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9300000026

第26章 培根(2)

就在培根沉浸在吸收新知识,产生新见解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培根不得不中断外交官的工作,同时也中断了他在巴黎的学习,回到英国参加父亲的葬礼。

困境中求学父亲去世后,培根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父亲在世时,他的任何物质需求都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满足,从来不用为钱财操心。父亲死后,他立即失掉了丰厚的财源。原本讲究奢华生活的培根,一下子感觉到了生活的紧迫。

还有,培根的政治地位在父亲去世后也发生了变化。父亲死后,原本对他很赏识和热情的一些人,再见到他时变得好像从来不认识一样。少年培根结束了童话般的生活,初步尝到了世态之炎凉。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使培根消沉。他顶住压力,适应了父亲去世后的生活,很快就回到了自己喜爱的读书和研究上来。他热心学问,胜过其他一切。

培根分得的那份遗产,不够支付他日常的生活开支。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研究。培根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自身条件和将来的前途,选择了律师职业,干这一行,不仅可以谋生,还可以从政。当打定主意后,培根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住进了葛莱工会。

这地方相当于法律学校,是当律师必须进入的地方。培根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开始了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在此期间培根仍然是一边学习法律,一边找临时性工作。

通过3年的刻苦努力,培根学完了全部法律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他顺利获得了律师资格。经过短暂的实习,他被聘为律师,终于有了正式的职业。

政治生涯及贡献培根热心学习,崇尚知识,但他也没有陶醉于对知识的掌握,而是把知识当成工具。当学业有成、当上律师之后,他开始为谋求官职涉足政界而奋斗。

培根初涉政坛,就有了杰出的成就,年仅23岁就当选为国会议员,而且在以后的选举中连选连任。他在国会的辩论很有名。他口才好,思路清晰、知识渊博、逻辑性很强,辩论问题总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辩论中还不乏幽默与风趣。很多前来听取国会辩论的人都说,听培根辩论,犹如欣赏话剧,是一种享受。就是当时有名的剧作家,也佩服培根的辩论才能。

可是,国会议员是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和报酬。培根要实现自己变革社会的政治抱负,仅仅在国会中空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从步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培根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政府官职的追求。

在那时的英国,政府的官职是由国王任命的,为此必须讨好某些权贵,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由于家族的关系,培根在官场不乏熟人。宫廷大臣们绝大部分认识他的父亲,有的还曾见过培根。其中,有位财政大臣还是培根的姨夫。为了得到官职,培根找遍了几乎所有的关系,可是,对他的任命迟迟没有到来。

官场的人对培根并不认可。那位姨夫不仅不推荐他,还忌妒他。而可悲的是,培根对此却一无所知。他曾多次向姨母求情,然而,即使这骨肉亲情,表面上对他表示同情,实际上也不支持他获得官职。从这里不难看出官场的虚伪。在整个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培根奋斗几十年,却始终未得到他想得到的官职。

就这样放弃吗?不,培根没有放弃。他知道女王那里是没有希望了,那么将来谁会继承王位呢?凭借智慧的目光,他预见到女王的侄儿詹姆士可能当政。于是,又转而联络詹姆士。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新王朝成立数年后,培根被任命为副检察长。6年后,他得到了检察长的职位。又过了1年,他被任命为他父亲曾做过的官职——掌玺大臣。再过1年,他成了英格兰大法官。官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就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了。

3年后,培根因受贿罪被控。经法院判决,剥夺了他的一切官职,并宣布,在国家或联邦中永不雇用,不得担任任何官职。从此,培根永远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培根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

失意时从不气馁,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研究中。他那些伟大的著作和不朽的思想,绝大多数是在失意的时候完成的。

培根在追求官职的过程中,从没有忘记推进人类知识志向。他的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1597年,培根的《论说文集》问世,这是一本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的论文集,当时共收有10篇文章。1612年、1625年,培根对《论说文集》进行了两次增订,共收入了58篇文章。在《论说文集》中,作者对事物的精辟分析,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警策的语言,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是培根关于知识论的著作,是其全面改革知识的庞大计划《伟大的复兴》的第一部分。在这部著作中,他批判了贬损知识的蒙昧主义,从多方面论证了知识的巨大功用和价值,为以后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打下了基础。

1609年,培根用拉丁文写的《论古人的智慧》出版,在该书中,他选取31个优秀古希腊神话故事,运用其丰富的想像、深邃的哲理、精巧的才思表述了自己对政治、科学、哲学问题的见解。《学术的进展》和《论古人的智慧》的完成,为培根的主要著作《伟大的复兴》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1620年,未完成的巨著《伟大的复兴》出版,其主要部分就是著名的《新工具论》。培根之所以起名《伟大的复兴》,就是为了强调不能通过旧哲学,而必须通过科学、艺术以及人类的一切知识来改造世界。

培根在哲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全面、较深刻地批判经院哲学的人。并且贯穿了培根著作的始终。在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培根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最终目的。

作为伟大改革家的培根认识到,要倡导科学,利用科学改造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批判蒙昧主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的功用和价值。培根提倡面向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经院哲学脱离实际,隔绝人与自然的联系,宣扬权威主义、教条主义、蒙昧主义的做法。他批判“知识即罪恶”的谬论,认为知识不仅是促使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动力,而且是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力量。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培根既强调“人是自然的仆役”,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命令、驾驭和征服自然的力量源泉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识就是对规律的认识。讲述了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掌握它,人类才能认识真理、得到自由。

培根在认识论方面开创了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时代。在《新工具论》中,培根阐发了其经验论的认识原则,为恢复人们对自然的统治权开辟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他认为,人类要获得知识,恢复对自然的统治权,就必须重新与自然接触,以新的眼光观察事物,通过观察与实验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的旧方法完全不同,所以他称之为《新工具论》。

培根通过对以往哲学的剖析发现,人们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身存在获得真理的心理障碍,他称之为“假相”,这就形成了他具有独创性的假相说。这在当时对解放思想、摧毁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他在假相说中接触到了认识论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如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这对哲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排除了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心理障碍之后,培根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认识原则,明确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知识就是存在的映像”,把感性自然、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说成是认识的对象,从而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损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这是一条全新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他认识到了感觉的局限性,强调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他认为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得来的。感性知觉只是认识的开始。他倡导实验,认为实验比感性直观更优越。因为通过实验可以把观察的对象从复杂的联系中抽取出来,使事物的因果联系更为显露。他在《新工具论》中强调说:“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的本身。”

培根为了给科学的认识论开辟道路在《论古人的智慧》、《论原则与本原》和《新工具论》等著作中,大量论及本体论的问题,建立起了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他继承、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肯定世界和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反对把物质看作抽象的东西,强调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他还强调指出物质是永恒的存在。培根赋予物质以实在的、能动的性质以及各种特殊的个性,是唯物主义的,且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培根还是近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创立者。他认为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不能发现科学原理,而旧的归纳法即简单枚举法又得不出可靠的结论。因此,培根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清除科学复兴道路上的障碍,制定认识自然的新工具。他在《新工具论》中阐述了建立一种新逻辑的设想。这种新逻辑就是他所说的真正的归纳法。培根对归纳逻辑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三表法和排斥法,并把它们作为整理和概括经验材料的归纳方法。他不仅倡导科学的归纳法,还具体地规定了归纳的目的、原则和基本程序,从而给归纳逻辑以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被誉为“近代归纳学说之父”。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自然情景的故事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军事枭雄故事会

    军事枭雄故事会

    本书用轻松的笔法,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军事史上的枭雄们的一些鲜为人知、发人深省的故事。全书透过数千个新颖独特的故事,多侧面横看战场百态,众领域纵览军史风云,鸟瞰战史上奇人奇事,细玩军史上奇情奇趣。可谓备正史之信,具稗史之奇,存野史之趣。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雷锋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雷锋的故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热门推荐
  • “撸”时代

    “撸”时代

    被赶出家门的宅男苏白,在因缘际会之下参加了虚拟全息游戏《第二人生》的内测。化身为吉尔加美什的他决定要在游戏里组建自己后宫队伍,夺得最强王者的宝座赢取高额的奖金,变成现实的高富帅。
  • 恶魔在后面,甜心别想逃!

    恶魔在后面,甜心别想逃!

    初遇,他们互相看不顺眼;再遇,他偷听到了她的秘密;三遇,他们被订了婚。这是造孽还是造孽啊!未婚夫霸道,未婚妻冰冷而又不失阳光。当他表白时,她一再拒绝,可他还是不放弃,直到有一天……
  • 决剑断情

    决剑断情

    人道渺渺,天道茫茫。不已穷凶极恶为立身,但求无愧天地万物苍生。世有无情人,亦有绝情仙。善念之分,岂会偏居一偶?大道无情,绝情亦有情!
  • 最受网络追捧的新寓言:哲思寓言集

    最受网络追捧的新寓言:哲思寓言集

    寓言是一个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品种,它用比喻和讽刺等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寓言简短,但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寓言不仅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思想的醒悟,而且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寓言是智慧之光,思想之灯,哲理之诗,道德之花,正义之剑。本书是吴礼鑫的第六本寓言集(第七本公开在全国出版发行的书),分八卷:第一卷、丛林意趣,第二卷、原野奇妙、第三卷、水域浪花,第四卷、空间遐思、第五卷、人类醒悟、第六卷、神之灵慧、第七卷、云水禅心、第八卷、生活启迪),全书创寓言故事均为原创,每个寓言故事后都有一句哲思启迪语。本书富有较强的启智性与哲理性,相信本书,开卷有益。
  • 失散的独行者

    失散的独行者

    青春梦里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高傲的王者现实里的我们却是卑微的拾荒者只是倔强不肯低头,内心不愿承认但谎撒的越大纯真的爱恋,散了就越难追回来了
  • 网游之苍穹怒

    网游之苍穹怒

    街头落魄者,工作失业,被女友抛弃。无奈决定进入虚拟感官游戏之中想凭着自己的韧性、技术及一点点运气改变自己的现状。最终结兄弟,交美女,争土地,攻城略地,破城杀敌,战千军,灭BOSS。为女人仗剑天涯,血流千里。为兄弟剑指苍穹,廓清寰宇。靠着自己建立的势力,得到了心爱的女人。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兄弟们一起赢得天下,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
  • 维多利亚洛枫的救赎

    维多利亚洛枫的救赎

    原本单纯阳光的普通大学生,发生意外后醒来来到陌生的世界,充满着魔法,斗争和希望的世界,主人公一路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既有个性又重感情的伙伴,友情,爱情和亲情伴随着主人公前进的脚步,在这个陌生世界的探险家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为了理想而战的呢。。。本部作品为二次元小说,以热血动漫为风格,还加入了小说中独特的吐槽元素和喜剧元素,还有感人的情节和各种力量,魔法和融合,家族恩怨,国家情仇,种族纠纷,神魔对立。同时,探险家协会也是人们心中最理想最温暖的地方,希望这部融合了海贼,火影,妖尾,lol,魔兽和西方神话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
  • 情网花心CEO

    情网花心CEO

    商场上,裴十四是敛财高手,富可敌国;情场上,裴十四是花心大少,阅女无数;可是,有一天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女人——龙菲菲,一见面就赏了他一记嘴巴子,裴十四发誓要彻底征服这个女人,不料却遭到了女人的抛弃;谷雨,结发两年的妻子,是裴十四的心灵鸡汤,每次都能为裴十四抚平内心的伤痛、恐惧、消极……如果说谷雨是他心灵深处的柔软,那么,龙菲菲就是他永不能愈合的伤疤,何去何从,裴十四左右为难。直到后来裴十四才惊觉,原来这一切竟只是一张用情结成的网,而他,正是网内唯一的一条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哥仨

    哥仨

    他们是诗人。他们是每天追踪明星八卦的记者,是包装畅销书的出版商,是偷找情人的国企业务骨干。工作和诗歌是他们生活的正反面。他们混迹于饭局、诗歌论坛,偶尔抢女人,抢生意,却在关键时刻拔刀相助,互相包容。他们写诗,在诗歌里亮出欲望和灵魂,亮出不为世俗所知乃至为世俗所耻的猥琐和卑微,把人性的赘肉熬成油点成灯,照亮灵魂的幽微之处。他们的生活气味浓烈,故事生猛,浓烈背后有纯净,生猛之中是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