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1600000019

第19章 “华夷之辨”

如果说雍正前期所发起的文字狱,是为了借机打击隆科多、年羹尧以及敌对势力,维护皇权,属于统治者内部的政治斗争,那么后期几件大的文字狱,所打击的对象就是与官场无关的文人了,纯粹是为了从思想上加强集权。如著名的吕留良、曾静一案。

崇祯十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与同时代所有反清志士一样,19岁的吕留良赞助反清复明事业。眼见清王朝的江山已定,大势已去,吕留良心灰意冷,回家授徒。顺治年间,吕留良参加科举考试,除了中过秀才之后,此后再未中过举。加之平常与黄宗羲、黄宗炎等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文人来往,他意识到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此不再参加科考。

从此,吕留良开始闭门著书。他将优秀的八股文选评出来汇成集刊刻发行,这就是《时文评选》。没想到此书反响空前,吕留良因此声名大噪,被文人们称为“东海夫子”。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浙江地方官员推荐吕留良。吕留良誓死不从,从此闭门谢客。康熙二十二年(1683),吕留良病死,享年55岁,平生著作有《吕晚村文集》、《东庄吟稿》等。

从吕留良遗留的著作和书信来看,其中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他认为“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主张“抗清攘夷”,并写下如“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之类隐晦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反清复明思想。除此之外,他还直接称呼清朝为“清”、“北”、“燕”等,不承认清廷的正统地位,甚至肆意咒骂当朝皇帝康熙。

吕留良死后,他的著作依然在时人中广为流传,湖南学子曾静便是他的忠实读者。曾静比吕留良整整小了50岁,他自负才华出众,但却屡试不第,心中愤懑,便对朝廷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热衷于看吕留良具有反清意识的著作。

曾静得到的吕留良著作是让门生张熙从吕家后人访求来的。张熙在与吕家交往的过程中,结识了吕留良的门生严鸿逵和沈在宽。从此,曾静便与严鸿逵、沈在宽频频书信来往,赋诗赠答或其他琐事,书信中流露出对清廷的不满,甚至密谋反清复明之举。

然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怎能推翻强大的清王朝?他们便想起川陕总督岳钟祺。岳钟祺是汉人,也是著名的战将,年羹尧被赐死后,他接任川陕总督一职,手握重兵。曾静他们认为岳钟祺姓岳便是岳飞的后人,于是想当然地劝其举起反清的大旗。

雍正六年(1728),岳钟祺见到了张熙和曾静写给他的书信,他看到信后大惊失色。信中不仅劝其起兵反清,还列举了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十大罪状。岳钟祺当即把张熙打入监牢,严刑拷打谁指使他来的。张熙不畏严刑,先是说师傅夏靓派来的,后来又说是孔夫子派来的,再后来干脆说是岳飞派来的,岳钟祺哭笑不得。

严刑拷打不成,岳钟祺又生一计。他令狱卒释放了张熙,请人为张熙疗伤,最后又派咸宁县县丞李元冒充幕僚前来照顾张熙。张熙觉得很奇怪,担心其中有诈。李元则说,岳钟祺饱受清廷猜忌,早想起兵反清,无奈孤掌难鸣。张熙如此明目张胆前来,岳钟祺为避嫌隙,只好刑讯张熙。张熙便将信将疑。岳钟祺的频频来访及盟誓起兵反清之事,张熙便信以为真了,便如是告知自己的来路,并说出曾静、吕留良、严鸿逵、沈在宽等人的事迹。

岳钟祺一边安抚张熙,一边连夜上奏朝廷,将自己如何设计张熙吐露实情的始末一并上报雍正。雍正看到奏章后感动得流泪,为岳钟琪的忠心感到欣慰,吩咐他好生安抚张熙。同时,雍正帝命湖南巡抚捉拿曾静,并令刑部侍郎连同正白旗副都统一同前往湖南会审曾静。

曾静本想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却招架不住严刑拷打,将所有人、事统统招供。雍正帝高度重视此案,立即派浙江总督李卫逮捕吕留良的后人及其门生严鸿逵、沈在宽等人。李卫还搜出了吕留良的其他著作、日记。雍正帝看到吕留良攻击大清、污蔑康熙的言语后大为震怒,吩咐李卫严查此案。

此案从雍正七年(1729)五月定案到雍正十年(1732)十二月结案,前后延续了五年半,牵连到几个省的士子,所有的涉案人员,牵一挂五,拉三携四,几万人受到株连。最终,吕留良被开棺戮尸,其所有著作、书信、日记尽毁。吕留良长子忧愁而死,朝廷依然开棺戮尸,次子斩立决。吕家其他亲属尽受牵连,流放或入旗为奴。吕留良的门生严鸿逵被判凌迟,严鸿逵已病死在狱中,依然枭尸示众,其家16岁以上的男子斩立决,其余发配给功臣为奴。吕留良的门生沈在宽被凌迟,其家人也一律问罪。吕留良的其他门生、刻书人员及对吕留良表示同情的人也都被斩或被充军。

剩下的便只有对主犯曾静和张熙的处理了。令人意外的是,刑部将曾静、张熙的判案结果呈上去后,雍正不但没批准,反而以二人受悖论迷惑之名放了两人,还命各方人士不得对二人不利或者中伤,否则将被治罪。此后,根据吕留良华夷之辨言论及书中所说的雍正十大罪状,雍正帝亲自主编了《大义觉迷录》一书,对吕留良的反清言论和曾静等致岳钟琪信中指责雍正十大罪状进行逐条批驳,以此证明大清的正统地位和自己即位的名副其实。最后,雍正谕令天下各府、州、县等各地方官都要收藏一本《大义觉迷录》,所有读书人都要看这本书,否则地方官将被治罪。不仅如此,雍正帝还钦点曾静、张熙四处宣讲《大义觉迷录》,批驳吕留良、皇八子等人的言论。顿时,举国上下,无论知识分子还是不识字的白丁,都在学习《大义觉迷录》,人人都在思考华夷之辩和统治者合法性的问题。

至于此案的初发者岳钟祺,他刚开始受到雍正的嘉奖,后来又因手握重兵受到猜忌,雍正十年(1732),雍正终于找借口将其下狱免职。直到乾隆即位后,岳钟祺才重新被起复,后病逝。此案所有相关人员至此全部有了结局。

与吕留良、曾静一案相似的还有“清风不识字”案:顾炎武的甥孙徐骏,时任翰林院庶吉士,因在奏折中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被雍正革职查处。后来调查徐骏时,在他的诗集中看到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认为是反清复明之作,大不敬,将徐骏斩立决。

这样捕风捉影、罗织成罪的文字狱还有很多,发展到乾隆时期,甚至只要书中出现清、满等字,就要担心被挑刺,告状。连那些拍马屁没拍到点子上的人,如福建汀州范世杰批曾静,赞扬雍正,也被误认为造言生事,受到雍正“若再多事,即治罪”的警告。莫谈国事从此成为知识分子的习惯,但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雍正十一年(1733),下诏征举士人,想要效仿康熙开博学鸿词科,但天下士子们已经被吓破了胆,不敢过问政治,也没有人敢应召参与,雍正只好作罢。

其实雍正后期的文字狱,纯粹是为了统一思想,维护满清的合法统治地位,这就涉及到一个古老的命题:华夷之辨。

所谓华夷之辨,即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否则便是蛮夷、化外之民,这个观点最初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并随着儒家学说根深蒂固于中华大地上。清军凭借武力入主中原,只是从形式上统治了传统中国的内地,但在思想上,却无法肃清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的“华夷之辨”传统,如何确立满清这样的“夷狄”统治华夏的合法性,便成了清廷最头痛的问题。

康熙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伟业,时不时采取一些怀柔政策,暂时缓和了满汉之间的敌对情绪。但随着曾静案的爆发,雍正这才发现,怀柔政策并不能消除汉民族对“夷狄”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这才将曾静一案扩大化,公开与汉文化正面交锋,高呼“天下一统,华夷一家”,通过文字狱打击所有反对此观点的文人士子,借以将人们思想统一化。这给后来的乾隆提供了灵感,以至于后来的史书中凡是涉及明朝、明代的书,或被禁毁,或被删改,彻底做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同类推荐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近代经世小儒

    近代经世小儒

    本书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本书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热门推荐
  • 血色梦修

    血色梦修

    本该属于异世的战争打到了现实世界。在这场几个组织的大混战之中却造就了一个杀伐果断,敢于挑战全天下的人物。乱世之中,雷浩见证了这个强大无匹的人物放下了自己的荣耀,布下了一个图谋天下的大局!“我的义是我是一个男人,我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保护不好还是什么男人?如果,我身边的人受到伤害,如果,我的义与这个世界产生了冲突,那么,不如毁掉这个世界好了。”
  • 阳间鬼司

    阳间鬼司

    我九岁那年跟爷爷搬到坟墓边上住,我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没想到却和我有莫大的关系,等我了解真相后让我走上了一条生死阴阳路。
  •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久不衰的名作?这些问题或许是许多欣赏名作的观者都会产生的疑问。名作之所以脍炙人口,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而在本书中,从构图的角度对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特征,挖掘大师笔下出色的构图手法,帮助我们提升版面的组织能力,以及增长自身技能和艺术涵养。在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笔下,每幅作品在构图上都具有各自迥异的特征,本书借鉴了西方绘画艺术上众多优秀的名家名作,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为读者揭开大师作品中精辟的构图法则。
  • 娱乐之另类传奇

    娱乐之另类传奇

    重新开始,他能做什么?他思索着,于是他写写小说,唱唱歌,演演戏,看看篮球比赛,生活如此惬意,有些游戏,有些任性,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传奇。
  • 末世丧尸女王:男神,来撩!

    末世丧尸女王:男神,来撩!

    江琳看着系统助手在地上不断打滑,抑郁望天,“我只想好好看我的倒毛王,为毛我会突然变成丧尸?”系统看着打滑的助手,无语斜视:“真是对不住啊把你搞的不成人样……”江琳:“……所以你是谁来着?”系统:“……你就当成是充话费送的吧。”司道(若有所思):“原来还可以这样。”宁静妍:“维斯,月,这边商业街的小吃很好吃诶。(幸福眯眼”维斯:“宁,我已经调查过了哦,这里厨艺最好的是楼小姐,那边那个摔了一跤的女孩,啧,要拐走吗?”月:“维斯→_→。”宁静妍:“哈哈,真是特别有趣的样子啊。”江琳:“阿嚏!”
  • 摄政王爷萌萌哒

    摄政王爷萌萌哒

    “王妃,我们滚床单吧。”某男一脸委屈。“滚”“王妃你说的是真的?”某男大喜。“滚你妹啊滚。”女主因天谴被雷劈到穿越,后遇冰山王爷,现代男友找上门,她该如何选择?
  • 娘子大人

    娘子大人

    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她傻傻的一脚陷进去遇见一辈子都不想遇见的他偏偏他又阴魂不散一思及三年前的夜晚,她就心湖澎湃无法原谅他也无法原谅自己她凭什么过得自在,他的思念怎么办?一直不敢迈出的脚步,因为江湖上一场诡异的盗宝案他决定请她出演一场戏在一步步引导她不如自己设下的情网
  •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健康何来:70位名中医给女人的健康提醒

    本书融合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女性养生的方法,集中了70余位古今医学名家的养生经验,给现代女性最具体、最实用的健康提醒。为了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让中医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编者运用了大量有趣的故事、生动的事例以及各种形象的比喻。此外本书编著颇多新意,既做到了把传统养生理论方法与现代养生科学成果相结合,又抓住最主要的养生方法予以阐述,突出重点,阐述清晰。同时本书还吸纳了许多现代非药物防治疾病的研究成果,资料翔实,文字深入浅出,是一本集实用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
  • 都市万界之王

    都市万界之王

    一个戒指,引起无数人的纷争,一个戒指,开启万千世界。现在,戒指在一个屌丝的手上。但是,没有人敢抢,因为这个屌丝的前世,是个牛13的存在。
  • 妖皇日记

    妖皇日记

    “禽兽!放开那个女人!”吧唧……我就多出个猫妖妈妈和狐王爸爸。……恢弘的城堡大门已开启,妖域的战场就在眼前。骨祭师、图腾构装师、玄甲武士……都是我的身份之一随身城堡,骨龙建模,召唤不朽军团,熔炼图腾,玄甲献祭,铸造钢铁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