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68000000011

第11章 直接推理

一个逻辑学家不需亲眼见到或者听说过大西洋或尼亚加拉瀑布,他能从一滴水上推测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个生活就像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就可推想出来了,这便是推理的精妙之处。

相机的归属问题

某市公安局抓住了一个惯窃犯,在他的住所搜出大量现金及照相机等赃物。讯问时,此惯犯很不老实,一口咬定现金是捡来的,照相机是几年前从旧货店买的。公安局决定以审讯照相机的来历为突破口,并由证人(照相机被窃者)出庭作证。下面是审讯时的一段记录:

审判长(问证人):“照相机有什么特征吗?”

证人:“有,这个照相机与众不同,它有一个暗藏的按钮,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这个按钮的,也就打不开照相机。”

审判长:“被告,你把这架照相机打开。”

被告:“审判长,假若我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是吗?”

审判长:“不对,打开了,并不能证明它一定是你的;而不能打开,那就证明一定不是你的。”

被告犯有两处诡辩错误。其一,证人说:“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这个按钮的,也就打不开这个照相机。”这个判断蕴涵着“谁能打开照相机谁就熟悉这个照相机”,而被告却把它偷换为“谁能打开这个照相机,照相机就是谁的”;其二,从推理的角度看,审判长和被告都应用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例如,从“如果某人是山东人,则他是中国人”的前提,可推出“如果某人不是中国人,则他不是山东人”的结论,但不能推出“如果某人是中国人,则他是山东人”。审判长应用的推理是:如果照相机是你的,你就能把它打开,所以,如果你不能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不是你的。

这是一个从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的正确的假言直接推理(仅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叫间接推理),又称为假言易位推理。而被告应用的推理是:如果照相机是我的,我就能把它打开,所以,如果我能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

这是一个从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假言直接推理,违反了推理规则,犯了“肯定后件”的错误。审判长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因而指出:“不对,打开了,并不能证明它一定是你的。”

后来被告未能打开照相机,迫使他不得不低头认罪。这就更加证实了审判长的推理是正确的,并充分暴露了被告的诡辩伎俩。

某公请客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曾对形式逻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墨家的逻辑中也有错误。如在墨家的《小取》中,有这样一个推理:

“盗,人也;杀盗,非杀人也。”

从“盗是人”的前提能推出“杀盗不是杀人”的结论吗?不能。因为在前提中,把“盗”包括在“人”的外延之内,而在结论中却又把它排斥于“人”的外延之外,这不仅偷换了“人”这个概念的外延,也偷换了它的内涵,使“人”这个概念失去了自身的确定性和前后一贯性,违反了同一律和不矛盾律,从而构成了诡辩。

有些人为“杀盗非杀人”的推理作辩护,他们说“杀盗非杀人”中的人,指的是盗以外的普通人。这个解释显然不能成立,因为它和“盗,人也”的前提是相矛盾的,二者不能并存。还有的人想用“杀死敌人不犯杀人罪”做理由来证明“杀盗不是杀人”。这个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不犯杀人罪”和“不是杀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用前者来取代后者。打个比方说,难道我们能以“杀死猪不犯杀猪罪”为理由来证明“杀的不是猪”吗?可见,为诡辩作辩护也难免陷入诡辩。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某公请四位客人到饭馆吃饭,约好时间是晚上六点钟。到了六点,已经来了三位客人,还有一位客人没有到,而且还是主客。“我们再等一会吧!”主人微笑着说。“好,好,我们等。”俗话说客随主便,三个客人点头说道。一直等到六点半,还不见那位客人的影子。主人急了,自言自语地说:“唉!该来的不来。”说完摇了摇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客人中有一人心里感到不痛快,心想:“怎么,该来的不来?那就是说我是不该来的了,我走吧。”于是找了一个借口,下楼走了。不但主客没有来,还走掉了一位。主人心里更着急了,叹了口气说:“唉!又走了一位,真是,不该走的走了!”听到这话,另一位客人心里也嘀咕起来:“什么?不该走的走了?看来主人没有请我客的意思呀!不如走了算了。”于是悄悄地溜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客人了。这位客人与主人是老朋友了,他对主人说:“老兄,你以后说话要注意,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呀!‘该来的不来’,那人家不就成了不该来的人?‘不该走的走了’,那人家还不走?以后可千万不要这么说了。”主人解释说:“大哥,我可没有说他俩呀!”这位老朋友一听就生气了:“噢!原来没有说他俩,说的是我呀!好好好,我也走吧!”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客人全部被气跑了,某公请客的愿望成了泡影。

某公辛辛苦苦、诚心诚意地请客,结果不仅客没请成,还与客人产生了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显然是这位主人说的几句不妥的话造成的。主人说的“该来的不来”实际上与“来的是不该来的”同一意思。“该来的不来”的完整形式是“该来的是不来的”,而“该来的是不来的”与“该来的不是来的”意思相同。“该来的不是来的”又可以换位为“来的不是该来的”,而“来的不是该来的”就是“来的是不该来的”的意思。这样,就会使来了的客人误解为自己是不该来的,因此第一个客人就被气跑了。

在这里,“该来的是不来的”与“该来的不是来的”意思相同,“来的不是该来的”就是“来的是不该来的”的意思,我们凭直观就能得出。但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们都运用了换质法。换质法是改变命题的质的方法。它有两条规则:第一,只改变前提命题的质;第二,结论中的谓项是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它的具体形式是:

“所有S是P”换质为“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换质为“所有S是非P”。

“有S是P”换质为“有S不是非P”。

“有S不是P”换位为“有S是非P”。

某公说的“不该走的走了”,其完整形式是“不该走的是走了的”,运用换质法推出“不该走的不是没有走了的”,再换位成“没有走了的不是不该走的”,再换质为“没有走了的是该走的”。这分明是在下逐客令,无怪乎第二个客人也被气跑了。

换质法和换位法可以交替使用。通常先换质,再换位,人们把这种形式叫做换质位法。如“人民军队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换质位后为“不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不是人民军队”。“所有犯法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换质位后是“所有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是犯法的行为”。

有一个笑话:一个儒士酒足饭饱后吟道:“风吹柳线千条绿,日照桃花万点红。”他旁边一个文人说:“此诗意不好,我为你修改后就好了。”说完就准备为他修改。吟者一听心里不高兴了,说:“尊公若修诗,请作一首。”改者回答说:“作者不修,修者不作。”

从“作者不修”到“修者不作”,运用的也是换质位法。当然,这个推理的前提是否真实,就另当别论了。

老虎是老动物

有两个人进行了如下的一段对话。

甲: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吗?

乙:是的。

甲:以“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做前提,能否推出“汉民族的语言是汉民族的交际工具”的结论?

乙:完全能推出。

甲:虎是动物吗?

乙:当然是。

甲:以“虎是动物”做前提能推出“老虎是老动物”的结论吗?

乙:不能。

甲:为什么前一个推理能成立,而这个推理不能成立?它们不是一样的吗?

乙:不能回答。

以上两个推理叫附性法推理,简称“附性法”。所谓附性法是指在一个全称肯定判断或者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与谓项的前面和后面各加上一个相同的概念,从而得到一个新判断(结论)的直接推理。从语词的角度来说,附加的语词可以是形容词(表示性质)或数词(表示数量),也可以是动词(表示行为)。附性法要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必须遵守推理的规则。规则之一是:附加的概念在与前提的主项与谓项结合后,不能有不同的含义,所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例如:山东大学的学生是大学生,所以,大多数的山东大学的学生是大多数的大学生。这个推理就违反了这条规则。从语词上看,虽然附加的是同一个语词“大多数”,但当它与主、谓项结合后却表示了不同的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不同的(外延不同)。在主项中是指山东大学学生的“大多数”,在谓项中是指大学生的“大多数”。再拿上面甲所说的两个推理来看,众所周知,“老虎”这个概念在自然语言中已经有了确定的含义,指的是一种凶猛的动物,从语词上说,这是一种动物的专有名称,其中的“老”并不反映生理属性,即不表示年龄大;而在“老动物”中的“老”,反映的是生理属性,即表示年龄大。可见,这个推理是利用了不同的语境偷换了概念的诡辩推理。

马克?吐温的声明

清代诗人袁枚,针对风水先生所说的“祖先坟墓用地选择的好坏,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兴衰”,在《随园随笔》中写道:“汉朝的廷尉吴融埋葬母亲的坟地,风水先生认为不当,子孙必遭灭族之患,可是他的子孙却很昌盛。迷信风水的人认为,黄巢、李自成的祖先的冢山风水很好,只是后来被人挖了祖坟,才招致后期的败亡。但是,唐高祖、郭子仪的祖坟,一个被隋朝的长安留守挖掉,一个被鱼朝恩挖掉,可后来李渊当了皇帝,郭子仪七子八婿,贵显满朝。”

袁枚的话中运用了对当关系推理:既然“有的人祖坟不好而子孙兴旺”为真,那么“凡祖坟不好子孙就会衰败”必然为假。在事实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批驳了风水迷信,非常有说服力。

可见,使用对当关系推理的有效式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在特殊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对当关系推理的无效式,也可以显示特殊的语言魅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有些粗野,但却表达了马克?吐温对某些卑鄙无耻的政客的愤怒。马克?吐温话音一落,华盛顿的议员们就纷纷要求马克?吐温公开道歉,否则将其绳之以法。聪明的马克?吐温不仅对某些议员发表了“道歉讲话”,而且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同一内容的“道歉声明”:

日前鄙人在酒会上的发言,说:“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承认“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是错的,是以“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为前提的。它是从真推出假,这在对当关系推理中属于无效式。马克?吐温有意运用这一无效式,表明自己的“道歉声明”是不能成立的,使他在与政客的斗争中,不但得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还显示了他的逻辑水平和论辩能力。

十五贯钱

昆曲《十五贯》是一部很值得看的好戏,该戏通过过于执与况钟这两个人在断案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深刻地讽刺了过于执根据虚假事实进行论断的荒谬。戏的基本情节是:

有一个名叫尤葫芦的屠户,一天夜里喝醉酒回家后跟养女苏戍娟开了个玩笑,说把她卖给了别人,女儿信以为真,深夜逃走。这时,尤葫芦的街坊、一个叫娄阿鼠的赌棍窜进尤葫芦家中,杀死尤葫芦,取走他身上的十五贯钱。苏戍娟从家里逃出来,路遇一位名叫熊友兰的青年,二人同路而行。尤葫芦被杀后,苏戍娟、熊友兰被当做怀疑对象捉送官府,并从熊友兰身上搜出十五贯钱。无锡知县过于执一不听被告的陈述,二不去现场调查,他一见苏戍娟,就“想当然”地作出这样的推断:“看她艳如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么会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之意,父亲拦阻,因之杀其父而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情就是不问,也已明白十之八九了。”

过于执根据这个设想,把此案定为“通奸谋杀”,并把两个无辜青年判处死刑。后来多亏苏州知府况钟对案件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找出凶手娄阿鼠和赃证,苏戍娟、熊友兰的冤情才得以昭雪。

过于执的推断,乍听起来,似乎言之有理,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想当然”罢了,根本经不起事实的检验。用未经证实的假设或猜测做论据来证明论题,逻辑上称之为“预期理由”的错误。过于执把未经证实的“想当然”作为判罪的依据,违反了“论据必须是无可怀疑的”论证规则,从而导致“预期理由”的诡辩。我们的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如果对得到的材料或“证据”没有最终落实下来就匆忙地定案,也会犯过于执那样的错误。对此,应当引为鉴戒。

同类推荐
  • 一生的资本

    一生的资本

    奥里森·马登从小是一个孤儿,他的处境非常糟糕。他几乎没有任何财富基础,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向他伸出援手,他只能依靠自己,依靠坚强的心脏和勤劳的双手。他让自己成为0己最大的资本。他成功了,摆脱了贫穷,理解了财富,更重要的是,驾驭了财富。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共享,以帮助他们也能像他那样取得成功。《一生的资本》甫一问世,就受到美国各地人们的欢迎,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大师也非常认可它,觉得书中所说的,能帮助人们更加适应目前的财富时代。
  • 做自己想做的人

    做自己想做的人

    当今世界,人们也许会在繁华中盲从,在喧嚣中浮躁,在灯红酒绿中迷失,在人生的路口徘徊,但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幸福和前途。看一下本书,或许能带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在迷失中找回自己!要想达到成功目标的人,不仅能时刻预见危机,坦然面对已有的挫折,还要把这种危机与挫折当做自己新的机遇,适时调整自己,向人生发起新的冲击。
  • 梦想会生利息

    梦想会生利息

    本书是“畅销书天后”吴淡如最新散文力作简体版新作,坦诚讲述她从台北搬到宜兰、由“才女”变“下女”的不一样的筑梦体验。“我好想……只可惜没时间,等我退休就可以了。”然而,我们一定要等到体力都没了,才勇敢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吗?吴淡如身兼作家、主持人的身份,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但她更想做的其实是找一块地,好好地过生活。这三年来,她认真实行“半退休计划”,在宜兰买地,从“才女”变成“下女”,将人们口中的“鬼屋”变成今日梅花湖畔的风景,甚至带动当地观光人潮。她说:“我深信,如果你努力完成梦想,梦想就会自己生利息。”何必等退休?这一刻,就开始过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跟着吴淡如的方法,一步一步实现梦想!
  •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

    《口才兵法:实用口才提升宝典》从交际、情感、说服、演讲、辩论、谈判、求职、公关以及推销九个角度,针对具体的社交场合和说话对象,选择最恰当、最巧妙、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阐释,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从而达到传递智慧,为大家提供口才表达范例的效果,供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借鉴。每个人都会说话,然而把话说好并非易事,《口才兵法》“兵”力十足,“兵”释恐惧,“兵”醒你沉睡的语言艺术细胞。
  • 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

    有些人将旅行视为生活,有些人的生活就是旅行。生活在京都的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旅行,每天都在发现。曾几何时,我们都被庸庸碌碌的生活磨损了敏锐的感性,忘记了这世界的许多美好。偶尔沉淀下来,想写下一点什么,才发现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将每天见到的事物记下,或摄影、或涂鸦,一把茶壶、一扇窗,点滴记下,都是生活。生活的味道就此氤氲地发散。"
热门推荐
  • 心霾

    心霾

    你有没有一个,一直以来真正将他放在心里的,久到自己都陌生和疏远了的人?你有没有这样喜欢过一个人,你了解他的一切,理解他的喜怒哀乐,可是最后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是他要等的人。青春里的错过,最怕的还是回眸和重逢,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对方的良人,殊不知这一切,从一开始便错了,此后步步皆是错。于籽诺爱过一个遥远的人,她以为从此可不再彷徨,可是她没有,她也爱过一个风筝般的人,可她手里没有线,她怨他,因为他从未了解她;她恨他,因为他太过了解她。
  • 只道是雾梦

    只道是雾梦

    在匆忙的人生中经历了多少故事,已经历风霜的心底有多少抹不尽的的记忆,而那记忆里全都是一个叫靳辰的影子。
  • 恋上我的黑夜天使

    恋上我的黑夜天使

    她拥有绝美的容貌,天使般的面孔,喜欢黑夜宁静。蓝玫瑰是她最好的象征,美而带刺,如果有人上前因为它的美丽想要独占,那么就会被它满身的刺给刺伤。流出浓浓的鲜血。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为了这样的美心甘情愿。他们不知道她心早已经随着那次而消失。十四岁对感情的朦胧,双胞胎姐妹上演了一场感情游戏。结识了大八岁的江淳伊,却不了竟是一场恶梦。十九岁兰泗涵来到另一个城市,忘记过去想好好重新开始。此时从海外经商回来的江淳伊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他们开始互相折磨,互相伤害……妹妹的死亡真相是什么?当他们的爱不断的纠缠,她已经不是原先的她……
  • 黄泉逆命

    黄泉逆命

    给爷爷送葬让姜逆水知道了他家的祖辈李淳风与袁天罡之间的恩怨。李淳风曾千方百计破坏了袁天罡想改朝换代的计划。袁天罡愤恨之下,设计了横跨一千多年的连环机关,只求让李淳风的后人永世不得安宁。姜逆水不想让袁天罡的狠毒计划再演下去,决定以一己之力来完成祖辈们一直未达成的心愿。之后姜逆水走遍大江南北,勘测了无数寒山瘦水,几经生死,终于打破了背负在家族身上的枷锁……qq1969556786
  • 我不是少女

    我不是少女

    也许爱就是情不知所起、却无法自拔三年前,因为一夜惊喜,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爱上了一个错的人。三年后想重新开始,却因为不小心睡了一个不该睡的男人从而开始了混沌的生活。男主:你是我的。前夫;我还爱你。初恋情人:我等了你六年。女主:呵呵,能说你们认错人了吗?.......
  • 步履仙缘

    步履仙缘

    魂穿异世的兰溪,本以为遇贵人相救,又偶得空间,从此便可以在异世惬意的生活下去了,哪知异变突生,她的生活亦因此天翻地覆。命中注定,她要在残酷的修仙界中挣扎求生,她无从选择,要么报恩报仇,要么魂飞魄散,躲避、出击,她无暇顾及其他,却不知有人在暗中相护。当恩仇皆了,她开始寻觅归途。归途飘渺,她又能否寻到?情缘难定,她会情归何方?
  • 军统成长之路

    军统成长之路

    从没有想过自己会经历战争,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参与战争,然而一切却都发生了!一个现代女子变成一个民国小女孩,然而却命运坎坷波折,成为孤儿,爱上不该爱上的人……为了查明父母死去真相加入军统,一步一步,成长,前进,可是最后等着她的又将是什么?浮烟冷翠,一曲高歌为谁去,九州离恨,相思无梦又天明。
  • 阴阳游记

    阴阳游记

    凡人,可笑的蝼蚁们!从出生到死亡,便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欲望奋斗着,征服是人的本性——金钱,权势,还有女人……这种本性直到埋没黄泉也还保留着!什么尊严?什么责任?什么正义?全都是借口!我所要做的,仅仅是满足自己的征服欲!傲立于定点,俯视脚下!
  •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

    《我是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是周嘉宁的短篇小说集,包括《爱情》《幻觉》《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等13篇短篇小说。在生活的一马平川面前,幸好还有些格格不入的入侵者,带着热气腾腾的怒气、哀怨、惊恐和悲伤。潦草的梦境、遥远的记忆、深藏的悲伤……13个故事,写给在未知恐慌中顽抗的男男女女,他们渴望亲昵,终于逃离;摊开痛苦,却又无力倾诉。13段消磨,写给尚未与自己和解的你们,和那些终于被我们毁掉的生活。
  • 霜落成殇影尽离

    霜落成殇影尽离

    她是杀手世家的千金,出身豪门,及万千宠爱于一身,一场精心策划的追杀,她父母双亡,唯一的姐姐也被迫离她而去,直到她的出现,冰封的心开始融化,到底是爱情还是仇恨,真相中,又有几分真情几分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