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5500000016

第16章 纸质时代的怀想(1)

又到了岁末,如漫天白雪般飞舞的贺年卡和明信片,提示着这是一个思念的季节。面对着朋友们寄来的琳琅满目的贺卡,铺开一张白纸想写点什么的时候,这种种“纸”的形象突然在我眼前重叠,在我心中越来越鲜明起来。我不无伤感地想,这贺年卡也许是纸质时代所剩不多的活物了。

于是,心波浪翻腾,思念飞向纸质时代的初始。是何人,在人们都把字写在竹片木片和丝帛上之时,用纸来表情达意,作出了这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发明呢?史书上只留下了蔡伦的名字,但历史的灵光也不断显现更久远的真相。放马滩纸、灞桥纸、悬泉纸、金关纸、中颜纸,它们的出土把中国人造纸的时代推向了西汉。纸的诞生,就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的家国兴亡,一切的爱恨情仇,一切的悲欢离合,都借纸而得以记载传承。我们怎能不对纸的发明者心存感激?

纸一经诞生,这新生的文字载体便在人间飘飘洒洒,品类日盛。安徽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的薄滑纸,扬州的六合笺,广州的竹笺,都是纸中上品。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腻,经久不坏。生宣尤善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称为“纸中之王”。正是靠了这些品质卓越、“滑如春水密如茧”的纸,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文人墨客才得以一骋心中意气,我们今天才得以一睹先贤书画的风采,引起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尽遐想。

一张薄薄的纸,一张普通的纸,却可以承载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种种的喜怒哀乐,一张纸上诞生的心灵世界,现实世界再辽阔深远的东西也无以比拟。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尽了人间千年万年的飘泊零落;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出我们几多相思,几多惆怅?一部《红楼梦》岂是满纸荒唐言?个中深味至今难解。一部《共产党宣言》,联合起来的又何止是全世界的无产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作者越来越受到东西方社会的共同景仰。一阕《沁园春》啊,让世人读懂了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让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在中国如日中天。一张纸,可以托梦,可以记事,可以言情,可以抒怀,可诉,可吟,可歌,可泣。薄如斯、绵如斯的纸,却注入了人类所有的信息和密码,令我们无暇全部解读,令我们无力全部解码,永怀着的,便只有一颗敬畏之心。

纸质时代,最忆是书笺。一篇《答李翊书》气势遒劲,主旨鲜明,说尽道德文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理足气盛,劲悍廉厉,使人也“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而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年字不灭”又引起我们多少感怀?深闺思妇思念远方的游子,三年间只接到惟一的书札,虽然是长相思足以自慰,但久离别也是注定的运命。乱世的遭逢,是可以想象的。但,在这无边的乱世中,思妇幸得还有这一纸书笺长置袖中,来感受爱人的体温和心情。这是纸质时代给人的无比恩赐。这相思的独白可以脱离具体的语境,可以穿越辽远的时空,在千年后的今天,在万年后的明天,仍能让人们感受到游子和思妇温热的情怀。

信笺,确实给精神生活贫瘠时代的人们带来无垠的精神享受。“我们会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在收发室门口徘徊,像警觉的兔子一般时刻聆听着邮递员的脚步声。我一次次穿过黑暗的楼道,一日数次爬过几十级楼梯去开信箱……未等把信封从邮箱里拽出来,漆黑的楼道已是阳光灿烂。旋风一般卷上楼去,信封就像是翅膀,平步青云,千里万里飘飘欲仙。”——这是张抗抗抒写的书信时代的心情。

纸质时代的平常物件,今天寻求起来要颇费工夫了。据说安徽的澄心堂纸曾留下过南唐李后主的悲词与泪水,而宋代家国破碎之时,澄心堂纸却被弃置墙角,明代即已难觅,今世更无踪影。而如“文革”大破“四旧”,纸更是遭遇了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劫难。纸何罪之有啊!那些经劫难而幸存的书笺、日记、书画甚或便条,我们自要以文物视之了。

于是,当我们在板仓老屋发现杨开慧为她的润之写的充满情爱的日记,当我们看到鲁迅1936年7月17日写给瞿秋白妻子杨之华信的手稿,泛黄的纸张惹起的,是我们潮湿而温暖的心情。张兆和在1937年12月14日致沈从文的信中,深深痛悔婚前沈从文给她的信札,那些她以为是“我俩生活最有意义的记载,也是将来数百年后人家研究你最好的史料,多美丽、多精彩、多凄凉、多丰富的情感生活记录”毁于战争的炮火。所以,当我们在兆和的日记中读到沈从文幸存的情书,不禁要感谢兆和爱心的细腻和抄录的殷勤。

现在是E时代了。我们当然已熟悉并适应了这个时代的一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等等。但总有一些时候,会触发对纸质时代的怀念。比如,当电脑出现故障,只得手写稿子的时候,写了几行便写不下去,仿佛思绪也凝固了一般,非得靠机器来激活,这时候便知道了自己对电脑的过分依赖,而怀念起自己三万字硕士论文三天抄就的日子。比如,打开信笺给老师写信,字怎么也写不好,不禁想念起自己以前写就的一手工整楷书,这时候便知道浮躁的心已无法集中在字纸上,机器时代的惰性已让人无心于汉字的起承转合。比如,当不小心删除了一个文件而再已无法恢复,便想念起手书的好处来,手书纵然紊乱,却为日后的查询留下了依据。比如,当女儿从学校给我写来信,才想起上大学时父亲给我写来的几十封家书都已在我毕业时付之一炬,这抵万金的家书更到何处寻觅。比如,偶检旧物,发现满满一抽屉的贺年卡和友人信件,不禁想到,发个短信拜年自是方便,但一卡一信在手的满心欢喜,日后回味的心潮起伏,在这个拇指时代是再也找不到了。

这个闪电般迅捷的E时代,已经难得见到一个人写的字了,我们从一色打印出来的公文中,从出自同一字库的汉字中,看不到一个人的性情和个性,经多人多次删改过的文字也无法反映一个人的腹中诗书。已经难得见恋人用情书来表达爱恋了,今天的恋人们在享受到快捷便利的同时,却难以享受到他们父辈“置书怀袖中”的古典式浪漫了。已经难得关注邮递员的铃声了,邮递员送来的也大多是报纸、各种催款单和花花绿绿的传单海报,我们不会像从前那样怀着急切的心情去等待他们的到来,因为我们知道——今日无信。

张抗抗不无悲哀地说:“我们想要同另一个人私下说的话,莫非都已用电话和E-MAIL说完?书信时代结束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盼望什么?”我想,怀念归怀念,但也不必过于感伤的。只是,在为时代的进步喝彩时,请你千万留意复留意,不要再扔弃你正拥有的纸质珍品:家书,情书,友人来信,那个时代的种种票券。请你千万小心复小心,在按下DELETE键时,留下你最珍贵的东西,那些邮件、照片和短信,或者,花几分钟,打印一份纸质的文件吧。请你相信,它们会无限升值的,总有一天,当你从箱底翻出这些字纸,睹物思人之时,一个时代所有的优雅、含蓄和深醇都会扑面而来,你的爱人和亲人会跃然纸上,用你熟悉的声音亲切问道:亲爱的,你好吗?那一刻,心雨会化作纷飞的泪水,洒落在纸质时代这些素洁的花瓣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推销员的乔·吉拉德直到35岁还一事无成,穷困潦倒的他当了一名汽车推销员。在一次葬礼上,他照例向所有人发出了自己的名片。回到家里,他忽然灵光闪过,想起自己参加的几个葬礼,每次发出的名片数量居然惊人相似,都是250张左右。吉拉德由此得出结论: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生中真正有影响的交往人物大约是250人,所以,如果自己赢得了一个顾客的好评,就获得了250名潜在的客户。从此,他对每一名顾客都付出真诚和热情,汽车越卖越多。这就是著名的“超级二百五定律”。

我读了吉拉德的故事,没有从商业营销的角度去想得更多,那本是我未涉及也不感兴趣的领域。我想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真心的朋友到底有几个?

我不知道美国的葬礼是如何组织的,所以无法确定那250人该怎样归类。但迄今为止,我在国内参加的葬礼也不少。据我观察,人数一般在一两百人。这一两百人,有三分之一是单位组织来的,是方方面面的代表;有三分之一是自发来的同事等人;还有三分之一便是死者的家属和亲朋好友了。去除家属和亲戚,那么剩下的二三十个便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了。这几十个人能作等量齐观吗?非也,必定还有知己、稠友、好友之分的。而人的一生,假如能有三五知己,便是莫大的幸事了。

何谓知己?词典上说,便是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吕氏春秋》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知己便是钟子期这样能够从琴声中听音的人,便是能够从你的神情、眼睛、话语里洞悉你内心的人。此谓“相互了解”。知己,就是当你顺达时能保持君子之交,在你穷厄时能伸出援手的人,彼此之间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长远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此谓“情谊深切”。不要小觑词典上这一浅显朴素的解释,实践起来何其难也!相互了解要历时岁,非一朝一夕之功;情谊深切要经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茫茫人海,相逢的人千千万,大浪淘沙,披沙拣金,最后能在你身边听琴的复有几人?所以,宋人慨叹:“君今雅意在流水,谁是子期听此音!”

常常听人感叹人心不古,势利处处。当你有职有权有求于你时,“车如流水马如龙”,当你无官无位无求于你时,“门前冷落鞍马稀”。我却以为,只要明白知音难求,就会以通达之心观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莫忘了,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的诗是古诗呢!时空的隔阻使我们把古代社会想象成一个非常仁义、厚道的社会,正如一个慈眉善目、白发飘飘的老者,他银光闪闪的须髯可以掩盖住他年少时的放浪不羁一样,时光的魔镜使我们把古人的一切理想化了。其实,人情世态,自古及今,大抵相同。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之五《明月皎夜光》说:“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唐诗人张谓《题长安壁主人》诗云:“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势利何从今日始?不要不承认,人情世故、人的心态、同一个种族的文化性格,是在血脉中沿袭的。我以为,这世上的人,部分是势利的,多数彼此间是大大小小、多多少少、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利益关系,就像春天的花,秋天就凋零了,这很正常。而在编织利益和关系之网的过程中,许多人也必有苦恼、无奈甚至愤怨,我们何求有那么多人超尘脱俗来做你的知己?大限到来时,又何必非要250人来为你送行?

冯骥才在诠释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区别时说,美国人际关系是先拉开距离,然后选择,就像他们的菜,分开摆,由你选着吃;而中国是先混在一起,然后区别,就像我们的菜,切碎了拌在一起炒,还嫌粘不到一块儿,再勾上些芡粉。这番话里有真意啊!我不羡慕那种用芡粉硬粘在一起的酒肉朋友关系,宁愿寂寞地守一盘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在我自己,我欣赏民国海军名将萨镇冰的对联:“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但我不会对别人作这样的要求或是说奢望。

西蒙·波娃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假如我在15年或20年以后死去,离世的将只会是一个年迈的老妪了。这么一个八旬老人死去,我不会感到触动;我也不希望在她身上延续自我。当我寻思自己的末日时,我只为一件事情感到伤心,那就是我会引起可数的几个人的痛苦——对我来说,这几个人的欢乐是必不可少的。”当我们向这个世界挥手告别时,如果能有可数的几个人为我们感到悲伤,不就足够了吗?

鲁迅先生曾送给瞿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当瞿秋白被捕的消息登报后,鲁迅先生长久木然呆坐,低头不语。他知道,他将永远痛失今生的知己了。几个月后,他抱病将瞿秋白的译著编纂成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为这句百感交集的话,为这样简淡低回的知己情怀,向鲁迅先生致敬。

天赋我闲

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我要在家赋闲将近两年的时光。成天忙忙碌碌,紧张工作的弦一旦松下来,还确有些不习惯。人同此情,报载,一位老教师在退休的第一天,照样习惯性地夹起讲义奔向课堂,才发现自己的位置早已被年轻教师代替。我这赋闲,虽不是退休,却是较长时间的休息;我虽没有那位老教师那样的敬业精神,但还真怕自己无所事事。不过,没多久,我就体会到赋闲的种种好处来。

赋闲给予我的最先、最直接的益处,是终于可以过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了。上班,当然也是一种规律,但你钟情的许多事情是不得不被上班打断的,内心的规律常不得不让位于外在的规则。现在好了,我可以成天按自己内心的韵律去舞动了。女儿住校,妻子上班,留下我一人在家,便可以安安心心地读点书了。或躺于沙发,或正襟危坐于书桌,或站于书橱之侧,或斜倚床头,或寄身于阳台藤椅,经史子集任意翻阅,正书闲书尽收眼底,真正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般的惬意,上班族哪里会有?此时,古人所谓“虽南面王而不易”可略略体会。周国平说:“想到世上有这么多好书,我肯定来不及读完了,心中不禁悲哀。”我相信这是一个真心爱书的人真实的态度。即使是终年闲居,又哪里读得完即便是家中的这点书?我庆幸,天赋我闲,好让我多读几本书啊!

天气好的时候,我就会有非常简单的想法:出去走走,不用任何代步工具。有时从中山门步行到新街口的书店,有时去月牙湖,有时去附近的大学,有时去周围的超市。更多的时候就是在这座城市的街上随便走走,去感受季节交替的气息,去听热闹处的车声人声,去听寂静处微风拂地和花木喘息的声音,去欣赏一切的生命和诗意。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感言:我用10年的时间名满天下,赚了1000万,倘若重新给我选择的机会,我只用这10年去看看高山,听听流水,别的什么也不做。是啊,坐在市民广场的木椅上静观默思,常常觉得,其实生命的意义并不是那些外在的功名利禄,就是这样活着、走着并思考着吧。这时的美,在于万物静观皆自得,在于自己决定这一天的行程,在于无需用别人的头脑思考,无需俯首于既定的结论,无需摧眉折腰,无需察言观色,无需委曲求全。原来,天赋我闲,是为了让我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来实践先哲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同类推荐
  •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抒情短诗集。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野草——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野草——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流逝的纪念

    流逝的纪念

    才你纤纤的手,摘下舞曳的飞机,凝视着叶上凌晨的记忆,但绝不是仅仅因为哭泣,我捧起晨风轻拭你的眼睛,却无法抹去那两颗黎明时分的星星,你盈盈的执着推开了我的手,我稍稍犹疑,却摘到了一朵凝固在你腮畔的歌声……
热门推荐
  • 破西风

    破西风

    这是一条无人看清的道!这也是一条未知不明的道!这就是一条行走在脚下的道!一颗珠石引发的仇恨,一颗石珠成就天帝。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红颜,看我如何破西风…!
  • 金钗奇缘:红楼之吓你一跳

    金钗奇缘:红楼之吓你一跳

    他,现实社会中的小混混,地位正在蒸蒸日上之时,确被黑白无常糊里糊涂抓错认了哥们,飞入红楼。她,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原来的宿命确因天外飞客的到来而改变了命运!别样红楼别样情,看这个小混混是如何改变红楼,令红楼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的!
  • 校花的仙医高手

    校花的仙医高手

    惨遭女友背叛,却因祸得福,获仙家丹方兑换戒指,屌丝张扬华丽转身,成就一代仙医高手,从此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火辣护士等各路美女接踵而来……
  • Rhymes a la Mode

    Rhymes a la Mo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浴血雁城之特战分队

    浴血雁城之特战分队

    一九四四年,日寇发动卜号作战,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拯救被美军打的节节败退的东南亚日军。一日之内,长沙沦陷,如衡阳不保,国军整个战线有奔溃的危险,蒋介石命令陆军第十军死守衡阳,以确保最高统帅部有重新调整部署的时间。一场血战即将拉开帷幕······
  • 踏血归痕

    踏血归痕

    她此生见过两个能将白衣穿得出尘的男子,一个是师父,另一个是寒碎穹。师父眉眼冷清,上位神的压迫感让人不敢靠近。寒碎穹慵懒的魔瞳里却尽含温柔情意。“阿痕,你的前世我并不相识,只知你今世是我歌空尽的弟子。”一向波澜不惊的师父何时起语气竟有了起伏?“丫头,你道……所有人都要为你倾倒么?”一向温润如玉的寒碎穹何时起开始对她刻薄相向?当漫天白梅渐渐被血色覆盖,是谁的执念在作祟?三界爱恨,两世情仇,一念执着。***************大家忽略这很正式的书名吧,这是一本披了仙侠外壳的古代言情,对这类文感兴趣的亲请驻足~~~~
  • 武道正宗

    武道正宗

    江湖只有三种方法:对的方法,错的方法,我的方法!江湖上只有三种人:死人,活人,我的人!《武道正宗》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武侠征程。欢迎大家加入讨论群:297712982
  • 降凡之路

    降凡之路

    一念,乾坤变。世界,在荒芜,在毁灭..听,命运轮转之间,是谁在笑,谁在哭?众生,用鲜血向‘命’乞讨了千年,只为埋藏自己。他们徘徊在绝望的深渊,他们忘了,他们不是仙,他们是凡,被降罪的。。。凡!!!!!
  • 天涯...more

    天涯...more

    本文讲述北宋初年,孤儿韩涯流落江湖,在艰辛的江湖摸爬滚打,结识各色人物,由稚嫩小童逐渐成长为一代武林奇侠的故事。身世谜团的背后,不但藏有江湖三大宗门的起源,武林与朝堂的勾结,更有后周皇族和大宋皇帝政权更迭的惊天秘密,血雨腥风,尔虞我诈。一场更大的阴谋又在慢慢向他逼近,畏惧退缩的下场只有死亡。今已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唯有以血还血,以杀止杀!十年江湖路,万丈烦恼丝!今前事皆休,我自快意仗剑,踏遍天涯!
  • 驭龙志

    驭龙志

    一个酝酿千年的阴谋,一场惊世骇俗的浩劫。当夜幕笼罩圣龙大地,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手握龙尘古钟,斗魔龙,破苍穹,拯救世人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