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啸
宁海坐落在四明山脉与天台山脉之间,山川秀丽,风景独特。宁海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建制至今已有1700多年,是一座历经岁月沧桑,见证历史变迁的古老县城。随着时光流逝,宁海许多的古文明已渐渐没落,遗迹亦慢慢湮没。而我们所能做的,不仅是欣赏遗留的古建筑,不仅是保护没落的遗迹,不仅是缅怀岁月中已消逝的那一段盛世繁华,更应该要再创宁海曾有的璀璨文明,弘扬宁海的古文化,将我们所知的宁海文明代代传承,让宁海的文化得以完整地延续。如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的前童古村落,其“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的建筑风格现如今依旧值得我们宁海人骄傲。玄妙精深的八卦水系,“回”字九宫式布局与《周易》之学相结合,塑造出“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的景观。而湮灭的文明,如富丽堂皇堪比《红楼梦》之大观园的“龚氏梦园”却只能成为宁海人民心中的遗憾。
“典藏宁海”系列丛书正是为了减少诸如此类的遗憾,充分发挥和展示档案记录、记忆文化的功能,及时挖掘、抢救和保存反映我县历史发展过程的档案资料。该系列丛书由《宁海的中国之最》、《名人与宁海》、《历代文人笔下的宁海》(上、下)、《宁海十六大未解之谜》四部共五册书组成,旨在挖掘整理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宁海文化记忆,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传承宁海文明搭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记忆平台,提供一个认识宁海发展历史的权威性公共服务窗口,扩大宁海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从《宁海的中国之最》去看宁海从古至今的杰出成就,或在“浙东女子皆为后”的梦幻“十里红妆”妖娆处,或在被诛“十族”亦不屈服的“台州式硬气”精神上,或在错落有致的古戏台的雕梁画栋中……在《名人与宁海》中感受宋朝理学家朱熹与西店朱行桥之名的联系,探访元曲之首的《琵琶记》作者高则诚的身死之地,重温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温的宁海之行……回味1700年来《历代文人笔下的宁海》,寻觅神话传说中的仙乡桃源,缅怀先贤读书处一“赤城书堂”,追随徐霞客“天台山”记游步伐……解惑《宁海十六大未解之谜》,宁海古县治今在何处?上金南宋古墓墓主为谁?起义首领王锡桐为何下落不明?
从一段历史看宁海,从一部著作看宁海。“典藏宁海”人文系列丛书无疑是一部整理研究宁海地方历史文化的好资料,其中概括了宁海的人文、历史、传说、风俗、物产、遗迹等方方面面,可说是宁海的百科全书。该系列丛书的出版对于系统、全面地保存和传承宁海历史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推动宁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助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2009年始,宁海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方孝孺读书节”,以弘扬“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的读书精神,推动全民阅读。“典藏宁海”系列丛书的出版,为“方孝孺读书节”奉上了一桌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大餐,可谓“锦上添花”。知家乡,爱家乡。“典藏宁海”系列丛书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乡土教材。
(作者系宁海县档案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