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7400000009

第9章 关怀人的问题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

新世纪以来,文坛上还是产生了一些具有较高精神价值的长篇小说,其主要特点是,一些作家在不同视角下,冷静地关注真实的中国的人生景观,把关怀人的问题看得比关怀哪些人的问题更为重要,使得它们在较为普遍和较为深刻的层面上触及到了关怀人的大主题。

比如,王安忆的《长恨歌》关注的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男权社会里都市女性囚笼般的人生和梦想折翅的哀怨;张洁的《无字》以九十万言篇幅书写三代女性的命运,她所倾诉的既是女性特有的痛苦,也是民族的精神悲剧,以个人化的方式揳入,达到群体化的反思;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关注了一种政治行为下,对以知识分子群体为核心的一代中国人身心的折磨和摧毁;熊召政的《张居正》固然是写历史,但试图改革的人始终逃不出人治体系的可怕制约,实乃人的无助的悲剧;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巨大苦难和苦难人生的简单和偶然;雪漠的《大漠祭》关注生存本身的艰辛、顽强和苍凉;阿来的《尘埃落定》自由舒展地审视土司家族及其相关人群的人性焦虑。不管这些作品关注的是一些什么人,不管这些作品具体以哪个阶层、哪种身份的人作为对象,无论他们高贵还是卑微,笨拙还是聪慧,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都在深切地关注着真实中国的真实人生和不安灵魂。

然而,对关怀人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念。有一种声音强调,要充分认识丰裕年代的写作现实,不能总是靠描写无告的小人物、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弱势群体、市场经济时代的落伍者来体现人文关怀,不要总是搞苦难崇拜,把贫穷神圣化和道德化,例如,是否应该正视已然形成的中产阶级,他们也在打拼,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信、智慧、财富、成功和一套全新的生活价值观,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新的时代精神。难道表现这样的人就不是直面现实,就不是人文关怀了吗?还有,对都市中生活优越的青年一代,对他们所表现的小资情调,我们不该表示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吗?可是,另一种更为强大的声音却认为,人文关怀怎么能不通过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怀来体现呢?这是现实主义的根本。自批判现实主义形成以来,一个最深刻的传统,就是对小人物——无告的人、平民、普通人,尤其是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人的关怀;如果离开或者抛弃了这一点,不再为他们的疾苦呐喊,那还能叫现实主义吗,那还是富于良知的文学吗?前年,《那儿》——一部比较直露的意念化倾向明显的小说,却引起强烈的反应,它的形态被认为是一种久违了的“工人阶级写作”,它痛切地为被遗忘和被冷落的人群呼喊,为国有资产的流失痛心疾首,说明这种传统的根子很深,具有广泛的人心基础。事实上,像《国家干部》一类小说,虽然不及《那儿》那样的激烈,所表现却的是一种基本相近的价值取向:关注现实,关注政治,关注底层,愿做弱者的代言人。所以,问题是如此的尖锐,甚至涉及到了谁是主角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把表现哪些人的问题看作唯一重要的事情或者首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呢?诚然,我也认为,应该对“沉默的大多数”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文学应有充分的底层意识,因为他们是大多数。但是,绝不能说,只有写了底层、平民、弱者、农民、无告的人,才叫现实主义,别的都不是。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文学也在变化,我更主张一种开放的、吸纳了多元方法和某些后现代元素的新现实主义。所以,关怀人的问题不需要总是附加外在条件。毫无疑问,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阶级性”在淡化,“人类性”在上升。这里不妨举例来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时,在虚构性文学方面(纪实类创作有所不同),我们几乎拿不出具有国际影响的像样的作品。恕我直言,有些作家没有对人类大痛苦、大创伤的基本感觉,好像忘了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的这个永久的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作品,太看重具体条件下的派别和集团的复仇与胜负,很少上升到人类关怀的层面,于是很难写出让全人类共同感动,表达了共同的痛苦、共同的屈辱和共同的承担的作品。而那样的作品,比如俄苏的、欧美的一些作品,会让人真实地感到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息息相关的。

我认为,关怀人的问题始终是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曾有一种提法:对弱者,关怀他们的生存;对强者,关怀他们的灵魂。我是赞成的。当然,生存和灵魂其实是分不开的。这里只是强调,究竟关怀下层贫困者还是关怀中层的财富拥有者或者关怀高层的权力掌控者,对文学而言,都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正在关怀人本身。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局外人》、《鼠疫》,萨特的《恶心》、《自画像》、《苍蝇》,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格拉斯的《铁皮鼓》以及《辛德勒名单》、《这里黎明静悄悄》等等,首先不是由于它们描写和审视的对象是哪些人,而是由于它们诚实而深刻地面对了无论什么人的真实处境,关注了无论什么人的心灵所遭受的来自政治、科技、商品、金钱、权力、话语暴力等等的逼压、摧残与异化,以致使人自身的真实处境在这些作品中显得那样的触目惊心,作品才变得伟大。我想,不绕开问题,不把问题简单化,能看到问题的真相,能揭示问题的根本症结,真切地关怀人本身,正是这些作品获得世界性影响的真正原因。

同类推荐
  • 浪潮曲

    浪潮曲

    作者从创作的散文中选收了三十一篇文章,散文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部队的斗争生活,语言清新、朴实,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为你开门

    为你开门

    鲁兴华的散文以《为你开门》为名结集出版。从兴华50余篇散文里可以看得出,她所写的都是她亲身经历的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她当时的情感与心境的真实倾诉与表达,是作者由物、景、人、事所引发的挥之不去的浓浓情思与人生追问。文章内容广泛,选材视野涉及风景静物、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往事回忆、情感述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等等。她的作品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是质朴的心灵之歌。
  •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骑行天下之时,在承接山水的滋养和灵润中的漫思之妙笔、逸想之绝唱;《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就是你年轻心灵的一面镜子,展卷而读,从那字里行间,你将发现一个勇于冒险、无畏前行、融心大块的自我!
热门推荐
  •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肝炎病

    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学科,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系列书籍中所选病种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疾病,每一病种除详细介绍病因、病机、证候、治法以及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外,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其预防调护,做到防治并重。
  • 拳震山河

    拳震山河

    一笑惊骇浪!一拳震山河!一人一拳走天下!
  • 钻石闪婚:陆少不好惹

    钻石闪婚:陆少不好惹

    陆维桐,陆氏集团的指定接班人,微博粉丝数千万,关注0,就在前一秒,关注数突然变成了1。不久,这位禾城最俊美多金的男人晒出了大红的结婚证。闪婚之前,她对他千娇百媚千依百顺。闪婚当天,她竟然一大早给他电话:“来抓我,抓到了陪你……”闪婚以后……特么的!她竟然带着他的种跑了!!!
  • 破晓丨黎明

    破晓丨黎明

    千年前,大陆长达数万年的和平宣告破灭,被魔族入侵者引来的狂暴时代所终结。没有选择,人族和妖族不得不联手,大批大批的健壮男子和修行者们皆拾起武器,面对魔族大军的狂袭……时间会让人淡忘可怕的记忆,新的灾难即将来临,必须和旧敌人握手言和,并肩奋战。但时机尚未到来,在这之前,旧敌人依旧是旧敌人……
  • 魔之手札

    魔之手札

    苦逼魔不幸身负一百单八个封印,往来于轮回转世中。在人与非人间游走,体味世间百态。一句话简介:苦逼魔的结仇人生。
  • 行医在三国
  • 请叫我红颜而免祸水

    请叫我红颜而免祸水

    莫说红颜多祸水,只是我的付出不为你罢了。
  • 万千录

    万千录

    九霄大陆,一个少年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者,他与太古年间的存在到底有何关系,这片大陆与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 家妖难防

    家妖难防

    一切不过是一场误会。溱澜几经生死,最终却发现,别人想要救的并不是她,而是她的灵魂,和她完全不一样的灵魂。她以为,她爱的人,爱的是她灵魂里的那个人。辗转发现,她错了,她爱的人,爱的是她。而这时她爱的人却再也不在。如果,一切重来。她会笑着对出现在她眼前的这个人说:“你好,我是溱澜,终北妖族。”
  • 异度世界之符文大陆

    异度世界之符文大陆

    符文世界是有八座大陆结合而成,大陆产生了无数文明和杰出的人才,就在东西方相互混战中,大陆中一位智者通过三大符文石块发现他们所在的世界只是一个有数字和程序设定世界,而程序的来源于符文,符文类似芯片那样控制大陆的运行,当智者发表了《符文大陆的数字构成》时,符文科学院把他当作疯子关进了关塔纳精神病医院,但是他的许多剧作再后来的实践中被证明。符文大陆科学院最终承认事实,并且为这位伟人颁发了终生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