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6200000024

第24章 四大绝招,博士骗到联合国(1)

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一个被开除的北大博士开创了中国人诈骗案例的先河。他不但骗遍中国的大江南北,骗了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而且真的骗到了联合国,从联合国骗取了正式任命的“联合国专家”身份。2007年11月15日,让北京大学蒙羞的“北大博士”喻晓最终把自己骗进了监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喻晓作出的一审宣判,按照《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似乎更好玩:如果给喻晓的服刑时间加个期限的话,那就是无期。

忽悠联合国、忽悠政府、忽悠企业、忽悠专家,这位北大博士的忽悠功夫可谓匪夷所思。喻晓的骗术之高在于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一句话是真话、哪一句话是假话,因为他从来就把假话当真话。用《红楼梦》里的一句经典话语形容他可能是最准确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忽悠联合国,获得“联合国专家”身份

在网络上输入“喻晓”两个字,很快会跳出数万个词条,但最经典的还是喻晓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的身份出席各种会议的报道。另外,在中国喻姓名人的杰出代表人物中,喻晓排在“层次比较高、影响比较大的名人”第四名,名列很多省长、省委书记之前。在这份喻姓名人的介绍中,喻晓的介绍是这样的: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北美经济发展研究院院士,曾任国务院经济资源学术研究委员会地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改革与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

显然,“中央办公厅局长”是一个令人不可小觑的身份。而在喻晓公开的简历上,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这份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喻晓简历”原文是这样的:

喻晓,男,1958年生人,汉族,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经济学教授、北美经济发展研究院院士。国家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清华大学,攻读高能物理专业和工程力学专业,先后获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冶金厅办公厅技术处工作。任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技术员、工程师、科长、处长职务。198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处处长、研究员。1993年任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4年经国家统考公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任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被聘为北美经济发展研究院院士。1996年之后任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1999年后任国务院经济资源学术研究委员会地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改革与发展理事会理事长。现任中央办公厅局长。近几年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研究和讨论,参加中央重大文件起草工作,参加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数十项。获得各种国家奖励几十项。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奖。出版著作26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300多篇。特别是主持国家重点研究项目“邯钢经验研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多次给予重要批示,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第六届高级顾问。

而向社会公开的“喻晓博士主要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的3条内容,更是不能不令人佩服。他所研究的方向是:国民经济发展理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增长理论;政治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研究、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理论、西部大开发、经济特区发展和农业化问题;国际经济与政治、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经济理论、国际竞争与合作理论。

看完这些内容,如果事先不知道喻晓是个骗子,一定会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吴敬琏这样的著名经济学家,跟喻晓相比也似乎有些相形见绌。但是,谁能够想到这个身边簇拥着大批货真价实的专家的“中央办公厅局长”是个冒牌的骗子呢。

实际上,喻晓的简历中,除了“男,1958年生人,汉族”是真的之外,其他内容几乎全部是编造和臆想出来的,倒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是经过联合国正式批准的。但是,这个“合法”身份也是喻晓冒充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的身份骗来的。

一般而言,骗子假冒身份都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地点,几乎没有人敢公开宣扬自己的假身份,因为这样很容易露馅。但这位“喻局长”却不一样,竟然大张旗鼓地公开宣扬自己的假身份,其胆量之大是一般骗子所不具备的。喻晓的真正名字并不叫喻晓,而叫“喻修廷”,1958年9月13日出生于河南省淮阳县。后来他改名喻晓,是希望自己能够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包括他后来假冒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外出行骗,都不介意当地媒体公开宣扬他假冒的身份,堂而皇之地以假身份出现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上,甚至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而且他的名字赫然排在显要的位置上,甚至排在一些前任部委领导前面。

喻晓显然是把自己当作真的正厅级“局长”了。他给自己安上这个头衔,首先骗的竟然是联合国。

2002年底,喻晓自称是“中办调研局局长”、“北京大学教授”,向联合国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递交了简历,简历上写有“中办局长”的字样,喻晓请求成为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当时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有一个指导思想,想聘任一些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司局级干部担任委员,有政府高官的参与,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的有关领导考虑到喻晓的“中办调研局长”的特殊身份,经研究同意吸收喻晓成为专家委员,并报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经过批准后,发给了喻晓一个聘书。至此,喻晓成为“联合国专家”。

成为专家委员在经济上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喻晓看到的是另外一种“经济效益”:如果拿着联合国颁发的聘书到各省市,不但能够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规格接待,而且对招商引资或者从事其他活动都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况且加入这个组织之后,喻晓不用自己出面,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本身就受到各地的热情邀请,他只需要以“专家”的身份去参加会议和考察就可以接触一些高层领导,如果再以“中办局长”的身份出面,接待规格差不多可以用“众星捧月”来形容了。有了这些“特殊身份”,想诈骗点钱财就易如反掌了。

2003年4月,喻晓刚刚被批准成为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不久,就随团去了四川省某市。在报名时,喻晓以“中办局长”的身份报给了当地。

忽悠政府,县委礼堂做时政报告

实际上,在喻晓成为“联合国专家”之前,曾是一个罪犯。2000年12月12日,喻晓因犯诬告陷害罪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其恶劣手段比起他的诈骗而言,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1998年喻晓考取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但是,他的精力似乎并没有放在学业上,而是放在投机钻营和想方设法害人上。

先是投机钻营狐假虎威。喻晓考入北京大学之后,很快发现北京大学有很多社团组织性质的团体,这些团体都是松散性的虚设团体,很多社团只要是北京大学的师生都可以加入,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喻晓一到北京大学就瞄准了一个叫做“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社团,于是他找到了研究中心主任杨先生。喻晓对杨先生谎称,他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读博士后,想参加到中心来,杨先生表示可以加入进行学术讨论和研究。但是,让杨先生始料不及的是,后来他突然听到有人反映喻晓成了北大区域中心主任。杨先生开始还不相信,但在网站上搜索时,杨先生竟然看到喻晓打着北大区域中心主任的旗号进行一些社会活动,杨先生当即就警告了喻晓。经过喻晓这么一折腾,这个“北大区域中心”在1999年就取消了。但是,几年之后,国务院办公厅经找到杨先生了解喻晓的情况时,出具了盖有“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字样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学术部”字样的印章。作为中心主任的杨先生当即告诉相关人员,中心没有成立过学术部,这些章均是假章,都是伪造的。当然,北大区域中心更没有喻晓所宣称的对外学术交流的研究项目,更没有委派喻晓参加社会及企业的调研工作。

假冒领导还不算什么,更让北大师生们大跌眼镜的是喻晓的另一种卑劣手段。喻晓入学后不久,因为与一位比他小十多岁的张先生产生矛盾,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间,喻晓虚构了一位“被害人”,并以“被害人”的名义写信给国家和公安机关领导人,诬告张先生有强奸、杀人、诈骗、虚开增值税发票等犯罪行为。即使这样喻晓还不过瘾,他反过来以张先生的口气多次写信给公安机关有关人员和记者,一方面承认“自己”犯有多种罪行,希望得到宽大处理,另一方面恐吓、敲诈勒索对方,并把张先生的地址及电话告知写信对象,以便引起司法机关的重视。

喻晓的这些卑劣手段确实起了“作用”。由于喻晓的诬告陷害,致使1998年10月到2000年4月,公安机关对张先生进行了多次调查,干扰了张先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直到2000年4月29日,喻晓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才真相大白。而此时,喻晓的博士学业尚未完成。

由于喻晓的行为已构成诬告陷害罪,检察机关提请法院依法惩处。但在法庭上,喻晓认罪态度却出奇的好,他委屈地表示自己“只是出于为他人‘出气’的动机实施了‘举报’行为”,而且自己是个在读的博士生,有能力为社会多作贡献,请求法院给自己一条改过自新的道路。喻晓一番捶胸顿足涕泪交流的忏悔举动打动了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和法官,检方在起诉时也建议法院对其从轻处罚。法院考虑到喻晓的诬告陷害行为虽然给张先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尚未造成实质性的严重后果,加上喻晓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量刑时酌情从轻进行了处罚,最终仅仅以诬告陷害罪判处喻晓有期徒刑8个月。

就在喻晓被法院判刑之后,北京大学依据有关规定,于2000年12月给予喻晓开除学籍的处分,所以喻晓并没有拿到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此后喻晓与北京大学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从看守所里走出来并被开除学籍的喻晓,不但转眼间变成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局长”,而且还堂而皇之地成为“北京大学教授”,而且变成了“联合国专家”。

喻晓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委员,就是因为“中办局长”的特殊身份。喻晓自2003年开始被聘为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后,格外受到重视,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组织活动时也优先邀请喻晓参加。仅仅2003年,喻晓就参加了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组织的3次活动。

2003年4月,联合国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准备对四川省某市某区的绿色产业示范区进行考核验收。在验收专家的名单里,有喻晓的名字,并注有职务为“中办调研局局长”。考虑到喻晓的“特殊身份”,当地接待人员不敢怠慢,立即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更不敢怠慢,有关领导亲自去机场迎接。在欢迎会上,“中办调研局局长喻晓”是所有专家中级别最高的领导,自然受到众星捧月的接待,被安排在主宾的位置上就座。

因为喻晓的身份是“中办调研局局长,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在考察过程中,当地领导“请示”喻晓:因为喻晓的身份规格高,要不要向市委和省委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有相应规格的陪同。这一次轮到喻晓害怕了,一旦省委和市委有关领导前来发现自己是个冒牌货,就等于自投罗网。但喻晓是经过“大场面”的人,他温和地说:“我这次考察的主要身份是专家委员,作为领导干部,还是低调一点好,多做点工作,少给基层添麻烦,你们省委市委的领导也都很忙嘛,我看你们就不要上报了。”

领导作了“指示”,下面只好照办。喻晓此举更是得到当地领导的佩服,但是对喻晓的接待工作,依然是按“局长”的身份接待的。由于喻晓的参加,当地对专家团的接待规格也提高了,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的领导都陪同参加了考察,当地媒体也作了报道。

这次考察结束后,考察团一行人员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某县。得知专家团其中一位是“中办调研局局长”,县委书记和县长匆忙出面,按照最高规格接待了喻晓。这时候的喻晓已经习惯了前呼后拥的感觉,在酒桌上夸夸其谈纵论时政,让县委领导佩服得五体投地。推杯换盏之际,县委书记趁着酒劲儿邀请喻晓给县委干部做一场报告。被吹捧得忘乎所以的喻晓当即答应下来。

第二天,县委干部全部集中在县委大礼堂,听取了“中办调研局局长”喻晓的长篇报告。喻晓这次报告的题目竟然是《关于十六大十大关系的报告》。对于这次报告,不但当地媒体作了报道,县委办公室还专门发了通报,并转发了喻晓在会上所作的报告。

后来喻晓离开四川后,这个县的县长觉得喻晓的讲话水平跟“中办调研局局长”的身份有点差距,专门托朋友打听喻晓的情况,朋友的回话是中办并没有喻晓这个人。这位县长尽管知道自己受骗,但却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由于这次在四川省的“精彩演出”,喻晓给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同为委员的某公司法人王女士在这次活动中同喻晓相识。2003年9月,王女士所在的公司与浙江某县合作,举办了一场经济发展论坛活动。在这次论坛邀请的4位专家中,规格最高的依然是“中办调研局局长”喻晓,只不过这次喻晓从“北大博士”变成了“留美博士”,外加一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头衔。当然,喻晓这次还带了一个令人深信不疑的道具:他自己印制的印有“中办调研局”的信签。

同样在浙江,喻晓还以“国务院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的身份参加了某著名城市组织的“名牌战略论坛”。喻晓在论坛期间还有过一次讲演,获得一些劳务费用。

实际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内设有调研室,但却没有调研局这个单位,也不可能存在抬头为“中办调研局”的信笺纸。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未成立过“地区经济研究中心”或类似机构。

忽悠企业,骗财捎带骗个官

同类推荐
  •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

    《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分为一路的爱、最美天使、美丽城市、锋利的刀口、唢呐声声、旧时碎片六辑,主要收录了一块玻璃值多少钱、光头美丽、受伤的白鹭、黄老师、董平柏老师等作品。《一块玻璃值多少钱》是作者的第四本小小说集,收录了作者最新的小小说作品和作者创作以来的最经典小小说篇目。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 汪崇义饮茶诗词选

    汪崇义饮茶诗词选

    茶诗已是中华诗歌中的一朵奇葩。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之茶诗千百年来世人诵之仍觉荡气回肠、还雅脱俗。饮茶吟诗兼习书道、乐经,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崇义的饮茶诗以德宁的书法挥就,也许正是要表达这样的精神境界和高雅情趣。
  •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普希金抒情短诗集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的抒情短诗集。
  • 文学的故事

    文学的故事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热门推荐
  • 穿越夏至

    穿越夏至

    一朝身死夏至穿越到古代病逝的10岁小姑娘李夏至身上,上无父母,下有弟妹。一座房、一两银、一亩三分地,从此夏至开始了自己的古代村姑之旅。种田、种地、上山摘蘑菇、下水捉鱼儿,摘草药、做香皂,穷尽前生所能让生活变得美好。这里是田园小事,是家长里短。
  • 校花的摸金校尉

    校花的摸金校尉

    自从老头子去世后,我为了生活,下山谋差事,刚开始跟人抬棺材,几个月也能赚一个大洋,可是有一次有个人从棺材中爬了出来,从此我走上了摸金这条路!
  • 我的穿越我做主

    我的穿越我做主

    既然不幸丧命之后能够穿越来到古代,身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够不好好利用身上所学一展长才?古代的美男,还有古代的金银珠宝,等着我吧,我来了!看我如何在穿越人生之中凤舞盛世,成为拥有财色双收的小富婆吧,哇哈哈……        
  • 黑道毒狼

    黑道毒狼

    我若为王,必将踏碎千山万水,血染苍穹。犯我兄弟者,虽远必诛,辱没道义者,虽强必斩。他们,是一群,行走在生死边缘的,未亡人!
  • 命运之核之天下

    命运之核之天下

    他、从出生就注定不凡;他、从弱小到巨擘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是怎样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又是什么让他难以抉择?我-----就是我自己的天下······
  • 唯冥为皇

    唯冥为皇

    在易炎大陆上,武学修为处于颠峰方可被人们称为王,剑王、冥王、魔王、妖王、坤王、溪王,六位至尊各个造诣非凡,且看沦落为乞丐的他,如何一步一步走上颠峰,超越王而终称冥皇,唯有冥称为皇……
  • 遇见你不是邂逅

    遇见你不是邂逅

    一名感谢的白羊座女人和她的爱情,时间可以倒叙到六年前。走过三个男人最后她注定的情劫在那里?
  • 一眼万年,你是我的

    一眼万年,你是我的

    五岁那年水舞的双亲相继离世,水舞被季家收养!同年十二岁的轩辕七夜,被立为轩辕家族的正式接班人。十五年后,一场意外让水舞和轩辕七夜两个毫无交集的人,就那样的相遇了,只是那么回眸一看,四目相对,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一向对女人不屑一顾的轩辕七夜,从那一刻便发誓要将这个仅是一面之缘的女孩,占为己有!然而一切却不是那么顺利,想在一起,对于天之骄子的轩辕七夜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却不知道,想要相守一生,会有那么多的磨难......
  • 蛇王相公,生个蛋

    蛇王相公,生个蛋

    只不过是穿越的时候不小心拉了这条蛇当一下垫背,还不小心地赏了它的眼睛一拳,它用得着这么怀恨在心日夜追杀她么?还好有个神秘的帅哥给她提供庇护,只是:唉!你这帅锅真是可惜了,一个那么大的胎记在美得这么摄人心魂的眼睛上,老天爷真是暴殄天物啊!美男额角抽搐,他的“胎记”就是拜她所赐!不过他可是以德报怨的仁君,她的恩、赐,他就用百倍的恩、宠来报答吧!她腰酸背痛卧床不起怒吼:你的恩宠我承受不起,我免费送给别人,他摇头邪笑:那可不行,我的恩宠只能给曾经对我有恩赐的你,礼尚往来君子也,她无力长啸:吾命休矣!因为夜夜笙歌酒池肉林虚脱而死,他悠哉淡定:放心,没给本王下一颗金蛋之前阎罗王绝对不敢收你的魂。
  •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

    《闪闪奇遇记五:闪闪的魔法》一次采莓子的途中,闪闪越过了峡谷中的魔法线,线的一边是平凡景象,另一边却是奇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