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4500000023

第23章

将学习进行到底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旺民印象

小引:说说学习

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的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出“感官不可靠,经验不可信”这样鲜明的观点。笛卡尔把独立思考确立为现代哲学的本质,其实这也正是我们的人生得以进步的本质。什么叫独立思考?那就是学习,在学习中转变感官与经验认识的错谬,在学习中使思想认识得到新的提高和升华。中国古代哲人孔子也强调“学而时习之”,大抵与笛卡尔的观点是相近的。2011年2月,我采访现任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旺民时,他说的几句话,把学习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阐述得更为透彻。张旺民说:“我在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工作了23年,主要的收获和经验就是两个字——学习。创新需要学习,学习为了创新。”

说得真准确。创新需要学习,学习为了创新,这正是时代之识。

张旺民的最高学历是英国布莱福德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在中地集团公司工作期间的最高任职为副总经济师、副总经理。自1986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后,他来到国企中地集团公司一直工作到2010年调任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共计23年,其中在海外工作已达18年多。谈及漫长而曲折的海外生涯,张旺民说:“我在中地23年主要只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在巴基斯坦63号水渠工程处于危难时刻,做过一点贡献;二是在非洲冈比亚为公司尝试进行了贸易开拓;三是努力开拓了东非市场。如果说在这三件事情中取得了一点成功,那原因就是我能持续保持学习的态度。今后,在新岗位也不离开学习。”

那意思太明确了:将学习进行到底!

学以致用

人生总是如此:擦肩而过,遗憾终生;偶然选择,决定命运。

张旺民说:“就是因为地质大师李四光是浠水人,所以我选择了地质。”

1962年10月11日,张旺民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他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所以他自然知艰识苦。还在童年时代,张旺民便清早起来去捡牛粪,不到10岁便跟大人一样下田插秧,再大一点就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干农活挣工分了。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在乡办学校读的。其间由于种种不如意的原因,他还休学两次,每次一年。第一次休学他只有14岁,到水库上推板车干体力活,帮家里增加一点收入。第二次休学也只有16岁,却当了一年小学老师,边教书边读书。直到1982年他20岁时,才高中毕业,当年考取第一志愿学校的成都地质学院(后改为成都理工大学),终于走出了乡村,开始了人生的新未来。

张旺民读的是探矿工程专业,野外工作性质十分艰苦,可是他却深深爱上了自己选择的职业。大学一年级时任系团总支副书记,大学二年级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三年级时就被学院聘为低年级的年级辅导员。学生兼任年级辅导员,在成都地质学院他是首开先例,故此在当时小有名气。学校当时很缺政工干部,1986年大学毕业时校方已经准备将张旺民留校,可张旺民本人没有同意。他选择了愿意接收他的北京的中国地质工程公司,因为他觉得必须学以致用,所学专业必须到相关大型企业里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来到中地公司的头两年,公司安排新毕业的学生到基层锻炼,张旺民总是主动申请到第一线,觉得只有在工地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在大兴安岭金矿、在北京建筑项目中,他都极认真地学习实践,卖力气干活,业务长进也不小。

真正的考验,总是在不经意时到来。1989年9月,公司派张旺民出国,到巴基斯坦办事处工作,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海外施工的考验。到1990年秋,中地巴基斯坦办事处就只有张旺民一个中地正式职工了。而到了1991年初,由中地公司承揽、由外聘企业施工的巴基斯坦63号水渠工程却出现了大危急。63号水渠工程是巴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项目,而开工以来问题不断,换了几次国内来的施工队伍,进展依然不顺利,当时已认定项目将严重亏损。但是,为了中巴友谊也为了中地的声誉,这个工程项目是非干成功不可的。1991年初,项目经理已经撤回国,中国地质矿产部领导正在国内选择良将出马挽救巴基斯坦63号水渠工程的危局。此期间约有两个多月时间的空挡,工地现场是混乱还是正常几乎就看张旺民怎么办了。当时,留在工地施工的主要力量是巴基斯坦方面的几个分包商队伍,群龙无首则施工必然中断。张旺民在巴办没有职务,真实职称也仅只是助理工程师。公司领导经过研究后决定让他以“机械施工队队长”的身份进入63号水渠工地,代表中地公司组织继续施工。这时候,在学校所学、在基层所练就的本领充分发挥了作用。在张旺民的精心策划指挥下,生产没有中断,而且渐渐在危难中出现了新局面。第一个月工程账单是200多万卢比,第二个月工程账单提高到300多万卢比,第三个月工程账单竟高达500多万卢比。这个施工记录,已经超过了以前几个施工队在现场施工的月记录。这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工地平稳,施工正常,为国内新任项目经理孙金龙的到来,赢得了时间,保证了项目顺利过渡。

新任项目经理孙金龙的确不简单,虽是年轻人却是经营高手。还是那个工地,还基本上是那批施工队伍,但他能调度有方,指挥若定,重聚人心,画龙点睛,在工期严重延误、工费严重亏损的危难局面中,杀出生路,扭转大局,最终以圆满完工并扭亏为盈为巴基斯坦63号水渠工程交出了中方企业的漂亮答卷。张旺民说:“后面跟孙金龙干了一段,在他身上我真是学到了不少经营管理的真经啊。”

孙金龙同志后任中地集团公司第二任总经理,现为安徽省合肥市委书记。

张旺民1992年3月回国,在国外两年半时间没有探过亲,没有请过假,是兢兢业业的两年半,是学以致用而且小试牛刀的两年半。这得益于他在工地上一年的潜心“卧底”学习,他是连土建、土方计算等都是从头学起的。他说:“不学只能误事。”

学以致新

思想是载体,信息是财富。在思考与学习中敢于创新才是商战中的真本事。

1993年12月,中地公司总经理孙金龙决定派张旺民赴非洲冈比亚,职务是冈比亚项目组副组长,任务不是干工程,却是尝试开拓贸易市场。当时中地公司核准的业务范围包括了“进出口贸易”,但是尚无成果。张旺民告诉我:“孙金龙总经理认为我开拓能力还可以,找我谈话时明确告诉我就是去搞贸易,并鼓励我大胆干,争取取得突破。”

说实话,那时候张旺民连进出口贸易的“信用证”是啥玩意儿,进出口贸易要办哪几道手续都不懂呢!学,恶补,这是他的习惯。出发时,他手头最重要的是几本关于国际贸易与进出口业务的书,在飞赴冈比亚的旅途中他仍在不停地翻阅。其实,进入任何新领域都不难,关键在于人的悟性和掌握机遇的手法。张旺民坚定着一个信念:公司指派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机遇是人发现的,机会是人寻找的,信念则是人发现机遇、寻找机会的基础。到冈比亚后,张旺民广交朋友,四处奔波,收集信息,摸清市场,不断探求,不辞辛劳。他发现,当地商贸公司已经与中国有着较广泛的日用品贸易,而机械市场主要营销的又是西方国家产品,要进入还真是困难。

机遇在偶然,发现机遇则靠悟性。张旺民偶然发现冈比亚有一家国营农场使用的是中国常州产的手扶拖拉机,经了解是过去中国政府经援项目实施中提供给农场使用的。但这批手扶拖拉机已经用了几年,缺乏配件,有的被迫停用,而农场工人们却非常喜欢使用中国造拖拉机。农场场长是个英国人,张旺民与他结识后很快建立了友谊。他主动向场长建议,由中地提供原产地拖拉机配件,让农场的全部经援拖拉机能正常使用。3个月左右,配件到了,所有的手扶拖拉机又恢复了使用,工人们都十分高兴。友谊建立了,但要批量进口中国产的拖拉机整机,就不是农场能决定的了。再进一步努力,张旺民认识了当时冈比亚军政府的农业部部长,并也很快获得信任并建立了友谊。在到达冈比亚5个月后,张旺民打破层层关卡,签下了由中地公司向冈比亚出口中国常州产手扶拖拉机20台的订单。这是中地进出口贸易第一单!

由于张旺民在贸易领域开拓有功,中地公司奖励他3000美元。

他的贡献不止于此,因为这一单手扶拖拉机的成功,为此后中国农机产品进入冈比亚市场打开了渠道。他在冈比亚前后累计又是两年半,除拖拉机外,碾米机、磨粉机、水泵等中国产农机产品经他手进入了冈比亚。有个细节不得不提:张旺民在冈比亚做贸易时由于深受官方信任,进口货品是以预付款高达90%进行的。有人曾对张旺民说,你做的几乎是无本生意呀!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还不如自己干,赚了归自己呢。张旺民的回答是:“我是共产党员、国企职工,是公司派出完成任务的。这种事,绝不能干!”确实有中国人是这样干的,在海外成了亿万富翁。而张旺民得到的也绝不止是3000美元奖励,而是党和人民对一个忠诚公民高贵品格的充分肯定。富贵与高贵仅一字之差,却是人生境界的分水岭。

学以致新,冈比亚的经历一定还有新的升华。

学以致恒

只有你面对全新的未知领域,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一篇发表于2007年5月由张旺民撰写的题为《学习力制胜》的论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九十年代初,公司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继续死守这块小领域(指钻探打井),还是大胆杀进其他土建领域?‘死守’无异于坐以待毙,可拓展新领域何其难也。”他又写到:“十年前,我受公司委托考察东非市场并相机设点,在没有任何根基的情况下要迅速打开东非市场……”

那是1996年初,找张旺民谈话的是中地公司第三任总经理叶冬松。据张旺民回忆,叶冬松谈的主要内容是:非洲是中地的传统市场,但是我们市场仅在西非,东非是空白。公司希望你去开拓东非市场。张旺民先到坦桑尼亚考察,争取拿到项目进入市场。几个月时间,只有他一个人,在坦桑尼亚四处奔波,结交朋友,收集资讯,寻找可能性。终于有个多多玛地区20眼井项目,属于中地的老本行,是打进坦桑市场的机会。但是,坦桑政府水利部就有打井处,钻机和施工队都齐全,从他们手中取得项目,前提得是真朋友。张旺民有优势,为人坦诚,技术精湛,又善于商务外交。中地公司更有优势,在非洲钻探打井名声显赫,有历史、有业绩、有影响。借助此二优势,张旺民公关到位,终于取得了多多玛20眼井项目。说来可怜,整个项目合同额只有区区50万美元,而且施工难度极大,几乎注定要亏损。但是,张旺民说:“我们就从亏损开始!”

切记:以亏损为起点创业的人,往往胸怀大志,业内切不可小视。

1996年5月,中地公司决定成立中地坦桑尼亚办事处,张旺民任主任。办事处唯一的多多玛20眼井项目从开工起就不顺利,遭遇地层破碎带,漏水、漏风、漏泥浆、卡钻、埋钻等等意外事故屡屡出现。更难的是12英寸的大口径,又加上200多米的井深,施工绝非易事。难到什么程度?国内来的技术熟练的施工技术人员,几个人、几次急得现场哭哇!张旺民说:“不管多困难,我们必须保证优质施工,咬着牙也得把项目干下来!”

精神是有感染力的。中地公司在多多玛打井的诚信和认真,让当地百姓佩服,让现场监理称赞,更获得业主水利部主管官员的信任。张旺民以亏损为起点进入坦桑尼亚市场的战略大显奇效,在多多玛20眼井项目尚未完工时,他们便取得了两个公路工程项目和两个污水处理项目,合同总额数十倍于多多玛20眼井项目。难忘的1996到1997呀!张旺民称那是团队的“开拓期”。

1998年10月,中地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坦桑尼亚经理部,张旺民任经理。

经理部新承接的公路和污水处理项目,全部是新领域;经理部从国内聘用了40多名中方技术人员,而中地正式职工仅张旺民一人。张旺民并不胆怯,再次从头学起,把自己变成公路施工与污水处理专业的内行。他对我说:“走合适的路,用正确的人,做正经的事,学未知的知识——这就是我的判断。”

中地集团公司对坦桑尼亚经理部开拓东非市场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取得公路和污水处理项目后,公司投入数百万美元购置相关机械设备,成为张旺民持续发展思路的坚强后盾。这4个项目,涉及8个城镇的市政道路改造和排污系统施工,点多、面广、技术要求高。但张旺民除了管理调度外,更视为一个学习提高自己的机会。就说公路施工吧,没多久,什么边沟、涵洞、土石方、混凝土施工门道就全懂了,后来连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也变成内行。张旺民回忆着总结:“工程大同小异,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独特性。”这几个工程项目都是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同时施工的同类项目有各国公司,施工结果是中地集团公司承担的项目两个按期优质完成,两个提前一个月优质完成。世界银行官员验收工程时,称赞CGC(中地公司英文缩写)是“leader”,即“领头羊”啊。

在坦桑尼亚终于真正站稳了脚跟,并且打出了CGC的声誉。但是,张旺民胸怀的目标绝不止于此,因为公司领导要他开拓的是“东非市场”。坦桑经理部成立之初,他就盯准了周边国家市场,设法寻机进入。1999年成功进入卢旺达,取得供水工程项目,施工地是总统大本营,优质成功的完工使CGC在卢旺达名声大振。同年,又进入乌干达市场,取得100眼井项目,施工中再次播散CGC的声誉。至2001年,坦桑经理部已在卢旺达、乌干达、肯尼亚站稳脚跟,并分别设立了驻三国的办事处,这样,“开拓东非市场”的战略已初见成效。

2002年7月,中地集团公司决定成立东非经理部,张旺民任总经理。这是中地集团公司自1983年成立以来,第一个跨国家的地域性经理部,其意义非同寻常。

据新华社《半月谈》杂志驻达累斯萨拉姆记者义高潮2007年发回国内的一篇通讯,曾这样评价中地集团公司在东非的声望:“尽管不是靠筑路起家,中地公司在坦桑尼亚路桥建设领域已雄踞龙头老大的位置。在坦桑尼亚国家公路局内,一提起CGC,官员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同类推荐
  • 浴血阿拉曼

    浴血阿拉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本册将为您展现浴血阿拉曼的那些场景。
  •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空间·边缘·对话

    空间·边缘·对话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张力剧作选

    张力剧作选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热门推荐
  • 顾盼烟云

    顾盼烟云

    战争,阴谋,朝堂,纷扰的乱世将他变成权术的皇者;人性,欲望,爱情,复杂的生命让他化作不屈的斗士;叹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唱一首生死不渝的情歌,当一切都走到了时间的尽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得,那曾经让人顾盼流连的繁华烟云?
  • 那一片蔚蓝色的海

    那一片蔚蓝色的海

    他来自北方草原,她来自南方小城。他是海军潜艇军官,她是都市白领。漓江河畔回眸一瞥,留下今生不解之缘。我给你婚姻的承诺,却无法给你爱的报答。经历百转千回之后,才明白世间唯你最好。
  • 麻辣冤家

    麻辣冤家

    佛界首席战神,投胎转世凡尘。肩负伏魔使命,化身王者后裔。他(唐弋)命运多舛,降临人间却遭妖道冰封记忆,千年之后重现人间,偶遇野蛮俏天师(张天爱),初见之际就已经如同冰山烈火,欢喜冤家势成水火。她(张天爱)的隐形家族富甲天下、她(赵舒影)的黑道势力雄霸江湖。他们是皇陵古墓的开拓者,他们是降魔除妖的生力军。他们是罪恶世界的新希望,他们是所向披靡的囧拍档。著品更新时间为:10:00【第一回】13:00【第二回】19:00【第三回】。联系扣扣:944101889<Modern┖ее小Q>
  • 坏孩子啊

    坏孩子啊

    这些文字只是想记录一段简单清澈的岁月,那个词叫做青春。我的青春很平淡,没有激情或者凄美的故事,所以我以平凡的角度写下这些文字。它不是一部小说,也不是一场故事,只是一段时光的记录。记录着我的,或者你的,或者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在这些文字当中,我想或多或少你都会找寻到自己年少时的一些影子,这就是我的初衷。至于你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就像我写下的这些同样并不重要的文字,因为这世上的一切,都会如同我们的青春一样,终将逝去。
  •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由作家毕淑敏创作的短篇小说《藏红花》是惟一一篇获得《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大奖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具有同类作品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和讴歌了边防军人的战友情和爱情,准确地把握了边防军人独特的感情世界,因为准确,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 少女日记

    少女日记

    我们沉浸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也不拒绝风雨交加的不测磨难,当我们经历了只影孤灯、阶前秋雨到天明的孜孜以求的境界,日子就在我们青春节奏中滑落,生命邀约我们迎了又送,送了又迎……
  • 逆袭:废物三小姐

    逆袭:废物三小姐

    一位顶尖杀手意外身亡,转世竟然成为了:圣天大陆月家的废物三小姐,呵!废物,这明明就是天才,且看她如何站在大陆巅峰!
  • 特种魔法师

    特种魔法师

    特种兵穿越异界,把特种兵与魔法师相结合,带领一支特种魔法师小队称霸异界的故事
  • 排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排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她,是排球界公认的天才,只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踏上球场,成为教练后斩获所有的奖杯,却忽视了排球的根本,当她来到这个还没开发的土地,她能否如愿?
  • 英雄联盟之风尘之变

    英雄联盟之风尘之变

    一个普普通通的青铜女玩家,竟然因为自己的好奇心,穿越到了符文大陆。本来在她的这个年龄是无忧无虑的,而她就却因为这个好奇心,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每天为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而顾虑。。。只要还有一个人看,就会继续写下去的,毕竟处女作。谢谢书友群:17515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