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2400000022

第22章 茅以升钱塘巧造桥

“轰隆!”……“轰隆!”

1937年12月23日下午1时,工兵学校的丁教官接到炸桥命令——随着这一阵震天动地的巨响,钱塘江大桥被炸毁了!

是谁这么“残酷无情”,把建成通车后不到3个月的好端端的大桥炸毁?

原来,设计炸桥方案的,不是别人,而是主要设计和主要负责建造大桥的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茅以升(1896~1989)。

遥看天兵雷鼓振,

风旗云甲押潮来!

——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钱塘潮。于是,在杭州民间,就有“钱塘江无底”的传说,又有“钱塘江上建桥——不可能”的歇后语。可见,要建成钱塘江大桥,决非易事。那么,辛辛苦苦修好的桥,为什么又要炸掉呢?

原来,在1937年12月22日,日寇已经进攻武康,杭州危在旦夕。为了延缓敌人的进军速度,只有忍痛割爱——赶在小日本到来之前炸桥断路。

既然“钱塘江上建桥——不可能”,那茅以升等中国人,又是怎么把桥修起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题——“茅以升钱塘巧造桥”。

1934年11月11日,举行了大桥开工典礼。之后,各承包商分头去筹备造桥设备及材料,直到1935年4月6日,才正式开工。

“无底”的钱塘江,水深约9米,而且水流湍急。水下有41米流沙层。如何建桥墩,是第一个大难题。

要建桥墩,必须先打桩。在当时的条件下,打钢桩办不到,只能打木桩。从水面到石层大约56米,哪有那么长的木桩呢?从美国购来的长木桩也只有30米长。如何打?

用打桩船打,一开工就不顺利。包工商康益在上海特制了两艘打桩船,每艘140吨。不料,第一只船刚驶进杭州湾的时候,就遇到大风浪,船触礁沉没了。

第二艘打桩船来了,茅以升和罗英(1890~1964)等人亲自上船“督战”。工人们打了两个小时,一根木桩也没有打进去。罗英提议用大气锤打。随着大气锤的轰隆声,木桩发出了咔嚓声——断了。再来,也断了。工人们忙碌了一昼夜,好不容易才打进去一根木桩。

罗英是茅以升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同学,一直在铁路上工作,修过几座桥,担任过山海关桥梁厂厂长,是一位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茅以升请他当助手,为了尊重他,请他当总工程师。茅以升还破例聘请了当地熟悉钱塘江水文的、土生土长的学者来者佛(本名来佩祺,1906~1952)担任监工,在浇制、定位桥墩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江中要建9个桥墩,每个桥墩需打160根木桩,总共要打1440根木桩。照这样的进度,要打1440天,大桥要求一年(原计划两年半)的时间完工,怎么办?

1933年8月担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茅以升,坐立不安,寝食皆废。

一天,从母亲屋里走出来,茅以升迎面碰上小女儿于燕。于燕气喘吁吁地跑来,她把小嘴巴凑近爸爸的耳朵,眼睛瞟了一下花坛,悄悄说,“您看,到咱们家来玩儿的小淘气,把花坛冲坏了!”

茅以升轻轻地走到小淘气背后,看见小淘气手拿一把铁壶,正在浇花。一条水龙向花坛猛冲过去,把花坛的泥土冲出一个很深的洞,眼看几棵花就要被冲倒了。茅以升自言自语地重复着:“壶水把泥土冲出个洞,壶水把泥土冲出个洞……”这个极平常的生活现象,像一颗火种,一下点燃起科学家创新的火焰。于燕乌亮的小眼睛闪动着,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您说什么?”他没有理睬女儿的问话。

茅以升高兴极了,他从壶水冲花坛这件事里得到了启发,想出了改进打桩技术的好办法——“射水法”。

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发现!茅以升匆匆回到桥工处,直奔打桩船,请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讨论射水法。大家一致认为可行,特别是几位老工人,还对做法和设备提出许多建议。

所谓射水法,是用一个带有大水龙带的机器,把江水抽到高处,再向江底冲,把江底硬硬的泥沙层冲出一个洞,把木桩迅速放进洞里,用气锤打。

这样做果然奏效,一天可以打30根木桩。

木桩打好以后,如何浇筑桥墩?茅以升和罗英等人商量,采用“沉箱”来解决。空心的沉箱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长18米,宽11米,高6米,有600吨,像个无顶的大房子。

如何把沉箱准确无误地放到木桩上,这又是一个难题。大家先后试用了“围堰法”和“浮运法”,都失败了。后来又采用“吊运法”。在吊运一个沉箱的时候,刚运到桥址就被急流冲走了,好不容易拖回来,刚沉到江底,又遇到大潮,将铁链冲断,把沉箱冲到离桥址4千米的南星桥,撞坏了渡船码头,后来用24只汽船才把它拖回来。不久,又遇大潮,这次把沉箱冲出10千米以外,潮落时,沉箱深深地陷入泥砂层,想了好多办法,才把它拖回桥址。

在四个月时间里,沉箱像脱缰的野马,乱窜乱撞了四次。在这连续四次失败之后,社会上闲言碎语越来越多。有的说:“江水厉害,桥墩立不住,东跑西窜,‘钱塘江造桥——不可能’,这一点也不假。”还有些相信迷信的人说:“在钱塘江上造桥,冲犯了河神,一定要给河神烧香上供才行。”一时间,杭州、上海卖符咒的生意红火起来。借款银行听了这些风言风语,也担忧起来。

闲话越传越远,一直传到了南京。当时担任浙江省建设厅(一说交通厅)厅长的曾养甫(1898~1969),急忙把茅以升叫去询问情况。他对茅以升施加压力说:“我一切相信你,如果桥造不成,你就跳钱塘江,我也跟着跳!”

曾养甫惯用的这套逼人的方法,确实给茅以升不小压力。茅以升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桥造好,你骑驴看唱本吧!”

茅以升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焦急的样子,就对他说:唐僧取经有八十一难,你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根如意金箍棒,你还不是一样能渡过难关吗?何必着急!

母亲的一席话,给茅以升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茅以升想:母亲说的孙悟空,不就是全体桥工吗?金箍棒不就是利用自然力来克服自然界中的障碍吗?只要依靠集体力量,采用科学的方法,按自然规律办事,没有什么难关不能攻克的。母亲的话,更坚定了茅以升的信心。

经过一番挫折,最后找到了一个办法:用10吨的混凝土大锚代替铁锚,才把沉箱这匹“野马”制服。

运沉箱的问题解决了,要把沉箱准确无误地放到木桩上,也是个新问题。沉箱通过流砂层,下沉的速度特别慢,一昼夜只能下沉15厘米。经过多次失败,后来改用“喷泥法”,一昼夜沉箱可以下降1米。几经周折,才将沉箱安放到木桩上。

最后,采用了“沉箱下接桩基”的联合基础,终于造好了桥墩。

当然,要修好大桥,不是仅仅修好桥墩就万事大吉了。还要架桥梁、修引桥……

例如,架设桥梁桥就是第二大难题。每孔钢梁长67米,宽6.1米,高10.7米,有260吨。要把这个庞然大物架到桥墩上去,并非易事。怎么办?

茅以升等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水深的地方,用“浮运法”;在水浅的地方,用“伸臂法”;在江底淤泥多的地方,用“搭架法”。经过多次失败,才把桥梁架好。

……

总之,在克服了一个个难题之后,大桥建成了。这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正如《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所说,钱塘江大桥的建设是“旧中国铁路史上一项重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建桥过程中,茅以升等人运用了射水打桩法、气压沉箱法、钢桁架梁浮运法等先进或创新的方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土木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的技术人才。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第一列火车从钱塘江大桥——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大型铁路大桥上飞驶而过……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多灾多难的桥梁。

日本强盗占领大桥以后,在我抗日游击队的干扰下,用了4年时间才修好通车。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了。国民党军队在撤退时,在第5孔公路与铁路桥面纵梁两端放上炸药引爆,所幸损坏不大。桥工们经过一昼夜抢修,恢复了通车。

新中国诞生之后,上海铁路局接收续修钱塘江大桥。第5号桥墩于1952年2月修好,6号桥墩于1953年9月修好。钱塘江大桥终于恢复了原状,茅以升复桥的愿望也实现了。

今天,如果你去“钱塘观潮”,将看到另一座崭新的钱塘江大桥——2004年10月16日开通的钱塘江复兴大桥。复兴大桥的主桥长1376米,桥梁采用两层结构,可以双向同时通过6辆汽车,下层左右两侧是公交车道和宽7米的自行车、行人通道。

同类推荐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饮食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饮食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水族动物的奇闻怪事

    本书介绍了水族动物的基本知识和不同的特征特性、奇异功能、趣闻轶事以及人类对水族动物的研究认识。主要有水族万花筒、海底万象、水族世界趣闻等,知识性、趣味性强,阅读此书,可轻松了解增长水族动物知识。
  • 中国地理全知道

    中国地理全知道

    我们抛开枯燥的说教,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为读者营造了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相信定能使您在快速纵览华夏山川,了解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受。说到中国地理,一定会想到中国的地大物博,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中华名山、自然保护区、河流湖泊、国家地质公园、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无不囊括其中。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资料权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国家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轻松阅读,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乘风御波:海上探险与航海佳话

    乘风御波:海上探险与航海佳话

    本书包括古代人类的海洋探索、海上贸易,近代和当代的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上战争和海上旅游等。书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典型船舶、著名的航海探险家、有关的科学家以及人类从事海洋事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所介绍,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海洋,理解人、船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海洋意识,更好地为开发和利用海洋服务。
热门推荐
  • 极道召唤师

    极道召唤师

    立身召唤领域,接触世间诸敌,以身为器,丈量万物,以身为法,只为最强一脉。源自神圣,探寻极境。挥手裂苍穹,徒步踏星河。结识各路豪强,于千万热血召唤师一起踏征途,上战场。少年力压群雄,在这纷繁的大世中主宰沉浮,一身荣耀使命,一腔热血豪情,揭开死神一脉的丑恶嘴脸,踏破万里长空,只为追寻那极道领域的存在,构建祥和家园,书写不朽战歌!回眸为知己,红尘已不再。斩断相思,斩不断血脉相亲。以我为名,立身极境领域,签立契约,拥有彼此相随的执着和守护,成就召唤师之荣耀!
  • 美女主播:贴身妖孽的守护

    美女主播:贴身妖孽的守护

    三个美女主播,住在一起一个女神,一个萝莉,一个校花有一天,浴缸里钻出一只小狐狸后来,他成了她们的贴身妖孽
  • 笔尖流年

    笔尖流年

    从小就被爸妈定了娃娃亲的两个人,对彼此只有小时候记忆的他们,在一次次‘缘分’中,喜欢上了对方。但是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在一起呢。。
  • 寻找中国龙

    寻找中国龙

    科幻文学能够让少年儿童从阅读中感受到科学的波澜壮阔和宇宙的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想,以及对科学的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使他们拓展视域、拓展思维、拓展想象力,以更宽阔的维度看世界。文丛收录名家少儿科幻长篇小说,以名家分册形式单独出版,将为当前少儿科幻文学打造一套高品质的少儿科幻小说文丛。《寻找中国龙》为王晋康的少儿科幻小说,故事讲述的是某个地区发现了龙,基因科技使得龙重新出现,而且仿照我们神话传说中的龙。
  •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tfboys,深海中的爱恋

    她,韩雪怡,对人人对温柔贴心的她,从来就没有想过‘爱’这个字。她,夏梦璇,活泼又喜欢王源的她,为了能见他一面,付出了许多努力进入演艺圈。她,千瞳诺,孤独又奇怪,迷糊的她,不信“爱情”这个词,因为,她觉得爱情只有悲伤,痛苦。直到,她们遇到了他们,她们才明白‘爱情’中的悲伤,痛苦都是从不信任对方来的......
  • 魔血弑煞

    魔血弑煞

    一身纵有千百热血,该何去何从?剑芒滑过指尖,魂力奔放暴喝,魂力碎碾万物,一生为准?修道一生,为情所生,煞如干尸,深遂暗漠,魂灭意存,杀神再现,血煞九天,舞风涅槃,两眼泪视,情思顿悟,身存为谁?疏星残月,波光映漾,独人舞剑,情意之深,心道之坚,有谁堪比?
  • 三十七

    三十七

    一直以为真爱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名词或者说,它是一种向往一种安慰一种自欺欺人一种活下去的理由
  • 仙魔之云淡风轻

    仙魔之云淡风轻

    她对他爱的执着,而他却一心只为天下。她为爱成魔,誓与他生生世世为敌,他为天下成仙,两度抛弃她。终于这一次,东方云朔,是我抛下了你。爱本是一念之间,一念成恨,一念执着,只是这爱,却生生世世相随,叫我如何真正的放下你?!
  • 记游西

    记游西

    唐僧:前世为金禅子,再前世为人参果树下的一只金禅,吸食了千万年的人参果汁。孙悟空:昆仑仙山山魂,如来炼进了一颗修罗王战血污染了的摩尼珠,从而凶残好战。牛魔王:太上老君的青牛之子,西游路上的所有妖精,几乎全都与他有关。……一盘谋划千年的大棋,一颗颗身不由己的棋子,一幕幕和尚与妖女的恩怨情仇。金禹QQ:208656618互动群:431571954
  • 诡异事件之谜

    诡异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