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6600000121

第121章 胡适之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今之治诸子学者,自章太炎先生以下,皆主九流出于王官之说。此说关于诸子学说之根据,不可以不辨也。此说始见《汉书·艺文志》,盖本于刘歆《七略》。其说曰: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本十官,原文有“其可观者九家而已”之语,故但言九流。)此所说诸家所自出,皆属汉儒附会揣测之辞,其言全无凭据。而后之学者,乃奉为师法,以为九流果皆出于王官。甚矣!先入之言之足以蔽人聪明也!夫言诸家之学说,间有近于王官之所守,如阴阳家之近于占候之官,此犹可说也。即谓古者学在官府,非吏无所得师,亦犹可说也。至谓王官为诸子所自出,甚至以墨家为出于清庙之守,以法家为出于理官,则不独言之无所依据,亦大悖于学术思想兴衰之迹矣!今试论此说之谬,分四端言之:

第一,刘歆以前之论周末诸子学派者,皆无此说也。

(甲)《庄子·天下篇》

(乙)《荀子·非十二子篇》

(丙)司马谈《论六家要指》

(丁)《淮南子·要略》

古之论诸子学说者,莫备于此四书。而此四书皆无出于王官之说。《淮南·要略》专论诸家学说所自出,以为诸子之学,皆起于救世之弊,应时而兴。故有殷周之争,而太公之阴谋生;有周公之遗风,而儒者之学兴;有儒学之敝,礼文之烦扰,而后墨者之教起;有齐国之地势,桓公之霸业,而后管子之书作;有战国之兵祸,而后纵横修短之术出;有韩国之法令“新故相反,前后相缪”,而后申子刑名之书生;有秦孝公之图治,而后商鞅之法兴焉。此所论列,虽间有考之未精,然其大旨以为学术之兴,皆本于世变之所急,其说最近理。即此一说,已足摧破九流出于王官之陋说矣!

第二,九流无出于王官之理也。《周官》司徒掌邦教,儒家以六经设教,而论者遂谓儒家为出于司徒之官。不知儒家之六籍,多非司徒之官之所能梦见。此所施教,固非彼所谓教也,此其说已不能成立。其最谬者,莫如以墨家为出于清庙之守。夫以“墨”名家,其为创说,更何待言。墨者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七略》之言曰: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

此其所言无一语不谬。墨家贵俭,与茅屋采椽何关?茹毛饮血,穴居野处,不更俭耶?又何不谓墨家为出于洪荒之世乎?养三老五更,尤不足以尽兼爱。墨家兼爱,本之其所谓“天志”,其意欲兼而爱人,兼而利人,与陋儒之养老异矣!选士大射,岂属清庙之守?其说已为离本。至谓“宗祀严父,是以右鬼。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则更荒谬矣!墨家爱无差等,何得宗祀严父?其上同之说,谓一同天下之义,与儒家之以孝治天下,全无关系也。墨家非命之说,要在使人知祸福由于自召,丰歉有待耕耘,正攻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说。若“顺四时而行”,适成有命之说,更何“非命”之可言?

凡此诸端,皆足征墨家之不出于王官。举此一家,可例其他。如云:“纵横之术,出于行人之官。”不知行人自是行人,纵横自是纵横,一是官守,一是政术,二者岂相渊源耶?《周礼》尝有掌皮之官矣,岂可谓今日制革之术为出于此耶?

第三,《艺文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也。古无九流之目,《艺文志》强为之分别,其说多支离无据。如晏子岂可在儒家?管子岂可在道家?管子既在道家,韩非又安可属法家?至于伊尹太公孔甲盘孟种种伪书,皆一律收录。其昏谬更不待言。其最谬者,莫如论名家。古无名家之名也。凡一家之学,无不有其为学之方术,此方术即是其逻辑也。是以老子有无名之说,孔子有正名之说,墨子有三表之法,“别墨”有墨辩之书,(即今墨子书中之《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诸篇)荀子有正名之篇,公孙龙有名实之论,尹文子有刑名之论,庄周有齐物之篇。皆其“名学”也。古无有无“名学”之家,故名家不成为一家之言。(此说吾于所著先秦名学史中已论之,非数言所能尽也)惠施公孙龙皆墨者也。观《列子·仲尼篇》所称公孙龙之说七事,《庄子·天下篇》所称二十一事,及今所传《公孙龙子》书中《坚白》《通变》《名实》诸篇,无一不尝见于墨经;(晋人,如张湛鲁胜之徒,颇知此理,至于惠施主兼爱万物,公孙龙主偃兵,尤易见)皆其证也。其后学术散失,汉儒固陋,但知掇合诸家之伦理政治学说,而不明诸家为学之方术。于是凡“苛察缴绕”(司马谈语)之言,概谓之名家。名家之目立,而先秦学术之方法沦亡矣!刘歆班固承其谬说,列名家为九流之一,而不知其非也。先秦显学本只有儒墨道三家。后世所称法家如韩非管子(管仲本无书,今所传《管子》,乃伪书耳)皆自属道家。任法,任术,任势以为治,皆“道”也。其他如《吕览》之类,皆杂揉不成一家之言。知汉人所立“九流”之名之无征,则其九流出于王官之说,不攻而自破矣!

第四,章太炎先生之说亦不能成立。近人说诸子出于王官者,惟太炎先生为最详。(其说见《诸子学略说》,此篇今不列于章氏丛书)然其言亦颇破碎不完,如引《艺文志》之说而以为“此诸子出于王官之证”。此如惠施所云“以弹说弹”,(见《说苑》)不成论证也。其称老聃为柱下史,为征藏史,以为道家固出于史官;然则孔丘尝为乘田矣,尝为委吏矣,岂可遂谓孔氏之学固出于此耶?又云:“墨家先有史佚为成王师,其后墨翟亦受学于史角。”史佚之书,今无所考,其名但见《艺文志》。其书之在墨家,亦犹晏子之在儒家,与伊尹太公之在道家耳。若以墨翟之学于史角,为诸子出于王官之证,则孔子所师事者尤众矣。况史佚史角既非清庙之官,则《艺文志》墨家出于清庙之说,亦不能成立。又云:“其他虽无征验,而大抵出于王官。”然则太炎先生亦知其为无征验矣。

太炎先生又曰:“古之学者,皆出王官。世卿用事之时,百姓当家则务农商畜牧,无所谓学问也。其欲学者,不得不给事官府,为之胥徒,或乃供洒扫为仆役焉。故《曲礼》云:‘宦学事师。’学字本或作御,所谓宦者,谓为其宦寺也。(适按此说似未必然,郑注云,宦仕也;正义引左传宣二年注云,宦学也;谓学仕官之事,其说似近是)所谓御者,谓为其仆御也。(适按原作学,本可通,正艺谓学习六艺是也。即作御亦是六艺之一,古者车战之世,射御并重,孔子亦有吾执御矣之言,未必是仆役之贱职也)……《说文》云:‘仕,学也。’仕何以得训为学?所谓官于大夫,犹今之学习行走耳。是故非仕无学,非学无仕。”(诸子学略说)又曰:“不仕则无所受书。”(订孔上)适按此言古代书册,司于官府,故教育之权,柄于王官,非仕无所受书,非吏无所得师,此或实有其事,亦未可知?然此另是一问题。古者学在王官是一事。诸子之学是否出于王官又是一事。吾意以为即令此说而信,亦不足证诸子出于王官。盖古代之王官,定无学术可言。《周礼》伪书,本不足据,(无论如何《周礼》决非周公时之制度)即以《周礼》所言“十有二教”及“乡三物”观之,皆不足以言学术。徒以古代为学皆以求仕,故智能之士,或多萃于官府。此如欧洲中世,教会柄世政,才秀之士,多为祭司神甫,而书籍亦多聚于寺院,以故其时求学者皆以祭司为师。故谓教会为握欧洲中古教育之柄,可也,然岂可遂谓近世之学术皆出于教会耶?吾意我国古代或亦如此。当周室盛时,教育之权,或尽操于王官。然其所谓教,必不外乎祀典卜筮之文,礼乐射御之末,其所谓“师儒”,亦如近世“训导”“教授”之类耳。其视诸子之学术,正如天地之悬绝。诸子之学,不但决不能出于王官,果使能与王官并世,亦定不为所容,而为所焚烧坑杀耳。此如欧洲教会尝操中古教育之权,及文艺复兴之后,私家学术隆起,而教会以其不利于己,乃出其全力以抑阻之。哲人如卜鲁诺Bruno乃遭焚杀之惨。其时哲学科学之书,多遭禁毁。笛卡儿至自毁其已著未刊之《天地论》。使教会当时竟得行其志,则欧洲今世之学术文化,尚有兴起之望耶?是故教会之失败,欧洲学术之大幸也。王官之废绝,保氏之失守,先秦学术之大幸也。而世之学者,乃更拘守刘歆之谬说,谓诸子之学,皆出于王官,亦大昧于学术隆替之迹已!太炎先生《国故论衡》之论诸子学,其精辟远过其《诸子学略说》矣,然终不废九流出于王官之说。(其说又散见他书,如孝经用夏法说,订孔上诸篇)其言曰:“是故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不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是以滋长。”(原学)此亦无征验之言。其言“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大足贻误后学。夫义之未宣,便何要之能守?学术之兴,由简而繁,由易而赜。其简其易,皆属草创不完之际,非谓其要义已尽具于是也。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与王官无涉。诸家既群起,乃交相为影响。虽明相攻击,而冥冥之中,已受所攻击者之熏化,是故孔子攻“报怨以德”之言,而其言无谓之治,则老聃之影响也。墨子非儒,而其言曰:“义者正也,必从上之正下;无从下之正上。”则同于“政者正也”之说矣。又言必称尧舜古圣王,则亦儒家之流毒也。孟子非墨家功利之说,而其言政无一非功利之事。又非兼爱,而盛称禹稷之行,与不忍人之政,则亦庄生所谓“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者耳!荀子非墨,而其论正名,实大受墨者之影响。诸如此类,不可悉数。其间交互影响之迹,宛然可寻,而皆与王官无涉也。故诸子之学,皆春秋战国之时势世变所产生。其一家之兴,无非应时而起。及时变事异,则向之应世之学,翻成无用之文。于是后起之哲人,乃张新帜而起。新者已兴而旧者未踣,其是非攻难之力,往往亦能使旧者更新。儒家之有孟荀,墨家之有“别墨”,(别墨之名,始见《庄子·天下篇》)其造诣远过孔墨之旧矣。有时一家之言,蔽于一曲,坐使妙理晦塞,而其间接之影响,乃更成新学之新基。如庄周之言天地万物进化之理,本为绝世妙论,惜其“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卿之语)遂沦为任天安命达观之说。(此说流毒中国最深、庄子书中如大宗师诸篇皆极有弊)然荀卿韩非受其进化论而救之以人治胜天之说,遂变出世主义而为救世主义;变乘化待尽之说而为戡天之论;变“法先王”之儒家而为“法后王”之儒家法家。学术之发生兴替,其道固非一端也。明于先秦诸子兴废沿革之迹,乃可以寻知诸家学说意旨所在。知其命意所指,然后可与论其得失之理也。若谓九流皆出于王官,则成周小吏之圣知,定远过于孔丘墨翟!此与谓素王作《春秋》为汉朝立法者,其信古之陋,何以异耶?

同类推荐
  •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历史悠久,是川东地区长江水系人类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之一,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本书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宁厂古镇的历史演变、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自然环境、聚居形态、建筑空间、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进行讨论。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思想课堂-养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 封界传奇

    封界传奇

    迷失在星域的探索小队,机缘巧合之下,降临异世!来到一个浩大恢宏的神话世界,这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妖兽横行,人们为了生存,修炼武道,对抗妖兽,与天争命!林凡携乱世之体,追求武道极致,角逐各路英豪,席卷天下!大世来临,天骄并起,群雄逐鹿,谁能最终成王?
  • 夕阳下的妖精

    夕阳下的妖精

    发怒了,忍无可忍,那就爆发吧。……横冲直撞的木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依旧张狂。叛逆的她却让人心疼,她说:“我是疯子你知道吗?啊!”他将她拉进怀里怀里心疼的说:“以后,我陪你疯。”她的狂,她的傲,只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膜而已。当木木结婚后,和丈夫回忆起这一切时,只是淡淡的说:“我的青春就像夕阳的逆光,刺眼夺目,但夕阳终会是落下的,所以我的青春就在夕阳下。”
  • 销售与口才知识全集

    销售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正是针对销售人员的这种口才上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相关领域内的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重组,在内容编排与语言表达上也更适合销售人群的需要。全书共分销售口才的基本修炼与销售口才的实践两大部分,而本书的基本修炼与实践内容部分之间却又没有严格的界限,理论中包含着实践,实践中又不乏理论的支撑。之所以如此安排全书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销售人员的口才技能,而非一味地追求结构上的严整,因为服务销售人员并提高其口才技能,才是本书的根本宗旨的所在。
  • 武若流年

    武若流年

    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在真正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从小与师父在市郊山中生活的流年下山求学,来到校园后形形色色的美女他该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麻烦他该如何解决?为报亲人之仇他又将如何作为?背负着两重仇恨的流年慢慢的开始接触到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恩怨情仇也在这一刻变得纠缠不清!阴谋在不断的逼近,敌人也越发的强大,且看流年如何在找寻真相的路上披荆斩棘,揭开层层迷雾,将一切敌人碾压在脚下!
  • 冲天决

    冲天决

    惨遭灭门之灾的少年,阴差阳错之间得到武林至宝《冲天决》,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徘徊,最终报得血海深仇,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 遵天重启

    遵天重启

    天启之名,天启之命。虚界封山百年的令家重出于世,令家雪藏的实力当然还有那雪藏的天才令血依,无论其一都令人嗔目相向。没有人能知道,天道受困令家遵天命重启天。新的天地,新的道途,无人主宰。吾便用血所依,维护这破碎的乱世。重启天地亦重启吾之道途,成就逆天之命。在这个破碎的
  • 浓枕韩娱

    浓枕韩娱

    突然多出的记忆,阻止了他原本的选择,成就了一颗娱乐圈最亮的恒星。
  • 花都极品狂兵

    花都极品狂兵

    地下王者,杀手之王。奉旨保护冰山美女校花,怎奈桃花债太多。火辣女警,暴走萝莉,清纯校花,纷至沓来。群美环绕,苏辰只能无奈大喊“各位美女,我只卖艺不卖身啊!”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徐福纪

    徐福纪

    冷峻的刺客姬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秘密机构的行动总指挥使。在一次行动中他与术士徐福的偶然交集,冥冥中引导了他命运的走向。被天外之物唤醒失落记忆的姬慷,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命运?徐福是骗子还是英雄,大海深处他究竟找到了什么?虽然时处诸子百家的末期,却仍有许多能人异士活跃在秦朝的历史舞台上。其中不乏名噪一时却又迅速销声匿迹的神秘门派,如纵横家、墨家、阴阳家。另外还有秦国为了对抗合纵六国而建立的隐秘刺客组织,塞外凶残好战的匈奴,外海遥远的异民族......在乱世之道的背景下,用历史的悬疑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