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石林
——写在阿尔及利亚国家馆
沙漠是石林的睡姿
石林是沙漠的站立
阳光是塑造石林的工匠
风雨是描绘石林的画笔
沙漠生长的石林
高高低低自然随意
脚下是无垠的大漠
石林是大漠的卫士
高的与白云握手
矮的紧紧与高的相依
粗的似矗立的山峦
细的似修竹亭亭玉立
沙漠生长的石林
是大地远古的记忆
赤条条的身躯
是大地失去绿色痛苦的故事
沙漠石林
石林中的奇迹
为了不输掉森林的形象
独自坚挺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读狮身人面像
——写在埃及国家馆
你是狮不是人
你不是狮却是人
狮是一个人的化身
人是狮化了的一个人
因为这个人
崇拜狮
怒目一睁
百兽齐喑
这个人
梦想拥有狮的魂
长枪一挥扫平大地
张口便是惊天动地号令
于是,狮就有了人的灵气
人就有了狮的气神
坐卧大漠守一片宁静
统帅一个民族享一片太平
狮还是狮
人还是人
走进遥远的时间隧道
一个古老的神秘任你探寻
金字塔前的遐想
——写在埃及国家馆
站在金字塔前
走进了岁月的昨天
金字塔是擎天一柱
守护着足下的家园
大漠在寂寞中辽阔
法老的咒语在辽阔中风传
帝王谷的亡灵在沙尘中游荡
木乃伊也只有留下一路哀叹
唯有莲花在阳光下自由开放
亚历山大的灯塔是夜色下美丽的光环
狮身人面也只是开天臆想
苏伊士运河的号子还动人依然
金字塔是护送梦想的天梯
有梦的人总能走向顶点
金字塔是铆锢历史的地钉
钉不住的是人心向往的高远
天地之间
金字塔是伸向宇宙的天线
天线里响着声声脚步
那是人类探索幸福的鼓点
戴面纱的男人①
——写在利比亚国家馆
当男人戴上洁白的面纱
撒哈拉沙漠便多了一座雪峰
于是,不戴面纱的女人开始嫉妒
挑明了被面纱包裹的那些事情
从前,利比亚男人挥戈沙场
猛如雄狮出林
跃马大漠逐鹿
脚下的地皮也响起鼓声
突然,战场折戈
归来的男人满眼泪痕
迎接英雄的女人感到羞耻
拿下头上的面纱盖住了伤痛的男人
从此,男人开始戴上面纱
收藏起昔日的风景
失去面纱的女人摆出自己的风姿
刮起了地中海那柔美的风情
戴面纱的男人哟
戴上面纱也是利比亚人心中一道风景
面纱戴出了大漠
之魂
注释:①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一般都是女人戴面纱,男人露脸,而在利比亚则许多男人也戴白色的面纱,反而女人少有人戴。
库斯库斯①
——写在突尼斯国家馆
一说国菜——库斯库斯
就想起烹饪国菜的突尼斯
荤素五谷烹调的小米饭
不说也让你难忘这道美食
一闻国菜——库斯库斯
美味诱得人馋涎欲滴
闭上双眼细细品味
你准会张开嘴做出深深的呼吸
一吃国菜——库斯库斯
准让你忘记了做客的礼仪
刀叉在你手中飞舞
受伤的是那杯盘碗底
一回味国菜——库斯库斯
你就想去遥远的突尼斯
马鲁夫和马卡姆②为你洗尘
接风的少不了佳肴库斯库斯
吃上国菜——库斯库斯
一定是你的福气
福气来自泥土
来自突尼斯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①库斯库斯是突尼斯的国菜,是招待贵宾的传统美食。
②马鲁夫和马卡姆都是突尼斯人喜爱而流传久远的舞蹈。
新娘集市①
——写在摩洛哥国家馆
女人穿上崭新的袍服走进新娘集市
恰似孔雀在霞光中开屏展翅
男人点亮一双灯笼般的大眼
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只
女人是美玉被袍服包裹
男人有一双穿透强的好眼力
男人是女人眼中的一汪泉水
女人能一眼看透泉底
女人的微笑是带露的花朵
一对酒靥盛满酒醉的神秘
男人犀利的眼光是长长的渔线
等候着收获中的那份快愉
新娘集市是圣洁的殿堂
教堂的钟声敲响了爱的真谛
假情假意被诅咒剥去了外衣
脱毛的凤凰不如一只山鸡
新娘集市
是人生岁月的美丽
真爱在这里生根开花
虚伪在这里走进墓地
注释:①新娘集市是摩洛哥流传至今的一种男女婚配择偶的古老方式,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踏青走婚有相同之处。
大漠那一片帐篷
——写在毛里塔尼亚国家馆
家是帐篷
帐篷是家
大漠深处的那一片帐篷
是一片永不凋谢的莲花
沙也成海
峰也为沙
沙窝里草美水清
莲花开在沙峰脚下
沙在流动
家在流动
流动的帐篷
是大漠流动的彩霞
雹雨在下
风暴在刮
雨里风里的花朵
从不害怕
沙也生爱
爱也生沙
只要有爱
沙也发芽开花
没有冬季的土地
——写在马里国家馆
没有冬季的马里
一块不曾飞雪的土地
只有激情燃烧的日子
和紫藤花①绽放的美丽
杰内古城②的泥屋
包裹的是生命永恒的情义
一排葫芦吹出动人的歌谣
还有醉人的音律
雕空一块木头
蒙上一块牛皮
一只装满民族风情的大鼓
喷发的鼓声震撼了天地
天是马里人心中的幸福门③
这是一个民族千古坚守的秘密
清晨陪着太阳下地
夜晚抱着月亮走进梦里
没有冬季的马里
是一块滚烫的土地
人的脚步追着太阳走
天、地、人同享一份快愉
注释:①紫藤花是马里人最爱的花类,据说是马里人从中国引入的,被马里人称之为“中国的骄傲”。
②杰内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古代非洲内陆重要的商贸驿站,城内多泥土建筑。
③自古以来马里人称宇宙中的日、月、星是民族的幸福之门。
一棵树的图腾①
——写在尼日尔国家馆
远古,大漠深处
生长着一棵树
成为尼日尔的图腾
是尼日尔心中的一片绿
老人叩拜了树
独弦琴拉出了古朴的音律
6000年的岁月
琴声是动人的讲述
男人叩拜了树
坚定了脚下黄沙掩埋的路
叮咚驼铃是大漠的船歌
驼队满载着对人生的托福
姑娘叩拜了树
枯萎的爱情准会挂满雨露
离去的情人重新回头
搂在怀中的是爱的洪流
一棵树
一根顶天的柱
遮挡了岁月多少风雨
惠泽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注释:①在尼日尔的沙漠里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树,人们视为神树,成为尼日尔的图腾,从古至今受到顶礼膜拜。
胖妹①
——写在尼日利亚国家馆
台上走出一队胖妹
有一副箩筐般的腰围
脸庞胜过十五的月亮
展示出伊博族女子追求的肥美
因为肥
所以美
肥是日子的甜蜜
美是生活的滋味
为了肥
少女从此多吃也多睡
为了美
少女精心在育肥
肥了的少女
身材丰满讨人醉
美了的少女
一步一个落地雷
胖妹最美
眼馋的男人头不回
最美的胖妹
惹得男人步步追
注释:①尼日利亚伊博族的女性以肥胖为美,少女在出嫁前都要进行一段时间“育肥”。育肥期间少女不干活,唯一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吃胖。
不归门①下的咏叹
——写在贝宁国家馆
走出不归门
人也不是人
押人的人心很黑
被押的人心却很明
不知为什么人可以作为商品
一门大炮顶15个黑皮肤的男人
不许说话的黑人心里明白
换来的枪炮可以夺人的性命
当黑人被押出不归门
黑人的母亲哭得很伤心
又苦又涩的泪水汇成一个大澙湖②
哭瞎的双眼布满了黑色的云
人不说话,鼓开口
于是贝宁大地上响起呐喊声
那是贝宁人燃烧的怒火
照亮了一道自由的回归门
从此,黑人母亲有了微笑
哪怕盼来的是儿冷冰的生命
魂归故里
皮肤再黑也是人
注释:①不归门是贝宁人为纪念当年被殖民者贩卖的同胞而建筑的大门。国家独立后,为纪念反殖民取得的胜利,又建筑了回归门。
②大澙湖是贝宁著名的天然湖泊。
多哥面具
——写在多哥国家馆
多哥面具古老神秘
戴上面具分不清是男是女
从此,你难看透一帘幽梦
更不容易戳穿那张画皮
多哥的面具千奇百怪哟
让世界着迷
戴上面具歌唱
沸腾的热血让乐曲没有了休止
戴上面具跳舞
舞台会变得无边无际
多哥的面具魅力无限哟
感动了天地
戴上面具观海
海是银河决堤
戴上面具看山
山是剔透圣洁的宝石
多哥的面具从昨天戴到今天哟
越戴越有灵气
男人戴上面具把痛苦转为笑容
摔跤节上一展英姿
女人戴上面具水也站立
挺出女性豪迈的气质
多哥的面具丰富神秘哟
珍藏着民族斗志
凳①谣
——写在加纳国家馆
木凳——竹凳
加纳人的凳
贵过钻石
赛过黄金
凳是形象
凳是图腾
人生没有凳
失去了风景
丢掉了好运
石凳——草凳
加纳人的凳
爱的结晶
福的象征
凳是风雨
凳是征程
人生为了凳
日晒太阳
夜顶寒星
木凳——竹凳
石凳——草凳
加纳人的凳
凳是追求
凳是精神
注释:①凳(椅子)在加纳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为追求一张希望中的凳,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戴上面具跳舞①
——写在喀麦隆国家馆
一个人一副面具
一副面具一个人
戴上面具跳舞
跳出喀麦隆独有的风情
戴上面具跳舞
人是自由飞翔的山鹰
白云为你擦去苦涩的汗水
太阳为你照亮一盏明灯
戴上面具跳舞
人是草原上骏马驰骋
《古兰经》的咏诵为你祷告
大西洋的风为你洗尘
戴上面具跳舞
人生只有欢乐和兴奋
面具为你解脱了痛苦
鼓点声声为你快乐助兴
跳吧
你的足下只有阳光没有乌云
跳吧
喀麦隆大地上流淌着欢乐的激情
注释:①戴上面具跳舞是喀麦隆传统习俗,从国家首领到普通百姓都有代表自己身份的面具。跳面具舞不准心怀痛苦和郁闷,一旦戴上面具跳舞就必须忘掉一切烦恼,哪怕是思念亡人也只能以欢乐的舞蹈来缅怀亲人。
树叶鞋①
——写在利比里亚国家馆
树叶鞋
鞋是树叶
森林是工厂
梭那树是造鞋的技师
梭那树发芽
是技师对鞋型号的设计
时令短长决定尺码的大小
采摘树叶是鞋出厂日期
两根线缝一双
一根线缝一只
心仪的鞋子随心造
美观又结实
穿上树叶鞋
脚下生风行千里
涉水踏浪不湿脚
爬山犹如走平地
树叶鞋
天恩赐
从古走到今
走出一路好福气
注释:①树叶鞋是利比里亚人将梭那树树叶用线一穿,缝制而成的一种天然鞋子,利比里亚人都喜欢穿这种用树叶制成的美观结实的鞋子。
孤儿小猩猩①
——写在塞拉利昂国家馆
一只小猩猩
徘徊在密林深处
恰似天边那颗寒星即将告别黎明
歪歪斜斜走着自己的路
没有了妈妈
小猩猩只有伤心和孤独
一位塞拉利昂人向它走来
脚步声声充满了爱的甘露
救助站里小猩猩很开心
挥动着小臂在崖上跳舞
偶尔几声“呀呀”呼叫
是对狠心妈妈的控诉
风雨来了
小猩猩快乐地走进了搭在树上的小屋
太阳来了
小猩猩在小溪边散步
一天
小猩猩又走向大山深处
有小猩猩的到来
大山也少了那份孤独
注释:①世博会上,在塞拉利昂国家馆,专门播放了一个人类救助小猩猩的生动故事。
木雕①
——写在几内亚国家馆
木雕延续了森林的生命
生命便显得神圣
刻刀对准倒下的木头
几内亚人是抢救生命的医生
森林为守护家园
与风暴雷电抗衡
纵然有树木倒下
刻刀留下了树的灵魂
一尊丰满的木雕少女
是森林永不消失的青春
一尊伟岸的木雕少年
是森林战胜风暴的不屈精神
一群发怒的木雕雄狮
是森林唱给大地的歌声
一对比翼飞翔木雕鸳鸯
是森林放飞的爱情
一尊木雕
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一群木雕
是一片生机无限的森林
注释:①几内亚人崇拜大自然,他们认为森林是上帝神圣的赐物。倒下的树木被几内亚艺人雕刻成艺术品留在人们的生活中。他们从不将活着的树木用来做雕塑。
致木雕女神①
——写在几内亚比绍国家馆
木雕女神
是几内亚比绍女性的化身
扇生翅膀,身拖鱼尾
上天入海任她驰骋
一双巧手造一座漂亮草屋
有了草屋女人才能讨回自己的男人
男人下田哼唱的小调
那是女人留给男人的一份温情
客人来了女人舂出粘糕
不放糖也甜透心灵
热巴河的渔歌唱红一河夕阳
那却是女人脸颊飞出的红晕
那双迷人的大眼
恰似天边守望黎明的星辰
一对张扬坚挺的奶子
留下了一个民族永恒的青春
木雕女神啊
你矗立在神奇的西非大地
是神
也是人
注释:①木雕女神是几内亚比绍崇拜的神灵。几内亚比绍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了那尊人头、鱼尾、双翅、脚踏鳄鱼的木雕女神。
灿烂的微笑①
——写在冈比亚国家馆
这里没有冬天
只有燃烧着的火焰
热血浇灌的微笑
比鲜花更灿烂
浪涛——沙滩
海鸟——遮阳伞
波浪涛与飞鸟接吻
遮阳伞为沙滩撑开张张笑脸
女人笑弯了双眉
一对月牙挂在额前
眼神放飞的秋波
甜透了人的心眼
男人笑口常开
笑出一对圆圆的酒靥
激情是泉水喷出
笑声是掀起的波澜
微笑是幸福
快乐是源泉
冈比亚是流淌激情的土地
生长的微笑格外灿烂
注释:①冈比亚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在上海世博会展出了冈比亚人各种笑容的图片。
一个美丽的地方
——写在佛得角国家馆
佛得角
一个美丽的地方
读一读你的名字也倍感吉祥
海天在这里热情拥抱
感动的大海退去了风浪
佛得角
一个美丽的地方
听一听你的名字也让人难忘
船帆和白云在紧紧牵手
鱼和鸟在同一片蓝色天际翱翔
佛得角
一个美丽的地方
想一想你的名字也让人舒畅
渔火煮沸一岛乡音
渔歌送走太阳迎来月亮
佛得角
一个美丽的地方
讲一讲你的名字也拥有希望
真爱和真情结伴同行
快乐乐透了一方善良
佛得角
你的名字也让人向往
奴隶岛①
——写在塞内加尔国家馆
在这里
奴隶不再是人的名字
是人血泪的沉积
一座永不消失的岛屿
奴隶岛
2000多万黑皮肤兄弟
泪水浸泡的土地
让昔日的风光失去了美丽
奴隶岛
2000多万黑皮肤兄弟
呻吟刮起的海潮
让天地也为之战栗
那时
黑皮肤兄弟
一旦被押上这里
便有了岛屿的名字
如今,岛屿醒来
要找回自己的名字
“戈雷”是乳名
母亲取的名字绝不能忘记
注释:①奴隶岛原名“戈雷”岛。200多年前西方殖民者为贩卖和囚禁黑人奴隶,在岛上修建了关押奴隶的“奴隶堡”,至今保留了下来。据初步统计,从这里曾有2000多万黑人兄弟被贩卖到美洲,奴隶岛也因此而得名。
生长可可的土地①
——写在科特迪瓦国家馆
生长可可的土地
一定生长着激情
科特迪瓦是可可的故乡
粒粒可可饱含着激情的成分
激情养育的热带雨林
总是充满着你追我赶的竞争
藤缠着高高的树
树牵着长长的藤
象牙海岸
没有了大象的呻吟
一对弯弯的牙
陪伴着一对闪闪的眼睛
激情敲响的达姆鼓②
传达着热烈的韵
草裙舞不见谢幕
高兴了好客的主人
生长可可的土地
天也有情
地也有情
人也有情
注释:①可可是科特迪瓦的主要出口商品,居世界第一。
②达姆鼓是科特迪瓦最流行的打击乐器。由于演奏手法不同,鼓声千变万化,表现力极强。
蛋形房①
——写在乍得国家馆
圆溜溜
不仅有蛋的形象
还像地球、太阳、月亮
那是乍得人的房
圆溜溜的房
装下一屋好风光
窗含湖水船帆远
燕歌声声绕泥墙
圆溜溜的房
房内一派喜洋洋
小孩床上数星星
夫妻灯下拉家常
圆溜溜的房
腰圆的身体好坚强
狂风暴雨撕不裂
炎炎烈日送清凉
圆溜溜的房
满屋孕育着好梦想
开门是雏鸟破壳
出门有一对好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