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0600000027

第27章 生与死,生死自如

生老病死,人之常性,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延续。生命其实就是轮回的,无所谓结束,生和死只是生命形式的两个周期。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以忧喜?

死后的烛光

人们总是问佛:“佛死后去哪里了?”佛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急忙去拿来了蜡烛,佛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但是佛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然后佛吹灭了蜡烛,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

佛接着说:“不要总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成为佛。等到你们悟道的时候,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禅悟”生与死,本就是自然规律,不必强求,也无法强求!再爱,也就是一世情缘!珍惜现在拥有,因为下一秒,也许就将成为永别!与其去烦恼那些未知的事情,倒不如好好地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是幸福。过去的,是为了让我们体会存在的快乐;未来的,是为了让我们有勇气去寻找希望;而现在的,则是我们眼前最真实的幸福。

生死自如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把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人们供养的法衣。

有人把此事报告给临济禅师,临济就买了一口棺材送给普化,普化非常欢喜地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着说道:“临济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第二天,普化准时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人们都想来看这一怪事。普化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如此经过三天之后,由南门而西门,由西门而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大家说:“我们都给普化骗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哪里说死就死?再也不要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了棺材至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就非常欢喜地说道:“你们非常有耐心,东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罢,普化进入棺材,自己盖好,就无声息了。

“禅悟”生之可喜,死之可悲,这是一般人的常态,而禅师以生死作为玩笑,说生就生。说死就死,所谓生死一如,生死是一体的,生死循环,本是自然之理。即是超越生死,如普化禅师者,即此之人乎?

生死由命

从前,释尊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

一位老夫人唯一的儿子死了,虽然儿子已埋葬多日,但是她仍然整日以泪洗面,悲伤不已。

“儿子是我唯一的寄托、唯一的依靠。他离我而去,我再活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一块去吧!”

她心里这样想着,连续四五天都不思饮食。释尊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位修行者赶到墓地来。

老夫人看见释尊,忙向前施礼。

释尊满怀慈悲地问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独生儿子弃我而去,但是,我对他的爱心却愈来愈炽烈,我总想自己也跟儿子一块离开人世算了。”老夫人伤心地说。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释尊说。

“佛陀啊,您认为能做得到吗?”老夫人高声问佛,满怀希望地说。

只听释尊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未曾有过死人的家庭,否则,我作了法也没有效果。”

老夫人赶紧去找火,她站在街头,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自从老祖宗以来,哪有不曾死过人的呢?”大家回答她。

老夫人一连访问过几十户人家,所需要的火始终无法到手。她终于无奈失望地回到释尊的面前,说:“我出去找火了,就是找不到没有死过人的家庭,只能空手而归。”

“原来如此。自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不死的人。因此,现在活着的人,要好好地活下去,而你却想跟着儿子一块死,这不是执迷不悟吗?”

老夫人被释尊开导以后,如梦初醒,不再想寻死,从此专心念佛。

“禅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其实就是告诫世人万事莫要强求,顺其自然才是为人处事的妙理。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活着的人应该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

百年一梦

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蹉跎。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更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人生每个一梦的实现,都会有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搘河水,是无中现有,实在堪笑。如人眼前见牢狱,为何不心内见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

太尉:“心如何了?”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太尉正审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曰:“只在这里思量什么?”

太尉:“会也,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滔滔江水,隐隐惰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禅悟”“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一般人经常想到,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问题,但都没有人揭破这个谜底。释迦牟尼佛和历代禅师们道出了原委,生命有隔阴之迷,意即换了身体就不知过去一切,故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生命的形相虽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则一切平等,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的义理能通达明白,则“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即不问可知了。

生乎?死乎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学着不被生死的问题所困扰或束缚。生死皆有因,生并不可喜可贺,死也并不无奈悲哀。贪生怕死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所以无须贪爱生、害怕死,贪生怕死只会造成痛苦,自寻烦恼。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

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

道吾:“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道吾:“不说就是不说。”

回寺途中,渐源道:“师父若不说,我以后就不再去檀家诵经超度了。”

道吾:“不去就不去,我就是不说。”

渐源真的从此就不去为人诵经超度。

后来,道吾禅师圆寂后,渐源到石霜禅师的道场参学,一日,以相同的话问石霜禅师。

石霜:“不说生,不说死。”

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霜:“不说就是不说。”

渐源这时终于在言下大悟。

“禅悟”生死、轮回,这是事相上的话,吾人的本性,哪里有生死?真如佛性都不许说,更岂准说生死轮回?

棺材里的人,从有为法的体相上说,有生有死,若从无为法的自性说,就无生无死。人,应该是死不了的。人的身体可死,精神(佛性)则不死。

道吾的不说生不说死,渐源功行因缘未熟,故不能深入了解;石霜的不说生不说死,虽是同样的话,但渐源修行进步了,领会自是不同。死亡并不可怕,有生必定有死,生与死是一体的两个段落,开始的时候是生,结束的时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会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连串老化的现象。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后死亡,谁都不能够避免。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热门推荐
  • 王俊凯是我三生有幸喜欢你

    王俊凯是我三生有幸喜欢你

    他们是欢喜冤家,是青梅竹马,打打闹闹的度过了童年,他曾说:“你只能是我的。”却不知道,自己何时爱上了她,却在她离后才发现。五年后女孩回来了,他是否能对她说“ILOVEYOU”,故事开始了......(故事中王俊凯并非明星。)
  • 普门显禅师语录

    普门显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女重生之鸾凤归巢

    嫡女重生之鸾凤归巢

    夏予珏身着凤袍看着眼前的君王,云墨,我曾负你一生,今世来偿还。前世的云楼以义正言辞的态度,淡淡的将夏予珏剖腹取子,只为了“救”她的好妹妹。而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云楼,你既从未爱过我,我也不会再为你深陷。你折磨我至此,这一世,我夏予珏绝不会放过你和夏予笙,你如何待我,我必加倍偿还。云墨,待我雪耻前世之辱,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好?ps:作者承诺绝不抄袭,各位可以放心看,予辰绝不会弃坑的~
  • 重生英国香港大领主

    重生英国香港大领主

    乔治六世没有儿子,他成了乔治六世的教子,他让不列颠的国旗插满全球,虽然这些殖民地都是华工,但是这不是殖民地人民不反抗的主要原因。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良心的独裁者……
  • 你的青春伤了谁

    你的青春伤了谁

    那花一般时光里,因为一次意外的邂逅、一次不经意的一瞥或者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在心里留下了对方的气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次的偶遇或者彼此的形影不离,感情越加深厚。多希望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然而,那柔弱的爱恋之藤经不起那来自外界的一丝半点考验,暴风雨过后,花瓣落了一地,两人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谁也不再回头。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重生平行世界

    重生平行世界

    扑街三流小说作家章文,重生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靠着前世记忆,妖孽崛起。
  • 网游之涅槃时刻

    网游之涅槃时刻

    游戏中的世界,一切似乎都将变得不同!我从未后悔过,既然曾经作过这样的选择,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 女儿国中的男雇佣兵

    女儿国中的男雇佣兵

    规则一:人不能做太多坏事,夜路走多了始终会碰到鬼。规则二:现代社会,我们能解释的称之为科学,反之即为愚昧。假使你非得要不停干坏事而杯具了,请不要信科学,也不要信菩萨,相信自己才是活命的本钱!一次黑吃黑的火拼,无意抢来一面诡异的远古轮盘,却给他带来了一场离奇的生死过关游戏,最后一关,懵懂懂的他接受了一项离谱的星际任务。
  • 快穿:轮回清苑殿

    快穿:轮回清苑殿

    她是一缕身负功德,所以还未消散的孤魂。在消散前被黑无常捡回地府,并入了清苑殿。开始了她快穿的旅程。