江南春调侃马云的远见和“不靠谱”,张纪中追忆马云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的思维蜕变,沈国军还原菜鸟网络的“天地人三网”
  • 杀手恋爱记

    杀手恋爱记

    看似平常的一个学生,在未来竟然成了世界主宰者。平静的校园生活到社会上的各种困难把他培养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凤舞傲翎:腹黑妖孽盛宠妃

    凤舞傲翎:腹黑妖孽盛宠妃

    逆天萌宠,珍贵丹药,元素召唤,皆不在话下!一朝魂穿异世,终是再起风云!而当妖孽尊贵的他现身,刹那间,是一见钟情,抑或是命中注定?终于一场场追逐中,他欺身而上。“不如嫁我,如何?”“那有什么好处?”看似漫不经心,眼底却染上了一抹笑意和风情。“美男在怀,可随意调戏。”他邪魅一笑,竟如万千芳华竞绽。倾了谁的城,又惑了谁的心?这人世间,恐怕唯有你,能与我携手并肩,笑看万千风景。烟雨画桥谁赠伞?隐月闲云亦倾心。(宠文)(--其实我第一次见到你,就有种特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