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3500000003

第3章 重会旧部

“王爷,走吧,我们该上路了。”艳阳高照,清风微拂,在一片绿意葱茏的茂盛林海之中,姚广孝那布满血丝的双眼正牢牢地凝望着伫立于一座孤坟之前的燕王朱棣,恭声提醒他应该上马赶路了。

今天已经是燕王离开应天城后的第十三天了,也是他们这一行人策马奔逃的第十三天了。在这十三天里,燕王一行近乎是不眠不休,日夜兼程,唯恐朱允炆派出的追兵赶至而使得他们功亏一篑。

十三天,它的效果的确是非常明显的,在长途滇马超强恒劲的作用之下,燕王一行这些天来就没有受到过任何阻碍,也没有看到任何追兵,一帆风顺,全无停滞。

但是,它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的,就如同黄子澄所讲的一样,在日以继夜的持续飞奔之中,人人带伤的燕王一行就早已将他们各人的潜力挖掘到了极限,而从逃亡后的第七天以来,连日飞奔的滇马就开始出现了暴死的现象,到了今日,他们已经失去了八匹滇马和三名侍卫了。

他们都是累死的,都是在激烈奔跑之中突然暴毙的,他们死得安安静静,走得无声无息,所能留下来的,恐怕也只有对生命脆弱那无奈的感叹了。

不过无论是人是马,既然死了就应该要入土为安。朱棣惜人惜马,不忍心让这些为他尽忠而死的侍卫战马暴尸荒野,随即就下令将他们就地掩埋。而此时朱棣就伫立于这第三位暴死侍卫的荒坟之前,闭目不语。

“王爷,上路吧。”眼见朱棣长立不动,站在一旁的姚广孝就再度出言提醒道,“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下来的。”

“嗨。”朱棣长叹了一声,转过头来注视着伫立于身旁的,这十三天的路程真是害苦了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此时的他看起来面黄肌瘦,整个人都显得憔悴至极,这哪里还像是一个聪明睿智的谋士,简直就像是一个沿街乞讨的叫花子啊。

不过这有什么好意外的呢?难道此时的自己会比姚广孝好吗?朱棣舔了舔自己已经干枯开裂的嘴唇,心中黯然地苦笑了起来,无奈地开口道:“姚先生,北平那方面有消息传来了吗?”

姚广孝闻言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也禁不住暗暗地叹息了起来。早在他们离开应天的第五天,姚广孝就将一只他们一直密藏用来以防万一的信鸽给放飞了出去,让它通知北平方面的人马前来接应,谁知在苦苦地等候了八天之后北平方面不但未见人影,甚至连一点音信也没有传来。

“好了,上马!”在很快地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之后,燕王朱棣就依然坚定地命令诸人上马,接着向着北平城的方向继续进发。

地狱般的旅程又继续了一天,燕王一行离自己的封地终于只剩下大约百里的路程了,眼见大功将成,早就是疲惫已极的诸人心中都泛起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之感,手下也都不由得加上力道,飞速疾奔。

可就在这眼看成功的时刻,一阵整齐响亮的马蹄之声就在他们所有人的耳边响起,眼看着远方突然扬起的漫天尘烟,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在伸手紧握住了各自的兵器之后,燕王一行就拉住缰绳放缓了马速,十分紧张地凝神戒备了起来。

远方的尘烟越来越近,那内里包含的无数军马身影已经隐约展现在众人的面前,随着这支大军不断地缓缓逼近,领头观望的朱棣竟在突然之间兴奋地微微颤抖了起来,更很快在下一刻激动地招呼着众人向着这支大军策马奔去。

因为朱棣看见了,他看见了这支大军正高竖着一只威武的帅旗,而这只帅旗之上所绣的,是一个大大的“燕”字。

“燕”字帅旗,这是北平的驻军,这是他朱棣的军队。

而事实也很快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就在燕王一行的身形相貌终于被这只大军的领军人物看清楚后,领军众人之中就有一骑飞速地向着朱棣迎了上来,一边跑还一边高呼道:“父王!父王!儿臣来了!”

真是久旱逢甘露啊!这一声“父王”终于使得朱棣再次感觉到了一种他已经很久未感觉到的“安全感”,当这股“安全感”最终将朱棣的身体填满之后,早已是伤疲交加的他就突然间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迷迷糊糊之间,朱棣突然感觉到自己好像身处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汹涌澎湃的海浪此起彼伏,不断地冲击着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那浑厚的力道竟会给他一种说不出的美妙快感。终于,在随着这些海浪的连续冲击之后,沉溺其中的朱棣就同样感觉到自己体内的一丝淤积也被这些浪花给冲散消融,在猛地吐出了一口淤血之后,朱棣悠悠地醒过来了。

当朱棣睁开双眼之后,看到自己正身处在一个大帐之内,身前身后正有两个人帮他运功疗伤,那两股浑厚的劲力在朱棣的奇经八脉之中四处游移,竟使得朱棣这些天来所积压下来的伤势大为好转,整个人都感觉到精神起来了。

“嗨,道衍师父,这次真是多谢你了,若不是多亏了你‘童子功’的神效惊人,只怕本王的内伤也不会这么快就可以好转啊。”疗伤完毕之后,几乎已经痊愈的朱棣就向方才运功助他的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连声道谢,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呵呵,王爷言重了。”道衍和尚面目祥和,眉宇之间隐隐透出一股正道灵光,微微笑道,“其实还是多亏了有二公子的‘皇极至尊功’和老衲合力,否则其效果也不会如此显著;不过看来王爷事前就已经得到过高人的治疗了,否则老衲和公子也无法如此轻易地治愈王爷的内伤。”

朱棣闻言一笑,缓缓地转过头来注视着眼前另一个英武非凡的年轻人,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高煦,干得好。”

听到朱棣的赞许,这个燕王的二儿子朱高煦就显得十分高兴,眉开眼笑地道:“孩儿为父王疗伤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王不必言谢。”

“嗯。”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再问道,“他们怎么样了?”

道衍和尚知道朱棣口中的“他们”是谁,立刻恭声答道:“王爷放心,姚先生一行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他们所受的伤也不轻,尤其长途跋涉之后更是疲惫不堪,老衲等已经派人去照看他了。”

“好。”朱棣点了点头后又问道,“你们是怎么找到我们的?”

“启禀王爷。”道衍和尚道,“自从在五日前接到王爷的飞鸽传书之后,世子就派出了大量探子遍布于前往北平的大小道路打探王爷的行踪,直至前日我们才终于发现了王爷,这就立刻带人迎出来了。”

“原来如此。”朱棣微微沉吟了一声又问道,“那本王不在的时候,北平的境况如何啊?”

道衍和尚又答道:“回禀王爷,自从王爷入京被囚了以后,北平确实发生过一段不小的混乱,所幸在关键时刻世子拨乱反正,统筹大局,努力将人心稳定住了,所以现在的北平城还是一如既往,并未有什么大的变化。”

“好啊,好啊。”朱棣闻言不由地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十分欣慰地道,“本王这些天来一直担心我不在的时候北平有变,如今心里的这块大石总算是放下了,呵呵,高炽这孩子,总算没有让本王失望,了不起啊。”

看到朱棣连连赞许世子朱高炽,站在一旁的朱高煦心里可就不高兴了,一向看不起大哥的他此时满心的不服气,恨恨地说道:“父王你别太高兴了,我看大哥不是什么好心,实话告诉您吧,在您被皇爷爷囚禁的时候,我就曾经几次要带领心腹死士进京去营救您出来,可是大哥就是死拦着不让,哼,我看他是巴不得父王您回不来,他自己好做燕王呢。”

“嗯。”朱棣闻言双眉一皱,转头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大师,是这样吗?”

“啊,是有这么一回事。”道衍和尚道,“不过世子此举决不是心怀叵测,他是为了王爷的安同全着想啊。”

“哼,什么为了父王的安全,我看他根本就是想趁机夺位。”朱高煦一直垂涎燕王世子这个宝座,所以十分希望他大哥失宠。

“大师你还是说说原因吧。”朱高煦的心思朱棣当然也明白,不过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他还是希望道衍能给他一个真实合理的解释。

“王爷,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道衍和尚道,“自从王爷被先皇软禁之后,二公子的确多次想要带人前去营救王爷,可是一来世子担心二公子的安危,二来世子认为先皇之所以会将王爷软禁而不杀,乃是因为先皇不忍亲手杀子的缘故,而如果我们贸然地轻举妄动,反而会激怒先皇,那时弄巧成拙,王爷的处境就会更加危险了。”

“有理。”朱棣点头道,“但是高炽难道就一直这样毫无行动了。”

“非也,非也。”道衍和尚道,“世子虽然不准二公子进京,但是他却多次派出了手下的说客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珍奇古玩前往京城去贿赂京中的那些高官要人,让他们在先皇的面前替王爷说好话,其中尤以送给前太监总管李德安的财物最多,原以为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可谁知竟然全无效果,而且随着先皇驾崩,李德安也随即被抓,那无数的贿赂也就跟着石沉大海了。”

“情况是这样的吗?”朱棣听完了其中的原委便转头看向神色尴尬的朱高煦,在听到他肯定地答复之后朱棣便十分不悦地斥道,“那你为什么胡说八道!不像话!”

看到朱高煦害怕地跪了下来,站在一旁的道衍和尚连忙走上来打圆场道:“王爷息怒,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二公子,二公子乃是军武出身,虽勇猛过人,但是对政治场上的那一套法门却不太清楚,所以才会对世子所为产生误会之心,更何况这也是因为二公子担心王爷过甚所致,请王爷看在二公子一片孝心的份上,原谅他这次的卤莽吧。”

“嗨。”朱棣闻言无奈地长叹了一声,伸手将跪伏在地上的朱高煦扶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语重心长地说道,“高煦啊,你是本王的儿子,可你也是高炽的弟弟,本王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处处针对你哥哥了,如今我们一家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强大的外敌正在虎视眈眈,如果在这个时候再添内乱,那我们这一家所有的人可就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明白了吗?”

“是,儿臣明白了。”朱高煦碰了一鼻子灰,只能伏首受教,不敢再辩。

“啊,对了,王爷。”看到这父子危机暂时解除,道衍和尚就上前问道,“不知王爷是如何逃离京城的呀?前些日子天下盛传王爷已经因病疯癫了,世子听闻后着急得几乎也要进京去探望王爷,所幸被徐王妃给硬拦了下来,如今看来王爷非但未有疯癫,竟然还能逃离应天城这个龙潭虎穴,不知是何原因啊?”

“呵呵呵呵,这可真是一言难尽啊。”眼看着朱高煦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朱棣万分无奈地苦笑道,“此次本王忍辱负重,装疯逃逸,其中经历真可谓是九死一生啊!所幸本王有贵人相助,大难不死,这才得逃出生天啊。”

“不过这件事太过复杂,就先不说了,本王现在倒想问问,如今我们身在哪里啊?”

朱高煦道:“回禀父王,我们现在正在北平城外一百二十里处安营扎寨。”

“怎么你们没有回到北平城吗!”朱棣闻言一惊,厉声喝道,“本王究竟昏迷多久了?你们为什么不将本王送回北平城去?”

道衍和尚道:“启禀王爷,因为王爷内外皆伤,再加上连日来的长途奔波,体力和精力都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实在无法再做任何的颠簸了,所以我们在无奈之下只能就地安营扎寨救治王爷,而经过了六个时辰的努力,王爷才刚刚转醒。”

“什么!六个时辰!”朱棣惊道,“我们竟然在此地逗留了六个时辰!万万不可!传本王的命令,全军立刻拔营起寨,向北平进发!”

“王爷,请稍等!”道衍和尚恭声道,“王爷内伤严重,此时伤情虽有好转,但是体力是万万无法恢复的,如果王爷现在不安心静养而要立刻赶路的话,老衲实在担心王爷会因为积劳成疾而留下严重的隐患啊。”

朱棣闻言眉头一紧,不放心地沉吟道:“可是此处仍然不算安全,如果朱允炆追兵赶至,我们恐怕仍然有危险啊。”

“父王你放心吧!”朱高煦闻言开心一笑,信心十足地道,“今次儿臣带出来一千铁甲精卫,全都是王府之中最精锐的健儿;不但如此,此行我们还有道衍师父、上官世家三大高手,以及华山双飞剑和鹿玄真人等七位高手相伴,再加上儿臣的‘皇极至尊功’,只要父王能休养一夜恢复精力,就算到时真的有追兵赶到,我们也能叫他有来无回!”

“是啊,王爷。”道衍和尚道,“如今这里已经是属于王爷的势力范围了,朱允炆的大军不可能追击到此,就算有些孤军追至,凭我们的实力相信也足以应付,王爷不必如此担心,还是先休养一夜吧;再说姚先生和冷家兄弟他们也需要休息啊。”

“哎,好吧,那就先休息一个晚上吧。”心疼手下,更是心疼自己,在思前想后之后,朱棣就接纳了道衍和尚和朱高煦休息一晚的建议,可惜仍然无法完全放心下来的他总是觉得有点不妥之处,随即沉声下令道:“不过休息可以,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北平在望而掉以轻心。高煦,你立刻给高炽发出飞鸽传书,告诉他本王已经回来了,要他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

“是,父王!”朱高煦接到命令,立刻正容答应。

“还有,今晚的戒备也不可以放松。”朱棣道,“高煦,一定要下令今晚全军严加戒备,不得有丝毫的松懈。大师,麻烦你去照看一下姚先生和冷家兄弟,给他们最好的治疗和休养,我们只休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们就拔营出发,直达北平。”

“是,父王。”

“老衲遵命。”

“嗨,这样本王就稍微觉得有些安心了。”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朱棣面上显露出无奈的神色,喃喃地沉吟道,“只可惜赵兄弟不在这里,如果有他在本王身边的话,本王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哎,可惜,真是可惜啊。”

听到朱棣的这一番自言自语,道衍和尚和朱高煦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虽然心中怀有疑虑的他们都在好奇朱棣此时口中的这个“赵兄弟”究竟是何方神圣,但是心知朱棣不会解释的他们就没有开口,一齐退了下执行指令去了。

同类推荐
  • 动女情史

    动女情史

    本书以精彩的笔触讲述了新时代军营里的众生相。一个不甘平庸,珍视自我,关注并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女兵,为了寻求个体生命的绽放之路,数年后离开规则等身的军营,变成了最具个性的女人,在自我释放的道路上走得比常人更远。但是自我放逐并不能给曾经失落的青春以等额补偿,她必须为错失的时光买单。她屡战屡败,信心皆失,幸好青春时期的纯真爱情可以令她回味,予以她勇气、力量、安慰。逐梦的路渐至逼仄、窘迫,过去的爱情却愈益闪亮、熠熠生辉。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罗家大院

    罗家大院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半岛微光

    半岛微光

    童年无忧的顾青因母亲在她7岁的时候骤然离世后变得不快乐,不久,父亲娶了新妻夏爱华,夏爱华带着侄子夏树一起入住顾宅,让顾青的生活从此改变。比顾青年长六年的夏树同样惧怕夏爱华,青梅竹马的他们因此产生了一种守望相助的感情。对她来说,最期盼的温暖,就是依偎在他怀中。他就是她幸福的城堡。对他而言,最自由的爱情,便是凝望着她。她就是他的苍穹宇宙。可是,蝴蝶飞不过沧海,是否爱情抵不过时光流逝?
  • 胡雪岩外传

    胡雪岩外传

    本书记叙胡雪岩的秘史,是一部豪门生活纪实。作者不从人物的事业和社会活动着眼去写,而只从胡雪岩豪奢靡烂的私生活去写,以印证所谓盛极必衰的循环之理。
热门推荐
  • 月傍漓中

    月傍漓中

    这是一名女子一生的故事。羁离生死,荡气回肠,饮就一段挚情,一生长情。权谋、烽火、宫闱……不知细雨烟波,不知魂归何处,只知尘归尘,土归土。一生的爱恨,一世的悲欢,一世的疏狂。笳鼓霜风,离合无情。权谋倾轧,千古罪人,孰是又孰非?
  • 九阴武侠

    九阴武侠

    明朝初期,白玉扬,杨天,王洋,李文等为了《九阴真经》与锦衣卫展开争夺战。共33幕。
  • 相和歌蒿里行

    相和歌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的战乱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活着还是死去,英雄的抉择。
  • 淡水鱼的爱情

    淡水鱼的爱情

    她只认准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却不想遭遇一场至死方休的轰轰烈烈。饶是青梅双商在线,奈何敌不过竹马腹黑深沉!谭书玉始终想不明白,竹马的心思怎么就这么难猜?这不她家的竹马大人又出幺蛾子了!!!
  • 慧根独具

    慧根独具

    大脑——一个神秘的领域。它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当人们能用一些修行的手段对大脑进行强化时!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小猪的QQ群:236030822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悠悠唐河水

    悠悠唐河水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南阳府唐县李店乡半坡村,蒙古籍的李氏家族。三个相同年代不同年月出生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是李子炎,李子刚,李泽南。这三个一同喝唐河水长大的男孩子,在相同的年代里却演绎着三种截然不同的风雨人生,而他们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州大地自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以来,豫西南老一辈人人生轨迹的一个缩影、、、、、、
  • 霸道爹地很缠人

    霸道爹地很缠人

    安静,过来!坐到爹地的腿上来!我不要嘛~~爹地是坏银(??????)??(吃豆腐很好玩!!)本文是一篇慢文,细水长流嘛!总得来说,就是一个二货“闺女”勾引自家爹地,成功上位为爹地夫人,最后……不想一直被吃,呃………也许更新速度也会很慢……
  • 九岚歌

    九岚歌

    她不信,款款深情敌不过一对有情刀剑他不悔,入道成魔可只为与她长守千年她不忘,千山暮雪君仍是我心中的永远他不懂,爱与恨之间的界限究竟多么小……当玄凤仙剑与灵凰重现江湖!当九虚幻境的重重妖魔挡在了他修仙路面前!当正邪各道为羽化天书之天、地、人、神、魔、道、佛七卷又将展开一场厮杀!魔教中魂宗、魅道、鬼楼各怀异心,正道中七星门、天罗寺、寒城派、凤翊山庄亦是面合神离!还有那江湖中独来独往的杀手组织云罗殿!谁能突破緂辰决第十重!谁能唤醒沉睡千年的公主!谁是天域巫女的命中所属!一切的一切等你来揭开!
  • 原李耳载

    原李耳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名推理家

    小名推理家

    十几年前的蓄意谋杀,十几年后的街市动乱,杀害无辜群众的凶手究竟为何人?失窃的文物能否被找回?事件发生的背后,是一个个悬而未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