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5500000024

第24章 莱顿瓶的发明

电,这个无处不在、神出鬼没的幽灵,人类从认识它到驾驭它、利用它,历经了好几百年的时间。在古人眼里,雷电是天神发怒的象征。琥珀摩擦后可以吸引纸屑和芥子;梳头解衣时,往往火花伴随噼啪声随之而来。这类现象可以说是人类认识电的开端,这种认识只局限于一些日常现象。人们既没有认识到电现象的普遍性,更没有触及它的本性。

电学的发展,只靠观察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有目的地去探索,才可能掌握电的规律。而实验的进行关键在于能够人为地产生电,按照人的意志实现各种电现象,从而达到研究和应用的目的。所以,基于摩擦起电的道理出现的摩擦起电机在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能产生稳定电流的伏打电池,则进一步使人类能够研究和利用电流的各种效应。我们这里就从摩擦起电机的发明讲起,再介绍化学电池的发明和电学基本规律的发现,以及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660年前后,在前面提到的那位发明真空泵的德国市长格里克创制了一种机械装置,可以连续摩擦生电。他取一个儿童脑袋一般大的球形玻璃烧瓶,把碎硫磺放进瓶里,一起加热,使硫磺融熔,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加硫磺,最后,瓶里充满熔化了的硫磺。再插入一根木柄,等硫磺冷却后,打破玻璃,得到一个漂亮对称的硫磺球。他把硫磺球支在木架上,让硫磺球转动,同时把一只手按在球上摩擦,于是硫磺球就会显示出像地球吸引万物般的特性。格里克还发表了另外一张图。实验者正举着带电的硫磺球,球体移到哪里,那里的一切轻质物体都受到吸引。纸片、羽毛纷纷朝它飞来,水球滚动,枯叶摇晃。手指靠近,闪光、爆破声,与雷电无异。

为什么格里克会想到用一个旋转的硫磺球来做实验呢?原来他并不是单纯为了演示电现象,而是为了证明地球吸引力乃是某种“星际的精气”,他的真空实验,也和这个总目标有关。

格里克的硫磺球实验确实模拟了地球的吸引作用,甚至他还显示了硫磺球的引力比地球吸引力大。然而,他也发现两者有不同之处。在硫磺球周围,也会有物体被排斥,羽毛在硫磺球和地板之间会上下跳动。格里克开始领悟到,重力并不能归结于电力,它们各有特点。接着,格里克又做了许多电学实验,其中包括电的传导和静电感应,可惜没有得到别人的重视。

格里克发明摩擦起电机的消息和他的真空泵一起在欧洲各国传开了。人们竞相仿制并改进他的起电机。人们发现,格里克的摩擦起电机其实不必把玻璃瓶打碎,甚至不用硫磺,直接用玻璃瓶就可以做实验。很多人对电感兴趣,有的是为了研究电的性质,有的则是为了让王宫贵族取乐而用于表演魔术,但是在有意无意的探索活动中,逐渐摸清了电的性质。

牛顿对电学也很感兴趣。1657年他用玻璃球起电机研究了电的吸力和斥力、火花放电等现象。1703年12月5日,英国皇家学会热闹非凡,这一天他们有两件新鲜事。一件是牛顿就任皇家学会主席,一件是牛顿任命他的助手豪克斯比(F.Hauksbee)担任实验师,牛顿希望在皇家学会提倡实验,恢复实验空气。豪克斯比当众表演了精彩的真空放电实验。他用摩擦起电机使真空发出辉光,说明真空也会产生电的现象。

进一步的实验,豪克斯比还用棉线显示了电力,演示了“电风”。他做了一块玻璃圆柱体,长17.78厘米,直径也为17.78厘米,周围是一根木箍,上面等距离地连着许多条棉线,当他旋转并摩擦圆柱体时,棉线沿半径方向伸直,趋向一个中心。豪克斯比没有忘记他的恩师,他把这一事实联系到牛顿的宇宙学说,解释说:这些线条就像是受到了重力,沿直线方向吸向中心。

1720年又有一位英国人叫格雷(S.Gray),他对电的传导进行了研究,发现摩擦过的玻璃所带的电可以转移到木塞上,再经细绳传到20米以外的骨质小球。他还让一个小孩做人体带电实验。他用丝绳把小孩吊在顶篷下,在小孩身下放许多轻质物体,例如羽毛之类。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管接触小孩腿部,结果小孩的手和头部都能吸引羽毛。格雷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的传导性,而且分清了导体与绝缘体。

下一步的进展是法国的杜菲(duFay)作出的。格雷的实验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

(1)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靠摩擦带电,电是不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2)是不是当所有物体接触或靠近带电体时都可以获得电?

(3)哪些物体会使电的传递停滞,哪些利于电的传递?哪些物体最容易被带电体吸引?

(4)斥力和吸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否有联系,抑或是完全独立的?

(5)在虚空处、在压缩空气中、在高温下,电的强度是增还是减?

(6)电和产生光的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大多数带电体的共同特性。这一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杜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首先发现能够带电的不仅限于琥珀之类的物品,任何东西,包括金属都可以带电,于是他纠正了前人将物体分为“电的”和“非电的”两类的做法。为了证实一切物体都可以带电,杜菲以自己的身躯做实验。他让助手用绳子把自己悬吊在天花板上,然后带上电;当另一个人接近他时,从他身上发出电火花,产生噼噼啪啪的声响。

杜菲最大的贡献是分清有两种电。他把两小块软木包上金箔,用丝线悬挂在天花板下,取一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分别接触这两块软木,结果软木互相排斥。他又做了一个实验,取一松香棒,用羊皮摩擦后接触一软木,而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接触另一软木,结果发现两者互相吸引。他再用其他许多材料继续实验,发现有的相互吸引,有的互相排斥。于是杜菲认定电有两种。他把玻璃产生的电称为“玻璃电”,松香产生的电叫“松香电”。

莱顿瓶的发明使电学研究又上了一个台阶。1745年,德国的克莱斯特(E.G.Kleist)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铁钉把电通到窄口药瓶中,瓶中盛水,瓶子与其他物体绝缘。原来他是想把电存在水中。读者也许会觉得他的想法太幼稚,请不要讥笑他,原始的观念往往导致科学的重大发明。克莱斯特试验果然有一定效果,他再用铁钉将瓶内的水和外界接通时,出现了强烈的放电现象。

克莱斯特没有放过这一现象,而是进一步寻找储存电的规律。他发现,瓶口及外表面必须干燥,如果瓶里装的是水银或酒精,效果更好。

克莱斯特把这一发现写信告诉了好几位友人,他们都回信说重复做了实验却没有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原来克莱斯特在信中少说了一句话:实验者在用钉子通电时,要手持瓶子的外表面,人站在地上(注:也就是说,瓶子的外表面必须接地!)。由于这个原因,克莱斯特的发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与此同时,另外有一位实验家在荷兰也做了类似的实验。他是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穆欣布罗克(P.Musschenbruck)。他把金属枪管悬挂在空中,与起电机连接,另外从枪管引出一根铜线,浸入盛水的玻璃瓶中,助手一只手拿着玻璃瓶,穆欣布罗克在一旁摇摩擦起电机。正在这时,助手无意识地将另一只手碰到枪管,顿时感到电击。于是穆欣布罗克自己来拿瓶子,当他一只手碰到枪管时,果然也遭到强烈的电击。

穆欣布罗克不久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蒙上帝怜悯,我才免于一死。就是为法兰西王国我也不愿再冒这个险了。”信中他详细描述了实验的条件,所用器材和人的姿势。写得如此真切,令有冒险精神的读者无不跃跃欲试。后来这封信公开发表,许多人重复了莱顿的实验,莱顿瓶也由此得名。

在用莱顿瓶做试验的人当中,有一位法国电学实验家叫诺勒特(J.A.Nollet)最为出色。他改进了莱顿瓶,大大地提高了电的容量。1748年他在巴黎让二百多名修道士在巴黎修道院前手拉手排成圆圈,让领头的和排尾的手握莱顿瓶的引线。当莱顿瓶放电时,几百名修道士同时跳起来,使在场的贵族们无不目瞪口呆。诺勒特组织的表演使电的声威达到了高潮。

同类推荐
  •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

    破译曾经的难解之谜(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 怎样做好物流人员

    怎样做好物流人员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物流人员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我国当前的物流中心、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特点、物流的类型、合理规划装卸搬运作业过程等。
  •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拟以我国农业企业为对象,在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从组织、个体、过程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书一方面将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充实传统行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加快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伐,寻求以信息化改造农业的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 新课程百科知识-叩开地质之门

    新课程百科知识-叩开地质之门

    此书介绍了地球的历史,地球结构,地质作用,海洋运动,珍奇矿物,以此来让读者了解我们的地球。
  •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求知文库-绿色的诱惑

    高等植物被分为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植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过程,才形成了当今种类繁多、构造复杂的植物世界。
热门推荐
  • 你再娇纵,我愿意宠

    你再娇纵,我愿意宠

    五岁一遇,她痴缠他二十年,结果换来他冷漠依旧,怀抱佳人。父亲落马,冤死寒牢,她却连最后一面都不得见。气愤至极,扇了他女人一巴掌,于是被他以恶意伤人罪名送她锒铛入狱。监狱三年,她生不如死。出狱后,步步为营,所有冤屈她都要一一讨回!这时,他却不依。“顾浅溪,你只能是我的!”折断她的羽翼,撕碎她所有念想,将她困在身边陪着她画地为牢。
  • 锦墨

    锦墨

    “我问你,何为仙”?“逍遥自在便是仙”。“那我再问,何为妖”?“诡异狡诈便是妖”。“那你可曾有过逍遥?可曾有过自在?我可曾欺你?可曾欺过天下人?”听罢,白衣男子沉默不语。
  • 哥哥在追我女神

    哥哥在追我女神

    江小琦一直以为,像她哥这种不沾女色的异类高干子弟,是不会喜欢上某一个女人的,直到她亲眼见到她大哥盯着她女神看了整整一分钟。
  • 因一具女尸爷爷带我走遍大江南北

    因一具女尸爷爷带我走遍大江南北

    记述了作为入殓师的爷爷,从小收养了“我”,取名叶天怜。从此爷孙两人相依为命。由于爷爷经常与亡魂打交道,天怜从小就被周围的人歧视,过着没有玩伴的童年。后来因一具女尸,天怜染上寒毒之症,爷爷为救孙儿性命,必须解开女尸之谜,不得不背井离乡,爷孙两人相依为命,历经人生百态,却不断帮助别人,和道长并肩救人危难。
  • 异世之魂武震天

    异世之魂武震天

    陈天翔,一个最优秀的超级特工,在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任务之后转身到了异世界的一个废柴少爷的身上,他会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吗?……神奇的戒指,奇异的灵魂,无边的邪火,绝艳的美女,摆在他面前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疯狂的修炼,苦苦的追寻,他为的,只是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 青春,再疯狂一次!

    青春,再疯狂一次!

    一场重返青春的旅程,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都是我们青春所经历的事。那些丢失在青春的记忆,都在这个高中学校徐徐拉开了帷幕……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冰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冰

    本书详细阐述了冰的构成、形态、性质还有如何对冰情进行观测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和认识。
  • 蜡冬

    蜡冬

    旧时代时,一个知青下乡的故事,遇到的人于事,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 安然若初见

    安然若初见

    很多年以后,凌晨想起了与她初次见面时的场景。那天天很蓝,阳光明媚,他刚下飞机就匆匆来了医院,那也许是他这一生最痛苦的一天,可他却庆幸在这里与她不期而遇。琦阳—我生命中最后的那抹阳光,何时回来照亮我的那颗心?
  • 用人大师

    用人大师

    宫惠珉先生在《用人大师》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很多世界级公司,分析它们如何实施人才战略、如何使用人才,建构公司的竞争优势,确实能为很多企业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更为难得的是,宫惠珉在《用人大师》一书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用人思想,使读者了解人才的战略性运用并非源于欧美领先企业,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