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9200000002

第2章 基廷格:从太空边缘纵身跃下

探索太空从来都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50多年前,为了探究未来宇航员在大气层跳伞逃生的可能并寻求人类个体以超音速自由落体的答案,约瑟夫·基廷格从太空边缘纵身跃下。

世界上最高的阶梯

1960年8月16日早晨7时,美国空军上尉约瑟夫·基廷格静静地高悬在美国图拉罗萨沙漠上方30多公里的空中,准确地说,是31334米的高空。

11分钟后,他将从这里飞身跃下,从而创造出人类最高的高空跳伞纪录、时间最长的自由坠落纪录。但他此行的目的,却绝非为了创造纪录,而是有着清晰的军事与科学目的。

1960年,人类的航天时代已初露曙光,美苏的太空角逐正拉开帷幕。这年4月1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8月19日,基廷格凌空一跃的三天后,苏联的两只小狗开始乘太空船环绕地球;而中国人,也在这年的2月9日将自行设计制造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上天;与此同时,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高度,已经发展到了3万米的同温层高空。

也许是这一切来得太快。实际上,对于几年之后就将踏足月球的人类来说,显然准备不足,他们对地球上方数十公里处的地方还所知甚少。

一旦飞机或航天器出现问题,飞行员和太空人能否在同温层安全跳伞?在高空低温、低气压的环境里以音速急速坠落,会发生些什么?以现有知识研制的高空服装和救生跳伞装备,能不能保证安全?作为空军试飞员的基廷格,就是肩负着找到这些问题答案的使命,走进氦气球下那个小小吊舱的。

据说,那个吊舱门的下方,刻着一行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字:“世界上最高的阶梯”。

凌晨,准备升空

在跨上这“最高阶梯”之前,基廷格做了充分的准备。

8月16日凌晨2时,美国著名的白沙导弹靶场附近一座废弃的机场内,数十名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到位。在基廷格躺在卡车内静静吸氧时,他们完成了仪器设备的最后检查调试。升空前呼吸纯氧是必需的一环,纯氧能减少血液内的氮含量,以避免进入同温层后基廷格的血管变成一座气泡加工厂。

之后,基廷格开始全副武装:胸部用尼龙带固定各种传感器,作用是测量脉搏、扫描心电图、记录呼吸频率并将所有数据传回地面接收系统;然后穿上保暖内衣、高空密封服、保暖服、戴手套的防寒飞行连体服,最后是有电预热功能的飞行手套。这还不算完,他还要背上一个主伞包、一个备用伞包、一个装有备用氧气、电池、记录仪(类似飞机黑匣子的东西)、摄影机等五花八门仪器的“红匣子”(就是基廷格屁股上拴着的那个)。

所有这些装备加起来的重量,超过了72公斤,比基廷格本人还重。凌晨5时,负荷着沉重的装备、臃肿不堪的他被两个工作人员挽扶着塞进了只有1米见方的狭小吊舱。这时,拉展开的气球内已充满氦气,等候在头顶。

氦气球在高空探测和载人飞行方面比氢气球更为安全。氦气无色无味,比空气轻,不可燃,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几乎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成为飞艇和探测气球的首选物质。只是它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只有百万分之五点二,一般都要从天然气中提取。

5时29分,一声令下,装满氦气的银白色聚乙烯气球腾空而起,载着吊舱和基廷格以每秒6米的速度向上蹿升,很快就消失在厚厚的云层中。

危机四伏的同温层

5000米、8000米、15000米……一切顺利。

此刻,基廷格坐在吊舱里,头顶是那个巨大的有20层楼高直径达61米的氦气球。这个高度,已是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也叫同温层。

大气层从地面开始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厚度在12公里左右,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电闪雷鸣、雨雪风霜的天气变化都发生在这里。对流层上面,直到高于海平面50公里这一层,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减弱,是平流层。如今人们特别关注的臭氧层,就处于平流层,位于距地面20-30公里的高处,此刻已在基廷格脚下。

平流层空气稀薄,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但这寂静平和的表象下面却是危机四伏。这里温度已是零下摄氏43度,几乎没有空气,气压极低,无法呼吸;只要那层薄薄的增压服或补氧器稍有差池,片刻工夫,人就会口水冒泡、双眼暴出、腹胃肿胀、血液沸腾,然后一命呜呼。

1.5万米,似乎一切顺利。液态氧的阀门自动开启,飞行服鼓胀起来,气压增加,最重要的生命保障系统启动了。基廷格轻轻舒了口气,试着动动手臂——他立刻察觉出不妙——右手套里压力不足,一定什么地方泄漏了氧气!

“这里一片漆黑”

在后来的回忆里,基廷格谈到过自己的犹疑。他此时很清楚,自己右手很快会肿胀并失去知觉,如果这时跳伞,危险也将随之终止;但假如继续飞行,可怕的同温层会把他这只手膨胀到多大,只有天晓得!更为麻烦的是,假如飞行服的其他部分发生连带效应,那可真是万劫不复了!

向外望去,太阳已经升起,但在接近20000米的高空,它的背景却是一片怪异的漆黑,而脚下,只有无边无际的茫茫云海。这位经历无数凶险的试飞员,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恐惧。

把这个意外情况报告地面指挥,他会接到立即跳伞返回的指令,但那意味着再一次漫长的等待和再一次无休无止疲惫不堪的准备工作……真到了必须放弃的一刻吗?

基廷格的沉默令地面指挥不安,而他一开口则令人更加不安:“这里一片漆黑,一片空茫。这里的恐怖,任何画家都无法描绘……”

一向豪爽和乐观的基廷格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阴郁?上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耳机里基廷格的声音还在继续:“任何人坐在我此刻的位置,都会明白,人类从来不曾征服太空。人也许能在太空学会存活,但永不可能征服太空。”

守在地面的医生后来回忆说,在那一刻,“我突然醒悟,这是一个人在同生命告别,他感到自己可能死亡”。

没有人知道基廷格当时确切的心理活动,担任侦察观测任务的喷气式战斗机此时看到,氦气球没有任何停滞或犹豫,正向预定高度急速冲刺。

“上帝,请你保佑我!”

经过1小时40分钟的飞行,巨大的氦气球抵达3.13万米的预定高空,由于它的上升力与地球引力之间达到平衡,此时它静静地旋转着、漂浮着。

回家的时刻到了。

基廷格右手已经肿胀得似气球一般,完全麻木,所幸身体其他部位无碍。他解开固定自己的安全带,接通随身氧气装置,然后艰难地起身,挪到吊舱的出口,并回身按下摄影机的按钮。

他对着深不可测的虚空说一句:“上帝,请你保佑我!”然后,纵身一跃,向下方的地球扑去!

留在吊舱里的摄影机忠实记录下他飞身跃出的那一刻——那个笨拙的身影,那种决绝的勇气。

世界一片沉寂。基廷格后来回忆,那一刻,“宇宙静止了,甚至时间也凝滞了”。在最初的下坠中,因为空气稀薄,周围没有一丝风,下面的云团凝固不动,基廷格并没有急速下落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仿佛静止地漂浮在空中。不过,当他试着扭转身体,面向上空时,惊异地看到,白色的氦气球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上蹿升!——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实际的情形是,基廷格正以接近音速的速度扑向地面!

在如此稀薄的空气里,他下降的速度比出膛的子弹还要快,在几秒钟内就加速到了每小时1150公里。他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不用任何运载工具就打破音速障碍的人。

2.7万米,自由降落30秒!这时他成功打开了稳定伞。稳定伞的作用不是减低速度,而是调整重心,使他免于陷入致命的螺旋旋转。

“2.1万米,自由降落60秒!”基廷格报告着自己的状态。大气已变得越来越稠密,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他的心情终于轻松了。

“1.2万米,自由降落2分30秒!”“3分30秒,我已进入云区!”

猛地,基廷格感到身体被狠狠一扯,主降落伞在距地面5400米的空中自动打开,红白相间的伞顶耀眼夺目。

“5486米,自由降落4分36秒!”

终于安全了。他脱口而出:“上帝,谢谢你保佑了我!”

当医生、研究人员、后援队伍和媒体记者纷纷赶来着陆点时,基廷格对大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15分钟前,我到了太空边缘,而现在看来,这里才是天堂。”

纪录,51年不倒

从跃出吊舱,到安全降落地面,基廷格用短短13分45秒的时间,创造了历史。

他勇敢地证明了,即使只有一件增压服,人类也能在严酷的太空中生存;而在危急情况下,人类可以从同温层安全无恙地重返家园。

从30多公里的高空跃下,这近乎疯狂的勇气,也让基廷格打破了一系列人类纪录:最高的自由降落纪录、最长的跳伞降落纪录和最高的敞舱气球飞行纪录。

而令人惊奇的是,漫长的半个世纪过去,这3项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最接近这一纪录的成绩,是前苏联跳伞员多尔戈夫和安德列耶夫完成的,他们于1962年11月1日乘“伏尔加”号同温层气球上升到离地2.5万米的高度,并从那里跳伞下降。

此后,许多人都曾经尝试或试图尝试突破基廷格,英国人、法国人、苏联人、澳大利亚人及美国人都有,但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有些失败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最近一次,是2008年5月,61岁的法国人迈克尔·弗尼耶企图挑战基廷格。他变卖全部家产,筹措了1200万美元,用以购买氦气球、太空服、生命支持设备、导航设备和GPS卫星跟踪装置等,但终因小小失误,功败垂成。弗尼耶曾在行动前打电话给基廷格,听到的忠告是:“太空充满敌意。”

基廷格的忠告意味着,对人类头顶那片蓝天,我们应当保持敬畏,不要轻举妄动;同时也意味着,对投身人类航空和航天事业的人来说,我们必须随时做好承担失败和牺牲的勇气。

也许,正是这种敬畏和承担,成就了基廷格无人企及的一跳以及51年屹立不倒的辉煌纪录。

同类推荐
  • 权力的赌徒

    权力的赌徒

    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之作《权力的赌徒》。还原西汉帝国功劳最大,口碑却最差的赌徒政治家——陈汤的官场人生。陈汤,扫平匈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怀赤子之心,做小人之事。功过是非,让史家与政治家打了两千年的笔仗。陈汤这家伙,穷的叮当响,出身很差,名声也不好,这样的背景,在等级森严的西汉帝国,能混个小官就算烧高香了。但他看不上小官,他想要封侯。这样的一个屌丝陈汤,带着封侯的梦想,走上了无比险谲的官场之路,成了一个权力的赌徒。
  • 妖娆女人的秘密

    妖娆女人的秘密

    大约在夜里十一点二十分的时候,蛛儿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这以前,她好像从未接到过这个女人的电话。
  •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单臂猿的末日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单臂猿的末日

    本书通过精选出来的一篇篇文章,让读者在故事的感悟之余,看到更多人间的真善美,教育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更多的道理。内容有《收藏在钢笔里的悔恨》、《无见天日的疼爱》、《聊天接力赛》、《那时正是年少时》等。
  • 热吻

    热吻

    热吻与大漠狼烟写的是军中男子汉与女人的事儿。说得文雅点,就是“男人与女人在人生天平上的的哲学涵义”。这样的切入角度,可算是现代性和内向性的了吧?但前者是发生于出生入死的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与经济特区之中,后者是发生于经济特区与暂时没有战争的、有如月球那样荒凉的西北边疆。同是经济特区与边境,但是由于客体(现实环境)与主体(人物内心的冲突)的不同,使人物的思想性格竟是如此的相异。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热门推荐
  • 我拿流连乱了浮生

    我拿流连乱了浮生

    朋友也好,前任也罢,我始终记得你把心掏给我的瞬间,并守护它。
  •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你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我是你的主角兼导师又系统,我们现在来上第一课,作为一个主角,你的处境现在是一悲催的孤儿,好,在你的世界里,你就是主角,但是,以后和我说话的时候,要叫我大哥大!”......
  • 魔剑传说之霸主天下

    魔剑传说之霸主天下

    高小风,程小影拜玉观门清风道长为师,学有所成,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一切随着五十年一次的论剑而改变!高小风忽然之间成了妖孽,弑师魔头,误会重重,痛苦、意外、生死一次次无情地考验着他……九死一生后,古传送阵、鬼域,千龟岛……奇人异事,纷争与狡诈,险象环生……绝境磨砺出王者,他不但剑冠天下,侠骨丹心更使众界归服,四海宁靖,成为一代剑帝。
  • 大恶魔传

    大恶魔传

    世界分为七等,主角乃最高七等世界天魔一族皇子,携带因使家族覆灭的神器,沦落一等世界。此神器具备两种能力:1,在里面栽培药材,一天可抵外面十年,一份千年药材,百天可栽培出来。2,此神器可复制药材,任何药材可以无限复制。且看主角如何利用神器,炼药与功法相辅相成,在一等世界翻云覆雨,最终重回七等世界,掀起一场灭世浩劫!
  • 一个女生的虚影

    一个女生的虚影

    (我不会写简介,只会写内容O(∩_∩)O哈!……)一个女生从虚实——在变到真实——再变回虚实的故事。你们想要什么结局?
  • 全球灾变

    全球灾变

    一款真实的游戏将地球变成地狱!无数游戏中的怪物降临现实,一时之间,人类从食物链的顶端瞬间沦为食物!林齐,因为失恋而得到一张(全球灾变)游戏激活码,幸运的成为了一名内测玩家!
  • 极品王妃追夫记

    极品王妃追夫记

    一朝穿越,成了王爷后宫的一员。而且还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一众小妾们的羞辱,下人们的欺压,这日子还能不能过了!于是,她要奋起反抗,改变这种该死的现状。于是,目光锁定在了王爷的身上,上演了一系列的追夫计,王爷扑倒,小妾们打倒,下人们踢倒。极品王妃追夫记,华丽来袭。但是,为何最后是这种情况。“娘子,你要去哪?”“娘子……”王爷开始追着王妃跑了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仙域要塞

    末世之仙域要塞

    这是一个超乎任何人意料之外的末日世界,人类的文明进入了一个分叉口,地球意识的攻击、神魔重新现世,原有的社会已经破灭,科技的辉煌受到挑战。怪物是有的,但并不狰狞可怕但是不要以为这是Q版网游,末世的凶险一点也没有降低,任何小看了怪物的人,只会成为尸骨中的一员。
  • 风之狩天

    风之狩天

    卒,士,影,百户境,千翎境,威统境,将臣境,三爵境,君境,本终可为仙……可天道陨,吾命亦不可为天定,唯有噬……
  • 泪打浮萍(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泪打浮萍(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这部小说叙述父辈叙述90后,叙述安静的小镇也叙述喧哗的城市,叙述亲情叙述爱情。一个人,也是一群人活着的故事。 上大学,对于我周围的人,大多数人每天都是吃饭睡觉lol,稍有点姿色或者财色的人,外加一个泡妞然后还是吃饭睡觉lol,平平淡淡和死人的唯一区别就是还有丝呼吸。所以与那些同龄饱受社会摧残的打工仔相比,我们真是在安乐中死去的一批。于是我关注到了他们的生存与沉浮,寄情于他们,与他们一同感受他们所经历的成败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