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4500000014

第14章 前辈们(1)

偶像Boucq

开车6小时去法国南部见Boucq老帅哥前辈,和他做了一次双人采访。

在中国,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画画的孩子是没有前辈的,我们所画的漫画在中国是第一次出现。史无前例。但漫画在法国则有着悠久历史,大师前辈云集。我羡慕法国年轻漫画家所能体会的艺术氛围,羡慕他们能从本土的大师前辈身上汲取营养。

Boucq是我敬仰已久的法国写实派幻想大师。这次他居然真的出现在眼前。灰白的一丝不苟的小分头;浪漫的拉丁式的白衬衫;帅气的微笑;讨论绘画;粉丝如我,恍若在梦中。他画出的每一笔都那么地球上不可能出现一般的精准,画好以后的图,完全不像是原稿。几乎是印在书上一般的没有破绽,真是奇迹;原来人的才华可以上升到这么匪夷所思的高度。

十年前,当我生活在中国上海破弄堂时。穷困潦倒,整日以被埋没的天才自居。天天熬夜画自己的“必能震撼世人的作品”,累了就混迹在各个插画漫画论坛。有人把老先生的法文版整个贴上论坛。我看完boucq的作品就傻了,彻夜不能眠。以为论坛里那陌生的法国画家展现出来的就是法国漫画普遍水平。和如此高的水平相比,我非但不是天才而是井底之蛙,我的所有“创作”将成为最低智商的笑料。

长久以来,由于画技进步,曾经信仰的偶像们纷纷被超越,首先是中国第一拨的漫画人跌下神坛,然后是日本的偶像们显得画得不够好了;对着曾经大师的手笔,有时觉得大师看起来平庸了,或者我正在超越大师。那时仍然贫穷,一脑子庸俗,不由得质疑是否大师原是如我一般的俗物。产生了丧失信仰的怀疑:这世界上本没有神奇,从来没有过神奇,没有什么事会出乎意外的发生,那些全是言情小说的瞎编乱造。然而神奇的世界始终存在,并且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在某天世界会发生神奇的改变(比如最土最俗的关于一夜成名的期待),这原本是爱看漫画一族的核心信仰——所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阅历越多,越多的大师被拉下神坛,我经常感到丧失信仰的痛苦。那个上海小破床难眠的夜晚,我再次目睹Boucq的作品难以置信的神奇,再次怀疑:他是否真的神奇,还是每一张神奇的图都是如我一般的用大量时间堆积出来的假神奇?

到了法国,在更多的了解并追踪2年后,我明白Boucq先生是法国最伟大的漫画家之一。幸好这样,我等还能有生存的空间,并拥有崇拜的偶像。

今天,我终于圆满了。亲眼目睹bucq随便几笔,全都是那么跃然纸上,精彩夺目,从未见过这样的水平,太可怕了。我直到现在,不能相信,无法接受。

和老先生聊创作,他曾经如我一般觉得自己画得差,但是从未如我一般想到放弃,并且画画从未让他感到过痛苦。

对我而言,画画在长久以来都是既幸福又痛苦的事。甚至多次在放弃画画的边缘挣扎。为什么?我想一定是因为太年轻了,并且生活在物欲横流水深火热的都市。

Boucq认为电脑的绘画作品差强人意,并扼杀人的才华。这一点我很同意,经常感到,因为电脑工具的特殊性,比如带给艺术家的惰性,比如对艺术家的才华要求不再那么严苛。从而令使用的电脑的人的许多方面积极性被扼杀,被快捷扼杀,被无限可能所带来的贪得无厌的画面追求所扼杀,被ps照片所带来的低智商创作无时无刻的诱惑所扼杀,一句话:电脑可以让你投机取巧,也就扼杀了艺术家的积极性。正因如此,我才一直抵制利用数码照片来画画所带来的简单易行效果好但是会平庸的傻逼作品。

Boucq每年会创作2-3本书,这个速度更加是奇迹,尤其以他这种优秀的写实的画面质量。但他不会感到辛苦,原因在于他会保持一种状态,不急躁也不闲置,保持这种状态的关键之处就是平时要多画,但不是刻意的努力,每张画都画好画完,而不是完成工作。Boucq的原话有些抽象;大意是要仿佛一台运行良好的机器一般,平时便上足油,不停止,但是也不过火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作品。目的就是好的作品,满足创作的享受,而不是干活赚钱什么的。

关于他故事中的神奇幻想,Boucq说:生活中经常有些非常疯狂的人,而人们之间是如此不同,但是有一个因素令大家“能够”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现实”。令我们生活在一起的,便是这个“现实”。他去创作的很多神奇,便是抽离这些不同,制造一些“现实”。关于对某些人的仇视。他说,人们之间太不一样了,在人生中的某些时候,你会非常的仇视某些人,然而当时间过去了,也就无所谓了。

而每个人都很有趣,每个人都是愚蠢而又可笑,

总之,Boucq说的话太棒了,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智慧的语言。当然超过了中国报纸上小说中浮夸自我的言论,小气自私的忧伤。没有智慧没有思考,全是用动物性的本能和荷尔蒙写作的小调。

愚蠢而又可笑,每个人都很有趣。

真正的大师都是有魅力的哲人而不仅是画家。以Boucq来说;他画画的成就和思考的造诣比起来,甚至显得有些小了。他展现在大众面前的,仅是巨大冰山的一角,更多的才华,隐藏在水面以下。

回到巴黎,已经是半夜2点钟了。想到明天早上要早起去fnace签售,心里有点哆嗦。今年巴黎不象去年那样大雪,但阴雨绵绵,还是很冷。

沿着黑暗的楼梯,一路摸上我的小阁楼,脱下湿透的衣裳,裸着上身,敲打这篇激动的文章。

大腕Bilal

签售当然一如既往的累,我经常跑出去抽根烟,回来的时候patrick兴高采烈地说。刚才Bilal来我们展位找我,他当然知道benjamin,法国所有的画家都知道我这个中国人。Bilal对patrick说讨厌我,因为我们画的是同样题材,但我是个够分量的敌人。法国人的幽默。我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不但因为Bilal是法国现在公认的世界漫画大师,同时也因为自己一直所向往的梦想,当年作为中国碌碌众生底层的一个小画家,不敢想的梦想,就是能够见到这位画家。至于他会知道我,想也没想过。虽然这经历早已不是第一次,之前有意大利的Frezzato,有法国的boucq,但这是Bilal阿。我仍然晕菜了。

约了Bilal早上喝咖啡聊天。告诉他9年前我在朋友家见到他的作品。回家后在网上下载更多他的作品电子扫描版,那是他的中国粉丝们从国外带回他的书,又扫描传到网上让更多没法出国的人们也能见到。我为这种行为感到抱歉。但假如不这样,中国就根本买不到他的书。

Bilal也有计划要在中国出版作品,他打算在中国展出他的油画和幻想绘画等等,用画展的形式来开始。

Bilal询问我的作品是不是用照片改的,他好像很多法国画家一样对中国画家流行用电脑修改照片作为作品很有抵触。

我在画画遇到困难时会参考照片来绘画局部细节,但绝不会依赖照片或者就是用照片在软件中处理一下作为作品。原因很简单:照片受限于客观现实,不可能比由作者想像的画来得完美。而且依赖照片做的画照片痕迹很重,骗骗外行是可以,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Bilal同意,他说照片拍不出完美的比例和形态,所以他不会依赖照片。而是依赖自己的内心。

好吧,他和我说到一块去了。

我问他:现在的一些油画家喜欢用幻灯机把照片放大,投影到画布上按着照片描一遍,对这种偷工取巧的画画方式他如何看待?貌似Bilal没太听懂,回答说他也会画比较小的草稿然后用幻灯机放大到大的画布上继续绘画,这样出来的画会比较狂野有力度,他说我也可试试这样小稿放大的方式,他还试验过用照片拼贴出整个故事背景,然后在照片的真实背景上画上自己的人物,但前提是那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现实中存在的真实的城市的故事。

我继续追问如何看待电脑绘画和摄影。Bilal总的来讲是宽容的,但说到写实,他说了如我预料的话。他说自己不算是个写实的画家,因为他所注重的并不是画,而是思想。Bilal基本上认为举世皆浊我独醒。

Bilal作品有着鲜明的政治性。Bilal说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思想,是脱离政治现实之上的思想,是自由独立的思想,而他很享受这种自由独立的思想。但这一定是孤单的,因为世界就是这样子。

我深刻理解这些话,到今天为止,我连续同四个欧洲的漫画大师深入交谈。他们几乎全部如我一般的想法,艺术家是应是哲学家,艺术家应有文人的牺牲精神和使命感,艺术家应脱离小我去看世界。而在中国,几乎没有漫画家和我一样的想法。中国的漫画家们,尤其是“当红漫画家”们,简直不是用大脑,而是用荷尔蒙,用子宫,用性器官在创作。我实在不觉得中国人缺乏天才,只是觉得中国的画家缺乏有足够高度的思想和大浪漫。

这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决定的,在目前的阶段,为国内主流阅读群体服务的画家,受到这群动物一般低文化水准的读者欢迎的画家,不可能是有哲学深度的人。

同类推荐
  •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

    《东篱夜话》这本文集从多个方面展示着作者的心路历程,他刻画的24个节气,定位准确,惜墨如金;他描绘的花卉果实,栩栩如生,美丽动人;他抒发家和国的情感,情真意切,令人信服,等等。《东篱夜话》中,仍然有一些作品是写人物的,比如《王彦章铁船开灌河》和《有个男孩名叫可可》这样的文章,作者把人物和历史、人物和家庭紧紧联系在一起,历史人物写出了传奇英武,孩童可可写出了天真可爱,虽然每篇文字不长,但是读来让人印象颇深。
  • 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

    《颓废主义者的春天》是作者近些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作品选集,作品散见于《读书》《莽原》《天涯》等刊物,主题涉及到人生、社会、历史、学术等诸多方面。《颓废主义者的春天》分为四个小辑,分别为《丰益桥笔记》《感谢的声音》《一些疑问,一些随想》《虚构的和真实的》。在一些篇章中,作者采取了机警的语录体;一些篇章中,作者就特定的文本、现象进行了深度评论;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展开了规模宏大的虚构和隐喻。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末日人

    末日人

    末日来临,人性被发挥出了极致。不屈的挣扎只是痛苦的延续,偏偏所有人宁可受尽折磨,也不愿脱离苦海,甚至友情赞助别人诺亚方舟的船票。在这样一个恐慌的时代里,究竟哪儿才有净土?
  • 裴少与陆小姐

    裴少与陆小姐

    当落魄嫡女遇上A省权贵,渣男贱女分分钟切腹自尽,恶毒继母继姐身败名裂,各种小婊砸被虐得死翘翘,还有可爱萌娃护妈成瘾。情节纯属虚构,只为YY不为别的。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单就这一句,就让纳兰性德的形象扑面而来。纳兰性德那个多才多艺的词人,多情多义的翩翩佳公子,那个踟蹰满志的富家公子,他的一生短暂而丰富,情感不顺但真挚。《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词传》,以词写就人生,为读者展现了纳兰性德其人、其词、其性、其情。
  • 从零开始的成神之路

    从零开始的成神之路

    万米高空,一位红发蓝瞳的少年凭借着背后巨大的光翼悬浮在空中,面无表情,显得格外冷峻。他的身下是一片充满着诡异和黑暗的岛屿,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光翼骤然收敛,少年以头朝地面的姿态自由落体,身周由于摩擦而产生了火焰,但那火焰竟不是红色,而是灿烂的金色,其温度也是太阳表面温度的几倍高,普通的生物一旦在他附近就会离立刻被熔成气体。少年缓缓抬起右手,凝成拳状,结实拳头上慢慢浮现出层层水纹般荡漾的能量波动,从远处看上去就宛如一串流星冲向地球一般。少年眼中喷吐着万丈金光,冷冷地说了一句:“妹妹,等着我。”
  • 古代穿越至国民闺女

    古代穿越至国民闺女

    他一代枭雄,最终却输给了她,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话你可曾觉得熟悉,。熟悉?那次大战后你去哪里了?为何我找不到你?我负了你。此时某大院中一位清瘦的女孩坐在草坪上,我是....谁‘妈我上学了。张叔:麻烦你送我啦‘张叔她家小姐什么时候这么懂礼貌了?前者记忆疯狂的向女主脑子里涌。法力还存在,记忆不模糊。我要好好担任这个角色“你刚才说什么?猛然某女四头上多了一盘子米饭打架虐狗两不误顺便征服一下某男。生在富家,嫁在富家吃喝拉撒不用愁了,有一个当歌星的妈妈,开公司的爸爸,一不小心还成了无一人敢惹的国民闺女。以后说话小心点,注意分寸‘是’是’是某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吃瓜群众”观众:脸肿了没
  • 腹黑帝王和傲娇宠妃

    腹黑帝王和傲娇宠妃

    居然很高兴,但是高兴的时间远没有痛苦的时间长,选秀的撂牌子,尽然是为了偶遇的浪漫
  • 首席,萌妞不乖

    首席,萌妞不乖

    她有一个既带得出去,又带得回来,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超级无敌万人迷老公!她生来就是幸福的代名词,出自名门,品貌兼优,蕙质兰心,而且有爹疼,有娘爱,有家财万贯……婚后,他将她捧在手心,宠得人神共羡!岂料,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有朝一日,树倒猢狲散,家破人亡!她这才幡然醒悟:原来女人在床上流的眼泪,比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多;而男人在床上说的谎言,也比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多!心痛欲绝,本以为签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就能斩断前缘,可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亡族之婴树下的女孩

    亡族之婴树下的女孩

    艾森想做的事,无非是想要制造一个新的强大种族,可是却制造出了亡族。亡族——这个神秘的种族,究竟对人类隐藏了多少的秘密呢?
  • 清晨少年

    清晨少年

    只因为在人群中望了你一眼再也忘不掉你容颜在最青春的年纪相遇成就最美好的彼此奋不顾身的爱情也能结出美丽果实————许多年后,小小云好奇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爸爸和妈妈怎么在一起的啊云晞笑看一眼装作没听到的任妍:这个啊,是妈妈先追的爸爸啊,所以宝宝要矜持知道吗?小小云似懂非懂:净吃,吃得干干净净吗?任妍扑哧一声笑了,白了云晞一眼:明明就是你先追的我。抱起小小云,点了点她的小鼻子:宝宝,不能这么贪吃哦,一个冰淇淋就被人给骗走了。小小云坐在任妍怀里奶声奶气:不会的妈妈,冰淇淋是我的,不会被骗走的。……
  • 这婚我不结了

    这婚我不结了

    沈钱见到自己的哥们刘建申被迫买房,结婚后被房贷压的郁郁寡欢,被逼躲进神经病院,刘建申离婚后因老家拆迁突然成了暴发户,反而过的潇洒奢侈。这让沈钱开始迷茫,愤慨人生的不公平,被父母逼迫相亲,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却因没钱而无法自信,借口躲避。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了别人,最终被抛弃,想以死轻生,站在楼顶时却害怕的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