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9000000008

第8章 正统士大夫是怎样认知西方事物的(4)

中国近代士大夫中的某些人士,其观念与现实的悖离达到如此程度,不能不使后代的人们感到惊讶。但是,我们只需从正统士大夫的思维方法上来加以考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彭玉麟这样的“中兴名将”和像俞樾这样的乾嘉学派大师,都曾成为“泛教化论”的积极提倡者。俞樾在《国朝柔远记序》中提出一个“大九州说”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研究士大夫得出“泛教化论”的思维过程的特点。该文大意是:古人早已说过,天下分为大九州,神州是大九州之一,黄帝以来,中国教化文明仅限于神州以内,后世的人已渐遗忘大九州之说。如今泰西诸国与中国交往,带来中国之外还存在有欧罗巴、利末亚、阿细亚、南北亚墨利加等大洲的消息。海外各大洲的发现,恰恰印证了先儒关于天下有大九州的说法是千真万确的。既然神农以上统治大九州的是中国圣人,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远夷如今已纷纷之前来中国。可见,中国势将出大圣人,以恢复神农氏时代天下大一统的旧观俞樾:《国朝柔远记序》。。

从上述推理过程中,人们可以发现,俞樾首先以“强制同化”的认知方法,把世界五大洲附会到晋人《帝王外纪》的大九州的概念之中,以便运用“圣人之学”作为演绎判断的前提条件。接着,便以“天下中心论”、“天下久分必合论”、“圣人君临论”作为具体演绎的大前提,从而得出中国儒家圣人必将统治包括洋夷在内的全世界这一结论。

根据这种“泛教化论”,洋夷自然会被中国圣人之教所吸引和召感,而中国人是无须问津西学的。例如朱克敬正是以这种“泛教化论”作为前提来进行论证的:近日学西方者,多糟粕程朱,粃糠孔孟,赞美夷人,以为事事胜于中国,用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今我方舍旧谋新,而彼乃广购经史,教其国人诵习,我专学彼之短,彼尽得我之长。则强弱之势愈悬,猾夏之祸愈烈,不数十年,衣冠礼义之邦,将成兽蹄鸟迹之区,此鄙人所大惧也。朱克敬:《柔远新书》卷四《谬戒》。因此,在洋夷面前,我们无须改变传统中国文化中任何现存的规范和原则,只需按圣人之学去“反(返)其本”,那么,一切内外交困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无须去“舍旧谋新”。所谓“返其本”,就是“省刑罚,薄税敛,使士者皆欲仕于朝,耕者皆欲耕于野。商贾皆日出于其涂,邻国之民皆仰之如父母,如此者,在孟子时不过朝秦楚、莅中国,在今日则虽统大九州,而为之君不难矣。”俞樾:《国朝柔远记序》。

正统派为应付西方挑战制定的基本战略就是“返圣学之本”,而不必理会那些迟早终会被我们圣人的礼乐教化所同化的洋夷,更不必去模仿洋夷的风俗和末技。洋人尽管可以嚣嚣然于一时,但他们最终也必然只有“返其本”这唯一的归宿。因为圣学就是天理,放之四海皆准,而“天理人情则终古不变”,洋夷归化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这些士大夫对洋人归化的前景是如此乐观,以至于一位叫邓嘉绩的士人认为,“中国之道,如洪炉鼓铸,万物都归一冶,若五胡、若元魏,若辽金、若金元,今皆与吾不可分辨也。他时(洋人)终必如此。”邓嘉绩:《扁善斋文存》上卷《复杨缉庵书》。

近代士大夫的国粹思潮,不仅仅表现在对西方列国及西方人的盲目虚态度上,而且,还大量表现为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的否定与排斥的消极态度上。从他们的认识过程而言,造成这种消极态度的原因,则是与他们把西学附会为“机巧”、“术数”密切有关。

如前所述,在以义理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理学价值体系中,“义理”为根本。而“机巧”、“术数”、“艺技”则只能归于“末”的价值范畴中。因此,既然正统士大夫把西学判别为“机巧”、“术数”、“艺技”,而对后者的价值判断就只能按“圣人之学”的本末观来加以演绎了。同治中期,大学士倭仁反对在京师开设同文馆。他的这份著名奏疏中的议论具有典型性。倭氏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一技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既使教者诚教,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未闻有恃术数而起衰振弱者。引自王之春编:《国朝柔远记》卷十六。西学既然被判识为“术数”,在“圣人之学”中,“术数”又属于“本末”观中的“末”的范畴,因此,西学就是一种消极的末技。它决不可能起衰振弱。甚至往往还是冲击、干扰“义理”的有害之物。例如清流党人徐致祥在光绪二十四(1898)年正是沿这一思路引申出反对变法的保守结论的:中国二十年来,号称通达时务者,动挟以西学惑世诬民,因缘为奸。……愚以为西人所资以富强者,法也,术也,艺也,不足以言学也。其自毙可立待也。徐致祥:《嘉定先生奏议》卷下《沥陈愚悃请释众疑摺》。同样的分析方法还可见诸朱一新的下述议论:今(有人)不揣其本,而漫云改制,制则改矣,将毋义理亦与之俱改乎?百工制器之事,艺也,非理也。人心日伪,机巧日出……今以艺之未极其精,而欲变吾制度以徇之,且变吾义理以徇之,何异……拯溺而入于渊,是亦不可以已乎?朱一新:《佩弦斋文存》卷上《复长孺第四书》。退一步而言,在正统派看来,即使西学作为术数有其作用和功能,但中国已有自己的术数,既然同为术数,何必舍近求远,舍己从人?例如倭仁在前面所提到的同一奏议中称:“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引自《国朝柔远记》卷十六。这一思路,在屠仁守一段关于西学的奏疏里表现得更为具体:西学之擅长者,亦精于天算格致。其学固中国所有,而尤得其统宗。即如算在六艺,古者次于德行。……汉多治历之士,唐有明算之科……周程张邵朱子数大儒继起,根极理要,尤莫不以格物致知为先务。是则中土伊古教法,体用赅贯,初无遗阙。且凡西土递创西法,动谓中土所未闻者,如地圆、地动、地转之说,《大戴礼》、《尚书考》、张子《正蒙》皆言之凿凿。光学则《墨子》经上经下篇奥指可寻。且在西人未悟其理以前。初非取资西法。若加以测验,又何物不能格,何事不能精。……不患无师,患不学也。屠仁守:《屠光禄疏稿》卷四《奏陈变通书院章程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正统士大夫采取“强制同化”与“圣学演绎”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和处理近代西方异质事物时,他们往往可以通过两种相反的途径,来实现对该对象价值的否定和排斥。

第一种方式是,先把该对象附会为“夷狄”、“术数”,然后用“尊夏攘夷”、“内夏外夷”、“用夏变夷”以及“义理为本,术数为末”的先验性的圣学原则为大前提,演绎出对该对象的否定性结论。例如前面倭仁反对开设同文馆的奏议即属此类。

第二种方式是,对于新异的、业已在中西交涉中显示出无可否认的实际威力的西方事物,则把对象附会为圣学中早已记载或中国古已有之的东西。然后,仍然从圣学原则中演绎出不必仿效西方的结论。例如“大九州”观念、“泛教化”论、“天算格致为中国固有,尤得其统宗”、“西学自中国传出”等等论断即属此类。

以上两种途径,分别以否定性的和包容性的形式,对西方事物加以意会的理解。然后又以不同方式,对该事物进行排斥和摈弃。

在同治、光绪时代,在西方文化挑战日益加强,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历史条件下,同治、光绪时代的正统士大夫采用“同化——演绎”思维方法来应付西方挑战,导致观念与现实的极度悖离。这种思维方法不能使主体认知客体对象的性状、属性,反而成了人们应付环境的严重阻碍。

中国近代正统派士大夫是一个颇为奇特的阶层。这些满腹经纶、知书识理的读书人,在西方挑战的强烈冲击和刺激下,始终难于在观念上适应变化了的历史环境。这并非由于他们智商低下。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凌,他们中大多数人也并不缺乏保国保种的激情和使命感。他们的顽固、守旧,远远超过后人的想象。传统观念的惰性,在当时是如此强大,不仅仅因为他们的价值体系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后盾,而且正如本章所分析的,还以顽固的认知心理结构与思维运演机制的相互配合为基础。

这种认知思维方法是如此根深蒂固,几乎像是正统派士大夫的生存本能一样难以分离。人们甚至可以以颠倒的方式来理解现实为代价,来维持他们所崇信的尧舜孔孟之道的信条原则的不可动摇性。正统士大夫在认识上的颠倒、错乱和悖离,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报复。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热门推荐
  • 羁途

    羁途

    玄黄界,是一个被打碎的世界……斗芽出生在玄黄界北方的冥海域,在五岁时血脉觉醒获得传承,从此正式踏上了属于他的修行之路,以他的欢声笑语和苦不堪言演绎了一段别样的人生。勇敢向前,直面艰险,便是创伤也无法阻挡我坚定向前的心脏;便是死亡也无法遮蔽我望向天空的目光。一切,尽在羁途。
  • 冷血王妃要下堂

    冷血王妃要下堂

    堂堂一个财团女总裁,一转身物是人非,她居然变身成第一首富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因前面两个姐姐不想嫁给一个白痴王爷,最后一家子将她推下火坑。好,不就是个白痴吗?正好,嫁就嫁,傻了没人管更好,想咋的就咋的。但老天好像偏偏跟她作对似的,让她发现了天大秘密。这王爷根本就不傻,装的。
  • 穿越之天空霸主

    穿越之天空霸主

    张一穿越了,别人都是穿越之后就拥有一个富贵的命,或者附身在一个无敌的人身上,但是张一却穿越的一穷二白。看来自21世纪的张一是怎么用自己的知识种的一手好田,又是为什么能够遇见神仙,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在什么都拥有之后竟然弃农从军,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再看张一是怎么一步一步走上了这个世界的巅峰!之后呢,还会有什么样的奇遇等着张一?各位看官请看《天空霸主》。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回路酒店

    回路酒店

    一个背负秘密的悲情女子,只身前往异乡寻求新生,不料与一座酒店结下不解羁绊。不断追赶自己的过去,纠缠的情感纷争,凶险的职场争斗,还有掩藏在诡秘酒店里的黑暗秘密,共同交织出一段惊世都市传奇。浮华酒店之下,人心险恶,各怀鬼胎,谁能幸存?华墙背后的血色阴谋,谁能洞察?敬请关注都市悬疑作品——《回路酒店》。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乱世浮生前传

    乱世浮生前传

    姨母的美好全部烟消云散了,我的未来也跟着走了,我想象过一千种一万种理由,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玉林方丈居然是我的父亲,芸姑娘居然是我同父异母的姐姐,滑稽的造物,为什么这么多罪孽一定要让我承受,因为我是我优秀的无与伦比的母亲的女儿么,还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世外高人,为什么是叶风,我突然决定要选择的爱人,就这么让我必须放手,这么多日来的细心体贴,居然也是虚情假意,那么多年来,我以为是亲情的东西,居然也是造作,还有什么是我可以相信的?我就一口口吐着血,叶风远远的看着我,我也看着他,安静的石室里雕刻的花也那么狰狞,最后我虚弱的晕倒。
  • 亿万老公宠过火

    亿万老公宠过火

    她在酒吧花一百万睡了一个男人之后逃之夭夭,谁知道这男人阴魂不散屡次出现在她面前。“吃干抹净了就想走?就不打算对我负责?”“没关系,你不愿意负责那就我来负责好了。”他笑得一脸腹黑,再次相见他已经成了她的未婚夫,谁来告诉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 矫情少爷:腹黑女

    矫情少爷:腹黑女

    那年,遇见…那年,相识…那年,开始…那年,相守…那年,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