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100000022

第22章 记叙文基本知识(3)

生宝的这些动作很有典型意义。所说“典型”,是指在一定环境里,某个人的某个动作,只有他“这一个”才能做得出来,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的行动逻辑。《创业史》里的白占魁,到处流窜,吃喝嫖赌,不会这样存钱取钱。富农姚士杰不会到郭县去为贫农买稻种,也不会这样存钱取钱。我们相信,即使同一阶级出身的人物,存钱取钱的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党内的郭振山,也是个勤劳、节俭的庄稼汉,但他缺少生宝那样质朴、谨慎、细心的性格,更缺乏对合作化的事业心,他自然有他自己的存钱取钱的方式。只有生宝,而生宝也只有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下——这几个钱来之不易,而且是拿去买稻种,这是关系到蛤蟆滩前途命运的大事情,他时刻想到的是“出了差错和丢失东西会失党的威信”,才这样“不免过于谨慎”。高尔基指出:“必须善于表明,并使人相信,这个人不能另一个样子行动,而只能这一种样子行动。”(《给大剧院剧目组》)梁生宝这样的存钱取钱,正是特定环境下他特有性格支配下的必然行动。由此可以看出,人物动作描写,就要具体地写出入物做什么,怎么做,这里正是写出了生宝“夹住”、“打开”、“拣出”这些生动传神的动作,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朴实、节俭、谨细的庄稼入的光辉形象。所以高尔基在给留·尼基弗罗娃的信中指出:“您通常用一些同样的动词式来描写动作和活动,例如:‘她站起来,走过去,拿了,就坐下来’,‘他看了看,咳嗽一下,弯了弯腰’等等。这是非常枯燥的和记录式的,……这是千篇一律。作为一个读者,我是感觉不出动作的。我想知道,她怎样站起来,怎样走过去——是悄悄地,摇晃地,愉快地?她怎样地弯腰,是迅速地,带着讥笑地,勉强地?”高尔基这里就是要求动作描写必须写出人物的典型动作,即要具体形象地刻划出人物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即刻划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人物要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作者的笔愈能触及人物内心的微妙之处,就愈能揭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愈加鲜明。如高尔基所指出的,因为“—个人真实的性格并不经常表现于他底言语里,而表现在他底隐秘的内心活动中。”所以写人物必须精确地把握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有直接揭示和间接揭示的不同方法。

直接揭示,即直接写“我”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怎么想”、“怎么回忆”,或者是人物用独白的形式说出他的心里话,也或者由作者出面分析他的内心世界,这是最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但文章中如果老用“想”、“感觉”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难免呆板、生硬,所以文章中写心理活动更多的是采取间接揭示的方法。

间接揭示,即通过人物的外部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特征,比如通过肖像、动作、语言等,让人物的内心面貌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比直接写入物的心理,更为形象,含蓄,富有感染力。德国大诗人海涅就认为:“能够让主人公自己说明、表明他的情况,尤其是内心的情况,较之作家用自己的话来评述,远为接近史诗。”

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是人物的外部表现,内心则是人物的内在表现,“情动于中形于外”,内心是外在表现的发源地、指挥部,外在表现是人物内心的具体反映,所以描写外部表现能够揭示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有时直接写人物的心理,用很多笔墨不能奏效,而借助于外部表现,笔墨不多,就使读者逐步地由外入内,由表及里地窥见到人物的内心和内心的起伏变化。鲁迅是刻划人物的巨匠,善于用间接的方法展现人物的心灵面貌,往往三言二语,就能把人物的心理明镜般地映照出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到了他的笔下,就成了开启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把钥匙。

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鲁迅《药》)

这是老栓夫妇看儿子吃人血馒头时的情景,主要写了两个人眼睛的神态。“注进什么”,“取出什么”,读者自然会想到此时此地老夫妇的心理活动:“注进”的是希望,“取出”的是病魔,他们多么希望儿子吃了人血馒头,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呵!但作者不“用自己的话来评述”,只用眼睛表示出的“注进”、“取出”的神态,就非常巧妙地写出人物内心活动的微波。这几句描写很有潜台词,揭示人物心理的动作表现很简单,却是意蕴深广,人物的心理表现的很隐蔽,却又是精邃入微。莫泊桑认为,“应当用一种十分巧妙,十分隐蔽,看上去又十分简单的手法,使人看不见凿痕,发现不了作者的意图。”(《论小说》)鲁迅先生的心理描写正是有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简单”的方法,却能“十分巧妙”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古人说:“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绘出难。”认为“写形不难,写心惟难。”(陈郁《话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内心藏在深处,“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易觉察,而且人的内心又是非常复杂宽广的,如雨果说的:“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物的心灵。”要写出人物如此丰富宽广的内心,最重要的是学会“遗貌取神”的表现方法,就是要抓住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能把任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别林斯基《同时代人》)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提倡的“画眼睛”的方法,他写祥林嫂,就通过她眼睛的十多次变化,从“顺着眼”,“直着眼”,“眼睛窈陷下去”,直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让读者力透纸背地看到了她内心变化的痛苦历程。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的形象解释者,如同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写于连的富有表情的眼睛时所说的:“有时候我们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微妙的意义,它可以在一瞬一瞥之间显露出来。”

写景

景物描写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包括一定的历史年代、社会制度、风土人情,人们的政治、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自然环境包括阴晴雨雪,风云雷电等气候现象,春夏秋冬、晨午昏夜等时序节令,山川花木,鸟兽虫鱼等动物植物。

记叙文要写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左拉说,“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展示时代风貌,烘托环境气氛,刻划人物性格,更深刻地表现主题思想。环境影响人,人要改造环境,环境描写是刻划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茅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一文中指出:“人物不能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常常要从各方面来考虑,在怎样的场合应该有怎样的环境描写。”

怎样进行环境描写?

一、景物描写要成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物描写不应是文章的点缀,应当是文章的有机体的一部分,要充分发挥景物描写的作用。

提供时代背景。

记叙文写人叙事,要把时代背景交代清楚,就是要为人物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环境就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人物就是凭借这个舞台才能表演出各种各样的生活话剧来。《故乡》开头写“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典型环境中,才使闰土变成了一个麻木、迟钝的木偶人,才使“我”和闰土之间形成了一道可悲的厚障壁。有了这样一幅旧中国农村的风景画、风俗画,作品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浓厚的时代色彩。时代背景交代不明,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变化,就成了无花之木,无源之水。

刻划人物性格。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又是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依据。“社会不正是按照人类展开活动的环境,把人类陶冶成无数不同的人,如同动物之有千类万类么?”(巴尔扎克)环境能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个性等。如人的住处陈设,服饰衣着等,就往往是人物的思想的折射、性格的侧影。莫泊桑的小说《我们的心》中的德尔伦夫人认为:“一间住室引人同情或遭人反感,富丽或寒酸,吸引人或拒绝人,正如室里的主人一样。”一个勤快的人,屋内陈设会井井有条,整洁干净;一个懒惰的人就可能是灰尘满屋,狼籍不堪。果戈理笔下的地主棱巴凯维支,他自己肥胖得“好象一匹中等大小的熊”,他家里的摆设也无不粗笨、坚牢,和主人非常相象,“等身大的铜版像”挂在墙上,画中的人物都是“壮大的腰身,非常浓厚的胡子,多看一会,就会令人吓得身上起鸡皮皱。”以致“每种东西,每把椅子,仿佛都要说:‘我也是一个棱巴凯维支’,或者‘我也象棱巴凯维支’。”(《死魂灵》)《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内,有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有一副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上联已脱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一部《近思录集注》,一部《四书衬》,所有这一切,无不打着这位封建卫道者腐朽精神生活的烙印。

推动情节发展。

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描写应当成为情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把环境与情节融为一体。看鲁迅先生《一件小事》对风的描写,小说三次写到风,都安排得极好。

第一次,“大北风刮得正猛”,“一路几乎遇不见人”,所以也不会有老女人出现;再说,风大,车跑不快,也不会出现车把带倒老女人的事情。

第二次,“北风小了”,“车夫也跑得更快”,才把老女人带倒了,原因是老女人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背心上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如果没有风,背心展不开,如果是大风,背心会贴到后面去,也不能兜着车把被带倒,正因为是微风,背心吹得展开了,才被带倒了。景物描写和情节发展配合默契,情节显得真实,合理,可信。

第三次,“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风停的寂静环境正和“我”冷静思考的心境相融和,如果风还是“刮得正猛”,“我”也就顾不得一面走,“一面想”这“一件小事”的意义了。

二、环境描写要渗透人物的思想感情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泰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人文思想

    中国人文思想

    “生存竞争如此激烈,而我又是如此普通,我注定了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这是挫败者的哲学。“成功的快乐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应该勇敢地面对希望的阳光。”这是成功者的哲学。作者在这本书里贯穿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主张现代人要洗净种种文明带来的污染,恢复人性的光彩,过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现在我们常说回归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就深藏在我们的人性之中,就是我们自然的未受污染的人性。怎样充分完美地实现人性,是人生哲学的任务。人生哲学是什么?作者不希望大家把它理解成枯燥的课本中的文字。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关于生活的道理、想法,聊哲学,读哲学,就是探询生活的意义。
  • 孤独大多数

    孤独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
  • 开心小辞典

    开心小辞典

    本书是从知识性、趣味性出发,内容包括国际纵横、历史溯源、地理考究、地域仿真、经济法律、邮政、历史集锦等内容。
  •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魂断大周

    魂断大周

    “只要殿下平安无事,我们便心安。”燕赵汉子傻傻笑道;他与皇兄相依为命;武帝驾崩,新太子继位。在太子继位后翻开了新的时代。大周如何国运昌盛,如何日新月异。跟随笔者一起去欣赏。
  • 永恒之塔之永恒

    永恒之塔之永恒

    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热血激情的记忆,这里承载了那些年我们单纯简单的友谊,这里讲述的一个个激情澎湃的热战。
  • 全能家教

    全能家教

    混迹于江湖数十年的暴力哥,忽然有一天被拉去当家教老师,于是,他那风骚起伏的人生开始了……
  • 独剑不孤

    独剑不孤

    少年肖欢行,表字为非狂,出身灵城幽敻大世家。一十四岁,其仍无法习得灵渊大陆的任何功法,故屡受漠视。某夜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异世之物与异世之魂,开启非凡人生。自此,有志少年踏上夺天之路,我为天,行我道!风起云涌,大浪淘沙,暗月重升,战,亦造就多少风流人物。为了承诺,生死不顾,来,独剑闯天阙。深情不弃,永世无悔,去,幽海人不孤。应问,狂不得,谁道本非狂?当看,欢难尽,肖家欢行郎。
  • 别动我妈咪

    别动我妈咪

    那一夜,她让人误当成仇人被抓去狠狠的凌辱折磨了一夜,事后被他下令杀死,她使巧计,浴血奋战终于逃得了一命,并一把火烧了案发现场让人无从查起。五年后,她终于归国,立誓不光是要他的命,还要摧残他的灵魂,折磨他的肉体,毁了他的事业,和他所拥有的一切,她一定要他也尝尝像她那种一无所有流浪异国的滋味。只是,当两人正式相见交手之际,好像她与他的牵扯还不止于此,为何她们之间会变得那么的错综复杂起来?是性?是爱?是仇?是恨?还是相互的折磨与摧残?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五年前的那一夜?意外的多了一个小小的他吗?
  • 绝色皇子太狂妄

    绝色皇子太狂妄

    重生在一个陌生朝代的婴儿身上,分明是个女儿身,母亲为了争宠欺君瞒上,九公主从此成了九皇子。勾引妖孽俊美、宛若谪仙的大皇兄,却还要担忧父皇来找茬!九皇弟,皇兄都不介意,你还介意个啥?等你继位,父皇都上天了,谁来管我们?
  • 让我轻轻的告诉你

    让我轻轻的告诉你

    一篇节章一故事,有剧情,有启发,有教育,有想法,有职场的辛酸,有生活的选择,有爱情的浪漫!——本书阅读群:101237869还有欧巴萝莉来聊天打屁.
  •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之父开山之作)

    吸血鬼之吻(吸血鬼之父开山之作)

    血鬼之父的扛鼎之作,吸血鬼文化的开山鼻祖!《吸血鬼之吻》是一本令整个欧洲为之癫狂惊悚的惊世骇俗的魔幻小说!年轻的英国律师乔纳森·哈克乘车从伦敦出发,来到偏僻神秘的德古拉城堡,受德古拉伯爵所托,哈克办理房产交易事宜。但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怪异事件让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空气中飘散着茫茫的白雾,城堡又黑又高的窗户透不出一丝光亮,丛林里传来凄厉的狼嚎,蝙蝠发出怪异的声音拍打窗户,墓地闪烁着飘忽游移的鬼影……城堡被阴郁、诡异和死亡编织的巨网笼罩。
  • 温古知今

    温古知今

    2010年,一个权威智囊机构评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领导,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荣登第一。温家宝每次在重要谈话上都会引经据典,使人眼前一亮,那些诗句无不闪耀着总理的博学和智慧,让我们追随那些诗句,再次感受那些经典诗句所散发出的无尽的魅力。《温古知今》辑录了温家宝总理在历次谈话中所引用的古语和古诗句,并追根溯源,加以评析,更有对温家宝总理引用古语谈论当下问题的妙语点评,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血肉丰满、饱含着大爱而又博学多才、学富五车的总理。
  • 问天神佛

    问天神佛

    这是一个牛逼的大陆!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惩罚天神,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