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4600000012

第12章

祖母叫什么名字呢徐兆寿:我的祖母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去世的,她是一个小脚妇人。在她的身上,有很多贤良的品质,当地人一提起她,都交口称赞。小时候,我一直对她的缠足非常好奇,但直到她去世,我也没有亲眼见过她的脚。她也没有名字。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调查人员问她叫什么名字。我们当时全家人都愣住了,是啊,祖母叫什么名字呢?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也愣住了。她只记得自己姓张,其余的已经不记得了。最后,调查人员写了“张氏”二字,算是她的姓名。她一生只穿青衣,且是那种大襟衣服。我的祖母是一个非常温顺的媳妇,是一个礼教观念很强的人,她对母亲的管教很严厉。在外人眼里,母亲是从来不会骂人和人吵架的,是那一带最贤良的女子,但祖母觉得她干活太慢。即使在母亲病重时,她也要把母亲骂起来干活。两个贤良的女子之间这种不能调和的矛盾就是来自礼教。母亲是新中国成立那年生的,受的教育与祖母的大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婆媳之间斗争的原因。实际上,如果母亲也是一个封建礼教观念很强的人,也许就不会有斗争的说法了。我的父亲是一个独子,从祖父去世后,他就是一家之主。家里有什么事,他是从来不问祖母和母亲的。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的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要打母亲。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还要做饭,做好了饭,还要给父亲端去,完了还要洗锅喂猪。父亲从地里回来后则躺倒就睡,等饭熟时我们才敢把他叫醒来。他总是不苟言笑,我们都很怕他。有时,他若觉得饭不好吃时,他就会把碗扔掉,对着母亲破口大骂。我们都看不过去,但却不敢反抗。父亲也是一个孝子,在他和母亲吵架时,谁都劝不住他,但只要祖母一喝斥,他就会停止。祖母叫他干什么,他从来都不违抗。在祖母病重的时候,父亲的孝心是当地人人都见到的。现在想起这些来,发现我的家庭还是一直笼罩在一种封建制家庭的氛围里。这种氛围是矛盾的,是新旧观念的斗争,但往往都是以母亲的妥协为告终的。不过后来这一切都改变了。祖母一去世,母亲算是解放了一半。

我们兄弟们都考上了大学和中专,父亲所接触的人也改变了。我们的言行改变了父亲。再后来,他也开始做饭、喂猪,给母亲帮着做家务。这对父亲来说,简直是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兄弟都在外面工作、成家,并有了孩子,母亲要帮着我们照顾孩子,父亲在老家就给上学的小妹妹做饭吃。他的脾气和整个观念都变了,有什么事都要和家里商量,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了。可以说,这又是夫权制和父权思想的失败和平等观念的胜利。刘达临:现在农村里有一些年纪很大的妇人是缠过足的,再过几年,我们可能就再也见不着这种“奇迹”了。大概一些大城市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是绝没有见过缠足的。对于缠足的历史发端,大多数人都认为,女子缠足是从南唐李后主开始的。宋明时代,这种风气被推广和发展,成了时髦。当时的妓女都以“三寸金莲”来吸引顾客。所以小脚成了女人的性武器。到了清时,缠足之风空前盛行,居然有文人写出关于女子小脚的“专著”《香莲品藻》,“品味”小脚的各种风情。实际上,女子缠足要蒙受极大的痛苦,所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子缠足一般都从四五岁开始,讲究一些的人还要挑好日子。缠足时先要将脚拇指以外的四指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挟之行走,夜间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到了七八岁时,再将指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指端的大拇指行走,要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

这样的小脚才会被男子欣赏、把玩。明清时期的小说里,在描绘男女的性行为时,总是要描绘女子的小脚如何性感。女子缠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限制女子的行动范围,防止她们随意出游或与人私奔。

可以说,男子让女子缠足,是一种变态性行为。对于女子来说,缠足的最后结果是双脚残废。徐兆寿:缠足的过程是最可恶的。在漫长的痛苦缠足中,女子还得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把痛苦的泪花儿变成幸福的泪滴,然后再接受《女四书》的启蒙教育,进行彻底的心灵愚昧,最后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工具、男人的玩偶,哪里还有独立与尊严可言。刘达临: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联合开明乡绅谔良首创《不裹足会草例》,倡议女子不缠足。后来,上海、广东、湖南、北京、天津等地都创办了不缠足会。1887年7月,梁启超、谭嗣同等又发起成立全国性的不缠足会,各地纷纷响应。完全杜绝缠足现象大概是到解放后了吧!徐兆寿:但是对妇女的压迫并没有在那时也停止。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这种压迫还在继续。

前面我说的我的家庭的那种情况还在继续。那些已经成为婆婆的妇女因为接受过自己婆婆的教育,所以骨子里还是男尊女卑,还是封建礼教,她们试图用同样的方法来管教媳妇们,但她们错了。新的一代已经不愿再接受她们的礼教,纷纷和公婆分家而居。我老家的邻居是我堂叔叔家。叔叔早亡,生有六儿两女。儿子们一个个结婚,然后一个个分家,只有老小和婶娘住。最后就连老小也分家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和哪一个媳妇都无法共同生活,她总是要会老办法管教媳妇们,可是媳妇们有她们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婆媳总是难以沟通,天天吵架。无奈,只好分家。当地人都为这个婶娘叫苦,说她养了一群白眼狼。婶娘在刚开始时,也觉得自己很苦,养了这么一大堆儿女竟然没有一个愿意跟她一起过。儿子们脸上也很无光,总觉得对不起老娘,但这样总比天天听婆媳们吵架要好些,更何况他们也不愿意天天和自己的老婆吵架。谁知后来婶娘自己倒觉得这样很好。她不但少了许多烦恼,不再为儿媳们生气了,而且生活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儿媳们天天都来看她,有好吃的都来孝敬她,一个比一个勤快。她和媳妇们的关系倒比以前融洽多了。我一直在想,这就是一个新道德与旧礼教斗争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旧礼教失败了,新的观念胜利了。关于这一个失败,老家的人们各有各的看法。年轻人都赞成,中年人一般都沉默着,只有一些老年人感叹:世风日下啊!

古人处女崇拜刘达临:中国有句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人婆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出于一种封建礼教下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实际上各民族的历史上大概都有这种情形。费孝通在《生育制度》里说,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刺猥一样,既不能亲密无间,但也不能离得太远,应该有一些距离,夫妻如此,婆媳之间如此。中国的婆媳旧观念是婆婆要完全管媳妇,要达到一体化,这肯定是不合适的。相对来讲,婆媳之间分开了些会好一些,但不要太远。在一起时既然有矛盾,就分开,但分得太开,老人对儿媳呼之不应也不好。日本提倡婆媳分开,分开的距离为食物不凉为合适,意思是这个距离为媳妇给公婆送的饭不要凉了,达到这一点就算是孝了。谁来行使初夜权魏三封娶程大姐为妻,初夜不见红,就毒打拷问,然后把她押送回娘家:“……开了街门,只见程大姐蓬头燥脑,穿着一条红裤,穿了一件青布衫,带上系了那块鸡冠血染的白绢,反绑了手。魏三封自己拿了根棍子,一步一下,打送到她门前,把她赔的两个柜,一张抽头桌,一个衣架、盆架之类,几件粗细衣裳,都堆放在大门口,魏三封在门前跳Q着,无般不识样的毒骂。”程大姐的母亲孙氏出来与魏三封吵闹,魏三封对此拳踢,看热闹的人将他们拉开后,都纷纷指责挨打的孙氏道:“……你原不该把闺女这么等的。她庙里猪头——是有主的,你不流水的认不是,还挺着脖子合人理哩!……这魏大哥是正头香主,指望着娶过媳妇去侍奉婆婆,生儿种女,当家理纪,不知那等的指望。及至见了这门破荐,但得已,肯送了来么?你还长三太,阔八尽,照着她!”徐兆寿:这是《醒世姻缘传》里的一段情节。书中让人痛心的并不是魏三封毒打妻子和岳母的事,而是周围人的态度。他们不是“看客”,而是封建礼教的帮凶。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明朝的处女观是“深入人心”的。刘达临:这种观念在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有,其残酷的处罚各有不同。《旧约申命记》上说:“新婚之妇,若非处女,当以石捶杀之。”《旧约刘未记》又规定:“凡祭司之女,若有行淫,则应以火焚死。”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一直流行着“落红”崇拜,如果新娘初交未见“落红”,即被视为不贞女子,新郎可以把她休掉,甚至可以把她处死,女方家庭不得有任何顶替,那就要赔偿一大笔财物,以示谢罪。在玻利维亚的阿依马拉族人中间,如果验证新娘不是处女,就把她扔入水中溺死。在古代印度,少女如果在婚前怀孕,就非得绞死不可,而且行刑者必须定为本人的母亲。……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相反,能举出不论女子是否处女而婚嫁的民族真是少得可怜。这是和古人处女崇拜是分不开的。因为圣母玛利亚是处女之身,所以基督教国家对处女也是什么尊敬的。

在古人看来,性是肮脏的,是淫乱的原因之一,人们婚姻和过夫妻生活是为了延续后代而不得已才为之的,所以处女是最圣洁的人。

同类推荐
  • 爱情需要策划

    爱情需要策划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但缘起缘灭,谁是你真正的另一半,在你没有找到以前,很难定论。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梦中情人”定一个标准,比如女孩子,有人喜欢温文尔雅富有诗人气质的男子,有人却喜欢肌肉强壮、四肢发达的运动健将;有人喜欢年轻俊美的情人,有人却不拘年龄限制,只要荷包充实就好--恋爱是十分“自成主张”的,一个在别人眼中十全十美的男人,在另一个人眼里也许却并非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人对爱情大不相同的目标定位。
  • 婚恋,女人一生的修炼

    婚恋,女人一生的修炼

    《婚恋,女人一生的修炼》旨在通过对那些在爱情与婚姻中遭遇危机或挫败的女性所经历的真实故事的点评分析,帮助爱过或在爱或将爱的女性读者反思、自省,以更好地去经营爱情与婚姻,拥有或还原晴朗的情爱天空。
  • 浪漫的1001种方法

    浪漫的1001种方法

    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无情地剥夺了人们的宝贵时间,清风明月中的诗吟已成为古老的回声,花前月下的缠绵已成了梦中的记忆。当你从喧嚣的车间退出来,从喘息的公共汽车上跳下来,从繁忙的柜台前抽出身来,从枯燥的计算机旁抬起头来,等待你的还有清冷的灶台、哭闹的孩子、没完没了的家务、无穷无尽的杂事……等你脱鞋上床,关灯睡觉,作息时间表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第二天,早上从半夜开始,你像一台机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运转。
  •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本书是弗洛伊德对人性了解最具创意、最永恒的贡献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
  • 为什么老公不CARE你

    为什么老公不CARE你

    本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诉家庭、情感、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深入的分析、案例的讲述、科学的心理分析讲明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说,就算是让油和水互溶也比要男人和女人和平共处来得容易,与其说这是悲观者对两性相处的消极态度,倒不如说是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写实——无论多甜蜜的情侣,最终都会经历成百上千次的争执和吵闹。唯一不同的是有人吵了,算了,继续相伴走到了最后;有的人吵了,散了,寻找其他伴侣接着吵。正如本书故事里的欧阳,就正在承受着吵架带来的纠结。
热门推荐
  • 法力滔天

    法力滔天

    石睿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工作六年之后仍然在社会底层打拼,突然有一天,他的额头上散发出了淡淡的金光,开启了天庭,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本身从来也就不?平?凡!天庭开启,成为天人。浩瀚星空,法力滔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石睿的彪悍人生从此正式开始。
  • 冥凰女帝

    冥凰女帝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命格凌驾于天道,一人成仙万物相随独创蛮珊圣殿,统领万兽。带领遗失之界冥界重回天道正轨。
  • 云龙双关

    云龙双关

    他是一个修真世家公子少爷,十岁时不辛残遭灭门之祸。被一怪人师父所救,却奈何修真根基魂灵重创,本与修真无缘。三色神花再造奇缘,造魂生魄,本以为就此可以修真炼道,奈何是先天无神之体,修真之路坎坷重重。是上天的诅咒?还是宿命的注定?从此走上一条凌驾九天之路。世家公子如何凌驾九天?绝世神功如何斩神灭魔?无神之体、仅有一命!杀千万褚神、灭百万鬼魔!我独霸九州、我震慑宇内!天奈我何!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主人公由人生最低谷,逐步成为成功人士
  • 龙魂变

    龙魂变

    家族被灭,自身经脉被毁,御龙一族少年秦天背负血仇!得恩师出手,以龙魂接续经脉,更练就大陆唯一的雷元力,动若闪电势如雷霆!可即使他一身本事,仇家却是那掌控王朝的皇族!孤身一人,他该如何报这血海深仇?逆天改命的他,又能否登上那高不可攀的强者巅峰?
  • 土地老爷

    土地老爷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做一方土地,造福一方生灵。无论他们是人,妖魔,修道者。PS:我写的书,从来都不过分YY。欢迎大家阅读本书,相信不会让你感到失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书又开始更新了。。。。这本书是我几年前的一个作品。最近读起来发现很有味道,所以决定继续写下去。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安白

    安白

    一次同学聚会之后,接二连三发生原因不明的恐怖死亡事件……有人提出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想法——是安白的报复吗?那个总是戴着口罩的女孩儿,总是受欺负的女孩儿,在学校无声失踪的女孩儿……会是她干的吗?她现在是死是活?如果她活着,她究竟有什么样的神通将20年之后的同班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残忍杀害?如果她已不在人世,这些离奇可怖的事件,难道是安白的冤魂操控的?不管是真凶是什么,总要让事情水落石出才行……
  • 云念微风处

    云念微风处

    这是一个JQ四起的故事,当纯洁冷漠的小护士遇到热情似火的霸道总裁,会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呢?
  •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本书从营销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结合科特勒的理论给出答案,帮助读者理解和借鉴,在中国市场中实现营销制胜。
  • 五域领主

    五域领主

    少年的他,血脉变异,被族人抛弃。他誓要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他要族人在他脚下颤抖。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只因一个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