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9000000032

第32章 西汉演义(4)

却说李斯、赵高、胡亥扶始皇灵车,从井陉九原,直道至咸阳,始发丧。胡亥袭帝位,是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于骊山下,以宫女无子者,皆令其殉葬墓中。自此大权俱李斯、赵高执掌。又为严刑酷法,残虐百姓,大臣公子有罪者,辄行诛戮,四海怨望,干戈遍起。二世又思蒙恬在外,兄弟子侄在内,恐复作乱,欲召而尽杀之。子婴谏曰:“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一旦弃绝,而用此无节行之人,是使群臣不自相信,而斗士之意离也。”

二世不听子婴之谏,定要尽杀蒙氏九族。蒙恬闻知,叹曰:“吾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而宁守义不妄为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不敢忘先王之恩也!”遂饮鸩而死。二世闻蒙恬死,将蒙氏兄弟子侄,尽迁徙于蜀郡。平日李斯、赵高所忌惮者,惟扶苏、蒙恬耳,今皆诛灭,此外无所畏惮,遂劝二世专行杀伐,凡一应大事,俱按不奏闻。以此盗贼蜂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吴楚之间,无一处无兵马。陈胜、吴广起兵于蕲,武臣起兵于赵,刘邦起兵于沛,项梁起兵于吴。四海纵横,天下变乱。二世惟荒淫酒色,恣行快乐,终日有奏事者,伺候不得投见,以此各处奏章,略无所闻。

却说刘邦字季,沛县人也。母媪尝休息于大泽堤塘之上,梦与神交会。忽然雷电晦暝,邦父太公往视之,则见蛟龙现于其上,母遂有娠,后生邦。邦为人隆准龙颜,美须鬓,左股上有七十二黑子。爱人喜施,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及年壮考试,补吏为泗上亭长,好酒喜色,人多狎侮。独单父人吕文见邦状貌,甚奇之,常曰:“刘季虽贪酒好色,人多轻之,但时未遇耳。若一发迹,其贵不可言。”因归家谋诸吕媪,愿将女吕颜与邦为妻。吕媪怒曰:

“往日曾许沛令,今何复许此下贱耶?”文曰:“此非汝女子所知也!”

遂邀邦入座上,留饮酒。说话间,吕公起身举酒,劝邦曰:“君状貌有大贵,君当自爱。吾有息女,愿嫁君为箕帚之妇,君勿违。”

邦曰:“吾有三事未立:第一,幼而失学;二,力弱无勇;三,贫不能自赡。有此三事,岂敢屈公之女耶?”吕公曰:“吾意已决,愿君勿阻。”邦遂出座,向公同吕媪拜谢。

酒深辞出,吕公送邦行百步远,忽见一人望邦长揖曰:“连日访季,欲想与一见也。”吕公相其人,身材凛凛,相貌堂堂,声若巨雷,暗想此人一盛世诸侯也,随于路旁酒馆,复邀邦与其人入饮,便问壮士姓名,其人答曰:“某姓樊名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因访刘季,幸遇贤丈,又厚赐酒,敢问姓氏。”公曰:“某姓吕名文,单父人也,客居沛。闻君名久矣,幸得相见。欲有一言,请问君有内助否?”哙曰:“某少贫贱,无父母,尚未有配。”公曰:

“吾长女名颜,已配刘季;次女名须,欲事君,君以为何如?”哙谦退不敢当。邦曰:“今日之会,真奇会也!一日之间,公以二女而许吾辈。公能相人,想知他日吾二人足可以保妻子也,君何辞焉?”遂相罗拜,尽醉而散不题。

次日,沛县遣邦送徒夫赴骊山,中途多逃失者。晓至丰西泽中,邦曰:“公等拘解赴役,劳无期限,逃之者既得生,现在者恐独苦,不若纵汝各任所往,庶免死役所也。”众皆拜伏曰:“秦法甚严,我辈虽得生,恐负累君罪不轻也。”邦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中间有十余壮士,愿相从,不忍舍去。是日,邦饮酒醉卧,夜率众壮士从小路潜走,令一人导引,行至中途,还报曰:“前有一大蛇,长十余丈,挡径不可进,不如从别路前往,免被伤害也。”邦曰:“壮士行路,何所畏惧?”遂撩衣仗剑,大步急趋向前,觑得切近,用力挥蛇,分为两段,开行数里。众壮士大惊曰:“刘季平日最怯,今奋力勇敢如此,非偶然也。”遂同隐于芒砀山泽间,沛中子弟多归附者。后有人到断蛇处,有一老妪每夜伏蛇哀哭,声甚悲切,人问妪曰:“蛇死除害,尔何哭耶?”妪曰:“吾子乃白帝子也,化为蛇挡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是以哀哭无所归也。”人皆不信,疑以为怪,急欲杖击之,老妪忽然不见。

人以此告邦,邦闻之,心独喜自负。

却说刘邦自斩蛇之后,四方归附者数百人,威声稍振。有沛县吏萧何、曹参,见秦益暴虐,赋役繁重,欲议扶沛令,聚众背秦,乃令樊哙召邦,同其商议。邦同哙领数百人赴沛县来,声势赫奕,沛令惊悔,乃召萧曹曰:“尔假以扶我为名,却结引外兵,是招虎为翼,反生内患,侵夺之祸,汝辈起之也。”屡次要斩,众人劝免。是夜,萧、曹纠合心腹数十人,越城投邦举义,因进言曰:“沛令庸才,不足与议大事。公今声势浩大,若乘此得沛城,暂屯人马,渐次招抚逃亡在外之人,倡为义举,四方响应,天下可图也。”邦曰:“贤公若肯俯从大义,必须赚开沛城,袭杀沛令,立贤主以从人望,然后大事可成也。二公计将安出?”萧何曰:

“城中父老,正在惊惶之际,若今夜作书,晓谕百姓,陈其利害,束箭射于城中,使其内变,不一二日,城可下也。”邦从其言,即作书,射入城中。书曰:

天下苦秦苛法久矣!民不聊生,豪杰并起。今我倡义聚众,从公议,择沛主,往应诸侯,以共成大事。如若开城早降,免致屠戮,如若罔顺天命,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后悔何及也!

诸父老议曰:“见今刘季勒兵围城,萧、曹俱已归附,恐城破之日,吾父子难保也。”遂率子弟入公署,杀沛令,大开城门,迎邦入城。萧、曹同众共议立邦为沛令,邦曰:“不可,方今天下扰乱,诸侯并起,苟立主不善,百姓弗宁,我德薄才疏,恐不能为沛县主也。请择贤者立之!”诸父老曰:“闻刘季有奇才,他日当有大贵。且卜筮刘季最吉,当立季为沛主。如若不从,吾辈即解散矣。”邦不能辞,遂立为沛公,萧、曹、樊哙,率诸父老,拜伏起居。建立旗帜,皆尚赤色,盖谓赤帝子之谶故也。不旬日,得沛县子弟三千人,与陈胜合兵伐秦不题。

是时项梁与兄子项籍,一向潜住会稽。有会稽守殷通,知梁有奇谋,召与计议曰:“今二世无道,陈涉起兵,天下纷纷,各相响应。我欲背秦从义,召子共与谋之。”梁佯为应诺,归与籍议曰:

“大丈夫当自立,奈何郁郁久屈于人下乎?况且殷通又无大志,终难成王业,不若吾与彼计议,汝可暗藏利剑,同入衙内,拔剑斩之,占此大郡,招兵聚众,以成大事,不亦美乎?”籍曰:“此正合吾志也。”次日便同项梁来杀殷通。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会稽城项梁起义

次日,项梁与籍见殷通,共谋背秦起义。籍大怒曰:“尔与吾不同!吾家楚将项燕,曾被秦害,誓不共戴天日之仇。汝食秦禄,为会稽郡守,乃兴此叛逆,不忠甚矣!吾杀汝以为人臣不忠之戒。”

遂拔剑揪住殷通,剑过头落,提头大呼曰:“殷通背秦,不足以为郡守,今已杀之。愿将印绶与项公执掌,立为郡主,尔等如有不服者,以此头为令。”门卒吏胥,俱各惊惶,尽皆慑伏。时有二牙将季布、钟离昧上堂责之曰:“入其邦,杀其主,夺而自立,非义也。”籍曰:“在殷通为叛臣,在项公为义主,借秦地而报楚仇,天下之大智也。将军若肯相从,共伐暴秦,以复六国之后,名垂竹帛,不朽之功也,何必区区以通为念耶?”二将下堂拜伏曰:“愿从将军指挥。”项梁遂以二将为都骑。旬日,郡县望风归降,得精兵万人,各置部署,赏罚严明,用舍允当,人莫不悦服。

一日,季布、钟离昧复进言曰:“协力足以成谋,得将足以立功。今力虽协,而左右尚未得其将为助,恐孤立不足以建功也。今会稽涂山中有二将,乃桓楚、于英,统八千精兵,啸聚山林,俱有万夫不当之勇。公如得此二将,可以为助。”梁遂遣籍往招二将。

籍同季布等前至涂山,先令一能言小校传说楚将项梁,遣裨将项籍来见将军,人无衣甲,随从不过数人,要陈说大义,以共成王业。桓楚、于英闻说,就请籍同季布相见。籍曰:“方今二世无道,英雄并起,天下莫不欲诛此酷暴,以解生民涂炭。二将军负此武勇,正当为天下除害,奈何潜迹山林,埋名丘壑,使天下诸侯闻之者,皆笑将军为怯也?籍今从项公聚精兵数万,共议伐秦,欲为六国报仇,除此残暴。仰将军之名久矣,特来陈说大义,敬请下山,同力以伐秦,如成王业之后,富贵共之。”桓楚曰:“秦虽无道,而势力甚强,非有盖世之雄,不足以为敌也。公今欲举大义,恐力未足耳。愿比试其强,果能力敌万人,吾二人即从之;不然,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籍曰:“随将军比试,吾力足以当之。”桓楚曰:“山下禹王庙前有鼎,不知几千斤,公能推倒扶起,扶起又能推倒,三推三起,公方可谓无敌矣。”籍曰:“愿往观之。”随同二将并季布众多小校,来到禹王庙前。看那鼎时,高七尺,围圆五尺,约有五千余斤。籍看了一遍,命一强健小卒,尽力一推,分毫不动。籍乃拽衣向前,用力一推其鼎遂倒,籍又应手扶起。一连三推三起,若有不知其为重者。二将大喜曰:“公力足可以敌天下矣!”籍笑曰:“如此试力,不足为奇。”复又拽衣近鼎边,用手插入鼎足下,尽力举个平身,绕殿连走三次,面不改容,气不喘息,仍轻轻安于原处,看二将曰:“汝以为何如?”二将向籍前抱住曰:“公真天神也!吾辈愿随鞭蹬。”众多小校拜伏在地,大呼曰:“公真非凡人,虽古之贲、育,亦何以敌其勇哉?”

二将遂请项籍一行人进寨,置酒款待。俱各收拾行装停当,次日统领人马同籍下山。

正行间,忽有一族人惊惶驰走。籍策马近前,便问:“尔居民为何惊走?”众人马头前告曰:“涂山大泽中,有一黑龙忽化为马,每日至南阜村咆哮,揉踏禾黍,民不能禁。闻将军大兵至,愿为民除害。”籍同桓楚等数十人,步行到大泽边,只见那马见人来到,咆哮近前,两足腾起,其势有啮人之状。籍大呼叱咤,撩衣近前,就势将马鬃揪住,直身上马,绕泽边驰骤十余遍,马汗出势弱,遂搭辔徐行一、二里,无复跳跃。众居民罗拜于前,愿求大名,籍曰:“某楚将项燕之后,姓项名籍字羽,举义兵伐秦,因招军至此。”

中有老人,长揖向前言曰:“某等闻将军之名久矣,幸过荒村,敢望暂将人马屯住,请将军到小庄拜茶,不敢久稽也。”项籍遂同桓楚一行人,入得庄来,施礼毕,老人殷勤进酒,籍问曰:“贤公高姓何名?未曾相识,乃蒙爱如此!”老人曰:“某姓虞,排行第一,人呼某为虞一公。敢问将军青春几何?”籍曰:“某年二十四岁。”

虞公曰:“将军有室家否?”籍曰:“尚未择配。”公曰:“某年老无子,止生一女,天资聪慧,幽娴贞静,不轻笑语,虽内戚未尝轻见其面,自幼读书,明大义。其母生时,梦五凤鸣于室,后长成,知其必贵也。村中虽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为配。适才见将军,力能扛鼎,勇敌万人,倡举义兵,志在天下,乃盖世之英雄也。愿以弱息为配。”籍即起再拜称谢。公随呼虞姬出见,兰姿蕙质,真国色也。籍遂解所佩之宝剑为定,又恐人马骚扰,于是传令起行。

来到会稽城内,领二将参见,项梁看那二将时,雄雄将士,纠纠武夫,所领八千子弟,尽是精锐人马。又将所降马,牵过堂下。

那马高七尺,长一丈,真龙驹也,梁遂命名曰乌骓。籍又以虞姬许配一节,一一告说一遍。梁大喜曰:“予自起兵来,招亡纳叛,人心顺附,若如此,天下不难图也。”数日,梁遣人娶虞姬归会稽,与籍成亲,并带堂弟虞子期随军听用。

不久,梁续招集四方逃亡之士十余万人,与籍并众将商议伐秦,择日启行。会稽父老遮道告曰:“君去谁与为守?”梁曰:“当日取会稽之时,不过借以屯军马,图大事耳。今大军驻扎日久,恐骚扰地方,欲令过江伐秦,与汝除残去暴,他日成大事,会稽免租税十年。尔照旧各安心生理,自有贤守来,与汝为主也。”众父老拜伏在地,不忍舍去。梁挥动人马起行,由大路过江抵淮,三军不能进。哨马报曰:“前有一军阻路。”项梁遣籍哨探,只见旗开处,一人出马,威武雄健,风神峻烈。籍曰:“尔何人?拦阻大兵!”其人曰:“某姓英名布,六安人也,尝闻兵出有名,是谓正兵。尔出无名之师,潜过淮西,助纣为恶,是以阻之。”籍曰:

“某姓项名籍,楚将项燕之后。见秦二世无道,会稽起兵,降八千子弟,聚兵十万,要与楚报仇,除此残暴,以安天下,何为无名耶?”两家言未毕,只见桓楚闻是英布,勒马到阵前,大呼曰:

“英将军何不下马,我已归降楚矣!愿如前约。”布见是桓楚,遂下马伏地。籍曰:“二公想来是旧识。”桓楚曰:“英将军武勇,天下无敌。昔曾修骊山,亡命过江投某,某留住他,资助盘费,各相约,但得贤主,同心匡辅,以共图富贵。前日闻在此聚义起兵,未得实信,不意今日相会。”布曰:“楚将军兴举义兵,愿与为应。”

籍大喜,遂引布来见梁,梁喜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得英将军,如获万里长城也。”遂合兵一处起行。不知伐秦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二回范增献策立楚后

却说项梁收了英布,威势益盛。一日升帐,与众将计议:“今人马将佐,日渐强大,足可伐秦,但中间少一谋士。近闻淮阳居巢,有一老人姓范名增,年七十,足智多谋,虽古孙吴不能过也。

欲有一能言之士,往说归楚;如此人来,大事可就。”有季布起告曰:“某亦知增久矣,愿往说之。”梁大喜,就具币帛遣季布启行。

季布不一日到居巢,先投客店安歇。次日,整衣冠来见范增。

先于邻近,访问增住居,邻人曰:“增住居虽在城,不喜市廛,离城三里,有旗鼓山,增常居山中养静,无端不与人相见。”季布闻说,寻思此人不得见面,如何说话?遂于从人中,拣一便利者,同扮做远客,因说:“来居巢生理,消折资本,归家不得,闻先生之名,愿求一见,请问资身之策。”范增平日好为奇谋,闻家童传报,远客求见,又久在巢生理,遂许相见。季布同从人进山庄,见增童颜鹤发,葛巾布袍,腹隐甲兵,胸藏妙算,飘然淮楚之逸民也。

布行礼毕,增问:“公何处人氏?作何生理?”布遂将项梁所具币帛,令从人持立,跪而告曰:“某非远客,亦未曾在巢生理也,奉楚将项梁之命,具礼拜请先生,恐不得见,遂假以远客为名,庶无嫌疑也。如今二世残暴,英雄并起,各杀郡守,以应诸侯,盖为百姓除害,以安天下。凡怀一才一艺者,尚欲效用,况先生抱经济之才,负孙、吴之策,年已七十,栖身蓬蒿,与草木为休戚,有吕望之年,无吕望之遇,空老牖下,诚为可惜。今项将军,乃楚项燕之后,仗义行仁,文武兼备,会稽起义而四方响应;过江西征,而群凶慑服。闻先生之名,特来恭请,望及时应召,垂名金石,与吕望齐驱,作天下之奇士也。速赐裁决,无烦再思。”增听布一篇说话,意欲想算天时,运筹可否,只奈何季布将币帛捧跪不起。增曰:“某闻二世酷暴,民不聊生,恨无路兴兵,以除此无道。今子奉项将军之命,远来礼请,机会可为,正合吾意。但子初会,且请暂回,明日相见,即来领命。”季布跪伏在地,恳求不已,乃曰:“幸见先生,如获珠玉,若待明日,又生别议,愿先生勿却!”增只得将币礼拜领,延请季布上坐款饮。季布至晚,遂宿于增家。增却沉思楚运,默算兴隆,遂跌足道:“楚非真命,终无远图;但大丈夫一言既许,万金不易,岂可悔耶?”当夜就寝。

次日,收拾行装,带一二从人,同季布一行人来见项梁。季布预先报知,梁整衣出迎,延之上坐,乃曰:“某闻先生之名已久,日夜悬心,恨军务烦剧,未得求见。昨遣季布礼请下山,幸先生不弃,屈赐垂顾,大慰平生之愿,万望先生尽心吐露,以匡不及。”

增起拜曰:“将军世为楚辅,倡此义举,天下归心,万民属望,威武所及,谁不钦服。增今区区老叟,料无长才,乃蒙以礼征辟,敢不竭尽心力,务成王业,以报今日知遇之恩耶?”遂令籍与相见。

梁终日与增谈论,每至夜分,运筹决策,实中肯綮。梁甚喜,自谓相见之晚也。

同类推荐
  •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的深海

    你的爱,是那片浅白色的深海

    3天,72小时,从遇见你到离开你,心走了比一生还长的一段路,只为不爱上你;1年,365天,8760小时,从离开你到重遇你,回忆穿越比一光年还远的距离,只为忘却曾有的心动。不敢承认心已沦陷,不敢放纵思念沉沦,不愿听信宿命的安排,只因这爱太深、太醉人,倾尽此生,也难完成万分之一……
  • 闪小说哲理篇:茶里加盐的味道

    闪小说哲理篇:茶里加盐的味道

    本书是微型小说集。本套书精选了3000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为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让读者读其文,闻其声,脑海中萦绕这些故事的人物和画面。适合改编成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内容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对他们往正面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 明玉珍

    明玉珍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笔法,描述了20世纪的大营救:“悲壮的奇迹”、“马尼拉的奇迹”、“史无前例的大空运”等27例。
  • 你是我最美的时光

    你是我最美的时光

    曾经的天真,成长的烦恼,单纯的过往,散场的伤感,谱写了青春终结版回忆录。当我们成了我们从前羡慕的人,却开始羡慕从前的我们……莫尘被总经理强行拉去参加项目会议,遇到十年未曾年见面的初恋情人于飞扬。两人都不说话,只是比画手势。莫尘提前离席,于飞扬要送他,比画着手势就是不说话。原来十年前于飞扬出国前,他们约定十年后谁先喊出对方的名字就要嫁给对方。莫尘痛心拒绝,回忆却涌上心头。六岁那年,淘气的莫尘弄乱了于飞扬的拼图,两人结下梁子;十五岁,她当着众人的面强吻了他;十六岁,她不顾淋雨发烧去见他,第一次牵了他的手。十年前发生了什么,让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十年间不相往来?十年后,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在两人之间上演?
  •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潘朵拉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求知探索系列丛书:潘朵拉之谜总集》分为潘朵拉的盒子、回到过去、金字塔坟墓说、三维游戏等。
热门推荐
  • 请给我一辈子的时间

    请给我一辈子的时间

    请给我一辈子的时间,我愿意弥补你,给我一辈子的时间,我要好好爱你,前生的牵绊,却遭遇重生,他为了她不受伤害,选择自己伤害她,而她,重生之后,依旧如此,面对面,却不相识,他为了得到她,不惜一切手段……而她却无言以对,最终选择妥协……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火影之鲨齿

    火影之鲨齿

    一个少年穿越到了火影世界,他学习忍术变强原本只是为了自保,殊不知他后来的力量撼动整个火影界
  • 战旗

    战旗

    拔枪,上膛,扣动扳机,致战友,向那最可爱的人,敬那最伟大的灵魂。几人胸前银色的军功章闪闪发光,与坟墓杂草上的水珠所折射的阳光,交相辉映。这就是战争年代的军人,没有名,连一块墓碑也没有,牺牲后就连尸体也回不了家乡,留下的只有那随风飘荡永久守护着这片国土的灵魂。他们有一个共同又无限高尚的称号--军人。若是非得解释的话,那就是—中国军人!
  • 黑道毒妃

    黑道毒妃

    艾凝儿,21世纪的黑道大小姐。容貌绝美,慵懒腹黑。一身医术,一手毒术。唯一不会的是武。一朝穿越,医术是她招摇伪善,收服人心的武器,毒术是她瑕疵必报,嚣张跋扈的手段。且看不会武的她在这个尚武的世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谱写出一曲乱世华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碎天传

    碎天传

    当了二十年世家纨绔的叶昊遭人陷害,一朝之间沦为阶下囚,拔剑自刎的他非但没有死,还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从此拜入仙门修行仙法,凭着一把铜剑踏破天、碎虚空,追本溯源直问九天。老子不仅要回叶家,还要踩在他们的脸上回去!欠了我的,十倍给我还回来!
  • 厦门志

    厦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卢梭忏悔录

    卢梭忏悔录

    本书分为爱国·爱心、人生·荣辱、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真理·谎言、政治·经济、法律·规范以及卢梭年谱等内容。
  • 嘘,别听这琴声

    嘘,别听这琴声

    冰凉的指尖触及黑白琴键,泻出一个个流畅的音符,一次次离奇的消亡,带走的究竟是爱还是恨?听,答案就在这里!你,准备好了吗?
  • 难求仙心

    难求仙心

    仙道缥缈,在漫漫仙途之中,唯有道心诚挚者方能承大任。求取长生大道之上,有的人依靠的是世家大族背后的支撑,有的人依靠的是百年如一日的信念,还有的人依靠的是温柔却强大的内心,而她可以依靠的又是什么?她是来到这异世的一缕孤魂,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修仙,究竟什么是仙,修道,究竟什么又是道,长生之路上,她还需要更多来坚定她的心。在很久以后,当她踏上云端,她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的抉择,她又是否真正的明白了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