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100000011

第11章 人情篇(11)

回想起来,认识您已有八年多了。当时您在吉林,作为省委宣传部领导分管文艺,因为您的为人、口碑,您对文艺的理解和支持,朋友时常谈起您。我早就知道了吉林的许部长对文艺和文艺家的厚爱,后来又有幸在北京的一次聚会中亲聆教益。在这不久,大约是一年后,我们在长春召开了农村题材的文学座谈会,您那时已是我们报社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您安排所有与会者发言,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作为第一次亮相的报社领导,您还特别要认识所有与会的本报同仁。您讲话诚恳,实话实说,没有官样文章。您尊重专家意见,说起文艺界的事,却又比较了解,跟大家一见如故,像一个朋友和兄长似的。那是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出席的人有不少的知名作家,那也是您在众多的文艺家面前的一次亮相,然而,不少的人都印象深刻,大家领略了您的风采和务实的作风。

在报社编辑部中,人们对您并没有什么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的隔阂,爱同您开个玩笑,说点工作以外的家常;爱看您有时下班拎着个普通的包包,走走停停地同碰到的各位编辑记者哪怕是新来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聊几句;爱听您偶尔有几句东北老家骂人的粗话……因为您的率性和纯朴让人觉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容易,并不因为您到报社的时间不长,属“外来户”,就有距离,或者像常见的那样对领导敬而远之。在报社大院里,您同大家,无论是普通的编辑记者家属还是临时工,都客气地打招呼,热情地交谈。您与我们部门几位熟悉的同事,见面聊天可以拍拍肩膀,摸摸脑袋,开开玩笑,说说家常。在大家的心中,您没有领导架子,因此,您无论是在负责行政的副社长任上,还是后来的总编辑、社长,有什么问题都爱找您。因为,您把大家当做朋友,即使是找您发发怨气,您也会友善地对待,让人心里感到一丝的暖意,这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富有人情味的领导作风,您又是出于内心的,是真诚的,可是在今天不少为政者身上淡漠了,才唯其珍贵。

在报社的七年,也是在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和部门的同事对您逐渐熟悉,先是您曾经分管过一段我们部门,后来您负责全面工作,但对我们文艺版也很关注。您说过,年轻的时候是报纸文艺版的忠实读者。这也难怪,您本来就是学中文的。您说,部里有些名家的文章曾是您的案头范本,还十分熟悉地说出我们部门的一些老作家像袁鹰、李希凡、蓝翎等人的文学成就。您第一次到我们部里来很真诚地称呼当时在座的缪俊杰同志为老师,说当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听过他的课,一日为师,终身不忘。这一直当做大家的谈资。对文艺界的事情,您热心支持。有时候去找您聊天,听您说当年在吉林的一些文艺界的往事,说说那些作家朋友们的近况和成果,对他们实际上是对文学和文人的一往情深。记得,吉林的老作家鄂华来北京开作品讨论会,您第二天因事不得脱身,头天晚上特地打电话委托我一定去表示对他的歉意,还在电话中让我捎去几句祝词。另一位名作家张笑天的《太平天国》长篇小说在北京开会研讨,您也是十分关心,也让我们派员去听听,说对有实力的名家新作,我们要关注,舍得出版面。也是因为对作家的一腔热情,不少的作家们对我们报社有一个许总编相当的了解,有时这也成了我们的一张名片。前些时,广东作家程贤章先生在家乡梅州修建了一个作家山庄,依山傍水,竖立文化碑刻,邀集了全国不少文化名人和文化界领导的题字,您的书法虽有些法度渐进佳境,不少的作者要求题签,但一般是不予示人的,可听说这是一次有如“兰亭雅集”之类的盛事,是支持作家个人办的文化事业,您拨冗题词,当我拿到您的“作家有山庄,文学得自然”的题字时,想到您对文学的理解是很有心得的。四年前,我随同您到欧洲几国去访问,您带去一本新出版的《新华文摘》,里面刊载了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故事》,您说看得很过瘾,还同我说到眼下这类小说太少,对那些故作高深的和无病呻吟的文学以及一些奢华滥情的影视,很有看法,对这部当时还没有走红的小说,您很关心作者的情况。因我对刘恒较为熟悉,我告诉您这个作家曾在我们家属院里住过,您更有些兴趣。这篇小说吸引了您,小说拍成电视后走红,您又陆续看过一些,您对小说写活了一个张大民,描绘了普通的百姓生活,写出了后来社会大力呼吁关爱的弱势群体的一份悲怜,是很为称道的,这或许同您的平民意识和长期基层工作有关。

您为人处事更多的是低调,而大家有事找您哪怕是发牢骚,您都心平气和地听,无论是谁,找您都不拒绝。刚到报社时,您的谦虚和低调曾有人以为那是因为您新来乍到,也许是一种本能的做派,可是及至您的职务几次变化也还是那样对人对事保持您特有的和善、温厚,礼贤诸人,“克己为人”,这也许是您的一种性情,一种尊重他人的本能的自然流露,或者是党的传统的回归。有几次,我听周围的同事们说,您为人厚道,是个好人,在如今挑剔的人们面前,难能有这样的口碑。您是以总多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作为为人为官之道的。这种尊重人,平等相处的领导方式,为您开展工作赢得了好分。其实,看起来是一个简单地对待他人,一个领导者工作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但实质也体现出个人的修养。您更不像有些人,老端着个领导者的架子,以一种机关的作风动辄大话套话。您注重调查,说话实事求是,不恃威不摆架子,这种平民作风和人情味的领导方式,在一个文化单位,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地方,是能赢得大家的好评和尊重的。您因不是专业新闻出身,对您的每一次职务变动,不免带来诸多的说法,这些您并不太在乎,可是从内心来说,您也是很有些担心的。记得还是在您刚来报社,住在招待所,某个星期天我陪长春来的朋友去看您,您就说到这次奉调到京有些不适应,生怕误了工作。去年上半年,您在总编辑任上已是三年的任期,可是因身体的原因,也因为这个职业的责任所系,您曾多次有意和无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不适应,不是个好干的活,个中苦衷,自不待言。有时候,您在公开的正式场合也不隐讳,包括在那次上级来人宣布您的社长任命时,您在台上,坦诚地说自己的这把老骨头不知能否适应,也对未来的身体表示出一些担心。虽然,您也说了鞠躬尽瘁这样的话,也表示了作为继任者的决心,但您在那个场合也不讳言自己的不合适,历数自己的不足,想来也是由衷之言。因为对您的身体自己是最清楚的。因此,您的即席发言,博得了大家真诚的掌声。我知道,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数十年历史,经历过大大小小风波的大院,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一个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沸沸扬扬的敏感单位,担任领路人的工作,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何况,您所面对的是经营、业务、后勤福利等难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检验中,有很大的变数,充满着风险和危机。人们在您接任的会上,用热烈的掌声表达认可,但也给您以相当的压力。当时您说,担上这个挑子是如履薄冰。作为我们身在其中,也可以说是局外人看来,您谦和温敦的性子,您不温不火的脾气,实在是一个严厉的考验呵,更何况您的病体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您不尚奢华,爱粗茶淡饭,东北的茬子粥、贴饼子是您的席上所爱。有一次,我们部请解放军报社的老总,您主陪,我们知道您的口味,多点些青淡的菜,东北风味的,果然颇得您所好。山珍海味,您说从小就没有习惯,当然,您说这纯粹是个人的爱好习惯,而对别人或客人却是关心入微的。那年在国外访问,一路上,节俭从事,吃中餐,住小店。在罗马,我们就干脆住华人开的小旅店,多次就吃街头的小饭馆吃中式面条,当时驻地记者站的同志认为不好意思,您却说我们这是“保持贫下中农本色”,认为很好,很好!那次的出访,十多天朝夕相处,有时间近距离地同您在一起,晚上常常聊大天,用您的东北话说是唠嗑,您爱说当年在教师、校长的职位上的趣事,说我们共同认识的多是您的年轻的下属们的故事。外出参观,您把权力下放,照顾我们年轻的同志。您去过不少的国家,各类生活都曾经历过,而最多的是,您对那些奢华的排场、无端地浪费深恶痛绝。在家里,您也是保持着节俭的生活的习惯,简单地生活,平淡地生活。在一首《示儿》的诗中,您写道:“省吃俭用岁月艰,一分一分勤积攒,官至高位寻常日,长思百姓度日难。钱虽有限恩义重,留下精神世代传。汝辈不忘慈母情,勤俭奉公记心间。”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囿,是因为您长期的基层生活和平民作风养成的习惯,您把它作为传家的东西,示以后辈。

在我的书架上,有您新出的几本书。这是您多年来对政治、文化、人生、友情的理解和思索,是您多年来笔耕的结晶,分别以《求真集》、《敬业篇》、《官之初》、《文边草》命名,颇有些深意,表达了您为文从政做人的基本原则。四本书,洋洋达五六十万字,内容较广,有长篇理论文章,也有短小精致的随笔杂谈,当然,有不少篇是急就章,公文式的“官样文字”。我所看重的是,一些渗透了您富于个性的思考,体现了当时作为宣传官员的您力戒八股的追求。基层的实践的体验,平实的文风,是它们的亮点。原本您不主张把这些东西出版的,后来在朋友们的撺掇下,才得以问世。在时下,领导者的文章出版成书视为时髦,张扬宣传更是常事。可您能保持清醒,认为这些东西是时文,是速朽的东西,不让评论,也不发什么消息等,如同没有这回事一样。秘书吴杰告诉我,去年的国庆,您几乎全部投入到四本书稿的校订中。那时候,您的爱妻——同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吴老师不幸病故刚一个多月,可是您却强忍悲痛,以校书稿来排遣悲伤。

另一本书,是您写给爱妻的一本“悼亡诗”,我把它当做“毛边书”,严格说来是内部印刷品,可却是一本不平常的出版物,它寄托着您的哀思和情感,是您献给深深爱恋着的夫人的血泪文字。您的爱妻吴老师不幸在两年前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您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从她去世不久,您就默默地为她的故去、为您们的恩爱,写下了一首首怀念的诗作,以诗代笺,发往另一世界里,多则一周,少则两三天,有时候,在外地公务,在节假日,都要以笔代思,写出您的怀念的诗作。那些日子,同事们都知道您的夫人刚刚病故,可您每天仍是以坚强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今读了这些文字,才知道您是把一腔情感都付诸于这些白纸黑字中。读这些饱蘸情感、沉甸甸的文字,我也看到了您的另一面,率性真情。可以说,这本小书,是我所见到最有特色最有灵性的纪念文字了。而您把它以“深深的海洋”这极为情感的文字来命名,更见其用心。

朋友们理解您的意思,这本小册子印得挺雅致的,衬页上点缀小小的水仙花,如同正式出版物一样讲究。书的扉页上,您写上“献给爱妻景茹”,在夫人的照片下您写上“爱妻景茹”。您尽管没有架子不打官腔,凭我的了解,您不是性情中人,不是那种容易激动、容易动情的人,可是,从您的“爱情诗”中看到了另一个您,一个对爱情执著的您,一个孤怀幽深的您,一个对夫人爱妻如此深情怀念的您。我曾有幸做过您短暂的邻居,同在一个楼里,时值新房装修,吴老师是带着病重的身子搞新房装修的,那时因我家先行一步,常常见她对我说装修的事,我有时顺便去看看。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偌大的房子,她一个有病之身操持,又要去医院化疗,其身心疲惫艰难可想而知。我曾见她累极了就坐在门口花坛边喘口气,也偶听到她对您这个老头儿不负责的嗔怪,可惜的是,她把新房装修好后,仅住了三个多月就离开人世,这对您的打击如晴天霹雳。您怎能接受得了。您把对她的感情、愧疚、怀念,化成一首首诗行,献在夫人的灵前,于是也就不太注重诗的格式,或长或短,或批注题记等,自由地抒发,恰这留下了您的率性为文的那份真情。我逐字逐句逐行读这短短的约万字的东西,计算写作的时间,您在夫人去世后的不几天就起笔,直至一年时间,竟写了62首,这个爱的“海洋”是多么的深厚啊……我一边回忆吴老师的音容笑貌,一边读您的这些性情文字,我无言。您把自己的那份真情、那份深意,尽遣笔端,那是属于您的私人性的,您心中最隐秘的一角,要不,我真想选录几首,让更多的人了解,一对如此患难与共而恩爱有加的夫妻,一种平淡而热烈、平凡而伟大的爱情力量,是多么的令人难以描绘呵。但我应当遵守您的叮嘱约定。您说,这些个东西,就印了五十本,也就不给别人看了,也没有意思。因为这,您没在这本书上像通常的那样写上几个字。睹物思人,作者和被怀念者双双离去,我无言。

我知道,您对夫人的情感远远是不能用这些诗来表达的,您把夫人的骨灰埋在京城北边的九龙山,那里是您请人专门相中的一个地方,您本来不相信所谓阴阳风水之说,但您还是为了所爱的人去后的宁静,赎还您对她的辛劳而照顾不周的一份感情债。其实,在吴老师走后,您的心情沉郁许久,丧妻之痛,莫过如此,而您的心脏是万万不能承受这样负担的了。您终究没有挺过去,仅是在两年后,在这个落叶飘零的季节,追她而去,归于了平淡和泥土。

写完这些,总觉得您还在我们办公楼里,像往常一样,可以推门去造访,可以打电话去问候,可以在通往食堂的路上,与您说几句玩笑,可以看您那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很晚,径直去您的办公室闲聊一下……然而,静寂的办公楼里,编委会为纪念您办起了灵堂,哀乐一阵阵地飘来,此刻,远在天国里的您,能听见吗?

2002年12月

病后日记

四年半前,我因病住院月余。近日,翻看当时的零星日记,往事不堪回首,又想起那浓浓的友情,那些给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的朋友们。情动于衷,感成于言,不禁做这病后日记,但点滴残片,流水账单,难报涌泉之恩。

1999年11月20日星期六

发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好端端的生命,有时脆弱如蚁蝼,渺小如草芥,瞬息倏忽间,就烟消云散了。人的命,有时就是一种流动的物体,抓它很困难。于是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就变得更为有理了。

没有想到有些事摊到自己头上,躲也躲不及。

今天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大楼开一天的会。由作协、人文社、浙江省作协共同召开的会议,讨论两部长篇小说,上午是《茶人》三部曲,下午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利用双休日,上下午各研讨一部作品,这种“连会”不太多,外地同志来京讲效率,也是为了请人方便,偶尔为之。研讨会在时下虽遭诟病也还不少,去多了也耽误事,可有些是熟人好友,也是工作,各方面关系所需,身不由己。

同类推荐
  • 陕北古事钩沉

    陕北古事钩沉

    近些年来,陕北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一大批热爱陕北文化、关注陕北文化的有志之士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陕北文化的界定、研究范围、基本特征和具体的文化现象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中国回族用品研究

    中国回族用品研究

    本书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轻纺工业局2010年度委托科研项目,由宁夏轻纺工业局局长龙飞亲自策划并组织启动。在数年的调研中,接触到了较多的宁夏回族用品,并收集了部分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形成了该项目的研究基础。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全民学国学

    全民学国学

    本书内容丰富,别出心裁地借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升级方式,包括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经济、军事、教育、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书中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来教给大家国学知识。每一个题目的答案附后,就是一个国学的知识点。既是自学自测,更是自娱自乐。既扩大了思路,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又有助于认识上的深刻。使国学知识有如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润入读者的心田。读者在国学这片土地上播种培育,最后必有受用一生的收获。
  •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

    本书是由四篇研究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巴蜀情怀的专题论文组成的,将宋代文人及其创作放在巴蜀文化背景下来考察,以期诠释出宋代文人的巴蜀情怀,勾勒出作家笔下描绘出的巴蜀山川风貌、名胜古迹、风土民情。
热门推荐
  • 殿下诱情:强宠呆萌悍妃

    殿下诱情:强宠呆萌悍妃

    【1V1宠文加爽文,女强男亦强,身心干净。】她吃饭,他买单。她逛街,他提货。她打架,他助威。她杀人,他毁尸灭迹。云栖拍拍他的肩:“好兄弟,一辈子。”某男眸光隐晦,“既然是好兄弟,睡在一起也正常。今晚就让我们兄弟喝点小酒,秉烛夜谈吧。”于是,夜深,蜡烛灭,云栖醉。“咦,你怎么脱衣服了。”“我喜欢裸睡。”“你怎么把我的衣服也脱了。”“你热。”第二天,云栖醉醒,某男委屈:“我把你当兄弟,你却上了我。如今清白已给了你,如果你不负责,我就不活了。”
  • 踏破宇宙

    踏破宇宙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他能下……为了拯救地球人,他踏破空间……为了寻找母亲的灵魂,他踏破时空……
  • 一剑断九州

    一剑断九州

    我有一剑可开天地我有一剑可斩凡尘我有一剑可劈日月我有一剑可断九州
  • 极致宠婚

    极致宠婚

    刚见面就扯证?这闪婚也太快了!婚姻生活刚刚步入正轨,不成想,继母大闹求彩礼,同学挤兑闹绯闻。总裁出马,钱砸继母,状告媒体……哼!有后台就是任性!可是……诈死男友突然现身,不但要挖墙脚,还要算计总裁?!
  • 逆世神荒

    逆世神荒

    武之极尽,道之巅峰一指碎山河,一掌破虚空,一拳定乾坤;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念一花开;少年于乱世中崛起,与天搏命;什么诅咒,什么废体,这一世我要逆天!强者之路,谁挡杀谁,任你风华绝代,我弹指间让你飞灰烟灭。万族林立,强者如林,抛头颅,撒热血;用血与骨铸就一曲曲烈士悲歌。且看少年如何高歌猛进,成就天神之位。。。。。。
  • 公主的继承者们

    公主的继承者们

    他是A市司徒俊的大儿子司徒梦燚他是S市赫赫有名的萧建腾之女十年前她被母亲带走留下七岁的哥哥萧颀炫去了A市却不料因母亲当年收留的只记得名字的顾影诺而惹来一身祸事司徒梦燚的处处为难终于让自己意识到眼前这个叫顾影诺的人原来是对面这个恶人的私生弟弟司徒影诺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弟弟能有个真正完整的家她开始对司徒梦燚展开一系列的死缠烂打就在一切都顺理成章的时候那个叫路清澄的男人又毫无防备的回来了
  • 修仙公式

    修仙公式

    解题,如果有公式的话,只要代入已知量就能求出答案。李方在所有人都疯狂的寻找强大的功法和宝物的时候,却异想天开的想要找到一道修仙的公式,只要将需要的已知量凑够,然后代入公式,就能成仙!
  • 校草在前我在后

    校草在前我在后

    “啊——快闪开!”变身为肉嘟嘟猫咪的蓝依米飞身而出,就这么砸出了一个真命天子,学院的校草韩大大!万万没想到——这只是悲催的开始!把柄在他手,不得不从!“蓝依米,快变成一个兔子,不能让人发现你在这里!”“蓝依米,快变成小猫咪,本少爷要逗逗小黑!”“蓝依米,快变成蛋挞,本少爷饿了!”“够了!”一向逆来顺受的蓝依米大爆发,吼!摇身一变大猛虎,韩少初,接招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捕爱精灵:异族男友掌上妻

    捕爱精灵:异族男友掌上妻

    我生活在一个古老的山村,那里的生活祥和而安逸,每当夜色降临总会听到狼嚎声不断,晚上山里就像是闹市一样喧闹不休。对于这个神奇的小村,这里生活的所有生物都有着无尽的传说,尤其是当我遇到了他……
  • 从女仆开始的恋情

    从女仆开始的恋情

    当初只是单纯的想要培养一个女仆过过瘾,然而不知觉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渐渐陷入了爱情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