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5500000025

第25章 对两性的诗性解读(1)

——读《男人传》、《女人传》

走进人类文明的殿堂,从哲学、文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描写、剖析男女两性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不乏影响巨大的名著。然而,像海男《男人传》、《女人传》这样的著作,虽然我们现在仍不敢妄言它们的价值,但它们却以自己的另类而让人刮目相看,击节称奇。你可曾看见不以哪个人的名字为题而为男人和女人这样抽象地作传的?这样的传记,除了诗性流淌,又能如何作?而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传记,诗性又如何把握?就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困难的选题,海男却轻熟地驾驭了,足见她对两性观察思考之深刻,对汉语言文字、文体本质极端性把握之神妙。

这两本书的文体都是小说,但运用的却是散文化的手法,更像是散文诗。小说和散文这两种文体,虽然它们从本源上是同一种文体——都是散文,都是以叙述为主,但在文学发展长河的演变中,它们分离的轨迹早已相当清晰。因为是写抽象的男人和女人,所以,不可能有具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只能是突出男人和女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构成了这两部小说的诗性。但仅仅靠诗性,或许会流于空泛,所以,海男又设计了一个个的情境,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情境去回忆与自己、与朋友有关的种种故事,于是,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男人女人就从这些诗性的文学中立起来了。换言之,这些抽象的带着共性的男人女人,通过这些情境,而具有了个体性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叙述方式转换,海男完成了小说和散文两种文体的深层交融,也达成了她笔下“男人”、“女人”和读着这本书的每一个男人和女人的交叉重叠。

男人和女人当然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海男无可避免地写到了两性身体的发育、性意识的萌芽、性喷发的激情,等等,但她更多地还是写两性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些有关性的文字,也多半是为抒写精神的人所用的。男人的精神特点是什么?《男人传》的副标题“一个男人的冒险史”已然告诉了我们。海男与她的插图画家西里对话时说:“男人从一开始就在冒险。刚下地时,就与女孩完全不同,他们的脚便要挣扎着去踢开一些东西,以排除障碍,而女孩的手伸出去,能摸的是空气、流水这样一些柔软的东西,所以她的精神从不想去破坏世界,总会柔柔的。男孩从会使用手、脚和小小欲望时,就想去破坏世界。而我想写这部《男人传》是写他的时时刻刻都要去冒险,冒险……冒险,使男人经历着风暴、相互的角逐,因而,男人的躯体挂满了绷带,他们需要的是痛、无穷无尽的疼痛,只有疼痛才能让男人不断地出发、角逐世界。”

这部分为七卷的《男人传》,是按年龄来叙述男人冒险和角逐的一生的,10岁至20岁是跑的年代,20岁至30岁是追逐的年代,30岁至40岁是在角逐中前进的年代,40岁至50岁是炫耀的年代,50岁至60岁是继续游戏的年代,60岁至70岁是回到出发地的年代,70岁至80岁是坐在椅上回忆的年代。我以为,从解构男人的冒险精神出发,这样的划分近于实际。因为,男人的力量是随着年龄而衰退的,男人的冒险精神也是随着年龄而减退的,社会的种种框束也不容许男人在过了某一个年龄后还有攀援上升的可能。在第三卷中,16个小节的标题都是以“路上的”开始的,这就提示了男人冒险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总是希望在路上,正如海男说的,30岁至40岁这个阶段是男人们为自己,为世界贡献出自己,让一个人的灵魂像白鸽一样在蓝天翱翔的时期。男人(他的精神)离开了婚床,独自来到了路上,遥想着前方一片蓝色的新鲜风景;男人渴望与一个女人在荒野相见,让自己感觉到是一个能占据她的浑身闪光的骑士;男人隐身在路上的旅馆里,积蓄着继续冒险的勇气;男人在路上的酒馆里,与陌生的男人畅饮着美酒,在浓烈的酒精中把握住了自己历史性的场面,为自己疗伤;男人在路上的黄昏,在看见一座旅馆的降临之前给情人打电话,在电话中编织着一个男人还没有走到尽头的动人心弦的神话;男人与路上的男人结成朋友,交换着勇气和男人的秘密;男人走进路上的赌城,哪怕是品尝赌徒的失败,因为他以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必须做过真正的赌徒;男人走进路上的舞池寻找舞伴,上帝用这样的天堂引诱他在它的旋律中消磨时间;男人在路上出售谎言,因为他正经历着冒险的、无法确定未来的生活,出售美丽的谎言时才会接近现实;路上的爱情像美妙的即兴演奏,它温柔的力量带来一种悲剧性的魔圈;冒险的男人还要与路上的各种魔鬼包括内心的魔鬼打交道,以积累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这些情境,并非是我们每个男人都会经历到的,但它们会引发我们内心一个个与己或与熟悉的人相关的故事,或仅仅是耳闻的故事,从而成为一章章有情节甚至细节的动人小说。这个“在路上”的男人便既有诗性,又有血有肉了。

不止于此的,我抽取这一章节只是为了阐明主旨的需要。30岁前为一个少女心跳的男人,拎上箱子出发、寻找着人生无数可能性的男人,用香烟来滋生热情和场景的男人;40岁后面对敌人布下的圈套钻进社会笼子的男人,生活在别人送他的谣传和毒箭中的男人,被爱的女人拒绝在门外的男人;50岁后身体四面爱敌、再也无法在球场穿巡的男人,送朋友去另一个世界的感伤的男人,以砸东西为标志开始了更年期的男人;60岁后心不在焉听别人说话、思想已穿越到从前的男人,必须戴假牙套的男人,吃力地攀援着城堡的台阶、艳羡地看着一群年轻的男女大学生互相追逐的男人;70岁后和孩子做游戏倒在草地上的男人,拄着拐杖步入城门无人相伴的男人,肉体无法接近速度、缓慢得几乎接近零的男人……这一切场景,都会因为我们内心的体验、联想,而成为蒙太奇般的画面,海男诗性的文字则会在音乐中浮起为梦境般的旁白。

感性和理性融合得如此无间的海男在划分女人的人生阶段时,则完全用了与男人按年龄划分的不同方法,她居然用了颜色,这是多么符合女人感性的精神世界啊!在海男眼中,女人10岁至18岁是粉色,那是身体发育时的惊悸,那是与邻居家男孩见面时羞涩的突然降临,那是第一次和男孩拉手时皮肤和心灵的震荡。粉色,就是成长与初恋的快乐吧?18岁至30岁是蓝色,那是第一次被男人抚摸时畏惧又心跳的感觉,那是进入婚姻城堡时心的沉醉,那是发现身体里有了一颗种子后的喜悦。蓝色,就是爱情与婚姻的味道吧?30岁至40岁是红色的,那是被从一个圈子里抛掷出来后的孤独,那是逃离婚姻城堡重新出发的躁动,那是旅行中品尝着美酒的灼热和迷乱。红色,就是驿动与挣扎的滋味吧?40岁至50岁是紫色的,那是对亲人朋友相继离去的忍受,那是一个昨天还赞美过她的男人离去的苦痛,那是她开始不情愿地换上端庄肃穆黑套装的悲哀。紫色,就是忍耐与失落的情愫吧?50岁至60岁是黑色的,那是在集体聚会中她作为旁听者引发的遥远缅想,那是她咀嚼半个多世纪的回忆无法忍受的空寂,那是穿着粉色睡衣的姑娘映在镜子里的背影对她不再年轻的提醒。黑色,就是孤寂与衰竭的感伤吧?60岁至80岁是白色的,那是对她人生从第一次选择开始的重新虚构,那是对自己已经衰老牙齿只能咬动最松软土豆的厌恶,那是她幻想穿上红上衣与红鞋子、展开骨瘦如柴的翅膀去会见一个男人的最后的激情。白色,就是空落与灭亡的的宁静吧?女人这富含色彩的一生,那些肉体的诸多隐秘,那些心灵通道的富饶宝藏,就这样被海男肢解着;而女人的精神世界,又在海男诗性的语言中得以重构。

这两本著作,说到底,都是诠释男人和女人精神世界的。作为男人精神世界主要特征的“在路上”意味着什么?我想,就是《女人传》中说的“男人们都喜欢竞技”,他们永远不甘于静止,他们要出发,要奋斗,要冒险,要寻找生活和事业新的激情,直到身体和社会都不允许他们上路为止。他们永远担负着一种组成元素复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该如何用一个相对应的词来概括女人的精神世界呢?我想,“在心里”或可涵括。正如《女人传》中说的那样:“女人,她对自己说道:只是因为她是一个敏感的尤物才会加入舞蹈队的摇摆和节拍之中,在那胆怯又敏感的脚步声中她才会受到宠爱,她才会扭转悲剧的生活进入一个又一个异想天开的转折点中。”女人永远是重心理感觉的尤物,对爱,对性,对自己的身体,对男人,对时装,对音乐,对舞蹈,对口红,对玫瑰,对谎言,对谣言,对残阳,对时间……,她们永远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而不是像男人那样纠缠于逻辑的是非。她们是靠心的敏感来应对生活的变化,积累娴熟的技巧,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女人传》的副标题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女人的成长,最终是心灵的成长。

探究两性的精神世界,无非是为了使男人女人相互更加了解,更臻和谐。海男作为女性,她深深了解女性;作为两性的另一半,她以感知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能更清醒地认知男性,这就使她可以用洞透的眼光揭示两性彼此的需要、两性的共同点和差异。差异自不必赘言了。值得注意的是,海男对男人和女人30岁至40岁的岁月,几乎给出了共同的生活和心理情境。出发、旅馆、陌生的男人和女人,美酒,黄昏和夜晚,谎言,这些男人女人盛年时都会出现的情境在海男笔下叠现,无非是告诉我们,在男人女人的生命岁月里,都会有一段时间对婚姻产生审美疲劳,都会有拎着箱子重新出发、寻找新的生活风景的冲动。这对生活在躁动时代的男人女人们,不啻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相互关爱,相互体察,平稳度过这段充满危情玫瑰的时期。

海男在和西里对话时说,因为男人永远在路上,所以他们要抛弃女人、背叛女人、折磨女人、给女人圈套、诱惑女人,但她最后一句话却是:“因为他在路上,期待着我们的抚摸。”这是在告诉女性,男人究竟需要什么。而我们也要告诉男人,因为女人永远“在心里”,所以,请你不要总是用太过逻辑和理性的眼光去看女人,无妨诗性一点、艺术一点。知道女人需要什么吗?她期待着你的倾听、欣赏与包容,你永远深情的注视,永远伸出的一双温暖有力的手。有人说,将海男的文字打破分行,便是优美的长诗;那么,我相信,将海男的文字融入到男人女人的生活中,也必能化成两性和谐、两情相悦的诗行。

(海男著《男人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女人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版)

一棵树和一条船的关系

——读《百年婚恋》

(一)

从前,河岸上有一颗树,她很爱停泊在岸边的那条船。夏日,树会用自己的绿荫浓浓地遮住船,给他清凉;秋日,树会把自己的果实落在船上,让他解渴。在树看来,船也是爱她的,依赖她的吧?每当船随着水波轻轻荡漾,在树看来,那就是船向她轻轻招手。

忽然有一天,船决定要去远行,他毕竟是条船啊,不能就这样一辈子停留在这里。他甚至没有朝树挥挥手,就驶离了河岸,驶向了远方。树就在那里望啊望,等着船疲倦靠港的一天,一直把自己望成了一株枯木。

(二)

鲁迅是船,朱安是树。

1906年的一天,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收到了母亲为他定亲的信,女方朱安是叔祖母蓝太太的同族。鲁迅不情愿,但母亲的回信异常坚决。两个月后,鲁迅收到一封来自家乡的电报,说母亲病了,让他速归。他回家了,迎接他的却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粉刷一新的房子,热闹欢笑的人群,母亲精心策划的婚礼就这样如期举行。脸型狭长、颧骨突出、一双小脚的朱安,就这样成了鲁迅的新娘。

第一晚,鲁迅独坐半夜,泪水长流;第二晚,鲁迅一直在母亲的房中看书;第三晚,鲁迅干脆就住在了母亲的房中。第四天,鲁迅就踏上了返日的归程,理由是功课不能耽误。

三年后的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任教于杭州一所师范学校,后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他住在学校,偶尔周六回家,也不和朱安接触。1911年5月,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开始了他的独居岁月。1919年11月,鲁迅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一处的院子,把家人接来同住,但朱安是和母亲同住一院。1923年夏,鲁迅因同二弟周作人反目,决定搬至砖塔胡同61号。住在这里的这段时光,他依然同朱安分居。鲁迅也试图和朱安沟通,但他们思想和精神的距离,使谈话几乎无法进行。鲁迅不再说什么了。

1925年3月,鲁迅收到了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从此开始了他新的感情生活。1926年8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这时,朱安嫁到周家已整整20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朱安像守活寡一样活着,期盼丈夫有一天能回心转意,孰料,盼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她对鲁迅和许广平并无怨恨,她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没有争吵。但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女人,她的内心无疑是十分痛苦的。有一天,她生气地对鲁迅的母亲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鲁迅带着一个孩子回来了。她怎能对这样的事毫无芥蒂?但她依然尽心地照顾着周老太太,她就用这种方式固守着一个女人的贞节。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朱安在住处为鲁迅设置了灵位,供上文房用具和丈夫生前喜欢的烟卷。1943年鲁迅的母亲去世后,许广平虽然也给朱安寄生活费,但在物价飞涨的社会,朱安的生活依然过得十分拮据。但她有自己的骨气,当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捐款时,她都谢绝了。

1947年6月29日,朱安孤独地走了,她希望能葬在大先生的旁边。但她最后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了。

(三)

胡适是船,曹诚英是树。

1917年寒假,胡适从北京大学回家,举办他与江冬秀的文明婚礼。胡适无意间瞥见新娘身边的女傧相中,有一双眼睛老盯着自己,当胡适看她时,她红着脸嫣然一笑。算起来,她还是胡适的表妹,她叫曹诚英。她也早已由父母包办了婚姻。她久仰胡适大名,一见倾心,而胡适也为她的优雅气质怦然心动。表面上,两个人见面装得若无其事,但心里都掀起着情爱的波澜。胡适叫她“表妹”,而曹诚英则叫他“縻哥哥”——一般人不能轻易叫的称呼。

1923年夏天,胡适到杭州疗养,与正在那里读书的曹诚英相聚。此时,她的丈夫因她3年未生育已秉承母意续了小,心境凄凉。胡适的出现,不啻是疗伤的良药。频繁的接触,使两人的情爱之火终于熊熊燃烧。他们携手同游在西子湖畔,同登西山共读月色。两人在南高峰烟霞洞边同居了,曹诚英还怀上了胡适的孩子。

同类推荐
  •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解读和评论。全书以西方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为工具,以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研究和阐释诗歌中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侧重于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领域极重要的诗人及作品。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

    《来历不明的生活》是作者韦白所著的诗集。诗歌的内容写的很真实,很有冲击力。让我们感慨万分。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热门推荐
  • 萌妻来袭

    萌妻来袭

    “结婚?””对“”好吧。“草草的几句话,就把两个人的命运从此纠缠在了一起。
  • 师傅,你家萌徒掉了

    师傅,你家萌徒掉了

    “师傅?师傅?呵呵呵,师傅不在,大家快出来吧!”某个小女娃鬼鬼祟祟地张望了一阵,没有看见自家师傅时,松了一口气,招呼着自己身后的小伙伴们出来。“云川,干嘛呢?”某师傅突然出现在小女娃面前。“我什么也没干!”小女娃条件反射地举起了手。“傻徒弟……”玉凡无奈地摸了摸徒弟的头,目光落到她身后,瞬间无语“徒弟你带这么多......回来干什么?”“让师傅给我做好吃的烧鸡…”千云川抓了抓头。“…”可是这是鸡吗?分明就是一群凤凰啊!
  •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

    《原来这里下过一场雨》那些最难过的日子当悲伤遇见温暖
  • 冷妃降临:天才元素师

    冷妃降临:天才元素师

    她失去了她的妈妈,她就要让他们百倍偿还!累了,想去找妈妈了,结果却穿越了?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没想到这个身子的主人却遭百般凌辱,不行!现在这个身子是我的!谁敢欺负她!?说她是废材?她就要做最强,让他们看看,我冷烟落不是好欺负的!但是,哪出来的鬼王爷?一直粘着她?”你是我媳妇!“”不是!你给我滚开!“
  • 探究式科普丛书-动物中的少数民族:珍稀动物

    探究式科普丛书-动物中的少数民族:珍稀动物

    本书从珍稀动物的基本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珍稀动物种类、分布、特征以及在动物界的作用和地位,重点强调了珍稀动物的保护和此类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关系等。
  • 终极之十二个时空总盟主

    终极之十二个时空总盟主

    简单介绍终极系列里其实一共有十二个时空每个时空都有一个盟主和护卫队比如铁时空,盟主灸舞护卫队东西南北城卫。时空有一个总盟主是时空的老大她的师傅是四大长老
  • 失去才懂

    失去才懂

    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个他(她),但由于自卑,懦弱,不够勇敢,犹豫着...错失了。所以,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说不定明天就没勇气了,而且没人会永远在原地等你...
  • 穿越到柯南世界的爱恋

    穿越到柯南世界的爱恋

    工藤凉子和工藤梦子穿越前叫夏凌溪,夏岚潇。死后好巧不巧地穿越成了工藤新一的妹妹,这两人的命运会如何,她们是会留在柯南世界还是选择穿越回去?(嗯,这真是一个值得柠汐思考的问题啊!)
  • 成都打工记

    成都打工记

    这本打工记以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段亲身打工经历为蓝本。书中介绍了我求职过程的艰难困苦,还介绍了我打工生涯的酸甜苦辣。我在成都的打工时间虽然不长,但思虑却很多,问题涉及面很广。而在我写这本书时,又有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我在成都打工的心得是,求职要放低心态,打工要积极向上。故事真实可信,经历坎坷曲折。要说书中的内容,那可真是一言难尽啊!
  • 兽,我要你负责

    兽,我要你负责

    我最伟大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做某人的好太太兼好情人,为了目标不停地努力着,可是即将实现时忽然发现,我......移情别恋了。这个长着好看酒窝的大男生,美女当前竟然拒绝,亏我还在他打架时拿着钢筋救他。什么嘛?既然吻了人家,怎么可以不承认!该死的兽,我要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