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7400000023

第23章 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4)

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不是封闭的、孤立的,是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日益蜕变和完形的,它受外国文学思潮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外来文学影响和塑造了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形态。现代性除了思想内涵方面的反叛姿态和质疑精神外,还包括文体探索方面的创新精神。“五四”时期作家们普遍用白话文写作,从西方横向移植了“话剧”、“自由体诗歌”、“横截面式”短篇小说等新的文类,使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这在当代文学中都一脉相承地传了下来。然而,外来形式遭遇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方式,必然发生碰撞,我们发现近一百年间,无论何种文体都没能稳定下来,无不在“西化”与“本土化”的相互激荡中不断变形。

“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普遍采用白话文,出现了“横截面”式的短篇小说,把古典小说对时间的强调转为对空间的关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得到较大范围的实验,尤以“自叙传”式的身边小说影响深远,我们于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把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置换成个人的“受难史”这类笔法中不难发现与“自叙传”小说的深刻渊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崇奉“身体写作”的女性主义小说,其笔触的惊世骇俗使人联想到郁达夫;而现代的书信体、日记体小说后来成了极为常见的小说体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废名、沈从文、萧红等的结构散漫、充满牧歌情调或带有强烈抒情性的散文化小说,对注重情节的叙事性很强的小说传统形成了颠覆,也以别样风貌丰富了小说文体的格局。同一时期茅盾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对“左翼”作家、解放区作家乃至建国后一大批作家的创作都有“典范”意义。

“十七年”时期作家自觉地用历史理性来指导对历史的分析和评判,用阶级意识区分人物脸谱,以及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青睐和对全景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史诗”、“大河”风格的追求,均可于此窥见端倪。茅盾和巴金、老舍还把鲁迅开创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向中长篇拉抻,巴金的主观抒情性中长篇小说和茅盾、老舍的客观写实性中长篇小说标志着第二个十年中国现代中长篇小说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1933年《子夜》的发表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成熟之年”。茅盾还开创了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在巴金笔下得到了发展。然而“本土化”的文体要求同样强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解放区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新评书体小说体式标志着现代小说有意识地脱离西化轨道,向古典小说传统的回归和对本土审美趣味的肯定,这种创作倾向在解放区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策略下得到揄扬,作为新的文学方向推广,在解放区作家中产生了极大震动,规范了他们的创作路径,这一体式在“十七年”更是被大面积的效仿,甚至形成了一个小说流派。

当代小说沿着现代小说开创的文体模式继续演变。“十七年”时期作家文体探索意识十分淡薄,几乎没有新的文体出现,最流行的体式是回顾革命历史和及时反映农村生活的“史诗”型长篇小说。新时期以来,文体实验欲才被新的飞速变化的现实激活,首先是“归来”的作家王蒙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引进和改造,既有人物意识、潜意识的自由流动,又扬弃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晦涩难解,整体上有比较清晰的情感或心绪脉络,被评论家称为“东方意识流”。1985年是“文体探索年”,这一年以马原为代表的“先锋派”作家作品批量出现。“先锋派”作家热衷于叙事形式的探险,制造“叙事圈套”和“叙事迷宫”,有的把小说文体探索作为小说写作的终极意义。可以说,莫言、余华、格非、苏童、韩少功、残雪等人,从语汇到感觉刷新了小说文体。上世纪九十年代,“先锋小说”遭到冷遇,不少“先锋”作家纷纷转型,重归“讲故事”的老路,但“先锋小说”在丰富现代中国小说叙事表现力方面功不可没,如今这些技巧已成为新生代作家从事小说创作的起点和必修课。然而,“本土化”的声音又在响起: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新写实小说”风行一时。“新写实”放弃对所谓生活“本质”的把握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也放弃西化先锋小说式的炫技,它也并非原生态地书写琐碎的日常生活之流,而是将“状态”、“境遇”置于人物之上。不能否认,这也是文体上的变革,向本土生存的回归,既与“先锋派”有别,也与传统现实主义相异。汪曾祺、贾平凹等人,则致力于笔记小说的经营,力图召回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神韵。

现代诗歌的情形又如何?从“五四”时期对自由体新诗的尝试起步,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大多浅白直露,喜爱铺陈叙事而不善写意,缺少诗的“回味与余香”。郭沫若的诗以自由无羁的想象、滂沱恣肆的抒情和浪漫抒情主体的塑造开了一代诗风。《女神》是极力标举“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的,由此创造了“自由诗”的体式。《女神》“在对传统诗歌的扬弃、吸取、超越、创新中,表现出浓厚的现代意识,极有力地推动了新诗现代化进程。在新诗史上,《女神》成为中国诗歌现代化的标帜”。林焕标:《中国现代新诗的流变与建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42页。“新月诗派”不满白话新诗的过于散漫,倡导诗歌的“绘画美”、“建筑美”和“音乐美”,对诗形和音韵、节奏和语感,都有很高要求,使得白话诗体趋于整饬和严谨,在现代新诗史上具有深远影响。象征诗派强调意象的暗示和语言的旋律,欧化倾向十分明显。现代诗派对诗人的内心世界、内在情绪的倾斜和表现,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以及新时期“朦胧诗”派的影响都已成不争之事实。

1925年蒋光慈的诗集《新梦》的出版,标志着无产阶级诗歌的诞生。无产阶级诗歌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强调“向内转”不同,它要求诗歌从大时代的革命斗争汲取诗情,主动消解个人性与主观性。抗战的诗歌承袭这一传统,民族救亡的迫切压倒了对诗美的沉醉,诗歌冲破格律束缚,散文化的自由诗体成了抗战诗歌的主导体式。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吸取诗的民间资源的基础上,注重诗的现场鼓动性和宣传教育性的“谣曲化”诗歌成为时尚。另一方面《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直接脱胎民歌体的长篇叙事诗,受到了赞扬和大力肯定。这一创作倾向在“十七年”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实践。“十七年”诗歌普遍具有“写实”倾向,不仅体现在“叙事诗”的盛行上,在抒情诗的构思中也如是。“叙事”特点的凸显,使诗歌与小说的文体的界限趋于模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派以叛逆的姿态崛起,对建国以来诗歌传统提出挑战,高举“表现自我”的旗帜,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象征、隐喻、意象连缀等手法,有意造成语言的“陌生化”,延宕审美感受过程,幽婉曲折地表现诗人的情绪和感受,与追求“明白易懂”的“十七年”诗歌形成鲜明对比。“后朦胧诗”时期,一些新生代诗人,即通常所称“第三代诗人”,以一种更加反叛和先锋的姿态,解构“朦胧诗”人的精英意识与英雄情结,鄙弃优雅与崇高,体现了“反文化”、“反中心”的后现代主义价值理念。他们探索汉语诗歌的无穷表达可能性,试图化腐朽为神奇地点化日常口语。

在散文领域,1918年《新青年》杂志从四卷四号起开辟“随感录”专栏,创制了“随感录”这一新文体类型。

“随感录”大多是一些讲究时效性的时事评论文章,新闻感强,尚未摆脱论说文的套数,比较激急质直,可看作是现代中国杂文的雏形。1924年《语丝》杂志创刊。“语丝”派作家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议论性杂感,语言俏皮,富讽刺意味,形成了“语丝”文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把杂文这一文体的写作推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对后代作家产生很大影响,乃至形成一批“鲁迅风”的“左翼”杂文作家群。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国统区,聂绀弩、夏衍等坚持鲁迅精神,抨击黑暗现实,使杂文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在解放区,丁玲、王实味等的“直抒胸臆”式的杂文很快受到了压抑和批判,鉴于此,作家们削弱了杂文的批判锋芒,杂文渐渐成为歌颂性的或思想杂谈式的文体,这一“改良”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则。1961年到1962年间,在提倡“轻松”的“软性”的影响下,杂文创作中兴,吴晗、邓拓、廖沫沙、孟超等在《人民日报》副刊“长短录”专栏相继发表杂文,使杂文“呈现了那种谈心、引导式的叙述风格,和对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的重视的风貌。从尖锐讥刺和直逼主旨,到曲折展开、温和节制的态度和语调,这种文类的当代变迁,包含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内涵。”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81页、第158页。鲁迅不仅开启了现代中国短篇小说体式,而且以《朝花夕拾》和《野草》为典型文本,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页。周作人创作了不少带有名士遗风和晚明小品味儿的闲话体小品文,这种充满了人生滋味、文化识见,纡徐闲适不乏涩味的散文风格,影响了一大批自由主义作家,形成了一个“言志派”的散文流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林语堂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超脱”姿态,提倡幽默、闲适、表现性灵,将“谈话”风随笔体散文提到一个新高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初,刘白羽、杨朔的散文创作引人瞩目。他们初期的散文都有一定的通讯味和叙事化倾向,后期分别走向了抒时代豪情和“托物言志”模式,这“以小见大”的模式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影响巨大。新时期以来,在宽松的创作环境下,作家们纷纷挣脱“宏大叙事”和“社会启蒙”加诸散文的束缚,在散文中诉说私人性的经验,认同世俗化社会思潮,别具一种亲和力和松弛感。这种散文显然与“闲话”体散文有着渊源关系。另一方面,剥离散文体式中长期存在的叙事性因素和议论性形态,澄清散文的文体特征和界限,对靠近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美文”、“抒情散文”的提倡,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风尚。“学者散文”,“文化散文”,也不是无所依傍的新形式,它们立足于中西文化撞击的思想之光,从传统议论文和游记散文中汲取灵感,传达作者独特的现代文化思考,在文化和山水的交融方面凸显了个人化风格。

话剧这种文类是从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文明新戏可视为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五四”时期,胡适、钱玄同等极力倡导“西洋式新剧”,即富有现实主义精神,追求客观性、逼真性、生活化、口语化的白话散文体话剧,这些追求在后来的中国现代话剧,尤其是剧场话剧中得到了普遍的实践。胡适的《终身大事》开了“社会问题剧”的先河,而创造社剧作家田汉则熔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于一炉,显示出“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的特色。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42页。丁西林以机智、幽默的对话与情节设置,开辟了独幕喜剧的文体类型。至此,多幕剧、独幕剧与悲剧、喜剧这些基本话剧类型都已出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等,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和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的确立。曹禺的剧作既是日常性的,又是形而上的,既是写实主义的,又是表现主义的。既是文学的,又是舞台性的,既具艺术性,又可取商业利益。他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和难以超越的高峰,他的创作为此后剧场话剧树立了典范。这一时期,在“无产阶级戏剧”和“国防戏剧”运动中涌现的及时反映重大政治事件的“左翼”戏剧、“红色戏剧”和“反帝抗日”戏剧,均注重现场鼓动性,从不同的方向推动着“广场戏剧”创作的日趋成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广场戏剧”出现了高潮,分别表现为抗战初期的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等和延安的秧歌剧和新歌剧。秧歌剧体现了戏剧的民族化、大众化、民间化倾向;新歌剧如《白毛女》、《刘胡兰》等,汲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优长,达到叙事、抒情、道白的和谐兼顾。《白毛女》在创造性借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被称为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历史剧也取得不凡的成绩,不胶着于历史事实,而是追求对历史精神的把握,所谓“失事求似”,以飞动的想象,虚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又不悖离基本历史真实,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色。

“十七年”时期,话剧创作受时代思潮影响,强调宣传、教育功能,关注重大政治事件,热衷于回顾革命历史,形成了以“工农兵”为主人公的“工农兵”剧本及由此日益僵化的先进与落后、敌与我二元对立式的情节和人物设计模式。这一时期,郭沫若和田汉的历史剧,仍然延续了浪漫主义剧作的创作精神,试图达到虚构与历史的较完美统一。“文革”时期,“样板戏”得到了精心培育和大力推广,“样板戏”在艺术形态上,充分吸收传统艺术特别是京剧的程式化表演模式,借鉴西方歌剧和音乐的艺术经验,在大众艺术形式中寄寓政治理念与激情。新时期剧作家的文体意识渐渐苏醒,1982年高行健和刘会远合作的《绝对信号》、1983年高行健的《车站》、1985年刘树纲的《一个生者对死者的访问》等,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增加“内心表现”的成分,在写实的同时融入象征、回忆、联想,使过去、现在、未来交错和叠加,戏剧时空自由转换。探索话剧带有一定的先锋性,同时也增加了剧作的个人性和写意性。探索话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话剧与现代话剧的现代主义艺术传统的接通。

2004年7月一稿

2005年1月修改

(本文系作者为兰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主编)一书所写的“导论”)

同类推荐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韶年华韵

    韶年华韵

    本书分为人物·雄浑、追忆·洗练、感悟·超诣、寄语·流动四部分,收录有《走进光华的思考者》、《我看见了天使》、《四年的渐变》、《离别的季节》等文章。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告诉我们真的历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买假烟悟出的道理、看不明白的文章、热门话题、令人鼓舞的序幕、盗贼的幽默、变形、挂在墙上的邮箱、文明的成长、民主是人的素质的体现、教鞭等。
热门推荐
  • 神偷拽妃:娘子偷个娃

    神偷拽妃:娘子偷个娃

    身为武学世家的传人,却是个丑颜废材。糟爹嫌弃,恶娘欺凌,渣男退婚,亲妹妹放火焚身……大火中醒来,再睁眼,她已经不是她。现代神偷浴火重生,当丑颜变成绝色之容,当废材变成天才,当她问鼎武学巅峰之际,谁人敢欺?谁人敢弃?毒母欺她?偷!庶妹害她?偷她男人!渣男负她?偷得他内内都不剩!可就一个装傻扮嫩、手段毒辣的傻王爷天天和她耍赖皮,扮猪吃老虎。“娘子,你都偷了我的人,我们一起再偷个娃出来?”“滚!我什么时候偷你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兽联盟

    神兽联盟

    当地球上大部分陆地都被一种名为人类的外来物种侵占后,动物们流离失所,甚至濒临灭绝……幸运的是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一处从未被人类发现的世外桃源,据说只有身具魔力的物种才能找到进入的路径,那里是远离尘世的幻想乡。统治一方世界的霸主,凶猛残忍的猫科动物之王,据说能让人原地满血复活的神兽,还有智商超高的虫族智者,它们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某个契机的到来。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如果你也同样憎恨人类,那么出发吧,去寻找那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下的真实路径。当你来到这里,请高呼我的名,我会出现并为你指出未来的道路。勇敢前行,黑暗将无法阻挡你的脚步。无畏探索,我会在晨曦之间守护你的命运之线。我是某个戈壁的守门人,同时也是某个戈壁的全境守护者,未来的无冕之王!我的名字是——“禁止事项”——酷似羊驼,但不是羊驼的那种独一无二的神兽,你懂的!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音乐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头狼大全集:强者的人生经营与管理

    头狼大全集:强者的人生经营与管理

    本书是关于个人生存的智慧书。从头狼的身上,我们能找到个人的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素质,这也是一本关于团队管理的智慧书。从头狼的身上,我们能发现作为团队管理者所需要的技巧,比如坚韧、耐心、战斗、牺牲、信念、野心、胆识、霸气、谋略、合作、分工、策略、沟通、应变、危机意识等等。
  • 我的世界之时空大穿越1

    我的世界之时空大穿越1

    我的世界大穿越,时空的穿越,主角的命运,还有那精彩的的剧情,一切都由你来揭开,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来看。。。。
  • 执剑为红颜

    执剑为红颜

    一觉醒来,我发现自己穿越到了陌生的武侠世界。刚刚经历屌丝变成高富帅的惊喜,却马上迎来了新婚之夜新娘的背叛。为了挽回这具身体前任主人废材的事实,为了在这个崭新的武侠世界建立自己的后宫,我只身行走江湖,却在出门之际,遭到小三的袭击,掉落悬崖。生死一线,经历种种磨难,终于破茧成蝶。不料,一年的时间,突变陡起,第一个师傅突遭意外,而第二个师傅,却又即将嫁做他人妇,自己的身世又成了惊世秘密。好在迷茫之际,结交了几个红颜知己。却不料,乱世已至。。。
  • 伪正太修炼传

    伪正太修炼传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准备坚持饭爱豆无数年,然而事实总是与想法背道而驰,世界上有那么多不科学的事情,她重生了,没错!像电视小说里面一样重生!她有了疼她宠她双胞胎的哥哥,成了主角光环的一员,因为有外挂!回到了偶像刚出道那一年,掌握着无数首未发行的新歌,还有影视剧,近几年要红的明星,提前邂逅了与偶像的缘分,她身披男装扮作假小子,她该如何破茧而出缘起缘落一切皆缘。在此,伦家推荐偶朋友兼师父的幽佐羽的文《TFBOYS最近的距离》链接如下:http://www.*****.com/?partlist/318166.html此文为tfboys的同人文。读者群为259351054
  • 大学四年我在嘉大

    大学四年我在嘉大

    这个盛行读书的时代,普通的大学有很多,普通的大学生有更多。每个人都只有一种人生,都只活在各自的思想里。平不平凡在于你自己如何去对待你能拥有的,实在的抑或精神上的。这部小说,或者称不上是小说,有百分之七十是真实的,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大学生如何走出不普通的路。没有异能豪门,没有黑道校花,没有高手天才,只有真实的生活。看老天如何让清稚无知、无技无神的大学菜鸟在嘉大4年时间内踉踉跄跄跌跌碰碰成为内心强大的职业好手。。。。。。要想不被大学上,只能上大学
  • 极品匪类

    极品匪类

    衰人大学生附身宋江,意外地来到了水浒乱世。他不想打仗,更不想招安,他只想和梁山的好汉们一起做个“大称分金、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极品匪类而已,当然那传说中的李师师是绝对不能让给徽宗了……其他都好说,绝对好说,只要比不妨碍咱当个匪类,那么我就绝对不坐你皇帝位子……宋新认为:匪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英雄好汉……(PS:此文和水浒的某些情节或许会有点不一样,事先申明一下……)
  • 超越武极

    超越武极

    在天元大陆上,人们都追求武道,修习武道,踏破生死观,越过轮回,生命至长生。武道初期,分为武者,而武者又分为九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差距不同。进而又分为武师,武师又分为九个级。突破桎梏,再过黄、玄、地、天极,便是岁月增加。这四个阶段相续可增加寿命二百年。再进破天极,正式踏入真正的武道,寿命便会相续增加一千岁月。一般人武道到此结束,而能进入王级者,可增寿命五千年,进而踏入宗级者,将会突破生死,成为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