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9500000005

第5章 山崩地裂那一刻(3)

在郭志武的整个讲述中,我注意到,在大地震降临那一刻,郭志武反复提到当时他内心的一个念头,就是先找到他的爱人,再找到他的同事。我在采访中,曾三次向他核实这个问题的真实性,他三次都确认,他当时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我回到北京后,又反复听了采访录音,他确实是这么讲的。但我还不放心,我在撰写此文时,又专门打去长途电话,再一次向他求证。他在电话里依然坚持说,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先找爱人,再找同事。

那么,郭志武为什么要先找爱人,再找同事呢?当我打破砂锅问到底时,郭志武说,地震发生后,凡是有幸活下来的人,最先想见到的。都是自己的亲人。我想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女儿在绵阳上学,13岁了,我不可能去绵阳找她;第二,我父母的家住在老城,他们的家离我吃饭那个地方隔着一条河,大概就200米远。我非常熟悉,所以我出来后就看了一眼,他们的房子全垮了,我心想肯定完了。那么,我身边唯一的亲人,就是我的爱人了。而且找到了她,马上就可以找到我的同事,因为他们都在一起开会。

第二点,郭志武第一个从新城跑向老城,在他穿越500米生死线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四个幸存者,但他都只寄予了同情,并没有伸出救援之手。关于这个过程,他依然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话实说,再一次做了诚实的表述。

上述两个问题,在我看来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郭志武讲的故事本身还要重要;也非常值得关注,甚至值得研究。郭志武作为唯一的当事者,他在向我们讲述这段故事时,第一,完全可以把他内心的念头,颠倒一下顺序,即是说,把先找爱人,说成是先找同事(个人内心的念头谁知道啊?过去我们很多人不都是这么颠倒的吗?)第二,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第一次穿越500米生死线,说成是一次惊世骇俗的壮举,也顺便把自己说成是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或者是个无所不能的大侠,甚至干脆施展自己的文学才华,编造出一个个一路救人的感人故事。身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志武当然懂得“颠倒”一下的分量,编造一下的效应。如果这样,除了天知、地知,自知,谁也不知;如果这样,他肯定一下就会“高尚”起来,就会“英雄”起来,就会获得种种社会“荣誉”甚至提拔的绝佳机会。但他没有这样。他只是实话实说,说出了他的尴尬,他的紧迫,他的无助,他的无奈,以及一路的挣扎与真实。作为一个在大山长大的年轻人,他从小就懂得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红薯就是红薯,茄子就是茄子;既不能把茄子说成是红薯,也不能把红薯说成是茄子,而只能遵守一个山里人的诚实与本分——实事求是!

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在地震中留下的生命的真正价值!这就是一个在废墟上存活下来的生命的全部意义!

还有一点,郭志武在向我讲述中,反复提到他看到的那只乳房——那只雪白的乳房!郭志武说,这么多天过去了,那只雪白的乳房始终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无法让我从记忆中抹去。地震太可怕了,一个年轻的姑娘,也许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短短一瞬间,就只剩下了一只孤零零的乳房!地震太惨烈了,它能摧毁人间所有美好的东西!什么叫“世纪末日”,这次我是真正看到了!

可见,地震那一刻,除了震出了这位北川羌族小伙儿的诚实,还给这位小伙儿留下了无形的惊恐与噩梦!一场地震,让那位姑娘失去了脑袋,失去了胳膊,失去了半个血淋淋的身子,而只留下了一只雪白的孤零零的乳房!这只乳房失去了生命、失去了性感,甚至失去了性别,却留下了记忆。这记忆,是汶川大地震留给郭志武最血腥的记忆,也是留给我们最伤感的记忆。倘若我们记住了这只雪白的乳房,便记住了汶川大地震的残酷与无情,也记住了人间的纯洁与永恒的美丽!

镜头4:一座城市与一个声音

汶川大地震那一刻,距离汶川只有92公里的成都——座以聪慧与幽默、花茶与麻将组合的城市——第一次出现了集体体义式的摇晃!用成都人自己的话说,全都吓瓜了!而以幽默、诙谐著称于世的1300多万成都市民,也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滑稽,什么叫惊慌!

那一刻,有人正在上班,有人正在睡觉,有人正在开会,有人正在闲聊,有人正在喝酒,有人正在洗澡,有人正在炒股,有人正在下赌,有人正在谈情说爱,有人正在喝茶打麻将……总之,那一刻,聪明透顶、反应极快的2300多万成都人可能想到了2300多万个各种复杂深奥的问题——比如,如何把一块豆腐从52种花样做到53种花样;怎样把星期七变成星期八;如何让物价不再上涨;怎样让“国足”马上解散;如何让希拉里当上总统;怎样让马英九管好台湾;如何让普金牵制美国;怎样让布什教训朝鲜,等等。但就是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地震——“狗日的地震”!

在这1300多万成都市民中,有一个成都女孩,同样也没想到。但那一刻,也就是整个成都市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所有广播电台都哑然失声的那一刻,这个成都女孩却冲进了自己的工作间——电台播音室,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波,把自己的声音传向成都市的上空,并将这个声音持续了整整一个半小时!

这个成都女孩叫孙静,成都市广播电台交通台播音主持。

我见到孙静,是在她单位的办公室,时间是5月21日下午6点30分。我们的手刚握在一起,她第一句话就说,千万不要说我很勇敢,或者说怎么样怎么样。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

孙静刚从山里采访归来,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率真坦诚,聪慧精明,干练泼辣,个性十足。

孙静忙乎了一天,还没顾得上吃饭,一位同事帮她拿来一个馒头,她拿起来就啃,连水都忘了喝一口。孙静啃了一口馒头,还没等咽下去,又嘟囔着说,哎呀,这几天睡不好觉,都是余震闹的,一有时间,我就往山里跑,今天又去了,看到的东西太惨了,接受的东西太多了,心都是慌的。

孙静一边啃着馒头,一边讲,滔滔不绝,语速极快。话讲了一长串,馒头却还剩一大半。尤其讲起地震那一刻,情绪似乎还沉浸在几天前的亢奋中。

孙静说,地震那一刻,我正在自己的车上。因为3点整有我的直播节目,所以我提前到了办公楼的后门。与我同在车上的,还有一位同事。我开始感觉车在晃,以为是同事在开玩笑,便说,你老晃车干嘛?同事说,我没晃啊!我一看,院里有一堵很矮的墙,晃得厉害,房子也在晃,而且能听见一种很响的声音,便急忙跳下车。我双脚刚一踩在地上,就感到地面像波浪一样,一翘一翘的,人像站在船上,船像在水上,不停地荡,不停地晃。那一刻,我知道地震是什么感觉了。地震的时候,地面不是一个坑一个坑地凹下去,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一个的洞,而是呈直线的裂缝。这是我的观察,我的体会。我看到同事都纷纷下了楼,全聚在大楼门前,几个女孩见我后就说,地震了,地震了!我说知道了,就往楼上走。一个同事拦住我问,你干嘛?我说上班啊!同事说地震了,你不知道啊?我说,知道啊。同事说,知道了你还往楼里走,有病啊?告诉你吧,台里所有人都出来了,楼上的墙都裂缝了!我说不行啊,还有半个小时我就该上节目了,我得上去准备准备。再说,也没有人通知我不上节目啊!说着我就上去了。我到二楼一看,办公室一个人都没有了,墙上果然裂了,门也没关。我一边关门,一边还自言自语,太慌张了太慌张了,门都没关,就跑了。我一边关门,一边还掏出手机,给自己拍了一张相。

到这个时候了,孙静居然还有心思拍照,而且还能潇洒拍照,这实在令人有些匪夷所思。我问孙静,你明知已经地震了,而且也看见单位的同事都下来了,为什么还要上楼,还要去直播间?

孙静说,因为当时我走到大门口的时候,看见所有的人都围在路口,所有的车也拥挤在那儿。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交通堵了,应该马上做节目。我们频道的副总监石建蓉也说,我们应该做节目了。事实上,我当时并不知道是四川地震了,更不知道这场地震会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四川,四川没有地震,也不会有地震,所以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外地地震了,比如唐山、北京啊什么的。但我在第一时间亲眼看到的,就是交通堵了。作为一个交通节目的新闻工作者,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去做我的节目,何况3点整,就该是我做节目的时间,所以我就上楼了。我刚进直播间不久,石建蓉也第一个冲了上来,帮我接电话。接着有一个叫晶晶的导播妹妹也来到了直播间,帮我接电话。她先在人群中找我,找到我后就哭了,问我,没事吧?我说,没事,走,上节目去。她说,还上节目啊?我说,没人说不上节目啊!所以她也到了直播间,一边接电话一边哭。接着我们办公室的方芳姐也到了直播间。刚开始,我往我们办公室打电话,没想到她还在办公室,我问她台长呢?她说不清楚。我说地震了,你怎么还没走啊?她说,我手上的事情还没做完呢!我说大楼的人都下楼了,你快走吧!方芳姐就走了,但她没下楼。而是到了我们直播间。我感到方芳姐很奇怪,地震都过去八天了,她居然没说过一句话,那天的事,更是只字未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这样,在大难来临那一刻,在楼房的摇晃中,以孙静为首的四位女将先后冲进了直播间,坐在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就在孙静准备开始直播的时候,强烈的余震发生了!但这个时候孙静的压力不是个人的安全问题,而是如何直播的问题。尽管这个时候的孙静已经明明知道并千真万确地感觉到是地震了,但作为播音员,她又不能说是地震了!为什么?她所在的单位是成都市广播电台——这可是国家电台啊!而国家电台在没有接到官方红头文件或者官方正式通知之前,是不能擅自对外播放“地震”这一事关广大民众生死问题的消息的。这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制度,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规矩,也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习惯。孙静不能改变,成都广播电台不能改变,四川广播电台不能改变,中央广播电台同样不能改变!

但是,孙静是国家公务员,是成都市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播音室是她的岗位,如同战士的战壕;对着话筒说话,是她唯一的权力。这权力是国家赋予她的,是人民赋予她的。

问题在于,她怎么说话?如何说话?

这是一个难题,无论对孙静还是副总监石建蓉,都是。这个时候的孙静在直播间,与外界完全隔离,成都市以及成都市外所有关于地震的情况和信息,她一概不知;而其他三位女将同样如此,她们一到直播间,首先就向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核实情况,但通信完全不通,连网络也一度中断。所以石建蓉告诉我说,虽然当时直觉告诉我们这是地震,但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之前,我们不能擅自宣布地震这一消息。我只能告诉孙静,为大家提供一些逃生和救护知识,以及交通道路信息,尽可能避免大家的恐慌。但具体怎么说,得靠孙静现场的临时发挥。

当然,这个时候的孙静,也可以选择放弃——放弃这次直播,放弃这次说话的权力。但这个时候的成都市民,当反应过来并切身感到是地震后,已经纷纷冲出办公楼,或逃出家门,拥挤在了所有的大街小巷。他们惊魂未定,不知所措,纷纷打开手机,联系亲人。但“中国通信”不通。他们继而转为相互打听,彼此询问,却谁都没有准确信息,更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平时人们并不怎么关心甚至被忽略的广播电台,成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渠道,不少人想起了收音机,打开了收音机,围住了收音机。遗憾的是,成都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停止了正常的播放,一律改为音乐。

而就在这时,孙静的声音出现了:

听众同志们,刚才那个晃动,把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觉到了摇晃!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不管你现在在什么位置,请告诉我你那里的交通状况。另外,正在驾车的朋友,一定要把车停在安全的地方,没有驾车的朋友,请一定要小心,千万别站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这就是汶川大地震发生那一刻,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成都市出现的第一个声音。这声音是我从电台查到的原始录音,可以保证绝对真实。这声音突兀而起,灵光一现,在第一时间通过电波传向成都市的上空,传向成都市的每一个角落,像漆黑的夜空突然有人点燃第一道篝火,像迷失的航船突然有人送来第一个罗盘;像溺水的孩子突然有人发出第一声呼救;像雨中的人群突然有人撑开第一把雨伞。这声音没有说“地震”两个字,却传递了地震的信息,这是孙静的智慧;这声音没有渲染地震的恐怖,却预示了大难来临的危险,这是孙静的聪明;这声音听似自然亲切,温柔平和,却及时敏捷,沉稳有力,这是孙静的冷静。

于是,慌乱的成都市民少了一份慌乱,多了一份安全。尤其成都市8000多名“的哥”,听到孙静的声音后,渐渐平静下来,交通道路情况,也明显开始好转。而且当天不少出租车,都是一路闪着应急灯,听着孙静的声音,前往都江堰接送一个个伤员的。

我曾采访过大约20个成都“的哥”,除两个“的哥”没有明显感觉外,其余“的哥”一致认为,孙静的声音当时对他们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的哥”告诉我说,地震发生时,他正在青年路,突然觉得车子荡了起来,他以为自己的车胎爆了,下来一看,好的。一抬头,见很多人从屋里往街上跑,然后不停地打电话。由于中国移动通信不通,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回到驾驶座打开电台,成都所有电台都是音乐。但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孙静的声音,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很快将这一真相转告了其他人。于是很多人通过孙静的声音知道了当时的情况,稳定了情绪,得知了亲人的下落,让他非常感动!

还有阿坝州交通大队的十多个警官,地震后一直睡在随时可能滑坡的山体下面,手机一直没有信号,也听不到任何信息,全靠听孙静的声音度过那段恐怖日子的。后来孙静采访他们时,一个警官还对孙静说,我的老婆孩子到现在也没找到,不知道他们生死。你能不能在电台里给我播一下?就给她们说,我很好,很安全,让她们知道一下。孙静听了这话后,受不了了,眼泪刷刷地流了出来。

事实上,孙静的节目开通仅5分钟,第一个“的哥”就打来电话,及时报告了他所处的交通道路情况。接着不少“的哥”也纷纷向孙静打来电话,或报告堵塞情况,或询问路况信息。还有不少听众,也纷纷把问题抛向孙静。比如有人问:中国移动、联通怎么了?关键时候为什么电话不通?请帮忙询问一下;有人问:请问绵阳的情况如何,那儿的通信中断了……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信息平台,就这样迅速搭建起来了。

同类推荐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心语如丝

    心语如丝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为“心语如丝”和“闲暇小语”两个部分。在书中,作者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眼光,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眼,着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书中文章多以其在西安的生活、工作为主,文笔细腻唯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诗词鉴赏:烟月不知人事改

    "本书是第一本将词作鉴赏与词人生平完美结合的读本。全书共分八卷,包括:明日落红应满径,梦里不知身是客,人生自是有情痴,相思已是不曾闲,流光容易把人抛,任是无情也动人,歌尽桃花扇底风,人间有味是清欢"
热门推荐
  • 绿色小岛

    绿色小岛

    这儿的爱情故事真实得不同寻常,不妨和你的爱情做个比较,它那么平淡,却又如此的真实得让人感动。一本《小王子》,使两颗善良的心拥抱在一起,从情窦初开走到暮年,从穿校服到身披红妆,历尽人间生活的苦海,最终演绎了一曲浪漫的地老天荒。谢谢你,人海中遇见你;谢谢你,我多么热烈、多么高兴地如此爱着你。
  • 莱斯四公主PK四王子

    莱斯四公主PK四王子

    在某酒会上。“凌洛姐,你快看有大帅哥!!!”伊小曼不断的的摇着宫凌洛的胳膊(此女已疯)宫凌洛淡定的说“我对帅哥没兴趣。”转而一视,不远处真的存在四位帅哥哥,“姐妹们,目标帅哥,上啊!!!”“‘安雅,凌洛哥,病了吗?”颜夕,“Idon'tknow(我不知道)”黛安雅摇摇头,“姐妹们,打个赌好不好?看谁先抱得帅哥归”宫凌洛,“不错,让我们加油吧,四大校草我们来啦!!!”
  • 幽谷仙踪

    幽谷仙踪

    众仙皆道他虚无寡淡,万事心中不起波澜,却被南华仙翁送来的这女娃弄得头疼不已,当神祇预言再次现世,他凝眉自问:这数万年间,我可曾遗忘了什么吗......她身附最上层封印,冥冥之中受人指引来到他身边,到底是命运纠葛?还是劫不可避?亦或是......因为一段被人遗忘了的历史。
  • 古伦:忆爱

    古伦:忆爱

    我比谁还要看重生死和胜负,自从那时遇到了你,我却把你看的比生死和胜负还重要,你为何要突然离开我?我等了你千古,我只想你回来,我想看到你的笑,我想看到你的哭,灵芸快回来吧...
  • 阳光美少女:女生的形象与气质

    阳光美少女:女生的形象与气质

    本书指导青少年朋友在青春的季节,如何提升女生的形象与气质。全书共计8章,内容包括:魅力无极限、美眉加油站、优美风景线、超级人气迷、温柔小女生、淑女速成季、校园时尚美等。
  • 远古情缘

    远古情缘

    第一世:天各一方又如何,我在这,你在那,我们远远的相爱着,心与心永远不会分离。第二世:我在人世一直等待,只为那一刻与你相遇。第三世:你还记得我当初让你心动的样子吗。不记得了,我不记得了,因为你现在的样子更让我心动!
  • 霸情冷枭绝宠妻

    霸情冷枭绝宠妻

    一场意外,让前程似锦的她成为黑帝私宠。尊严被践踏,自由被禁锢,那个男人如同撒旦降临,让她的生活被黑暗笼罩。她精心策划逃离,不想早已怀了他的种……
  • 婚不及防

    婚不及防

    都市平凡女青年季锦,不过打份工而已,莫名其妙就把自己嫁了。都市创业好青年林徐行,结个婚而已,慢慢觉得自己这个新娘不一般。季锦:让我喝杯82年的雪碧压压惊!林徐行: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林太太的位置,被你承包了!
  • 史上最无敌系统

    史上最无敌系统

    我要美女,系统:美女全都给你。我要钱,系统:这银行归你了。使劲打脸,无形装逼。
  • tfboys之我喜欢

    tfboys之我喜欢

    。。。。。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