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2400000006

第6章 从尖铁棒到等离子带

1753年,在美国的勃兰地兹,出了一件“怪事”:一些房屋上竖起了一根根铁棒,它们的尖端直指苍穹。

“这还了得,竟敢把‘矛头’指向上帝!太不吉利了,太不吉利了!”

在教会和保守势力这样的蛊惑下,一些居民当晚就偷偷拆下了这些尖铁棒。

“不吉利”果然降临人间——一阵挟着雷电的暴风骤雨之后,没有那种尖铁棒的、“神圣”的教堂着火了。

愚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装有尖铁棒的房屋则安然无恙——这和“太不吉利”的预言正好相反。

我们知道,那些尖铁棒就是西方最早的避雷针,它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首先在这个地区试用的——一年前的夏天,他作出了这个发明。而有史料记载的世界上的第一根避雷针,则出现在中国的唐代武则天时期(684~704)。那时五台山的五个“台顶”曾建立过“镇龙”铁塔——一种避雷针。

富兰克林的避雷针的原理,是用“尖头”来引雷,这在理论上完全正确——与其对空中积累的电荷进行“堵拒”,倒不如“引导”,就像大禹当年治水“疏通九河”那样。

但是,当尖头避雷针在1762年传到英国以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1738~1820)在约1780年却认为:避雷针应该做成钝头的形状,这样才可以“拒雷”。

于是,一场关于避雷针形状的争论,就持续了100多年。

在20世纪,美国物理学家莫尔对避雷针形状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最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用钝头避雷针“引雷”来避雷,比用尖头避雷针“拒雷”来避雷的效果更好——富兰克林和乔治三世各对一半,各错一半。

但是,人们却不止一次地发现,即使装上钝头避雷针或避雷带,也不是进了“保险箱”——“雷公”、“电母”年年岁岁光顾,雷击灾难岁岁年年降临。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终于开了窍: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是被动地“守株待‘雷’”;而且,时机也不好——不是把它消灭在“摇篮”之中,而是等它长成“大器”之后。

这下拨云见日了—要主动出击,要趁早动手!

基于这种思路,世界各国主动出击、趁早动手的避雷发明百花齐放。

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的建筑物上,发明家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避雷措施,这就是当时中国最新研制成的“半导体消雷器”。

半导体消雷器的原理是,变传统的被动引雷为主动消雷,把雷击消灭在发生之前的“萌芽状态”。当空中聚集到一定量电荷的时候,消雷器就能“感觉”出来;在可能形成雷击之前,消雷器就主动出击,自动发出电流,去把空中电荷中和掉。消除了空中积累的电荷,“雷公”、“电母”就无法耀武扬威了。

由于这种主动“消雷”的办法,能百分之百地消除由地面向上发展的雷电,所以各国竞相研制。此前美国研制的消雷器能发出毫安级的电流;而中国研制的这种消雷器,能发出安培级的强大中和电流,是美国消雷器的1000倍。

但是,空中的雷电成因十分复杂,至今有些规律还没有摸清,所以雷击事故仍“涛声依旧”。比如,近年在美国,仅因夏季雷电每年就有大约500人死伤,而给电力公司造成的损失则超过1亿美元。2007年5月23日下午4时20分,在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也发生过小学生7死44伤的球形雷击悲剧。

为了更好地主动出击和趁早动手,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超级避雷针”。

早在30多年以前,美国科学家就产生过让酝酿雷雨的乌云在安全的时刻和安全的地点放电的想法。当时,他们在佛罗里达州进行试验,在雷雨乌云还没有“成熟”之前,就向它发射带有接地导线的火箭。让乌云里的电荷在形成闪电之前,就顺着导线进入地下,也就减少了产生雷电的可能性。不过,发射每枚价值1200美元的火箭费用昂贵,也不是十分可靠。再说,也不可能频繁发射: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射后的火箭残骸落地,遭到过居民的反对。此外,失败的可能性达到40%:不是导线断落,就是发动机发生故障。有时,引来的闪电突然离开导线,分成几股“流窜作案”。

于是,科学家又产生了试验激光避雷的想法:在空中建立一条输导电流的等离子带,让雷电沿等离子带直接引向地下。激光避雷法的关键是要保护好激光发射机免遭雷击——用被普通避雷针包围的反射镜把激光射向雷雨乌云。这种激光发射机——“超级避雷针”应该价格低廉,以便所有重要的设施都能安装。

在2005年,激光避雷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使引雷技术向实用化迈进了一大步。科学家建起的输导等离子带长100多米,直插乌云。激光束改变了雷电走向,使它沿着这条带子直达地下或引向避雷塔。激光避雷法不仅使人的生命和设备变得安全,还能影响天气。例如,随着闪电出现的雷声震撼了乌云,就把小水珠聚成大水滴开始降雨。激光避雷法既避免了闪电,又防止了暴雨,或许——还能制止一场引起灾难的冰雹。

此外,近年许多国家还研制出了放射性同位素避雷针——用镅(Am)-24放射出有很强电离能力的α射线,把空中的电荷引到地下。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中国古代科技大观

    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看,中国早期的文明是落后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至古希腊的。但是,到公元前21世纪,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发明了青铜冶炼和生铁冶铸技术,加快了文明发展的速度,所以发展到公元前三四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开始创造出工业史上、医学史上、天文史上等等一系列璀璨的文明硕果。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改变人类的科学活动

    本书是图文并茂形式的,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史的普及读物,阐述了人类在科学、防疫、能源等领域改变与推动历史进程的活动。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天干与地支

    天干与地支

    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历法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天干与地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末世神路

    末世神路

    一场神秘的流星雨降临地球后,人类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沦为了血食。一个少年在亲眼目睹父亲的死亡后,彻底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与冷血。
  • 浴火重生之凤游九天

    浴火重生之凤游九天

    陆晓琪深受穿越小说影响,渴望能像小说中的人物一样,在异世大陆闯出一片新天地。她也不断的尝试让灵魂去她未知的地方,终于!在睡梦中不曾醒来。当感知到自己真的身处异世时,自己却变成一个刚出生的小娃娃。是穿越还是转世?她又是否能在异世闯出属于她的新天地?
  • 灵山道士

    灵山道士

    同一个社会,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却是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所不曾听说过的灵山弟子,如何立身?维护着这道家精华,不肯放弃!
  • 春节

    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赤县神州的亿万子孙,从呀呀学语,就巴望过年,到耄耋高龄,仍难忘贺岁。一年复一年,谁曾不过年?说起新年的掌故和风俗,人人都能津津有味地来上一段。剥一句旧时的名言:中华儿女,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春节的风俗和记忆,给自己找到同胞。
  • 少年来过我的盛夏

    少年来过我的盛夏

    盛夏和韩冬,多么般配的名字啊。让人一听就觉得,这两个人注定是命中一对。可他们没有想过,盛夏和寒冬,是两个极端。而盛夏和韩冬,也注定不会在一起。而盛夏和陆铭,在外国偶然相遇、相知、相恋,却因为一场事故分离。盛夏失忆,陆铭失常。他们在中国再次相逢、再次相恋,不料昔日情敌再次插足。最终盛夏的选择,会是韩冬,还是陆铭。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述仙传

    述仙传

    破旧的琼楼屹立在天上,传说里的琼楼玉宇如今破败不堪,那故事里的仙人,如今只剩下了一堆残骨散落在楼台的各个角落。
  •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婴幼儿科学养护与早期教育一本通

    初为人父母,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发育很重要的阶段,是人一生中打基础的时期。这其中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感知觉的发育,均衡合理的营养,智力的早期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个发育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合理及健康的喂养,获得最适合个体发展的早期教育,拥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良好的品行、平衡的心理,全面健康的成长,父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和掌握科学育儿新概念。
  •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Stories by English Authors in Ita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穿越归来

    英雄联盟之穿越归来

    苏逸是个英雄联盟玩家,可是不幸被人暗杀,上天眷顾再回人世,不过这已经不是他所熟知世界了,而是英雄联盟的世界,于是他在在瓦洛兰开始新的生活,后宫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