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6700000011

第11章 人物之谜

孔子真是私生子吗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达数千年之久。对那些受儒学教育影响颇深的人来讲,孔子已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圣人了。只要是孔子曰,那讲得便无疑是真理。

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凡人暂且不论,仅就孔子的出生,就是一个难解之谜。

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其父叔梁纥,其母颜征似不成问题,但问题严重的在于“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这不是说孔子非正常婚育而生吗?

唐朝人氏对此曾作过解释:“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所谓不合礼仪,充其量也不过就是老夫少妻而已。这在今天已不属罕见,据说在古代也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事出现在圣人的父母身上,就显得令人难以接受了。

另据蔡尚思等人撰写的《孔子思想体系》一书指出,颜征既然能对孔子长期隐瞒有关其父的真情,这其中必有难言之隐。根据史料分析,很有可能是孔子的母亲颜征,这位家境贫寒的农家少女,在荒郊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而生下孔子。这个分析是否符合事实,还有待于研究后确定。

另外一种有关孔子的身世之说颇具神话色彩。东汉人郑玄有一篇《礼记·檀弓正义》,该书称:“叔梁纥与征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

说孔子是其父母祈祷尼丘山,感受黑龙的精灵而生,其意在强调孔子非凡人,并无贬低之意。但这荒谬的说法,让人仍然觉得孔子的出生似存在非正常因素。

韩信因何被杀

韩信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韩信竭心尽力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其功勋卓着有口皆碑。

当大功告成之后不久,韩信却被刘邦处死。

韩信何故被杀,在我国史学界一直对此有所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杀韩信杀得有理。

韩信一向居功自傲、野心勃勃。在楚汉战争的关键时刻,曾威逼刘邦封他王位,并时常有谋反之举。刘邦念其有功,对韩信也只是降职免于处死。而韩信不思悔改,总是耿耿于怀伺机谋反。

为汉初社会的稳定发展,避免再次出现楚汉相争。萧何与吕后依刘邦之意设计杀了韩信,清除了再度战乱的隐患。因此,有人认为杀掉韩信,是为西汉王朝除了一害,于历史发展有益。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之死死得无辜。

据当时的情况分析,韩信在重兵在握之际,从无反叛之意,而当困居长安之时,怎会突生反叛之举呢?何况告发韩信有意谋反,是被韩信准备处死的一名罪犯的兄弟。这人的话可信吗?

再说如果韩信真是谋反逆臣,那么为何在抓获韩信后立即处死,并不将韩信罪过昭示众臣呢?

由此有人想到,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凡功高盖主的忠臣良将,大多都无好的下场。其原因很简单,善打天下的猛将,对封建帝王的独裁统治,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因此,韩信被杀的原因,似乎有很深刻的政治因素。

曹植在兄弟中排行老几

假如有人对你说:你算老几!这肯定是骂人话,因为这个“你”不被认可。既然不被认可,没了名分儿,也就有私生之嫌,那还不让人气愤。

我们这里所说的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这身份是没有什么说的,只是曹植在曹操众多儿子中排行老几?这给后人出了一个难题。

人们所熟知的是曹丕、曹植兄弟俩为争太子之位几欲手足相残,曹植以一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揭露曹丕的卑劣与残暴。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曹操只这两个儿子。其实不然,曹丕与曹植同为卞皇后所生。这卞皇后本是曹操后纳的妾,而曹操的结发妻子刘夫人,此前已为曹操生下曹昂、曹铄两个儿子。

据曹丕《典论·自叙》载:“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这遇害的孝廉子修即指曹昂,曹丕称其为兄。那曹植至少应当排行老三(因曹铄是否比曹植大还不清楚)。

如果曹植、曹昂属同父异母兄弟不算在此列。那还有一个任城王曹彰,可是同曹植同父同母,并且比曹植年长。这曹彰因没有才气,总是不被人提起,也就不被后人所知。但在史书《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中却有明确的记载。所以,曹植是无论如何也排不上老二的。

如果将同父异母之兄弟都统统排在一起,那曹植恐怕就要排行老四,或者老五。因为曹铄很有可能比曹植年龄要大。

东方朔原姓东方吗

东方朔是西汉文学家,善辞赋,着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史载,东方朔于武帝时,以奇计俳辞得亲近,为武帝弄臣,官至太史大夫。所谓俳辞,是指内容以游戏取笑、隐喻、讥嘲为主的一类诗文。所谓弄臣,是指帝王所亲近狎玩之臣。东方朔以诙谐滑稽着名,后世关于他的奇闻逸事的传说很多,甚至被说成神仙,就连他的姓氏,也有不同说法。

《史记》、《汉书》均记载:东方朔,姓东方,名朔,字曼倩,从小失去父母,由兄嫂养大。

而《太平御览》引《洞冥记》佚文则说:东方朔的母亲田氏寡居,梦见太白星降临,因此有了身孕。田氏叹息说:没有丈夫而怀孕,人们将会鄙弃我。于是就迁往代郡东方里居住。五月的一天早晨,生下了东方朔。因此,以她所居住的东方里作为孩子的姓氏,取名朔,因“朔”字含“初始”的意思。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在批驳把东方朔说成是得道的仙人这一无稽之谈时,也提到有关东方朔姓氏的传说:世人有的说东方朔也是得道的仙人,姓金,字曼倩。后改姓易名,在汉朝作官。表面上是作官的,实际是使人离俗生死的人,这又是虚妄的。

还有一种说法:东方朔小名曼倩,父亲姓张,名夷,字少平或云平。母亲姓田。东方朔出生三天母亲便亡故了。邻居把东方朔捡回家养育。那时,东方刚开始发亮,于是就让孩子以东方为姓(见《东方朔传》)。

上述诸说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东方朔从小失去父母。看来,小说《洞冥记》、《东方朔别传》及民间传说中有关东方朔姓氏的说法,并非绝对虚妄。东方朔姓氏之谜,可能将伴随着他的名字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王昭君出塞是自愿的吗

西汉时期,宫女王昭君远离汉室,赴塞外荒漠,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妻,使汉匈和睦,江山巩固。

有关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已是家喻户晓,成为千古美谈。

据史书记载,王昭君系慷慨应召,“请掖宫(后宫),令长官求行”。

如此说来,昭君出塞是出于自愿的了。

有人解释,昭君久居深宫,数载未曾皇帝召见。如此寂寞难捱的漫漫长夜,比大漠荒凉的塞外更令人可怕。因此,王昭君主动应召,以冰肌玉肤之躯,行汉蒙和亲之举。加之后来许多文人的润色,昭君的深明大义越发令人可歌可泣了。

而在史书上还载有另外一种说法。

据说汉元帝召宫女晋见,全凭画师毛延寿所画宫女肖像。当时,宫女们争相贿赂毛延寿,求其美化容颜,幸得皇帝召见。而王昭君自恃美貌,从不理睬毛延寿。毛对昭君耿耿于怀,将王昭君画得一副丑态,由此,深宫数载也未得皇帝召见。当王昭君被许配呼韩邪单于时,汉元帝始见王昭君真实面目。美丽无比的王昭君,使汉元帝惊叹不已。元帝无论如何也未想到,后宫竟有如此绝代佳人。

还有一种传说,毛延寿之所以故意丑化王昭君,完全是出于保护汉室江山的好意。因为,好色之君汉元帝,如若见到王昭君这样的美貌仙女,怎还能有心去料理国事。那岂不是国将不国了吗?

昭君因其未曾露出真面目而远走塞外,对于她个人来讲无疑是个悲剧。但对西汉王朝却是一大幸事。

王昭君以她风华绝代的美色,为历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管她是迫于无奈还是心甘情愿,后人都会将其永远铭记在心的。

崇祯皇帝死于何处

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以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崇祯是自杀这已确信无疑,但他究竟是吊死在什么地方,却始终说法不一。

据《明季北略》载:“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自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自缢于亭下(万岁山寿皇亭)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

《明史》第390卷的《流贼传》记述:“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

另据《甲申传信录》称:“上怆惧还宫,易履,与承恩走万寿山,至巾帽局,自缢。”

而《明亡述略》中记载:“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

后来,现代学者俞平伯在其《崇祯吊死在哪里》的文章中,引述西方作家邓尼的评述。在述及崇祯自杀前曾残暴地亲手砍伤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后写道:“她那精神错乱的父亲就走出宫廷爬上煤山,在那里又查看外来的大炮,他又给李自成写了血书,要求他不要压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后他自己就在管园人所在的小屋里的椽子上吊死了。”

上述关于崇祯之死,有说他手敲大钟,无人听唤,失望之极,吊死在海棠树下;有说他情急之下,用衣襟写下遗诏,后吊死在亭子间;有说他惊恐之余,也未忘了换下皇袍、鞋子,选在巾帽局一死;尤其是那西方人更是想像丰富,将崇祯死前对百姓的挂念写得情深意切。

但是,读了这么多种说法,你能弄清崇祯到底是死在什么地方?他死前又是什么样子呢?

谁是贝多芬心中的“不朽的爱人”

在贝多芬的遗物里,有三封未寄出的情书。从情书上,看不出是寄给谁的,只是其中一封情书上写着“致不朽的爱人”。

音乐大师走了,留给后人一个难解的谜。

谁是贝多芬那“不朽的爱人”?有人分析,贝多芬“不朽的爱人”应该是特雷莎。

特雷莎与贝多芬的恋情,是以相互理解为基础。尽管他们相识较早,而真正确立恋人关系,已是贝多芬屡遭感情挫折之后。特雷莎赠与贝多芬的肖像画,被贝多芬珍藏到最后,并且与三封情书放在一起。

无论从现象和实质上分析,特雷莎都极有可能是贝多芬“不朽的爱人”。

年轻、漂亮的朱丽叶,使贝多芬灵感迸发。一首《月光》钢琴奏鸣曲,表达了贝多芬对朱丽叶深深地爱恋。

贝多芬与朱丽叶感情至深。但在朱丽叶父亲的坚决反对下,两人痛苦地分了手,朱丽叶嫁给了他人,但他们两人之间的情谊始终不断。多年之后,被贫穷困扰的朱丽叶得到了贝多芬的友情资助。

贝多芬与朱丽叶难以忘怀的恋情,在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说朱丽叶是贝多芬心中“不朽的爱人”并不为过。

而最新的一种观点认为,贝多芬晚年结识的弗兰茨·布伦塔奈夫人,极有可能是贝多芬心目中“不朽的爱人”。因为在贝多芬给这位情人的信中曾表白,“你的爱使我无比幸福,同时也使我堕入了不幸的深渊。”

贝多芬“不朽的爱人”究竟是谁?或许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定的人选,只是音乐家的精神追求而已。

同类推荐
  •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从总体上把一个学校后勤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梳理,为一个后勤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体系中搭建管理框架提供参考。从实务上以阐释管理原理、分析法律关系、解读实际案例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后勤管理者掌握常见的法律纠纷的性质、学校与学生如何分担责任以及如何做好防范。本书以警示的方式对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法律纠纷进行特别提示,对于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将纠纷消灭于未然状态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本书在写作时坚决摒弃了理论研究用语晦涩难懂的弊病,无论是对管理理论的解读,还是对法律问题的分析,都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方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孙子兵法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孙子兵法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安全教育一年级(上)

    安全教育一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世界科技史速读

    世界科技史速读

    本书主要根据世界科技史不同领域,介绍世界科技史的发展概貌,能够让广大读者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科技史,能够看出世界科技史发展的脉络。
  •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组织心理与行为管理概论

    以人为本,促进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是实现组织持续创新的关键。本书从人是管理的核心入手,紧紧围绕着工作环境中的员工,循序渐进地以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展开对人及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剖析和探讨。本书根据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实效性的训练,将工作情景中的管理者与员工的内隐心理与外显行为改善有机结合为一体,以创造创新型组织。本书的重要特色在于全面考虑组织中人的各类心理表现,既从管理学的视角来揭示心理预测行为,又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人的心理微妙变化以及在组织和群体中的心理与个体心理表现的不同,是从管理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来阐述心理与行为的。
热门推荐
  • 佛说报恩奉盆经

    佛说报恩奉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狱学院

    炼狱学院

    2016年12月30日就在这一天,我的学校犹如灾难再现,沦陷为人间炼狱,我再也无法记起,而我的同学一个个相继死亡,一切都从今天开始。恶鬼亡灵追逐死亡斗争你,要加入我们吗?
  • 世镜

    世镜

    他说,身为王族如果这是她的宿命她就要去承受。
  • 重生娱乐圈之异能影帝

    重生娱乐圈之异能影帝

    一朝杀手,只因友人的背叛而丧命,与自称本尊的系统签订了契约,以自己前世的异能换来今世的重生,新的世界里,请看她将如何覆手为云.
  • 柯南之恒久

    柯南之恒久

    没有什么事情,比在你身边来得更快乐。——铃木帆
  • 不一样的烂赌生涯

    不一样的烂赌生涯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种种的负面原因,精神世界的理念发生了变质,失去了最初的底色。但也许灵魂深处,感恩依然存在!可对于一个身负巨债赌债、不能称之为人的人,他游离于人性良知与毁灭堕落的边缘,感恩将何去何从?也许,在本书的主人公龙任的身上,你能找到答案!
  • 双面皇后糊君王

    双面皇后糊君王

    她是一个现代的杀手,穿越成一个温馨家庭。为了回现代,她偷溜进皇宫。皇宫内她可爱天真。皇宫外她冷酷无情。可有人时不时撞在她的刀口上。“笨蛋皇帝,你下手轻点会死啊”“朕怎么知道你在这儿”“皇上,你的心上人来了”“朕的心上人不就是你吗”当找到回现代的东西找到时竟然是块废物.可当玉佩开启时,她是回去,还是留在这…………
  • 卿本佳人,怎好龙阳

    卿本佳人,怎好龙阳

    何为纨绔子弟?诚如琉国的七殿下,琴棋书画皆不会,吃喝嫖赌样样通。偏爱美人,肆意张扬。何为一代男神?诚如琉国战王世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孤傲冷清,遗世独立。当男神遇上纨绔,一场惊心动魄的“断袖”之恋就此展开。世人敢怒不敢言。殊不知,所谓纠缠,无关感情,只因心安。世子远征归来,面毁身残,男神不再,纨绔依旧,世人叹惋。本以为纠缠不再,怎料纠缠愈深。最初的心安演变成占有欲。世子:殿下,臣不好龙阳。殿下:本殿下也不好龙阳,本殿下只好你。她,卿本佳人,怎好龙阳?
  • 妃常淡定,爷暴躁

    妃常淡定,爷暴躁

    悲催如她,一朝穿越因争而殇,故现代少了个曲争,古代多了个无争。本无意与众不同,奈何品味出众?随便认识的路人甲乙,也摇身一变成为人中龙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属于我们的那个地方

    女人似海,海看似深和宽广,但终究会有尽头,;男人似天,他的无知深度和无边无际的宽广让女人难以触及。陈恬恬就是那片海,任家傅就是那片天,大海终究触及不到蓝天。然而在他们各自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地方,在你们心中会不会有属于你们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