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1800000018

第18章 操弄权柄编织权力网络

乾隆皇帝晚年对和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精明的和坤却隐约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并不掌握在乾隆皇帝手中。和竭力编织自己的权力网络,排除异己、把持朝纲。他希望自己苦心经营的权力网络能够在关键时刻成为自己与新帝嘉庆对抗的筹码,但他忘记了一点,面对帝王,他永远都是个奴才。

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在查处了李侍尧贪腐案之后,和在朝廷中的地位虽然更加稳固起来,但李侍尧的倒台,让和认识到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建立权力网络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努力地表现自己,在各处邀功,强化乾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另一方面,他通过各种手段培植亲信,铲除异己。

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循化爆发了苏四十三起义。在反贪、理财、参与文治等各方面已经有所建树的和,在乾隆皇帝重视自己的“十全武功”和整个清朝好勇尚武的气氛当中,他积极主动地要求到前方参战,希望在武功上有所建树。

乾隆皇帝对和的宠信正隆,于是特地命阿桂为主帅,与和一同前往甘肃前线督师。和坤匆忙调集了一万多兵马,赶往甘肃,希望抢在阿桂到任之前,抢立战功。他自认为对付只有数千人的叛军,是轻而易举的。但和从未到过西北,并不了解战况和当地实际,发布的命令完全无法施行,因此受到将官的抵制。和一怒之下,奏报乾隆说海兰察等将领不听调遣,以至还未开战,战将便被乾隆治罪。这引起了军中不满,和在军中更是威望扫地。由于和贻误战机,乾隆只得又宽恕李侍尧,令其将功赎罪,前往甘肃,后以李侍尧管理陕甘总督之事,并将和召回京。和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军事指挥上,确实没有才干,于是主动向乾隆要求负责筹备粮草物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和在战斗中贻误战机,没想到在筹备粮草时却立了大功。军队粮草是个大问题,和督促粮草,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因为粮草供应不及时,害怕承担责任,竟然主动上奏愿意捐献四万两白银作为军饷来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问题。这一下子就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怀疑。

清朝的官员正式官俸非常少。一品文官,也不过年俸银180两。雍正皇帝为了杜绝官员因为贫寒贪污的问题,设立了养廉银,但是养廉银虽然比俸禄要高,却远比不上贪污所得。王廷赞在当时只是个布政使,清代的布政使,又名藩司,管理一省的财政、人事和刑名等事务,一般称藩台、方伯,仅是从二品官员。如果不贪污,他是绝不可能有四万两白银的积蓄。而且甘肃连年来向朝庭上报旱灾,乾隆特地准许甘肃捐监赈灾,和却说是连日降雨导致贻误战机,这件事情让乾隆皇帝很是疑心,于是命令王廷赞前来热河觐见,并密令和彻查王廷赞的财产。

这一彻查,查出了清代第一大贪污案。

清朝初年,读书人可以按规定数目向当地官仓中捐交豆麦谷粮,成为国子监监生,从而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这一政策被称为“捐监”。《清史稿》记载,“乾隆元年,罢一切捐例。廷议捐监为士子应试之阶,请于户部收捐,备各省赈济。从之”。也就是说乾隆元年(1736)的时候,废除了这一向地方官仓纳捐的政策,改由户部直接收捐,所捐物资用于各省赈济灾荒。

甘肃一省,地处西北,灾情经常发生。赈济灾民需要由户部调度,因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乾隆三十九年(1774),时任甘肃布政使的王亶望,以甘肃灾荒连年,仓储不足为由,与陕甘总督勒尔谨勾结起来,奏报朝廷,请求允许甘肃恢复旧例,收监粮以赈济灾民。乾隆皇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王亶望与勒尔谨连年谎报甘肃灾情,大肆贪污捐粮。后来王亶望的亲信,兰州知府蒋全迪更发明了将捐粮折现,改为直接收银两的方式。几年下来,王亶望等人收取的银两已经难以计数。更有甚者,甘肃本没有收取捐粮,但他们谎报乾隆说,存放捐粮需要修建大量粮仓,并且需要雇佣运粮的夫役,请求户部拨款。乾隆皇帝拨给甘肃白银20万两作为运粮经费,不用说,这笔钱,又被这些贪官贪污了。

和通过对蒋全迪的逼供和对王廷赞的审讯,迅速获知了甘肃冒赈的实情。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开始,甘肃全省有27万名读书人通过纳捐的方式成为捐监生。甘肃全省共收取白银一千五百多万两,这当中,甘肃官员借赈灾之名,侵吞高达300万两。在这起案子中,有112名甘肃官员涉案,其中贪污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县官即有63人。案件震惊了乾隆皇帝。

最后乾隆皇帝下令大开杀戒,浙江巡抚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处斩,陕甘总督勒尔谨赐自尽,现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论绞,甘肃一省被处死的官员共有22人,有一百余名贪官被抄家。清代的第一大贪官和,因为查办了清代的第一大贪污案,又立了大功。

这次甘肃镇压起义事件之后,和认识到自己并没有军事指挥的才能,而且亲往前线督战很多时候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从此之后,和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不过却屡次因为战争受到嘉赏。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肃又爆发起义,和时为兵部尚书,坐镇京城,协调物资。阿桂平叛之后,论功行赏,和竟然是首功。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湾林爽文起义,清政府军队屡次镇压不力,和保奏了与自己不和的大将军福康安,果然取得了成功。乾隆五十三年(1788),将林爽文押解进京处死。而和因为举荐有功,受到嘉奖,获得了绘像紫光阁的殊荣,名列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当中。更重要的是,和因此与福康安缓和了关系,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一个政敌。

乾隆五十七年(1792),和又保奏福康安平定廓尔喀之乱,顺便让自己的弟弟和琳跟随福康安出征,立下了大功。和又是因为这一次保奏和他能通蒙藏语言的优势,在处理西藏战乱之时,扮演了突出的角色,他不仅能够直接阅读藏文奏折,并且能够直接用藏文为乾隆皇帝拟写圣旨,和再次获得了乾隆皇帝嘉赏。

和在不断表现自己的同时,十分注意化解别人对他的敌意,编织自己的势力网。除了四处索贿来拉拢心腹之外,和也注重利用科举取士的途径来营造自己的关系网。

在科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官场上独特的门生与主考官之间关系密切的关系网络。这是初入官场的官员寻找靠山最方便的办法,同时也是科举考试主考官笼络自己势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和来说,他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可是他也明白通过科举形成的师生关系可以笼络朝廷官员,培植自己的势力。除此之外,他当时科举不中,就是因为科举考试中有很大的舞弊成分在,谁都知道,每年的主考都是士子们巴结贿赂的对象,和自然希望能从中得到好处。并且,主持科举这件事情,与其他的工作不同,为国家选材,这是可以博得好名声的事儿。因此,和十分积极地想参与到科举当中。

科举,是为国抡才的大典,历代都十分重视。清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也非常重视科举,尤其是开国初期的几位帝王,将科举视作是获得汉族士子人心,笼络汉族知识阶层的重要途径。比如康熙十八年(1769),康熙大帝为了笼络人才,还特开博学鸿儒科考试,当时的名士汤斌等人积极应试,这一科所取彭孙遹、陈维崧、朱彝尊、汪琬、毛奇龄、严绳孙等人皆是一时人望;乾隆元年(1736),乾隆皇帝又仿照其祖父,开博学鸿词科考试。和自然是知道皇帝对科举的看重,但是他又不是由科举出身,因此一时之间难以参与到主持科举考试的活动中。

和最大的才能就是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乾隆皇帝的心理。他首先从乾隆皇帝交给自己的其他文化工作入手,比如修史、修《四库全书》等官方书籍的编纂等工作当中,他忠实地执行乾隆皇帝的意志,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对他在文化领域工作的信任和对他才能的认可。不久,乾隆皇帝便开始任命和为殿试读卷官等职务了。

和把持科举考试之后,先提拔的便是当年自己在咸安宫官学中的老师,吴省兰、吴省钦兄弟。吴氏兄弟才学很高,但是屡试未中,后来他们通过和的门路,终于考中,原来的老师拜在自己的学生门下,成了学生的门生。二人对和忠心耿耿,因此和对他们也是不断提拔。

据说,有一年,吴省钦在和的举荐下做了直隶学政,主持这一年的顺天乡试。吴省钦大肆收受贿赂,竟然明码标价,按照生员所送银两的多少来确定考试名次。这次考试导致读书人怨声载道,很多贫寒生员,寒窗苦读十余年,却因为没有银子送给吴省钦而名落孙山。这些读书人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他们到处张贴讽刺吴省钦的对联和诗文,比如有一副对联,上联写“少目焉能识文定”,下联是“欠金安可望功名”,横批为“口天欺天”。对联横批中的“口天”正是个吴字,上联中“少目”则是拆了“省”字,“欠金”组合则是“钦”字。这副骂吴省钦只认金银而不识才学的对联流传很广。吴省钦十分害怕对联传到京城中去,便让人将对联都揭了下来,还四处搜查贴对联条幅的考生。

和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便以自己的贪污经验来教训吴省钦说:“在直隶学政的位子上,银子还发愁吗?这种事万不可太明目张胆了,上榜的考生若都是草包,到时事情闹大了,脑袋都保不住,还去哪里弄银子?”……吴省钦自此才乖觉了不少。

对于巴结自己、能给自己送银子的人,和坤是尽力拉拢,比如对吴省兰兄弟,但是对于不肯巴结自己的读书人,和便千方百计地予以打击。比如福建名进士郑光策,是当时福建的士人领袖,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乡试当中考中第二名,第二年庚子恩科考试,一举中进士。乾隆四十九年(1784),郑光策赶赴杭州向南巡的乾隆皇帝献赋,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与浙江士绅一起获得一次考试授官机会。但是却因为不肯给监考官和下跪得罪和,和竟然将整个福建省的考卷都不阅卷,致使福建无一人考取。此后郑光策便在家乡教书为生,道光名臣林则徐便是郑光策的学生。

《清史稿·和传》记载,乾隆五十四年(1789),山西举人薛载熙进京考试,会试成绩很是不错,不料却被取消了殿试资格。原来薛载熙考试之前没有去拜见主考和,和竟然怀恨在心。因为这一年是皇太后80大寿,乾隆特地恩准薛载熙可以参加复试,可和十分歹毒,竟以薛载熙复试试卷与初试不一样为理由,说薛载熙可能是请人代考作弊,将他的举人也革掉了。薛载熙回家后发奋读书,直到嘉庆六年(1801)才得以平反。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嘉庆皇帝,为此特地举行恩科考试。许多举子都知道和把持科举考试多年,因此在考前纷纷向和送礼,和自然是来者不拒,收礼无数。不料,乾隆皇帝为了显示交班给嘉庆,竟然让嘉庆皇帝钦点会试考官。嘉庆皇帝自然不会点自己痛恨的和,而是点了时任左都御史的名儒窦光鼐。窦光鼐是山东诸城人,15岁即考中了山东省乡试的第三名,22岁就中了进士,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在朝廷中威望也很高。他自然是不会买和的账了。和非常着急,偏偏副考官礼部侍郎刘曜云、兵部侍郎瑚图礼与窦光鼐相比都资历较浅。

这一科考试,窦光鼐所取有高鹗等众多大才子,是一次公正的考试。但是巧的是,会试所拟的头两名竟然是浙江的兄弟两——王以与王以衔,和抓住这个机会,挖空心思地给窦光鼐罗织罪名。窦光鼐曾任浙江学政,和便说窦光鼐取中王氏兄弟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乾隆皇帝也觉得很怀疑,便罢免了窦光鼐的官职,将他以四品衔打发退休了。然后,命令纪昀重新复试,出人意料的是王以衔这次考中第一名。乾隆皇帝亲自考试,王以衔仍旧应对自如。乾隆非常高兴,钦点王以衔为状元,并说:“若此则彼之兄弟联名,或出偶然。科第高下,殆有命焉,非人意所能测也,何必易置。且既拆弥封而再易置,则转不公矣。”面对这样的结果,和是瞠目结舌,无话可说。但乾隆皇帝却并没有恢复窦光鼐的官职。原来窦光鼐为人非常耿直,有着山东人的倔脾气,本来科举考试有着不成文的规矩,省份之间会有平衡,头名状元和二名榜眼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一个省份的,何况是兄弟二人。窦光鼐却竭力主张按考卷优劣来定名次,这样就不仅使和收取贿赂的考生无望,而且使得能够凭借名额平衡获得好处的满族考生一下子处于劣势了,因此对这次考试结果,并没有人支持窦光鼐,反而是舆论一片哗然,尤其是落榜考生,纷纷指责考试不公。窦光鼐,这个耿直倔强的山东老头成了这次考试的牺牲品。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清代还有人在笔记当中指责窦光鼐的为人,甚至说他拜在和门下自称门生之类。以窦光鼐的狷介性格来看,他向权势熏天的和屈服的可能性都很小,说他拜倒在和门下,则完全是污蔑。史笔如椽,每下一字都需万分谨慎,信口雌黄的话写下去了,就可能诬古人于莫辩了。

和在科举考试中肆无忌惮地徇私舞弊,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所遇到的不公待遇,他在科举上的罪行最后也成为嘉庆皇帝给他定的二十条大罪之一,而他所苦心钩织的势力网,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树倒猢狲散,比如吴氏兄弟受他的牵连,也被降职。幸好嘉庆皇帝不计前嫌,吴省兰才得以继续为官。

同类推荐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

    摩根家族被称为“金融世家”、“华尔街的朱庇特”、“金融界的拿破仑”,甚至“美国无形的政府”,可以说,今后全世界可能再也不会有哪家银行能像摩根财团那样强大,那样神秘和富有。它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方向苹著的《华尔街的拿破仑(摩根家族传)》以详实的资料、流畅的笔法和精到的点评,为你全面解开这个号称“华尔街拿破仑”的摩根家族发家史、成长史和衰落史,透露了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人生智慧,揭示了摩根家族强大、富有的秘籍,可以使你从中汲取商业经营智慧。
  • 自由的老虎

    自由的老虎

    作者在高二那年因一个交换生项目赴美,之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个培育过无数英才、尤其是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母校里,开始了四年的生活。她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向自己钟爱的作家菲茨杰拉德致敬,却在查阅资料时无意发现,原来菲茨杰拉德还曾深深影响过许多曾在普林斯顿就读的学生,其中有杰出的外交家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知名传记作家斯科特伯格A Scott Berg,炙手可热的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还有因写作《江城》《寻路中国》而在中国声名鹊起的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命运似乎在无意之中成为一个神秘的圆环……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启功说启功

    启功说启功

    本书为“文博书画大师丛书”之一。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评价说这是“美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全书由“启功说”与“说启功”两篇构成,前篇是作者与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长篇访谈。后篇“说启功”主要是作者对启功的艺术成就及其风格、意义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热门推荐
  • 天地魔神

    天地魔神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一个青春期的懵懂少年,被王八精吞了村子成了孤儿!为报大仇一路西去要学真本领,才发现本领越大越是深陷漩涡中!
  • 圣魔纪事

    圣魔纪事

    “哈哈,魔鬼,你邀请老子来地狱,到底想干什么?”“让我们来做一笔生意……”“生意?那你拿走了我的心脏……这就是老子的报酬?”“不……这只是一个抵押。”一个普通的少年,从此踏上了奇异的征程……
  •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前世今生之桃花妆

    “你是男的?”被强吻后又被戳穿身份,原以为这个暴君会杀了自己,却不想,一夜温存,自己竟成了他的男宠……这一切都是被迫的,他费尽心思的逃出宫去,却偏偏爱上了要嫁给暴君的女人,为了就这个根本不爱自己的女人,他选择回来,哪怕会遍体鳞伤,哪怕要做男人的男人。“我会等到你爱上我……”梦里,那个留着血泪的男人,总是这么温柔的对自己说,可是他有女朋友的,怎么会日夜梦见一个男人?
  • 清穿之四爷嫁到

    清穿之四爷嫁到

    意外撞见男友和‘煤’二代滚床单,还被贱男一脚踹到魂穿,有谁比她悲剧?可更悲剧的是,咋就好死不死滴穿到那堆儿数字阿哥党中间捏?俗话说的好,要想死得早,阿哥丛中跑!加上狠毒姨娘一枚,腹黑妹妹一个,宅斗?不怕,斗斗更健康!可是,四爷,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可怕啊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院的篮球生活

    学院的篮球生活

    篮球只有一个原理:把球投进筐里,不犯规,才是硬到理。看过《灌篮高手》的人,肯定羡慕里面的人物,那些都是我们最喜欢的篮球动漫人物...........
  • 星游记之星游系统

    星游记之星游系统

    昊天,一个孤儿,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获得星游系统并来到星游记的世界里,最惊讶的是自己的好朋友诺灵也来到了这里,两人的出现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 我的男友好奇怪

    我的男友好奇怪

    他雷打不动的班级第三名,说话永远那么的客气礼貌,没人知道他的电话及住址,连老师都对他讳莫如深,然而最终她却发现了他的秘密。
  • 火爆狂少

    火爆狂少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兵王归来,再战花丛,血雨腥风,重现都市狂潮。。。
  • 你我初见,伊若非离

    你我初见,伊若非离

    一天她被告知是国王的女儿,是Y王国最尊贵的公主,她不敢相信,觉得这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当她听到自己所谓养了自己十八年的父亲只不过是国王身边的一个普通大臣。突如其来的改变,不仅是身份的改变,也是生活的改变。来到王宫生活的第一天,她遇见了一个她讨厌至极的人就是在小时候让她出大丑的一个人,而他认得她,她却忘记了他,当年的那一次她已经在他的心里深深中下了根,现在已经在萌芽了。
  • 红颜之孤傲红尘

    红颜之孤傲红尘

    一个男人,面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只有泪和悔,可这些永远无法赎他犯下的错与罪。对面的女人,像招财猫一样举着手臂,用那道生命的伤疤展示着她用命守护的坚定。爱,可以背叛,可以被背叛,却永远无法背叛自己内心最痛的煎熬。“红尘梦碎,此生无期......”女人如此淡定,男人却呆若木鸡。爱与恨,同样轰轰烈烈。所谓复仇,就是你拿你所谓的幸福来伤害我,我便会用你所谓的幸福来成长自己。人生的未知路,总会不期而遇一个个十字路口,邂逅即将启程的新面孔。人心难测,真假难辨,对错难分。即使经历挫与痛,亦要坚信生活本真,哪怕注定挥泪孤傲前行。生活如此,爱情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