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9400000020

第20章 诺贝尔(3)

“达纳炸药”的诞生自1863年发明硝化甘油炸药后,所发生的诸多事故使诺贝尔意识到,必须加速对炸药性质的根本改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硝化甘油的浓度。

于是,他把床搬到了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开始了紧张的实验工作。

他首先考虑到,如果有一种多孔的物质能吸收硝化甘油又不影响这种液体的爆炸力,那么合成物质的操作和运输就不会再有危险发生。

他找来各种各样的多孔的物质,如木炭粉、木屑、纸浆、矽土、煤、石膏块、粘土块、水泥和砖灰等等进行试验,但都不理想。

诺贝尔感到非常烦闷。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硅藻土。

于是,诺贝尔把硝化甘油炸药和经过烧炼的硅藻土按3: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固体的黄色塑胶炸药,因其颜色呈黄色,故又称黄色炸药。

诺贝尔兴奋地给这种新炸药取名为“达纳”炸药。在希腊语里,“达纳”即“力量”的意思。这一年是1864年,诺贝尔年仅31岁。

1866年,在德国的克鲁梅尔,诺贝尔举行了一次“达纳”炸药安全性的公开实验。他首先将它从高处抛下来,没有问题。接着又将它置于铁板上,用铁锤砸,还是没有问题。如果是以前的液态硝化甘油,这样做早就会发生强烈爆炸了。可是,这种新炸药的爆破力又如何呢?

诺贝尔把它做成棒状,直接放入岩石内钻好的炮眼里,再用雷管引爆它,结果爆炸威力很大。

它的爆炸力比纯的硝化甘油低1/4,但是仍然比普通的黑色火药高4倍。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会因为震动、撞击、加温而自发地引起令人震惊的安全事故。

随后,诺贝尔又到几座矿山上,进行了爆破示范实验。

这些公开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接着,他为这种新型的爆炸物申请了专利权,先后获得了美国、英国和瑞典的专利。

“达纳炸药”很快进入了世界市场,从前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限制,而不敢实施的某些极其重要的工程,现在能够马上开工了。当时人们评价说,黄色炸药为蒸汽机开创的发展时代增添了另外一份耀眼的动力。

同时,曾经对硝化甘油怀有恐惧感的人,曾经指责、反对诺贝尔的人,都很快改变了看法。世界开始称赞这位33岁的发明家,是他给了世界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并认识到诺贝尔是“一位不向任何艰难困苦低头的青年发明家”。

186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诺贝尔父子俩莱特斯蒂特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其中对老诺贝尔的颂词是:“表彰他在把硝化甘油作为一般性炸药方面的贡献。”

对诺贝尔的颂词是:“表彰他发明了达纳炸药这样一种更为实用的炸药。”

此时的老诺贝尔,虽然长期卧床,不能动弹,但是他在有生之年,荣幸地获得了祖国授予他的最高奖赏,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荣誉面前,诺贝尔想到的首先是他的父亲。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父亲,热烈地祝贺您。我的达纳炸药微不足道。如果说我还有一些成就的话,那也是因为从小就受到您的指教,最后才取得这一发明的。”

诺贝尔不禁想起,自从在圣彼得堡的诺贝尔父子工厂破产后,回到阔别20多年的瑞典,自己同父亲、还有当时活着的弟弟埃米尔,在一间狭小、昏暗的实验室里埋头实验,还有那次试验车间的爆炸,使他失去了惟一的弟弟,老父从此卧床不起……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历历在目,诺贝尔不禁泪流满面。

随着达纳炸药的投放市场,如期所料大受欢迎,各国的订单源源不断地涌向了诺贝尔的工厂,诺贝尔的声誉几乎传遍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他决心不断发展,将炸药推广到全世界。

诺贝尔在德国和美国的工厂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工厂也开张了。而诺贝尔在进军法国市场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因为在法国,火药的制造与贩卖都是政府控制的行为,当硝化甘油问世后,便被列入国家专卖的行列。

但诺贝尔还是来到了巴黎。他认识了保罗·巴尔勃,当时巴尔勃正在开钢铁厂,早就听说过诺贝尔的炸药事业,并对他的超人智力和非凡的毅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当他得知诺贝尔来到巴黎的消息后,立刻去拜访他,并希望能与诺贝尔在法国合开一家甘油炸药公司,诺贝尔欣然同意了。

但法国政府却拒绝了他们在法国境内置办炸药工厂的请求,使合同变成了一张废纸。

正好这一年,德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战争。

开战以后,德军因使用甘油炸药,一连攻破法军许多重要阵地。法军虽尽力死守,但火药的威力比不上德军,因此法军屡次败退,而德军则节节进击,攻入法国境内。

在这种“紧急时刻”,法国司令官也希望能采用硝化甘油这种高性能的炸药,于是他们找到正在参战的巴尔勃,立即允许了他与诺贝尔要在法国建立工厂的事。

当巴尔勃再次见到诺贝尔之后,对他说:“诺贝尔先生,这次在战场上,我亲身体验到了甘油炸药的实际威力,真是太可怕了!”

“你能平安回来就是上上大吉了。”

“甘油炸药竟给人类带来痛苦,带来不幸!”诺贝尔感到深深的自责。

“不,您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炸药本身无罪,是战争带给人类苦难。如能适当使用,比如用于开矿及土木建筑等,不是会给人类带来无比的利益吗?”

巴尔勃所说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了诺贝尔的心中。他一直从事炸药的研制、生产和经销,但却一直仇视战争,关心和平。他认为火药的正确运用,并不危害人类,至于到底把它用于战争还是和平,那都是权势者的事情。可如何在发展炸药的同时去努力避免战争呢?

诺贝尔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发明、生产、推广强烈的火药或武器。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它具有强烈的破坏力,就不会再有人想轻易发动战争了。”

一生都在“流浪”的诺贝尔对巴黎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他的一生中,有18年是在文化之都巴黎度过的。诺贝尔曾有趣地评价巴黎说:“在巴黎,连狗都散发着文化气息。”

1873年,法国的工厂建立以后,年近40的诺贝尔在法国定居了。他在巴黎的马拉克夫大街买下了一个非常豪华的别墅,并在院子里布置了一个投资巨大的实验室。

他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有过满足的时候,因为他确信,科学的道路就像一条长长的链子,任何成就都只是其中的一环。他开始设法改良他的炸药产品,并特别把注意力集中在达纳炸药的改进上。

他早就想到:硅藻土只是泥土而已,它的作用仅仅是吸收能爆炸的硝化甘油,它自己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也就是说,它虽然增加了硝化甘油的安全性,却降低了它的爆炸力,这无疑是一种损失。

怎样找到一种既安全又不会降低爆炸力的物质来与硝化甘油混合呢?这成了诺贝尔思考的新问题。与此同时,美国有一个名叫美纳尔的医科学生,用棉花和硝酸做实验,制成了一种药剂,它的化学名字叫硝酸纤维素胶片。

正是这种棉胶,引发了诺贝尔开发新产品的灵感。

1875年的一天,在试验过程中,诺贝尔的手指被破裂的试管划伤了,他的助手顺手为他贴了一块棉胶。

不料,到了晚上,诺贝尔上床后,手指竟痛得使他不能入睡。

“咦,棉胶还是好好的,并未脱落嘛!难道伤口化脓了吗?”

他把粘住伤口的棉胶撕下,用水洗净伤口,疼痛似乎减轻了一些,他再涂上新的棉胶,伤口已不像刚才那样剧烈疼痛了。

诺贝尔回到床上,心里还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定是有什么东西透过棉胶,侵入了伤口,它才会那么疼。”

“我在睡前做了些什么?啊!对了,我摸过硝酸。这么说,硝酸就有透过棉胶薄膜的能力了!”

“棉胶虽然是医药用品,但它的化学名叫硝酸纤维素,是属于可爆炸性物质,硝酸能透过它,那么硝化甘油能不能渗透到它中间呢?”

诺贝尔突然一跃而起,身着睡衣就跑进了实验室,那时已是凌晨4点了。

“对!把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混合看看,这两种都是爆炸物质,如果两者能完全溶合,必定能产生威力更强大的炸药!”诺贝尔作了如此假设后,立刻开始着手去做。

他取出棉胶液和硝化甘油,以各种不同的比例互相混合。试验的结果,在某种比例下,他得到类似果冻一般软硬的胶状合成物。

新发明的这种炸药爆炸时只有少量烟雾,爆炸力却大大加强。在运输中任凭怎样挤压,只要没有雷管引爆,它就不会爆炸。

诺贝尔为其取名“胶质炸药”,即“胶炸”。

胶炸药的发明,同样也凝结了诺贝尔无数个日日夜夜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随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诺贝尔和他的助手不断对这种炸药进行试验与改进,据说一共试验了250多次。

棉胶弄痛了诺贝尔的手指,让他产生了灵感,但这种灵感的火花,只会在像诺贝尔这样长期进行认真探索的人的脑中闪现。而要使这样小小的火花不至于熄灭,进而迸发成大片的焰火,必须还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在1876年,诺贝尔想请一位精通几门语言的女士来兼做他的秘书和管家,因此而结识了奥地利的女子贝尔塔,并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贝尔塔和诺贝尔只共同相处了较短的一段时间,但彼此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1876年底,贝尔塔因结婚而辞去了秘书的职务。婚后10年,贝尔塔和她的丈夫阿瑟一直寄居在高加索的一位朋友家里。背井离乡的艰辛以及对高加索战争的亲历,使贝尔塔清楚地体会到底层大众的苦难,看到了饥荒、战争对人类的威胁。她后来成了一位作家,用她的笔墨向文明世界呼吁消灭战争。她的自传体小说《放下武器》,喊出了千千万万个母亲、妻子的心声,并且代表她们向战争贩子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贝尔塔成为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她参加了一个以实现世界和平为宗旨的组织——国际和平促进联盟,为和平事业一直斗争到1914年去世。

贝尔塔的和平主义思想对诺贝尔的影响非常巨大,可以说,她是最早唤起诺贝尔热爱和平的人。

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他们之间的重要信件就有30多封左右,其中一半是在探讨和平事业。

成为企业家胶炸药的发明,的确是炸药发明史上的又一场革命,1878年一经发表,立刻在英、美、德等国取得了专利权。这种炸药不怕砸也不怕摔,遇火也不燃烧,所以无论运输或操作都非常安全。同时,它的爆炸力比达纳炸药更强,不但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任何重大工程,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它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这个成功也将诺贝尔的事业推到了顶峰。

事实证明:诺贝尔不仅是一个埋头搞实验的发明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

诺贝尔从小就立下大志:“我一定要在火药发明上,创下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经过他多年努力,甘油炸药终于取得了成功,但他很快声明:“甘油炸药虽具有强大的威力,但对我而言,却没有多大益处,我只是一个单纯的发明家罢了!”

他开始把自己的发明与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因为他明白,他虽然取得专利,使甘油炸药得以普及,但他成了那些唯利是图的火药商人的研究工具,正是那些火药商在获得暴利,而自己却左右不了火药的销售。

之后,每当进行实验时,诺贝尔都会想到:“我自己的发明,争取由我自己来领导它走向正确的途径,不应让其他人来取而代之。”

于是他为自己立下了一个原则:凡是由他自己发明的物品,都在自己创办的工厂中制造,并且由自己开辟它们的销售市场。

要从事这么大的一项事业,就需要购地皮、设厂房、添设备、置器材,这需要大批经费,所以借贷也成为系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诺贝尔懂得用借得的资金经营事业,等到获利以后,还本付息。再向银行或其他债主继续借款,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要取得对方的完全信任,使他们了解自己对这项事业稳操胜券,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使借贷顺利进行。

诺贝尔有聪明的头脑、过人的口才和值得别人信任的品格。这些有利因素,使他在筹款的途径上,大多能通行无阻。

另外,由于贸易的顺利以及诺贝尔这响当当的名字,人们总是愿意购买诺贝尔公司的股票,他的股金也就不断地增长。这也为诺贝尔发展中的事业,增加了大量的资金投入。

诺贝尔妥善计划他所做的每一个行动,以免在商场上失利。

有一次,诺贝尔计划在意大利建立工厂。但当时意大利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够严厉,诺贝尔于是首先向政府提出了保护他的产品的申请,将建工厂的事往后推迟了。

他的律师认为他顾虑太多了:“诺贝尔先生,您也未免太多顾虑了!我们已经取得专利权,别人奈何我们什么?”

“商业之道,到处都是陷阱,虽然我们已取得专利,但别人仍可乘隙而入。他们可以模仿我们的产品,改头换面来侵犯我们的权利。尤其是因为我们的事业以全世界为对象,更不能太过大意!”诺贝尔认真地回答道。

正是由于这样谨慎,再加上诺贝尔过人的智慧和全身心的投入,诺贝尔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炸药工业系统,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英国格拉斯哥,诺贝尔炸药公司;德国汉堡,达纳炸药公司;德国科隆,莱茵达纳炸药制造公司;德国德累斯顿,德累斯顿达纳炸药制造公司;英国,联盟炸药有限公司;英国,南威尔士炸药有限公司;墨西哥城,国立墨西哥诺贝尔达纳炸药公司;里约热内卢,国立巴西诺贝尔达纳炸药公司;南美洲,南美太平洋海岸炸药商务公司。

这些公司为他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大笔财产。

试想,如果诺贝尔只是一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纯科学的学者,那么,他的绝大部分利益,就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这样的话,后来那数额巨大、造福于世人的诺贝尔奖就不可能诞生了。

1879年,诺贝尔为了帮助两个哥哥发展事业,投资成立了“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总部设在俄国圣彼得堡,股金资本300万卢布,10名股东持有。路维希用了他的全部资产,成为最大的股东;诺贝尔出资占全部股票的1/30;罗伯特由于是发现者和创始人而被给予10万卢布。

对于两个哥哥,诺贝尔资助的不仅是金钱,在帮助他们建立在里海附近的炼油厂时,诺贝尔还充分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他建议铺设了从油田到港口的输油管道,解决了石油运输难的问题,还帮助设计了一种适合海上航行的油轮。在他的帮助下,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帝国!原油提炼和蒸馏方面的几次革新,以及利用石蜡进行照明等技术,也源于诺贝尔的发明。

企业的成功并没有降低诺贝尔对发明的兴趣。

在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政府出于政治目的,急需适合武器使用的威力更大、冒烟更少的无烟炸药。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设法解决该问题,但都未获得成功。

同类推荐
  •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教育评价卷)

    本书分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两个部分,内容包括: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现实意义、教育评价研究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等。
  • 宴会设计与运作管理

    宴会设计与运作管理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为概述、宴会菜单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常见宴会菜单设计、特殊宴会菜单设计、美食节策划与菜单设计、主题宴会的设计、宴会台型的设计、宴会台面设计、宴会服务、宴会部的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宴会的质量与成本控制、宴会部的促销与内部管理。《宴会设计与运作管理(第2版)》既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餐饮管理、烹饪专业及培训机构的教材,又可作为各类酒店及餐饮从业人员工作之范本。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狼孩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狼孩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探索未知——函数的巧妙运用

    探索未知——函数的巧妙运用

    世界万物都在时间长河中流淌着、变化着。它们从过去变化到现在,又从现在变化到将来。静止只是暂时的,运动却是永恒的。也许没有什么能比闪烁在天空中的繁星更能引起远古人的遐想了。他们想像在天庭上有一个如同人世间繁华的街市,有一些本身发着亮光的星宿一直忠诚地、永恒不动地守护在天宫的特定位置,为了区别于月亮和行星,人们称之为恒星。其实,恒星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只是由于它离我们太远了,以至于它们之间的任何运动,都慢得使人一辈子感觉不出来。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福尔摩斯探案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福尔摩斯探案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万物归墟

    万物归墟

    数万年前,有巨兽吞噬冥狱,遁入苍穹之墟。数万年后,灰眸少年行走古道,掀起惊涛骇浪!这里,有天魔荒野,有万丈悬河。在这里,长大,离乡,杀人。最后却发现,这里只不过是一个……
  • 丫头,还我初吻

    丫头,还我初吻

    他是性格怪异的优等生,不上体育课就算了,为何还得到享誉恶魔教师之称的体育“杀神”眷顾?为查出真相,她决定亲入‘虎’!可是相处久了,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他,为了得到他,她要出绝招了!“那你说你想干什么?”“我要亲你。”“初吻都给你了,还要。”“嘻,是你的初吻,也是我的初吻。”
  • 穿越之医毒四小姐:妃常嚣张

    穿越之医毒四小姐:妃常嚣张

    二十一世纪第一神医许衍诩在执行任务时狗血穿越到未知朝代,附身在同名同姓的白痴相府四小姐身上,身体主人不仅智商低下还而且没有斗气!是天下皆知的废材。姐妹欺凌?打得她满地找牙!嫡母陷害?弄得她惨淡收场!无意之中发现这身体不仅不是废材还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星宿体质!神兽很稀有?对不起,她一抓一大把!炼药师很难学?对不起一下子不小心突破了神级!看来穿越之路还不错嘛!
  • 桀骜千金

    桀骜千金

    她是从雪苑圣槿儿贵族学院转来沁琼海缇儿的学生,桀骜不驯,美丽无双!他是海缇儿的四大校草之首,高冷淡漠,玉树临风,风华绝代!当绝代学霸遇上桀骜校花,不知会怎么样呢???【云离】他握住她的柔荑,轻声说:“烟儿,你就是我的一切,永远永远……不会改变!”说罢,便用健臂轻轻缆住她的细腰,把她往怀里搂。她却使劲儿挣开他的怀抱,有些生气地说道:“离,你怎么了?开什么玩笑?!”他的目光陡然黯淡了下来,缓缓地说:“我知道,也许你的心里只有南宫浅墨,但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证明,证明我并不比他差,好吗?烟儿……”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我家养鬼

    我家养鬼

    伊兰的前世是魔族王后,逝世后因为留下众多谜团,国王下令六界寻找王后,等到时机成熟,带她回归。伊兰是一个灵性很强的人,心疼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便说:“来我家吧”。对于鬼来说,她有莫名的亲和力,听她唱歌也会感觉到舒服,伊兰的家里,不知不觉的,鬼多了起来,可是在这个家里,不止她一个人啊。
  • 恋爱吧!王子

    恋爱吧!王子

    因家庭变故,无人领养的蓝初夏住进了孤儿院。为了实现与小哥哥的约定,为了为孤儿院节省开消,她选择了免除学杂费的私立高中,开始了她寻爱旅途。认识了很阳光且开朗的金神佑,有点脱线,却不曾有坏心眼。生活三点一线的他却因蓝初夏的出现,使他的生活开始变了步调。
  • 行道杀

    行道杀

    天不公,地不平,人间难觅知音。恨苍天,怨幽冥,手刃仇敌行本心。杀!杀!杀!
  • 梦幻仙君

    梦幻仙君

    一座大山深处的村落,村里小孩正在无忧无虑的玩耍。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风景优美让人看见为之向往,就在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马上有一场灭顶之灾降临。一个弱小的崛起,一个王者的降临,看林浩怎么一步步走向峰巅。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