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300000019

第19章

六月的北戴河,依然是凉风习习。站在松软的沙滩上,望着排浪滔天的大海,吸上一口带海腥味的空气,真的就要醉了!

时过中午,联峰山下的海滨浴场空荡无人,只有数名身强力壮、穿着入时的游泳裤的青年人站在沙滩上,一面眺望大海中那两个弄潮儿,一面在随意地品评那两位弄潮儿的游泳水平。他们就是张学良最为亲密的侍卫副官中的“五大少”,即曹汝霖的儿子曹璞、吴俊升的儿子吴泰勋、何东的儿子何世礼、朱启钤的儿子朱海北以及张海鹏的儿子等。副官谭海却暂避一边,独自望着大海中那两位游兴正浓的弄潮儿,暗自嘀咕:“总司令不会败在她的手下吧?……”

谭海暗自嘀咕的总司令即张学良。

张学良属于外向型的性格。由于他自少年时代就经常进出基督教青年会,学会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被当时的军政界视为是一位文采风流的青年将军。平时出门,他的汽车两旁既没有身背大砍刀、在刀环上挂有几尺长红黄二色绸条的武装兵士随车保卫,也没有荷枪实弹的兵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满载卫兵的大卡车跟在后面的断绝交通。他经常是和副官“五大少”穿着同样的服装,分乘两辆小汽车外出。他平常与人交谈,既不像他老子那样“妈拉个巴子”不离口,也不像北洋军阀“娘”、“老子”的不住嘴,始终给人一种谈笑风生的政治家的风度。虽说他年少得志,手握重兵,但他最厌烦的是一天到晚总是在军事政治上费脑筋,因此在玩的时候,主张玩个痛快,讲些开心的事,如果能打打网球、高尔夫球,或者是跳跳舞,那真是再高兴不过了。当然,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每年夏天来北戴河避暑,每天中午投入到大海的怀抱里和海燕为伴。

去年六月四日张作霖被炸以后,张学良全身心地投入到稳定东北政权之中。一年以来,他尝尽了官场之中的苦辣酸甜,也阅尽了人间的沧桑之变,他几乎把自己的爱好,人生的乐趣全部忘却了。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沉重的精神打击了!随着“杨常事件”的平息,东北三省的大权牢固地握在了他的手中,因而他那被抑郁的天性又渐渐地复活了。今天,他就是来痛痛快快地放松一下的。而他身边的这位游泳女伴,就是不仅曾轰动了平津,而且还成为后人——一直到今天都在传扬的风流才女——赵一荻。

赵一荻又名绮霞,于一九一二年出生在香港,乳名香生,一荻是她少女时代英文名字Edith的译音。她家有六兄弟、四姊妹,她是手足十人当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家里人都亲昵地叫她香香、小妹。有时也称之为赵四小姐。她的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时代连任津浦、沪宁、沪杭甬、广九等铁路局长,还曾出任过北洋政府梁士诒内阁的交通部次长。赵一荻尚在童年时代随父迁到天津卫,就读天津有名的浙江小学和中西女中。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赵一荻养成了天真无邪和富于感情的性格,对于自己憧憬中的幸福和追求是矢志不移的。她有一位大姐夫叫冯武越,曾在张学良的手下做过事。张作霖入主北京以后,冯武越在天津筹办《北洋画报》,并得到了张学良的资助。为了画报销路好,每期封面上必选登一帧名闺玉照,由于赵一荻才貌出众,她的芳影多次出现在《北洋画报》的封面上,这便引起了张学良的倾心。但真正相见,还是在天津有名的交际场所蔡公馆。

蔡公馆的主人是张学良三弟张学曾的岳父。他曾留学德国,颇有西洋派头,经常在府内举办舞会,放映电影,邀请天津大家子女参加玩乐。其时,赵一荻年纪只有十几岁,出于好奇,常随姐姐去舞场观看。一天晚上,她又无心地来到了蔡公馆,坐在一旁的茶座上听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看着多情的公子小姐成双成对地在舞池中翩翩起舞,撩拨得她那少女的情窦过早地绽开了。正当她陷入异常幸福的遐想中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小妹”的叫声。她慌忙收拢神驰的情思,循声一看,原来是大姐夫冯武越站在了她的面前。但是,当她的视线再投向冯武越身旁那位神采奕奕、风度不凡的陌生青年时,少女那天生的羞色猝然浮上了她的面颊,搅得她几乎就要失去了心理的平衡,她感到自己的心魂被他捉去了……

这位对异性极富诱惑力的青年就是张学良。虽说他是蔡公馆家庭舞会的常客,但唯有今天晚上是有意而来。熟悉张学良的人都知道他选择舞伴的标准:一是他熟悉的少女,再是稍微年长的所谓的贵夫人,对素不相识的女人——尤其是那些单方面倾心于他的女子是不屑一顾的。不久以前,他在北京留住期间,常去北京饭店跳舞,但依然是和一般的小姐、太太并不轻易接近,经常找一位姓唐的将军的太太做舞伴。有一天,这位唐夫人倚老卖老地问:“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专爱找我跳舞?”张学良十分幽默地答说:“和你跳舞,我家里的人都会放心。”一句话,惹得这位唐太太恼羞成怒,也成为不胫而走的社会趣闻。今天晚上,赵一荻那红晕的羞色脸庞,就像勾人心魂的异性磁石,竟然把这位风流年少的将军吸得失去了理智,他双目痴痴地打量着赵一荻,一直到赵一荻慌乱地低下了头。但是,他那多情的眸子依然没有眨一下,他忘记了舞池中起舞的男女舞伴,也忘记了身旁还站着一位昔日的部属冯武越,当然他也忘记了自己……他只是赞叹不已地自语:“比画报封面上的芳影美多了……”

冯武越是一位崇尚欧美文化的风流青年。他一方面欣赏十八世纪莱茵河畔的骑士风度,一方面又希望给自己造就一株人生旅途中可供乘凉、休憩的大树,所以当张学良请他牵线,结识自己的小姨子赵一荻的时候,遂心领神会地从命了。当他刚刚走到赵一荻的面前,尚未启口介绍,一见张学良和赵一荻那多情的眼神相撞的一刹那,他欣喜若狂地真想击节而语:“真乃是天生一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使张学良和赵一荻尽快从这失魂落魄的情景中解脱出来,当然也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所谓牵线的使命,他十分自然地笑着说:“四妹!请见过张将军汉卿。”

赵一荻听说站在自己面前的青年是鼎鼎大名的张学良将军,她那巨澜翻滚的心潮,无疑又似投下了一块万钧巨石,在她那尚未幽闭的情湖中击起了千层狂浪,这猝然而起的巨大的情感浪花直撞天灵,险些把她击晕。她费尽了人生的理智之力,把藏在胸前的头缓缓地抬起来。但是,当她那冒着金花的眼睛一看到那张微笑的脸庞时,身不由己地站了起来;当她看见伸向自己面前的大手时,她不知自己的右手是怎样与之相握的,她只是觉得自己的右手被一只感情的巨钳抓住了,她无力抽回,也不想抽回,直到她的身躯开始微颤的时候,她那哆嗦的嘴唇方才送出这样一句微弱的话语:“少帅!认识你……很高兴……”

“四妹!”站在一旁的冯武越急忙订正,“不准称少帅,要叫张将军。”

“啊?……”赵一荻为自己的失口搞得不知所措,本已慌乱的心又增添了几分难堪。

正如前文所说,张学良非常欣赏英国的绅士派头,十分讨厌那种哥们弟兄的行帮之气。因而他与家人、同僚之间,彼此的称谓是很注意礼仪的。他最讨厌人家叫他“少帅”,觉得这种称呼和“衙内”一样,会令人将他看作是倚仗父亲权势的人。但是,在当时军阀争雄的社会中,尤其是关内的各界人士都在闲谈私论中称张学良为少帅,所以赵一荻也无心地叫了一声“少帅”。正当赵一荻因为称谓失口而惶恐不安的时候,张学良却亲昵地笑着说:“小妹,不要听武越的话,你随意称呼我好了。”

冯武越一听这责备自己的话语,真是喜从心起;他再一看张学良和赵一荻的表情,顿感自己是多余的人了。为了使这猝发的友情加温,他忙笑着说:“四妹,陪着张将军跳一轮吧?”

张学良喜上眉梢,落落大方地做了一个西方骑士邀舞的动作,准备和这位一见倾心的赵四小姐相伴起舞。但出乎他所料的是,这位名门闺秀说了一句:“对不起,我不会跳舞……”遂有些微醉的样子踉跄走去了。

“四妹!四妹……”冯武越惊得怔了一下,旋即三步并作两步追了过去,拦住赵一荻的去路,异常生气地说,“你也太不懂礼貌了!姐夫我下不了台没关系,可张将军他……”

“也没关系!”张学良业已赶到近前,既潇洒又亲切地说,“不要勉强小妹,让她去吧。”

赵一荻惊愕地把目光投向了张学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潮又打心底涌起。

这时的赵一荻尚不满十五岁。

自此以后,蔡公馆的家庭舞会上经常出现张学良和赵一荻的倩影。开始,他们二人坐在舞池边缘的沙发上,张学良犹如一位知识渊博、侃侃而谈的师长,向赵一荻讲述着爱听的奇闻轶事;不久,赵一荻宛若一位格外认真的学生那样提出各种问题,希望张学良这位良师益友予以解答;一周过后,赵一荻便情愿地投到张学良的怀抱中,在众目睽睽之下结伴进入了舞池之中。冯武越看着随乐起舞的张学良和赵一荻,十分得意地自语:

“看来,我的《北洋画报》的封面上,将要出现才子配佳人的影照了。”

但是,突变的时代风云,终于打破了赵一荻人生中最为幸福的甜梦:北伐军节节胜利的战报调走了张学良,从此,她再也听不到蔡公馆那时而悠扬、时而火热的圆舞曲声,独自一人关在闺阁之中回忆那美妙的瞬间;皇姑屯事件爆发以后,她天天为张学良的安危提心吊胆,有时深夜默默地跪在床上,望着东方升起的一轮皓月为张学良祈求;当她从报纸上获悉张宗昌誓师出关讨伐张学良的消息以后,急得不知哭湿了多少块枕巾;当她知道了张学良快刀斩乱麻地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以后,又暗自敬服地说:“干得好!有胆识……”冬去春来,转眼到了一九二九年的六月,赵一荻的父母提出全家去北戴河避暑,起初她不愿随家人前往。行前的一天,她从报纸上看到了张学良为静观全国局势的发展,已经来到北戴河消夏,遂毅然决定去北戴河会见久违的心上人。然而当她真的踏上赴北戴河的旅途以后,又忐忑不安地发出了这样的自问:“离别这么长的时间了,他还会记得我吗?难道他单单是为了静观全国的局势发展,才这样早地来北戴河消夏吗?……”

张学良一时一刻都不曾忘记赵一荻。就是在他决定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的时候,也渴望赵一荻能在身旁,给他决心,给他力量。虽说这次北戴河之行,他希冀见到久别的小妹赵一荻,但是促成此行的原因,还是出于政坛多变的风云。

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削藩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不久,由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这握有重兵的四巨头各怀异志,很快变成了僵局,并诱发了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混战最烈的军阀之战的前兆。冯玉祥参加编遣会议的目的,本想与蒋介石能有进一步的结合,以便在国民政府中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希望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能保住自己的强大实力,借以形成内外呼应之势。孰料在编遣会议上遭到失败,使他看清了和蒋介石不可能再合作下去,于一九二九年二月五日夜秘密过江,等上了驶往河南的火车以后,才给蒋介石发了一封信,告之前往豫北辉县百灵泉村养病。从此蒋介石和冯玉祥的分裂公开化了。

阎锡山是位工于心计的军阀,等他赶到南京参加编遣会议,蒋介石和冯玉祥、李宗仁在削藩整军的意见上有了很大的距离,因此,他便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希望阎锡山帮助他开成这个会议;在冯玉祥、李宗仁的心目中,都希望阎锡山同心协力反对蒋介石借编遣会议以削弱各集团军的办法。阎锡山权衡利弊,遂施展两面派手法向双方讨好。他对蒋介石表示极力拥护编遣会议,劝蒋介石不要操之过急,还答应劝冯玉祥、李宗仁放弃私见,以大局为重;同时,他又对冯玉祥和李宗仁说:大家一块反对编遣会议不是个好办法,若是操之过急,弄成僵局,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还是徐图良策为是。其结果是帮了蒋介石,而获罪于冯玉祥。当他获悉冯玉祥私自出走的消息之后,便也悄悄地离开了南京,为了警惕冯玉祥的暗算,不敢坐火车经冯玉祥的地盘返晋,而是密派亲信在沪包租了一只轮船,化装后由宁乘火车赴沪,经海道去天津登岸返回太原。所谓的编遣会议以失败而告终。

李宗仁的桂系集团本来和蒋介石不和,加之昔日和白崇禧逼蒋下野的恩怨,双方的弦绷得都很紧。李宗仁、白崇禧看到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的关系业已破裂,用李宗仁的话说:担心蒋介石“一变‘近交远攻’的策略为‘远交近攻’,对第二集团军暂时用怀柔敷衍的政策,掉转枪头来先对付第四集团军”,遂借口蒋介石一九二九年三月秘密以大批弹械,取道江西,接济湖南省主席鲁涤平,遂对鲁采取军事行动,并任命何键为湖南省主席,由此爆发了第一次蒋桂之战。

冯玉祥在百灵泉村静观蒋桂战争的发展,以求渔人之利。因此,对李宗仁的代表毫不犹豫地表示共同倒蒋;对蒋介石的代表邵力子则表示愿辞职出国留学,以备异日效力党国,谢绝了南京之见。三月下旬,蒋桂之战正酣,冯玉祥退居华山观战。邵力子等人衔蒋介石之命登华山,请冯玉祥出兵援助,并提出以行政院长及湖北、湖南两省为条件。冯表示:论公论私,都不能使蒋独任其艰,决定出兵十三万相助,随即派韩复榘为总指挥,着手进行军事部署。但是,冯的军事行动,究竟是援蒋还是助桂,对外并未表示明确的态度,而实际上冯的计划是:把蒋、桂之争看作一个大好机会,先作壁上观,待一败一伤,再收卞庄刺虎之利。不料李明瑞的倒戈,使得桂系很快遭到失败。冯的计划不但落了空,而且弄巧成拙,给自己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后果:由于韩复榘部迟迟不进,不但失掉了夺取武汉的时机,而且在蒋、桂两方看来,都认为冯无助己的诚意,冯反而落得两面不讨好。特别是蒋借着韩复榘带兵南下的机会将韩召至汉口,对他进行了收买,为尔后韩、石倒冯投蒋埋下了伏笔。

一九二九年五月间,韩复榘联合石友三叛冯投蒋。冯痛心韩、石叛变,对蒋已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于是有亲赴山西拉阎反蒋的行动(当时对外表示与阎联袂出洋,实系故放烟幕)。本来冯、阎之间早就有过不少的矛盾。如:一九二五年冯的国民军与奉直联军作战失利时,阎曾派兵在天镇、大同等处截击,使国民军遭受很大损失;还有前面所述河北、平、津地盘问题;编遣会议提案问题;等等。冯一向对阎没有好感,但是为了达到打倒蒋介石这一目的,不得不冒险去山西拉阎,不料目的没有达到,反被阎软禁起来。

同类推荐
  • 百战将星

    百战将星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摩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先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档,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兵家鼻祖壮国魂:孙武

    本书记述了孙武的一生。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传说中的孙武、将门虎子、少年立志、潜心著作、军事生涯、进攻楚国、隐居山林等。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天台菩萨戒疏

    天台菩萨戒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代小白日记

    当代小白日记

    李小白,一个有点二有点呆,有点小讨厌,又有点小可爱的女生,时而温驯小绵羊,时而炸毛小野猫,偶尔精明能干算计自己,经常丢三落四老年痴呆,总而言之,一只小白痴。小白囧囧篇小白被不知名的虫子叮咬,脸颊两个大包,同事献上秘方锅灰一两,加水调匀,涂于患处,药到包除小白屁颠颠的照做,结果第二天被某人撞见,对话如下“李小白,你是什么鬼?”“那个,我不是鬼啦,是人!”“我看你也不是,你就是头猪!说你是猪都侮辱了猪,猪还有脑子呢,你有吗?”“呃,我有的!可能,早上出门急,忘记带出门了吧~~”某人闭眼咬牙,捶头顿胸,恨铁不成钢他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一只可气又可恨的白痴猪呢?此文纯属娱乐,不喜勿喷,谢谢支持!
  •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预言助手

    我的预言助手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李味,偶然间获得了一个神奇的助手,从此以后,金钱,美女,地位接踵而至!
  • 《还记得我们曾经的样子么》

    《还记得我们曾经的样子么》

    在很多地方,她都会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一些人。犹记当年那个爱哭爱笑把一切都写在脸上的她,但那些日子,却已恍若隔世。她曾那样去争、去试,哪怕只有那百分之一的希望,哪怕在心底早已预料到那样的结果,她仍任由自己沉沦。早就预料到的结果,如期而至。甚至每一个细节,在她的梦中都预演过。不知脸上划过的是雨水还是泪水,她只知,曾经的美好,在那刹结束。重回,她坐在当年坐过的地方,讲述着那些刻骨铭心的事。没有忘,不管是什么,她都没有忘。不管现实将人磨砺成什么样子,她都还记得。只是不知,他们,还记不记得,他们当年的样子。
  • 驻京办主任2

    驻京办主任2

    王晓方《驻京办主任》续集。主要描写丁能通官复原职,对驻京办进行改革,强化了驻京办服务功能,帮助解决农民工困难,劝阻上访人员回原地,沟通地方与中央的联系。但由于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出了问题,造成城市饮用水大面积污染,房地产泡沫,一些腐败官员挪用社保资金,官商勾结造成了矿难等等令人发指的现实,本书可读性超过了第一本。不仅探讨了驻京办如何转变职能的问题,而且以驻京办这个特殊的政治平台为主线,通过市委书记洪文山和市长夏闻天之间以什么发展观立市的博弈,深入探讨了科学发展观问题;通过药王庙社区大拆迁、社保基金腐败案、皇县钼矿官商勾结、琼水湖生态灾难等重大事件的深刻描写,生动叙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心灵嬗变。《驻京办主任(2修订版)》不动声色中将官场、商场、情场的欲望和情感书写得淋漓尽致,作品以其思想的光辉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拷问着人们的灵魂,照亮了读者的阅读视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 偏惹野蛮弃妃

    偏惹野蛮弃妃

    第一次成亲,不受宠,王爷甚至对她避而不见,夏画眉只好攀墙就逃,没想到让人揍晕,醒来时见到的是个面具大美男。第二次成亲,她失去记忆成了西陆国的皇后,并产下一子。而他在北越国苦苦寻找三年,再见时发现她的孩子与自己竟是这般相似。她想逃,他装病,想揍他,他装晕,揍完了亲自问她手疼不?他发誓定要她的心一步步地沦陷下去。
  • 兜率天九军指挥学院

    兜率天九军指挥学院

    本书作者是催眠治疗师,拥有美国催眠师执照。在晚上九点钟开始听本书,可百分百治愈失眠。本书可以将锦书变成高效的失眠治疗仪。为达到最佳效果,本书会出显大量重复的语句
  • 心芯相印

    心芯相印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以及如何走上航空事业道路的历程,进而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层有效管理者。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本书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青少年、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