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1800000010

第10章 思绪如柳

每年四月四日,是我的母亲曾志的诞辰日,由于往往与清明节重叠,所以每年这一天我们都是先到八宝山给父亲扫完墓,就又相聚为母亲庆生。年年如此,13年来从未间断。

但今年的四月四日,有格外的意义,因为是母亲的百年诞辰。回忆母亲的一生,不由得浮想联翩。作为从少女时代就无怨无悔地跟着党走过腥风血雨,历经无数艰难坎坷的老一代革命家,在她87岁的阳寿中,有72年是无私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

记得母亲火化那天,由于她有严格的遗嘱,我们不能给她开追悼会,不能有花圈和挽联,也不让亲友来相送。但作为女儿的我总不能看着她就这么孤单单的上路啊!于是,我订做了一只像蛋糕那么大的小花圈,我胸中涌动着万语千言,思之再三,最后,在花圈的缎带上我只简单地写下两行字:

你所奉献的远远超出一个女人

你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这只小小的花圈,连同我女儿放进姥姥口袋里的一张全家合影,陪同母亲一齐化作青烟,随风而去。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匆匆写下的这两行字,却无意中流传开来,被作为“祭母文”而在网上广为传播,并被收入到了各种版本的“墓志铭”中。

时至今日,我对我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没有用伟大、杰出、卓越……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母亲,是因为我深知母亲晚年刻意追求的是平凡,所以我只用“女人”和“母亲”来定位她。

作为女人的母亲

作为女人的母亲,她家境富裕,在20世纪20年代就先后上过教会学校和女子师范。她天资聪慧,长的也漂亮,她本该有一个在当时来说人人羡慕的女人的一生。但她偏偏舍弃了这一切,从15岁起就选择了一条充满血雨腥风,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之路,70余年始终实践着入党时的誓言,与党共同经历了苦难与辉煌!为此她牺牲了两位革命伴侣,忍痛割舍三个儿子,就是我也差点被送了人。她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却还要经受误解、委屈和无端伤害,并数次受到不公正处分,但她无怨无悔。她将青春年华完全地彻底地奉献给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事业。

解放后,已人到中年的母亲仍没有选择家庭和安逸,身为广州分管工业的书记,她在西村电厂的工人宿舍区安了自己的家,将一直支持她干革命的外婆接来以尽孝道。但是她却没有给我和我父亲一个家,她只是周六才会回来看我们一眼。童年时代的我只享受到父爱,渴望母爱居然是种奢望。

“文革”中,她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劳动。当中国大地终于走出十年动乱的阴霾后,1978年,她以67岁高龄出任中组部副部长,并成为唯一的中顾委女委员。她以极大的责任感和极强的党性,协助时任部长的胡耀邦同志处理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和干部的重新分配,以及对后备干部的选拔,一直到71岁才退休,她为党整整奋斗了70年。她说:“只要为了党的需要,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更是一名战士。”“我对我的选择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一个女性,为了忠实于信仰,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追随自己的组织,就这样度过了一生,这难道不是“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吗!”

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为什么我说她“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呢?在这一点上我有时会困惑,因为我原以为如我母亲这样一个职业女革命者、一位领导干部、一位党性和原则性极强的人、一个不屑于当贤妻良母的女性,当她不再轰轰烈烈时,她的生命也就枯萎了。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只要没有工作可干,她立即就会回归成一个普通女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父亲被“打倒”后,与父亲吵了一辈子的母亲此时却平静地对父亲说:“从今天起我就陪着你哪儿也不去了,我再也不与你吵了。”父亲得绝症后,他俩更是相依为命,母亲为父亲洗衣、洗澡,甚至抠大便……尽心尽意地照顾他,履行了一个普通妻子的所有责任和义务,所以父亲才会在《赠曾志》一诗中,写下“感君情厚逼云端”的深情诗句来。

从1982年她退休直到1998年去世,这十几年她将自己完全变成一名家庭主妇,将她以往亏欠儿女的爱,想方设法地弥补到她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她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幸福温馨的家。

我一个朋友,在井冈山母亲那块石头前给我打了个电话,她说:“我的妈妈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我们很满足。可您的母亲属于中国革命,她无法做到给你母爱,您会不会感到委屈?”她原以为,我会告诉她,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嘛!但没想到,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的母亲前30年给了革命,中间的岁月给了事业,但晚年,她把全部的爱给了家人。”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大哥、二哥和我叫到病榻边,第一次向儿子们流露内心的情感,她说:“我对不住你们,让你们吃了很多苦,春华残疾了,石来发至今还是个农民劳动者,但是当时我也是没有办法,我还只是小孩子,又要行军打仗,环境很艰苦,没有办法抚养孩子,我请你们原谅!”

我一直在想,经历了那么残酷的大半生,会让一个人的心变得钢铁般坚硬,母亲本该如此,但我错了!在她那钢铁盔甲之下,包裹的是一颗善良、单纯的心,还有点天真,这多么难得啊!

母亲不仅视平凡如甘饴,而且她坚守朴素廉洁甚至是清贫的生活。在一个已进入物质至上、崇尚消费的时代里,纪委的同志常常会因为一个官员的消费与收入不符而大费周章。但我母亲则是另一极上的消费与收入不符——她是正部级待遇,工资不低,但我家的伙食不是一般的差;在我们已开始用资生堂、欧莱雅、玉兰油等化妆品时,母亲仍在用“蛤喇油”;当人人都在讲究面料时,她里外穿的都是“的确良”;她为了给中组部省钱坚持不乘头等舱,甚至为了区区200元而去搭乘“联航”的飞机;人们会从贪官的保险柜里发现上百万的现金,而我从母亲保险柜里找出的是80多只信封,每只都装着她省下的工资,她说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证明这些钱的清白。她让我将这些钱一部分上交给了中组部老干局,一部分给了家乡的希望小学。在她弥留之际,我给她擦身子,握着她那本该纤细,如今却因干家务而变得粗糙的一双手,不禁悲从中来,妈妈啊!你太苦了自己了!

革命、事业、家庭,这是母亲的排列,革命战士、党的各级领导、妻子、母亲、姥姥、奶奶、太奶奶……所有这些个角色她都扮演得非常成功。对她晚年女性角色的回归与付出,我和我的哥哥们以及全家老小都心领神会了。儿女们知道,母亲给予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像她这样的女人所能给予的,为此我们更加爱她!更加感激她给我们每一个人竭尽所能的爱!

永远绽放的坦然笑靥

我常想,是什么让母亲能够做到始终如一呢?她在现今社会中近乎悲壮的坚持是为了什么呢?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一是母亲信仰的是真理,她很单纯地认为入党不是为当官而是干革命,当官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服务。她一生唯一看重的就是“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个称呼、是块招牌,她是以此四字立身、立德、立言、立行的。“我是共产党员”,是她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正因为她把自己只当做一名共产党员,所以当她退下后,就很自觉很自然地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百姓而不谋取任何特权。她能做到头天拿到退休通知,第二天就拿个布袋去早市买菜。

再就是她常常说的“我是一个幸存者”。的确,她有着深深的“幸存者情结”,她总是会想:她的那么多好同志,好朋友,还有所爱的人,都倒在了血泊里,她却几次三番地与死神擦肩而过,幸运地活了下来。她不能忘也不敢忘那些曾与她休戚与共的老百姓。与那些年轻的捐躯者相比,她觉得自己已经得到的太多太多,再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都是罪过。因此母亲对功名利禄看得既淡泊又透彻。我认为,我们的革命老前辈们,都有这样的“幸存者情结”,这其实就是列宁说的那句名言:“千万不能忘记过去,因为忘却,就意味着背叛!”从硝烟战火中走过来的我们的父辈是不会忘却的,因而他们不会变质也绝不背叛。国防大学一位教授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一批只知奉献却从不索取的真英雄!

最后,我想用一个80后小女孩的话做结尾,“读曾志奶奶,让我惊讶的,不是她坎坷的人生经历,而是她的毫无怨言;让我羡慕的,不是她拥有信仰,而是坚守信仰;让我敬佩的,不是她一生的卓越贡献,而是她对得失的淡然;让我心疼的,不是她命运多舛,而是她对无论怎样的残酷,都能绽放的坦然笑靥。”

这是朝阳对落日的礼赞,我很感动。孩子们会拥有别样的人生,但相信崇高,应该是一致的追求!

(陶斯亮,2011年4月于北京)

同类推荐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打了胜仗,而且是大胜仗,理应举杯庆贺,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中国老富豪:起步、经营、管理、人生沉浮

    本书从财富产生、膨胀的角度,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实业家如何从一无所有、普普通通,凭借个人的才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成为亿万富翁的人生奋斗历程;展示了一幅幅挑战自我、走向灿烂的动人传奇,是当代人追逐财富持续增长的指南。每个故事都记述了主人翁的辛酸、痛苦和遭受打击的情节,同时也贯穿着成功者自豪和振奋人心的喜悦。换句话,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能让我们与成功者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励我们向困难挑战,迈向成功之路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中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作为“军人帮”造就的狼性企业家。任正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内部发表一篇务虚式的讲话或文章,很多都成商界名章了。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横、纵坐标点上,每一个关键的、迷茫的时间节点上,任正非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
热门推荐
  • 都市纨绔公子

    都市纨绔公子

    家族纨绔王晔肺癌晚期起死回生,且得逆天本领。他笑傲天下,横行世间,力挫阴谋诡计,称霸校园,统一黑道,只为生活更美好。由此开启一段崭新而又迤逦的传奇人生,古灵精怪的小萌萝莉,成熟温婉的御姐女神,性感体贴的美女老师,高傲火爆的美女警花,傲娇制服的强势总裁等等纷纷登场,无限暧昧无限精彩尽在其中……王晔常说:我爱我的女人,所以我要给她们整个世界。
  • 娘子骗进房

    娘子骗进房

    有传皇上最爱的太子,自幼便独自去了它国游历,近来回朝,皇上替其御笔钦点候选太子妃十人。有采花贼闻此消息,扬言要亲尝未来国母之鲜,她是小小清水县的捕快,因太子妃一事,被借调往京城,全力缉拿采花贼。却不知道她的幸福全由这些采花贼给促成了。
  • 极品神医:逆天腹黑二小姐

    极品神医:逆天腹黑二小姐

    她是二十三世纪最顶尖的神医,人全身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穴位她都一清二楚。而一次穿越,却错成了萧家可怜兮兮的废材二小姐,无天赋,无能力,无运气。但她就是不服!她就是要扭转乾坤!斗恶母,玩渣男,对她那一群羡慕嫉妒恨的妹妹们更是百般虐,却一脸云淡风轻,怎么?不服么?一群女生遁走,珍爱生命,远离萧央陌。又一次完美的邂逅,她生则为王,却栽到他手中,他的百般无赖是否能收获小陌陌的芳心呢?
  • 匠心

    匠心

    在安特卫普你不得不承认,这是女人的天堂,而这里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买到钻石的女人,一种是没有买到钻石的女人今天,你可能认识第三种女人。那个女孩,是这座古城里唯一被总理授予证书的亚裔切割师。
  • 阴阳妖道

    阴阳妖道

    我降服千年女鬼当女仆;我控制囚禁了正道的女天师供自己开心;我豢养僵尸做奴隶;我叫黄泉,我修炼的是邪术,他们都说我是个妖道。没错,我一生的夙愿,便是救一只女鬼……但是,你们所认为的邪恶,当真就是邪恶吗?你们所说的正义,又是什么正义?你们一个个都骂我十恶不赦,理应天诛地灭。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世风日下,人不如妖。天当诛的是世风!地当灭的是人心!人心尔虞我诈,世上谁人不是邪魔?
  •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芬奇的故事》从达·芬奇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一名画家、科学家后的生活,以及他在艺术事业、科学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达-芬奇充满波折动荡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人令人惊异的博学多才,从他身上领略人间艺术中最接近上帝的灵感和智慧,体会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为人类艺术事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无意与他相遇,出手小小的教训一下,结果一觉醒来她身处异地,成了丫鬟,而他的主子却是他,被她狠狠的修理一顿的浪荡子,两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和孩子分清界限

    和孩子分清界限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为父母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和孩子分清界限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一旦您掌握了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亲子关系,您就会感受到原来爱孩子是这样轻松。
  • 青春录事簿

    青春录事簿

    他,或是他们的记事簿里,记录着青春路上的风雨,以及他们一路上的温暖美丽。看腻了浓墨重彩的主角文,欢迎欣赏小葱拌豆腐的平淡与理想。这是,我们的青春。
  • 两溪文集

    两溪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