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4800000013

第13章 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1)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

1900年的法国巴黎,充溢着自由祥和的气氛。

亨利?约里奥,一位生意兴隆的棉布批发商,三个孩子的仁慈的父亲,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迎来了约里奥家族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亨利给这个哇哇痛哭不安分的小家伙起名为让?弗雷德里克。但所有的人都亲热地称他为弗雷迪。

除了生意上的应酬,亨利?约里奥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打猎、钓鱼和作曲上。

他的好脾气和丰富的想像力使他得以超凡脱俗,终日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成长中的弗雷迪。

弗雷迪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

他熟悉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雀鸟宛转悠扬的啼鸣,林海飒飒的风声,飞瀑雄壮的轰鸣,都像是自然亲切的召唤。

对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弗雷迪自小就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每当他感到痛苦失意之时,仿佛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催动着他:到大自然去!

亨利最喜欢他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儿子了,每一次出去狩猎或钓鱼,他都要带上弗雷迪。

而小弗雷迪呢,则像过节一样,兴奋得乱蹦乱跳。

深邃的大自然培养了弗雷迪特殊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他可以凭直觉判断哪里有鱼,哪里有飞禽,哪里有淙淙的溪水。

在广阔的自然界,弗雷迪感到自己就像是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无论是在穿越森林的漫步中,还是在耐心守候猎物的时间里,或是在静寂难耐的水面上,他似乎都能感觉到大自然深沉的脉搏。

有一次,一只硕大鲜艳的野鸡出现在父子俩的视线里。

“打掉它!”亨利心血来潮,迅速举起了手中的猎枪。

野鸡像预感到了危险,“扑棱棱”展翅飞走了。

“真是一只漂亮的野鸡呀!”亨利叹息道。

“爸爸,咱们在这里等它好吗?”弗雷迪天真地说。

“孩子,它不会回来了。”爸爸微笑地拍拍他的小脑袋。

“不,它一定会回来的!”弗雷迪倔强地说。

“那好吧,我们就听从弗雷迪阁下的意见,恭候野鸡皇后驾临吧。”爸爸知道弗雷迪的倔脾气——想做的事一定不会放弃,便幽默地答应了他。事实会让他改变主意的。

父子俩埋伏在一片灌木丛后,枪口指向野鸡曾经落脚的草丛。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流逝了,落日西沉,橘红色的余晖染红了青翠的山林,森林已经开始变得沉寂,偶尔传来几声归巢的鸟鸣。

亨利有些焦急,天眼看就擦黑了,那只该死的野鸡却踪迹皆无,他担心自己的弗雷迪受不了森林的寒冷。

他想劝弗雷迪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扭头一看,弗雷迪趴在那里,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前方,似乎在遐想着什么——看来他又沉迷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

亨利正要推醒他,弗雷迪忽然低声叫道:

“爸爸快看,来了!”

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惊喜。

亨利抬头一看,那只鲜艳的野鸡果然翩翩而至。

亨利来不及夸奖孩子的直觉和惊人的判断力。他瞄准目标,“砰!”放了一枪。

野鸡应声落地。弗雷迪欢快地一跃而起:“打中了!”

这是弗雷迪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狩猎活动。在这段美妙的时间里,他不仅培养了观察力和想像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过人的耐力。

1905年,弗雷迪的学生时代开始了。

他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学习认真,但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惟一可以让他感到骄傲的,就是自己的足球踢得很好。

如果走进他的卧室,你会以为误入了杂货间:房间里的桌上、床上、地上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零碎东西,母亲给他收拾整齐后,不久就又被他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母亲不得不在他卧室醒目的地方贴上字条,上面写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保持整洁”之类的话。

对于弗雷迪来说,这些字条无异于废纸,他依然是我行我素。

但有一条座右铭弗雷迪一直铭记在心:“创办事业不一定非要抱着希望,也不一定非要成功才能坚持下去。”

这句话是荷兰共和国的创立者威廉说的。

1911年,弗雷迪迷上了化学实验,这下,家里可遭了殃。母亲形容他“像疯了一样”,为了做实验,他把家里的煤气炉、油灯、器皿都变成了实验的“牺牲品”。

1920年,弗雷迪考入巴黎工业理化学校。

对弗雷迪来说,巴黎工业理化学校无异于科学的圣地。放射线的发现者皮埃尔?居里夫妇就是在这里进行他们举世闻名的研究工作的。

弗雷迪在工业理化学校学习1年后,需要在物理和化学中任选一门作为主修课程,他选择了物理。因为他崇拜的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在该校继任着皮埃尔?居里的教授工作。

弗雷迪充分显示了卓越的实验才能,连朗之万也时常称赞他是最优秀的学生。

1923年,弗雷迪毕业了。

有了工程学学士学位,他想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由于居里夫妇和朗之万的熏陶,他又希望在学术气氛中进行独创性的研究工作。

弗雷迪找到了朗之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

朗之万听后,对他的求学态度很赞成,他决定把弗雷迪推荐给居里夫人做助手。

但朗之万以科学家的坦诚告诫弗雷迪说:

“在大学里工作你有一个很不利的条件,你既不是高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也不是巴黎大学的毕业生,是不合一些大人物的口味的。如果你要让别人接受,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科学要求你全力以赴,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它,并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教授的话一直激励着弗雷迪,每当他的事业受挫或受到人为的迫害时,他的脑海里就涌现出教授的谆谆教诲,从而促使他从颓丧中奋起。

居里实验室

能够做玛丽?居里的助手,弗雷迪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童年时,居里夫妇对科学的伟大发现就给弗雷迪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6岁那年,弗雷迪在一本通俗杂志《大众读物》上读到了介绍居里夫妇的文章,那时他已经能断断续续地看些书了。

《大众读物》上刊登了一幅居里夫妇工作的照片:玛丽?居里正面坐在工作台旁,左手拿着一个烧瓶。她的丈夫皮埃尔站在一旁,胡子长长的,右手插在上衣口袋里,两人显然正在研究着什么。

弗雷迪拿出剪刀,仔细地将这张相片剪了下来,还让姐姐玛格丽特做了一个精致的镜框。

在弗雷迪的心目中,居里夫妇像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圣人,能够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是弗雷迪童年时的奢望。

从小学直到工业理化学校毕业,这张相片一直跟随着弗雷迪,伴随着他逐步走向成熟。

现在,自己竟能够到居里夫人的身边,从事自己喜爱的研究工作,怎能不让弗雷迪激动呢?

居里夫人约见他的地点就是镭学研究所自己的实验室。

1924年11月21日上午11点,弗雷迪里克?约里奥身着一身崭新的军服,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到居里夫人的书房前。

约里奥所以戎装在身,是因为他刚完成在炮兵预备队的军训生活,他想:合体的军服或许能让居里夫人联想到自己是个训练有素的人。

虽已近正午,天仍寒气逼人,朔风刺骨,刀子般割痛了约里奥的脸颊。他站在门前,不住地打着哆嗦。

约里奥的心像有只小鼓般敲个不停——这位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怎样看待自己呢?

他终于抬起手臂,敲开了居里夫人的房门。

首先映入约里奥眼帘的,是一张硕大的办公桌和几只排满书的橱子,以及两张椅子。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约里奥没有料到,这位令人崇拜的伟人,书房陈设竟如此简单。

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灰白的头发,不到60岁的人看上去像有70开外,苍老而神色疲惫。一身黑色的衣服衬得她的脸色更加苍白。

只有一双晶莹、敏锐的眼睛使人联想到这个瘦弱的躯体里包含着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这就是居里夫人。

她和蔼地冲约里奥点点头,请他坐下。

居里夫人的友好态度打消了约里奥的紧张情绪,他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地做了一番介绍。

居里夫人注意地听着。

实际上,朗之万早已就约里奥的聘用问题和她做了一次长谈,早在约里奥进来之前,她已经决定要任用他了。

约里奥讲完后,居里夫人微笑地说道:

“好了,小伙子,你被录用了,”她顿了顿,接着说,“我希望你能很快熟悉自己的工作。”

约里奥的工作开始了。

他的薪水很微薄,仅能支付必要的生活费用。

生活上的拮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放射线一窍不通。

有一天,约里奥在实验室的手足无措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注意。

她走到这个年轻人面前,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

“约里奥,你要想有所作为的话,必须提高自己,仅有一个学士学位是不够的。”

居里夫人的话增加了约里奥的压力,他觉得自己该拼一拼了,他要在短时间里掌握放射线的知识,并尽可能早地再获得一个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约里奥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开始了。

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时间他都利用上了,忙得不可开交。后来约里奥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说:

“我从来没有时间考虑以后要干什么,我惟一关心的就是现在的工作,并尽量多学点知识。”

约里奥的努力获得了社会的承认,1925年他获得第二个大学学位;1927年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

约里奥也熟悉了放射线的知识,他已成为居里夫人相当熟练的助手了。

在这期间,他和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伦娜?居里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伊伦娜?居里

伊伦娜是在1897年9月12日出生在巴黎的。

对于一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居里夫妇来说,伊伦娜可以说是在实验室里长大的。

她的爸爸皮埃尔?居里1906年因车祸意外丧生后,抚养她和妹妹艾芙的重担就压在居里夫人的肩上。

居里夫人最重视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她为此殚精竭虑,创办了一个“家庭学校”,由她和几个同事、朋友担任他们自己孩子的老师。

皮埃尔的父亲居里大夫在教育孩子方面给予居里夫人极大的帮助。

他给伊伦娜讲解植物学,帮她在园子里栽种花木,带她散步。

在祖父那里,伊伦娜知道了动植物许多有趣的故事。如:老鼠是怎样打洞的,蛇在冬天是怎样生存的,种子是怎么来的等等。

这个睿智的老人对伊伦娜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1910年他去世时,伊伦娜悲痛欲绝。

经过两年田园生活般的教育之后,伊伦娜进入塞维涅中学。在学校里,她的成绩是最优秀的。

1911年,居里夫人因提炼纯镭成功,再次荣获了诺贝尔奖。

伊伦娜这时14岁了。12月的一天,她陪同母亲一同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

盛大而热烈的授奖仪式深深吸引了她:欢快的乐曲和热烈的掌声把母亲送上了讲台,在上千人的注目下,母亲做了生动的讲演。在伊伦娜看来,她是那么光彩迷人。

居里夫人的讲演一次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伊伦娜怀着自豪的心情,注视着这令人激动的场面。

这就是自己伟大的母亲!这就是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伊伦娜感到振奋不已,此时此刻,她的心里已暗下决心:要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献身于科学事业。

瑞典之行激励了年少的伊伦娜,同时确定了她人生的道路。

伊伦娜像她的母亲一样,天资聪颖,又受到了一流的教育,因此不久就可以和母亲探讨一些简单的理论问题了。

有一次,伊伦娜随同母亲拜访了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就某个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令爱因斯坦感到惊异的是,年轻的伊伦娜自始至终聆听着他们的谈话,时而还提一些和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问题。

爱因斯坦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他对居里夫人说:你的女儿很有头脑,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富于爱国心的居里夫人亲临前线,帮助救治伤病员,伊伦娜义无反顾,随同母亲一齐走上了战场。

在战场上,伊伦娜掌握了护士课程,并学会了操纵X光机。

源源不断的伤员被抬下战场,接受X光的检查。看着这些血肉模糊、衣衫残破的战士,伊伦娜的心痛苦地颤栗着。

战争!令人诅咒的战争!

伊伦娜的憎恶是无法改变战争进程的,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检查这些伤员,并尽量照顾他们好一些。

她也受到了伤害——大剂量的射线辐射伤害了她的身体,像她的母亲一样,这也是她去世的根本原因,虽然当时她一无所知。

由于她的贡献,战争结束后,法国政府向她颁发了一枚勋章,对这位年轻的姑娘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

1920年,巴黎镭学研究所落成了,伊伦娜决心继续父亲的工作,并给母亲做助手。

伊伦娜离不开实验室,这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想象不出自己还能过另外一种生活。

伊伦娜实验非常细心,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一声不响地埋头工作。

没有任何事情能夺走伊伦娜对工作的兴趣,她生性沉默寡言,不善待人接物,在实验室,她甚至常忘了礼节性地向别人道一声早安。

每个人都把她看做难以接近、冷若冰霜的人。

约里奥则一下就注意到她了。

他没有想到,这个体态端庄、目光坚定、头发卷曲的年轻姑娘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伊伦娜不同于一般浮华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约里奥似乎看到了她父亲皮埃尔?居里的品质:朴实的作风,敏锐的头脑,从容的态度……

约里奥发现,这位外表沉默的姑娘实际上是一位感情丰富而敏感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样喜欢运动的两个年轻人在森林的一次漫步中相遇了,他们开始了第一次长谈。

每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每一只轻灵嬉戏的松鼠,都能引发他们欢悦的情愿:大自然真是太美了!

这次漫步是他们相爱的契机,他们惊异地发现:对方的志趣和自己的竟那么的一致。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结成了约里奥和伊伦娜相爱的纽带。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惊人的相似:30年前,皮埃尔和玛丽在偶然的机会里邂逅,共同的追求使他们成为伉俪;今天,他们的女儿伊伦娜又重演了这动人的一幕。

共同奋斗

约里奥和伊伦娜的婚礼在巴黎市政府举行了。

仪式很简单,参加者也只有双方的亲戚和一些朋友。

一顿丰盛的午餐后,他们的婚礼就静悄悄地结束了。

下午3点钟,这对新人坐车回到了镭学研究所,之后,便一头又扎进了实验室。

约里奥开始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已非昔日的“无名小卒”了,他和居里夫人激烈地争论某个问题,有时连伊伦娜也没有机会插嘴。

约里奥从这时起被人称为约里奥—居里了,能成为居里家的一员,他深感自豪。

像居里夫妇一样,约里奥夫妇两人总是形影相随,在实验室里并肩工作。

他们为科学而爱科学,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使人奋进,使人精神高尚。

他们从事的具体研究工作,就是居里夫妇开创的放射性。

1928年,约里奥夫妇发表了他们共同研究的第一个成果的论文。

论文阐述了镭自发衰变产生的镭-C和钋完全在空气中吸收后放出的α射线所产生的离子数,测定了形成的离子偶数。

一位化学家半开玩笑地对约里奥说:

“你现在才来研究放射性,未免太晚了。这些元素和衰变系列现在都已知道了,除了把它们的各种特性算到小数点三位或四位以外,没什么可做的了。”

同类推荐
  • 妙趣横生话科学(走进科学丛书)

    妙趣横生话科学(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共分为趣味数学故事、趣味物理故事、趣味化学故事、趣味天文地理故事、趣味生物故事五大部分,其中包括会下金蛋的鸡、诺曼底上空的电子战、钻石疑案、北极星的指向以及植物也会欣赏音乐等。
  •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动动右脑

    动动右脑

    右脑的五感包藏在右脑底部,可称为“本能的五感”,控制着自律神经与宇宙波动共振等,和潜意识有关。右脑是将收到的讯息以图像处理,瞬间即可处理完毕,因此能够把大量的资讯一并处理(心算、速读等即为右脑处理资讯的表现方式)。一般人右脑的五感都受到左脑理性的控制与压抑,因此很难发挥即有的潜在本能。然而懂得活用右脑的人,听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现图像、闻到味道等。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共感”这就是右脑的潜能。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 探究式科普丛书-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

    探究式科普丛书-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

    本书讲述了许多恒星和宇宙的各种奥秘,且配有精美插图,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恒星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全面地掌握天文知识。
热门推荐
  • 锦绣独宠:爱上无良小丞相

    锦绣独宠:爱上无良小丞相

    温凉第一次碰到崔语言的时候还不叫温凉,后来历经不幸,决心用余生温暖俞凉,故化名温凉。崔语言第一次碰到莫循的时候莫循已是温凉,后来命运弄人,崔语言决心用余生让温凉重回莫循。崔语言常默默言语:“若人生初见莫循时该有多好!”
  • 聊龙神话之仙劫传

    聊龙神话之仙劫传

    玉马、云夏两国交恶,刀兵连绵。云虚洲大地赤河横流,死尸相枕籍。仙、神、魔、怪纷纷卷入这场凡世间的争斗。善、邪诸教徒众斗法连番,场景惨烈,百千修士遭劫难,灰飞烟灭。未知终局如何?阅读此书,您仿佛有一种重温《封神演义》、《锋剑春秋》等古典作品的感觉。
  • 凤倾歌

    凤倾歌

    红颜为容,祸水作骨,一夜流光重影,簪花扶鬓承欢君前!他却是成就一身红颜媚骨,乱君心,她却清媚如花浅笑,只懂灼华。
  • 韩娱之完美梦想

    韩娱之完美梦想

    喜欢少女时代,也喜欢皇冠,写个小说也算是给准备为出坑的自己做个了断。小学文化,不喜勿喷。因为工作也比较忙,尽量保持每天更新,另不求打赏,但求指导,求关注帮忙推荐,谢谢,有话您请说。因为接下来的剧情需要请留意作品相关,谢谢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 离星星三尺高的地方

    离星星三尺高的地方

    离星星三尺高的地方,我在那儿,等你。——夏俊溪
  • 好逑传

    好逑传

    《好逑传》清代才子佳人小说,18回,名教中人著。小说叙述明朝北直隶大名府秀才铁中玉,英俊潇洒,仗义行侠,是御史铁英之子。《好逑传》描写才子佳人谨遵礼教、共斗奸恶事,其中,水冰心的形象别具一格。小说情节曲折多变且张弛有致,颇富戏剧性。
  • 猪八戒重生记

    猪八戒重生记

    “苍天呀,大地呀,你们终于睁开眼了”猪八戒对天狂呼,因为他竟然重生了,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一本书《西游记》,知晓了自己的下辈子了。猪八戒重生了,他还会投错猪胎吗?当然会,可是他还会西天取经吗?答案还是当然会!可是你要是问我,猪八戒会错过嫦娥妹妹吗?那么纯洁美丽的仙子,你们舍得吗?弱水妹妹,这么有爱萌妹的妹子,猪八戒出家了当然可以推到!高老庄,我老猪来了,高妹妹,你等我!“猪八戒,你六根未尽,不能入我佛门,念你保唐僧取经有功,就赏赐洞府一座!”如来坐在灵山,大雷音寺中,念念有词道!“嘿嘿,如来老家伙,还是你了解老猪我,没事,老猪的弱水妹妹还等着我,就不奉陪了,告辞了!”猪八戒笑了一声,在大雷音寺之中消失了。
  • 与怪人们合租的日子

    与怪人们合租的日子

    男主大四毕业在即,急于寻找一间单身公寓,路边偶遇一神秘少女,却没想到是个异界魔法师,合租生活就此展开。
  • 上帝地球仪

    上帝地球仪

    毕业后,我到中科院实习,却被分到了一个神秘的分院,超自然现象研究院。一件件离奇地事情接连展开。无意中,我竟成为了上帝。我该用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