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7700000004

第4章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象话了!”他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元帅发来紧急令

老舍先生是一位着名的作家,他经常会收到各家报刊的约稿信。一次《青年界》杂志的主编赵景琛向他迫切诚恳地约写一篇文章,老舍先生应约,很快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在给赵景琛寄稿时,附寄了这样一封信:

景琛兄: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得!马来!

参见元帅。

带来多少人马?

两千来个人,还都是老弱残兵!

后帐休息。

得令!

这封信,老舍先生写得风趣形象,妙不可言,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朝有个叫朱庆馀的人,有一年他进京赶考,他先谒见了前辈诗人、水部郎中张籍,把自己的旧作和新篇都呈献给他过目,请求指教。张籍一向重视提拔和奖掖后进之士,他读了朱庆馀的诗篇,非常满意。

考期临近了,一天,朱庆馀又把一首题为《闺意献张水部》的新作给张籍看。张籍打开诗稿,琅琅有声地诵读起来: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作者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新娘”对“新郎”说:“我刚才画好的眉毛,深浅合不合时样呢?”意思是说:我的诗文是不是合主考官的心意呢?比喻生动,句式活泼,含蓄蕴藉,耐人咀嚼。

不久举行了考试,朱庆馀果然考中了进士,做了朝廷中的秘书省校书郎。

“突然”与“突然之间”

海明威的儿子在回忆录《爸爸教我写作》中写道:有一天早晨,爸爸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我坐在桌子边,苦思冥想。用爸爸的打字机,满满地打出一篇故事,交给爸爸。

爸爸戴上眼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等着。他读完之后,抬头看了我一眼。“非常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写得好多了。我看要改的就是这个地方。”他指着稿子,“应把‘突然之间’改成‘突然’,用字越少越好——这可以保持动作的持续性。”爸爸笑了起来:“你可以得奖了,孩子,你很有想像力。”他相信我们家里又出了个优胜者,可以在学校短篇小说比赛中得头奖。

得奖的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这篇小说是他写的,我只是在抄录时变了变背景,换了换名字。我对这篇小说的惟一贡献是把“突然”改成“突然之间”。我抄录时估计爸爸没读过它,因为有几页还没裁开。

诗的妙用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边,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一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呀?”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看到她。”

虚词的妙用

北宋有个宰相名叫韩琦。有一次,他在相州修筑了一座昼锦堂,请散文家欧阳修写一篇文章。欧阳修答应了,不久写成,并派人把稿子送去。韩琦读了这篇文章,玩味不尽,赞叹不已!

过了两天,韩琦又收到欧阳修派人送来的第二份稿子。还另外附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8个字:“前有未足,可换此本。”韩琦把刚送来的稿子恭恭敬敬地拜读了一遍,觉得跟两天前的稿子毫无区别,一模一样,感到大惑不解。于是,又把前后两稿反复对照着朗读,终于发现了微小的差别。原来初稿的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二稿在“仕宦”和“富贵”两个词后面各添了一个虚词“而”字,其他地方则原封未动。

韩琦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品味着,猛然一掌击在案几上,连声叫好!这篇文章的开头两句添上了虚词“而”字,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博得韩琦如此的夸奖?原来,添上两个“而”字,就变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这一改,不但使欧阳修散文的那种委婉曲折、摇曳多姿的笔调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把前后发展的过程也反映出来,意思更加突出,语气也更为畅通了。

曹子建七步成诗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他与曹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曹操有好几个儿子,按照封建正统思想,曹操的君位应当传给大儿子曹丕;可是有的大臣和谋士表示反对,主张立第二个儿子曹植为太子,理由是曹植有雄心壮志,才能也比哥哥好。而支持曹丕的人势力也很强,双方各不相让。最后,曹操作出决定,确立曹丕为太子,打算死后传位给他。后来曹操死了,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从此以后,曹植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常常想方设法迫害几个弟弟。

一天,曹植又从封地赶回京师朝拜皇上。这一次,曹丕下决心要置自己的亲弟弟于死地。等曹植上朝时,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曹植走七步路必须作出一首诗,作不出就判处死刑。朝廷上一片沉寂,气氛很紧张。有几个一向同情曹植的人也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人们把目光投向曹植,只见他举止从容,面不改色,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着名的《七步诗》。豆茎(即豆萁)和豆子本是同根所生。可是如今一个在锅(即釜)底越烧越旺,一个却在锅里受尽煎熬。曹植面对曹丕不择手段的迫害,发出了弱者凄厉的呼喊。

曹丕听弟弟吟完这首诗后,非常窘迫,一副狼狈相,终于不敢加害。朝廷上的气氛这才轻松了许多,几个同情曹植的人,心里也暗暗替他庆幸。可是,曹植由于曹丕和后来继位的魏明帝曹睿的接连不断的忌恨和逼迫,终于郁闷而死,只活了41岁。

陶渊明赋《归去来辞》

陶渊明是东晋着名的田园诗人。他所处的时代,危机四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十分混乱。

公元405年8月,他迫于生计,又出任彭泽县令,每月薪水只有五斗米!陶渊明上任以来,也没有大的作为。公务办完之后,就到后衙院子里赏赏菊,喝喝酒,吟吟诗,不觉秋去冬来,天气渐冷。一天,他刚处理好一桩案子,准备到房间里休息一下。这时,有个县吏前来禀报:

“本郡刺史李大人派督邮张大人来我县视察,已到城外驿站了。请老爷赶快到城门口迎接,不可怠慢!”

浑身疲乏的陶渊明纳闷了半晌,县吏急得团团转,再三催促他束紧腰带,整好帽子,穿戴整齐,见到督邮大人后必须恭恭敬敬,笑脸相迎。陶渊明向来为人正直,蔑视权贵,不习惯于在上司面前打躬作揖,点头哈腰。他踌躇片刻,就对县吏说:

“烦你转告一声,我陶渊明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向那个乡里小儿张督邮低头弯腰呢?”

说完,他毅然摘下乌纱帽,脱下七品官服,取出官印绶带,一并放在桌子上;回房里换了一身布衣,卷起铺盖往背上一撂,大踏步跨出了县衙门,辞职不干了。他从中秋就任彭泽县令,到初冬辞职还乡,在官只有80多天,从此永远离开了官场。

回家之后,虽然住房拥挤一点,生活清苦一点,可是陶渊明的心情十分舒畅,逍遥自得,无拘无束。喝几口淡酒观赏花木,读书弹琴,走亲访友,散步遣心,有时还种种地。第二年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他喜欢坐着柴车,或者划着小船,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就像笼子里的鸟儿,一旦飞向天空,投身于大自然,真有说不出的自由快乐。

晚上,陶渊明突然来了灵感,他走进自己的书房,磨好墨,铺好纸,奋笔疾书。他把白天酝酿好的一篇韵文一挥而就,前面还加了一段序文,写完后读了3遍,改了几个字,终于定稿。这就是表白诗人洁身自好,蔑视富贵,酷爱自由,被传诵千古的名篇《归去来辞》。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不但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宋仁宗时期,巴陵太守滕子京重建了驰名遐迩的岳阳楼,并想请好友范仲淹写篇《岳阳楼记》。他先请了当地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然后写了一封长信,详详细细地介绍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外貌特征、地理位置、附近的湖光山色,气候环境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章诗赋。信写好之后,立即派人送到邓州(今河南省南阳市),交给范仲淹。

范仲淹读了好友的信,看了图画,盛情难却,就决定起草;可是刚一举笔,就想到难度极大:一是自己毕竟没有亲临其境,必须借助于想像力,不能出一点差错;二是岳阳楼之大观、洞庭湖之胜景,早已被前人说尽了,如果单是写景,意思不大。他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即景抒情,有所寄托;而且必须写人,通过对迁客骚人和古之仁人的对比衬托,颂扬后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只有这样写,才不至于停留在单纯的景物描写上面,才会使文章高超,境界开阔,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熏陶。

主意打定之后,范仲淹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正式动笔。笔力千钧,一挥而就,几经修改,方才定稿。

滕子京读后大喜过望,传给僚属们观看,一个个都叹赏不绝。于是,滕子京立即请书法家将《岳阳楼记》全文抄写一遍,再命工匠把它刻在由12块檀木板组成的屏风上,黑底绿字,笔力遒劲,刀法苍老。从这以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也因此而驰誉四海,闻名天下。

王勃写《滕王阁序》

唐朝初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名叫王勃。有一次,他从山西南下,路过江西南昌,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宴会上,阎公让所有到会的名士文人为滕王阁作序,其实他事先已暗地通知自己的女婿孟学士打好草稿,到时候当众露一手,显一显才能。但在宴会上,他还是假惺惺地拿出纸笔,逐个传递下去,请宾客们作序。大家都客气地推辞了。当纸笔传到王勃手里时,他竟毫不谦让,挥笔就写。阎公气得直瞪眼睛吹胡子,板起面孔退到另一个房间去,只派了个小吏跑到王勃跟前,看他写些什么,并随时来报告。

第一次报告说:“文章开头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第二次报告说:“接下去两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不禁陷入沉思,半晌说不出话。

后来又报告说:“现在是这么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了,大吃一惊,猛然从座位上跳起来,说:“这后生可真是个天才,他的文章必将永垂不朽!我刚才怠慢了他。”说完就急忙到宴席上,看王勃把《滕王阁序》写完,并向他道贺,众宾客也一致称赞这个青年的才能。大家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长安米贵

白居易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很早就展露了才华。一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唐代有这么个风气,举子为了争取考上进士,在正式考试前,往往拿着自己的诗文稿子向当时有名望的前辈作家请教,希望他们向主考官作有力的推荐。

一天,白居易也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希望得到指教。顾况看过名片,觉得“白居易”这个名字有点特别,与众不同,就马上接见了他。

顾况审视着眼前这个身材瘦长、口舌生疮的青年人,略显文弱,貌不出众,猜不透他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就带着一种半开玩笑半教训人的口吻,慢条斯理地说:“长安的大米一向很昂贵,新近又涨了价,你想要在这儿白白地居住下去,可不那么容易啊!”说话时,还故意把“白”、“居”、“易”3个字音读得很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白居易还是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稿献上去,请他指点。顾况接过诗稿,翻开第一页,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轻轻地吟诵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萎萎满别情。

顾况反复读了几遍,细细体会一番,感到确是一首好诗。他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格外欣赏,禁不住拍案叫绝!

“你今年几岁?”顾况问道。

“虚龄29岁。”白居易答道。

“你写这首诗的时候几岁?”

白居易略一沉思,回答说:“16岁。”

顾况大为惊奇,接下去又一口气读了10多首,感到每一首都写得既通俗易懂又情真意切,有独特的风格。他拍着白居易的肩膀,严肃地说:“你写出这样好的诗,要在京城里‘居’下去就不难了。我刚才不过是跟你开了个玩笑,请你不要见怪!”

这一年,白居易因考试成绩优异,加上顾况的热心推荐,所以一举考中了进士。

抱佛脚

传说古代,在云南省南部地区有一个小国。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信奉佛教,所以,那地方寺庙多,僧侣多,信徒也多。

有一次,一个罪犯逃跑,由于官府追得急,犯人几乎无处可逃。眼看就要被抓到了,那犯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最快的速度,拼命地跑向一座寺庙。跑到庙里,他赶紧跪倒在一尊大佛之前,抱着大佛的脚苦苦哀求。一边嘴里喃喃地念诵佛经,表示认罪和悔过,一边不停地磕头。追捕的人赶到庙里,看到这犯人正在虔诚地忏悔,泪流满面,额头青肿,觉得他确有悔改之心,于是将他赦免了,没再逮捕他。这件事后来传开了,在民间就产生了一个俗语叫做“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与这俗语有关的,还有这么一件事。

北宋时,宰相王安石有一次与宾客们闲谈,谈起关于佛学的一些问题,王安石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官场坎坷,于是感慨地说道:“我老了,也该跟和尚去作伴了!”说完之后,随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不料,身旁的一位宾客却顺口接了一句:“急时抱佛脚”。王安石一听,笑了笑说:“我这句可是古诗呀!”那宾客毫不退让,也笑着说:“我这句也是俗谚啊!”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笑声中又有位宾客说:“你们这两句各省去一个字也很不错。上句去头(实际上是‘投’字),下句去尾(实际上是‘脚’字),就更有意思了。这样就变成了‘老欲依僧,急时抱佛’,岂不更妙?”大家一听,笑声不止。

后来“抱佛脚”就成了一个惯用语,它往往比喻平日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去应付的那种情况。

“寸阴”的来历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由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晷盘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晷针的影子指向晷盘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时刻。“寸晷”指一寸长的影子,借指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水浒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水浒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盛开·90后新概念·初梦

    盛开·90后新概念·初梦

    作为盛开的新特色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他们用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中学文学读本(四)

    中学文学读本(四)

    文学阅读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继《新语文读本》畅销十多年之后,著名人文学者陈思和教授、著名中学语文教育专家黄玉峰先生带领以大学教授和中学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从语文能力的快速提高与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途径上,探究中学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历经数年精心打造成一套最具魅力的“中学文学读本”,献给广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本书是《中学文学读本》第四册,内容包括:诸子争鸣,屈原与楚辞,史家之绝唱,曹氏父子的诗文,陶渊明的创作,李白与杜甫,韩、柳的古文运动,白居易的新乐府,晚唐诗人李商隐,唐人传奇十章。
  •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小学生基础语感在阅读教学中的分学段培养与评价

    语感是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对言语对象进行直觉建构的一种言语能力,其心理表征是一个开放的图式与产生式的复合体。基础语感本质上也是一种语感,不同在于它是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文化积累和生活体验的,侧重于理解与表达字、词、句、段、篇等基本言语对象的基础言语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分学段来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分学段培养与评价基础语感,应始于培养目标的制定,然后根据目标的教学心理学分类来导学、导教、导测量。在测量与评价基础语感时,还应着眼于学生发展,结合具体语境从外显表现与内隐理解两方面进行整体的、多样化的评价。
  • 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

    本书从“理想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与指导。
热门推荐
  • 命如此

    命如此

    透着些许自卑的少年。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错乱。他在追寻怎样的一种人生。而命途又会为他安排怎样错综复杂的一切。一场青春的旅途恍然开始,他开始顺着生活不断的转变自己的念想。林晨,一个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少年,从经历不同的事物,到性格的完全转变,他早熟,他孤独,他没有目标。他的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定性,但是却又存在着太多的不愿放弃的理由。一个好学生,乖乖子,由一场初中开学时的意外会议而开始转变。他开始接触不同的人群,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新的生活。而在这里,他承受着什么,又必须要接受些什么。
  • 兄弟陪我东山再起

    兄弟陪我东山再起

    那些年,我们单纯过,我们天真过,我们无知过,却一路风雨同行!因为我们是兄弟,一路走来,一路走去,谁也不拉下,谁也不离弃!因为我是无双亲的孩子,从小被受欺负,性格懦弱,孤僻、胆小。而如今我却心狠手辣,铁血无情,这需要经历人世间多少的人生百态?我的好像生活被人牵引着,从胆小懦弱到现在心狠手辣,铁血无情。我感觉好像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无边的漩涡之中,而我却只是巨大棋盘上一枚可有可无的小卒。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猜出这个害我代号“大哥”的人到底是谁,我好像一直被人掌控着。我不甘心,哪怕是这些年我一直呆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兄弟,我败了!你们能否陪我东山再起!?
  • 冷女一世倾陷风少

    冷女一世倾陷风少

    一念情痴,白了发;谁的泪化作黑色的血;谁的心被谁牵走;谁化作嗜血的鬼;一夜倾尽,白发染头。种下的果子,谁将自食其果?她’冰山美人‘他’冷漠公子‘,一场恩怨,将对方扯进。他步步接近,她的心也渐渐融化,当真相步步揭开,他拿起剑刺向她,她流下了黑色的血,一夜之间,白发倾尽。他和她又将怎样结束?
  • 帝宠之惊世凰妃

    帝宠之惊世凰妃

    她是特工出身的警界卧底,闯龙潭入虎穴,一着不慎,命丧黄泉。她是将军府最尊贵的嫡女,嚣张跋扈,纨绔不化,一场坠马变痴傻,饱受欺凌苦不堪言。死而复生,双眸清冽,风华无限。她已不是她,此生,她只为自己而活!有人挑衅?找死!未婚夫想另娶佳人?退婚!所有欠她的,夺她的,欺她的,都要十倍百倍千倍索回。她只想安逸度日
  • 神魔狂妃之逆天而行

    神魔狂妃之逆天而行

    她是神魔之子,魔界之君,只为复仇而生,一朝失忆。当她又遇到了他,他以天下换她的心,“星雨,不和我一起手握天下吗?”“本姑娘自己可以!”“那我把天下送你,我也送你!”“滚!!!”……
  • 紫藤花开之时

    紫藤花开之时

    Antonio站在这个久违的城市天空下想起爷爷生前的点点滴滴。“爷爷,紫藤花好美噢,像一个少女在穿紫色连衣裙的少女'5岁的小毅用微妙的比喻说着。"小毅,你记住紫藤花需缠树而生,独自不能存活,就像我和你奶奶的爱情,即使她不在了,我依旧守着我们年轻时种下的紫藤渡过我的余生,因为我深爱你的奶奶,她就是紫藤花而我就是那树干,紫藤为情而生,无爱而亡”爷爷感叹的说道...................
  • 梧桐语

    梧桐语

    是的,我不相信上帝,也同样不相信命运,但我却信奉这样一句真理:“凡事只要有可能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番外篇预告:《SafeandSound》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恶魔校草独虐小甜心

    恶魔校草独虐小甜心

    第一次见面,他把她的初吻夺走。第二次见面,他在全校女生面前吻了她,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第三次见面,在他的床上……
  • 大神都得死

    大神都得死

    他是一个猝死在电脑前的网络作者。他是写小说吓死的。他死而复活,成了怪异性格的大反派。他却得到了让网络作者强制进入他们书中世界的能力,杀死作者他就能活着,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奖励,作者等级越高,奖励越加丰厚。所以.......大神都得死。特别提示:本书纯恶搞小说,若是触碰了哪位铁杆,粉丝的节操,请一笑了之。QQ:1056560875/喜欢的话我们做朋友吧!也很欢迎作者朋友们!
  • 仙国一夜

    仙国一夜

    仙魔之间,爱恨纠缠。温柔缠绵,该随风散去、还是刻骨铭心?他紧贴住她:“对我来说,这里就是天国。”她微笑道:“真希望能留住这一刻。”他,终成魔神,一袭黑衣、放肆桀骜,天地为之变色。正邪两端,她难以抉择。一副神秘画卷、一段神话传说。平凡少女,走上坎坷修仙路。书友交流群:577161511,报书中任意主角名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